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电解质变化,及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50例,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分为3组,<20 μg/min为无DN组(176例),20~200 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组(182例),≥200 μg/min为大量白蛋白尿组(92例).同时检测患者血清电解质钾、钠、氯、磷、镁、钙水平,并留取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各种电解质变化与DN的关系.结果 3组间的钾、磷、钙、镁水平有差异,大量白蛋白尿组的钾(F=11.139,P<0.01)、磷(F=3.115,P<0.05)水平最高,镁(F=7.251,P<0.05)、钙(F=5.721,P<0.01)水平最低.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钾、磷水平均高于无DN组,镁水平低于无DN组(P<0.05或P<0.01).大量白蛋白尿组钙水平低于无DN组(P<0.01).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钾、磷水平升高,而钙、镁水平降低(P<0.05或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磷、钾水平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r=0.348,0.258,P< 0.001).钙、镁水平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r=-0.360,-0.374,P<0.001).结论 DN患者随着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多,钾、磷水平逐渐升高,镁、钙水平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9):860-866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24 h血尿同步电解质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规范进行PA筛查并完善24 h血尿同步离子测定的高血压患者764例,其中PA患者135例,非PA患者629例。结果与非PA组比较,PA组血清钾离子[(3.66±0.41)比(3.86±0.37)mmol/L]、血清磷离子[(1.08±0.16)比(1.16±0.19)mmol/L]及钙磷乘积[(29.7±5.2)比(32.4±6.9)(mg/dL)~2]较低,而尿液钾离子[41.5(31.6~52.4)比35.9(27.7~46.3)mmol/L]、尿液钙离子[6.0(4.5~8.1)比5.2(3.9~6.9)mmol/L]、尿液镁离子[3.8(3.1~5.0)比3.5(2.7~4.6)mmol/L]、血钠与尿钠的比值除以血钾平方与尿钾比值[(血钠/尿钠)/(血钾~2/尿钾),SUSPPUP][2.48(1.71~3.95)比1.96(1.39~2.73)(mmol/L)~(-1)]较高(P0.01)。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尿钾54.1 mmol/L、尿钙7.5 mmol/L及钙磷乘积35(mg/dL)~2在PA患者中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除已知PA患者低钾血症、血钙降低及尿钾、尿钙高排的电解质特征外,PA患者血液电解质特点还表现为血磷水平降低及尿镁水平升高;此外,复合离子指标:高SUSPPUP及低钙磷乘积也是PA的电解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血镁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已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0名,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并以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采集一般治疗(包括身高、体重、病程、性别、年龄等),检测空腹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镁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低镁倾向,其下降程度随着24 h尿微量白蛋白量的增加而加重;同时,2型糖尿病血镁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可导致血镁下降,并一定程度反映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LB/CR)与尿电解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8例)入院的血脂、血电解质、24 h尿电解质及U-ALB/CR等检查,研究年龄、尿钾、尿钠与U-ALB/C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ALB/CR正常组(U-ALB/CR3.0g/mol,939例)和异常组(U-ALB/CR≥3.0g/mol,169例)的年龄、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钠、空腹血糖、24h尿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ALB/CR异常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血钠/血钾和尿钠/尿钾较U-ALB/CR正常组高[分别为26.4(24.0~28.6)比25.3(23.5~27.6)kg/m~2,146(132~170)比140(130~151)mm Hg,93(81~104)比88(79~95)mm Hg,39.0(36.1~41.7)比38.3(35.8~40.5)和3.6(2.5~5.2)比3.1(2.5~3.9);均P0.05];血钾、24h尿钾较U-ALB/CR正常组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BMI和尿钠/尿钾为U-ALB/CR增高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1.345(1.051~1.721),1.410(1.117~1.778),1.061(1.011~1.113),1.262(1.145~1.391);均P0.05];尿钾为保护性因素[OR(95% CI)为0.987(0.978~0.996),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U-ALB/CR与血压、尿钠/尿钾及BMI相关。  相似文献   

5.
刘焕乐  张戈  井源  成淑英 《山东医药》2012,52(25):63-6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踝肱脉搏波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将158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73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85例。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baPWV水平;多因素线性相关及回归分析评价UAER对baPWV的影响。结果与NA组相比,MA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长,SBP、FPG、HbA1C、TG、TC、LDL-C水平明显增高(P均<0.05)。多因素线性相关及回归显示,UAER与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5)并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UAER与baPWV关系密切,UAER水平升高是T2DM早期动脉硬化及弹性功能下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用任何一次尿标本的尿钙-肌酐比率和尿磷-肌酐比率与24小时尿钙、尿磷分别进行对比,选择有肾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及伴有尿钙、尿磷丢失的67例受试者,经简单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在尿钙-肌酐比率与24小时尿钙总排泄量之间,及尿磷-肌酐比率与24小时尿磷总排泄量之间均呈有意义的相关(P≤0.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分析窒息新生儿生后0~72 h电解质水平变化及电解质紊乱情况.方法 选择符合观察条件的窒息新生儿23例,非窒息新生儿17例,分0~24 h、25~48 h、49~72 h三个时间段抽取静脉血2 ml检查,对照两组血钠、钾、氯、钙、磷、镁等电解质水平变化情况及低钠、钾、钙、镁血症发生率的改变.结果 生后三个时间段血钠、血钙质量水平窒息组明显低于非窒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镁水平在25~48 h和49~72 h时间段窒息组明显低于非窒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0~24 h这个时间段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质量水平仅在49~72 h时间段窒息组明显低于非窒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磷水平在各个时间段窒息组和非窒息组无明显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新生儿在生后各时间段都可发生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钙,以25~48 h时间段为甚,而低血镁则多发生在25~48 h、49~72 h两个时间段.结论 窒息新生儿生后的72 h内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应在不同时间段视血气、电解质水平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64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按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每组又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控制血糖及血压的基础上口服弹性酶6个月,对照组不用弹性酶,继续控制血糖、血压,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24hUAE、血脂、血糖及肾功.结果弹性酶能明显减少早期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P<0.01),尤其是对DN病程短于1年、尿微量白蛋白在30~250mg/24h、伴高脂血症者效果最佳,而对临床期DN效果较差.结论弹性酶可用于早期DN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病人尿Ⅳ型胶原(CⅣ)的变化及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13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及38例正常老年人尿Ⅳ型胶原水平进行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尿CⅣ水平(124.99±52.93)μg/24h明显高于对照组(82.18±12.98)μg/24h;在非(或无)糖尿病肾病DM患者(A)组尿CⅣ水平(94.24±25.43)μg/24h较对照组已开始增高(P<0.05),微量(B组)及大量白蛋白尿期(C组(117.33±32.02)、(225.33±34.55)μg/24h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01);2型DM各组间尿CⅣ水平差异显著,随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的增加而递增,与UAE、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呈显著正相关,与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也高度相关。结论尿CⅣ水平随DN的严重程度而明显增高,可作为老年2型DM病人DN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及其在视网膜病变不同阶段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33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根据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视网膜病变程度进行分组,分析尿白蛋白排泄量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尿白蛋白排泄量均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P<0.01),且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尿白蛋白排泄量高于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0.05).结论 尿白蛋白排泄量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视网膜病变的预报和监测指标,糖尿病患者自确诊起即应定期监测尿白蛋白排泄量.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比较单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西氯他宁(cicletanine)和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对正常高值血压者和未治疗的1级高血压患者尿钠、钾排泄量的影响以及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4(GRK4)基因多态性对噻嗪类利尿剂诱导的尿电解质排泄的影响。本研究是一项对24例男性患者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3阶段、4种不同治疗(安慰剂、氢氯噻嗪25mg、西氯他宁50和150mg,n=6)的平衡不完全区组交叉研究。收集3阶段给药前和治疗结束后24h尿液样本,比较各组尿电解质排泄指标的变化。另外,研究人群中,GRK4等位基因变异数<3和≥3个的患者例数相同(n=12)。与安慰剂比较,氢氯噻嗪25mg,西氯他宁50和150mg组平均尿钾排泄量[(57.6±1.9)、(49.6±1.9)、(50.5±1.9)比(45.0±1.9)mmol/d]和平均尿钠排泄量[(252.3±7.2)、(171.8±7.2)、(207.9±7.2)比(150.1±7.2)mmol/d]明显升高(均P<0.01)。与氢氯噻嗪25mg组比较,西氯他宁50和150mg组的尿钾排泄量较少。西氯他宁治疗高血压比氢氯噻嗪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氯沙坦和百灵胶囊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效果.方法 98例未服用ACEI类和ARB族药物的T2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氯沙坦组)48例,口服氯沙坦100 mg/d;联合治疗组50例,口服氯沙坦100 mg/d+百灵胶囊9.0 g/d,16 w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血钾、血肌酐.结果 联合用药组降低UAE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沙坦和百灵胶囊联合应用能明显降低早期T2DN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对早期T2DN患者的蛋白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钠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18例。根据24 h尿钠的四分位数,将入选人群分为低尿钠组、低中尿钠组、中高尿钠组和高尿钠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和24 h尿钠、尿微量白蛋白,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24 h尿钠的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随之升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24 h尿钠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0.437(0.264,0.611),P0.001]。结论 24 h尿钠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钠盐摄入有利于防治高血压肾脏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肾素(PRA)活性及醛固酮(PAC)水平变化,探讨二者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选择283例T2DM患者,采用干化学微粒免疫比浊法检测尿白蛋白水平,按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135例、微量白蛋白尿(MAU)组81例、大量白蛋白尿(CAU)组67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浆PRA活性、PAC水平,计算PAC与PRA比值(ARR)。结果CAU组PAC水平低于MAU组、NA组(P均<0.05),3组PRA、A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Spearman秩相关及偏相关分析,AER与PAC呈负相关(rs=-0.296,P<0.05),与PRA、ARR无相关性(r分别为-0.053、-0.090,P均>0.05)。结论 T2DM患者血浆PRA活性与微量白蛋白尿无相关性,PAC水平随微量白蛋白尿的增多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盐敏感者血、尿内皮素-1、尿钠和尿微白蛋白排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皮素-1在高血压盐敏感者肾脏排钠障碍及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21例血压正常志愿者和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急性静脉盐水负荷法确定盐敏感者,并观察24小时及急性静脉盐水负荷4小时内血、尿内皮素-1、尿钠和尿微白蛋白排泄量及动态血压水平.结果:盐敏感者,无论血压正常或高血压患者,基础状态或盐水负荷后,尿内皮素-1排泄量均显著低于盐不敏感者,而血浆内皮素-1在各组间差异不著显.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急性静脉盐水负荷后4小时内尿钠排泄量显著低于盐不敏感者.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尿微白蛋白排泄增加.尿内皮素-1排泄量与尿钠排泄量呈正相关,而与尿微白蛋白排泄量呈现负相关.结论:盐敏感者尿内皮素-1排泄减少,其可能参与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C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80例老年EH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24h动态血压检测、实验室检查、尿微量白蛋白(MA)和肌酐(Cr)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老年EH患者尿MA/Cr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老年EH患者尿MA/Cr的独立相关因素有24hSBP(P<0.01)、空腹血糖(P<0.05)、高敏C反应蛋白(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增高可能与24hSBP、空腹血糖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摄盐量与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检测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钠及尿微量白蛋白。根据患者尿钠水平换算摄盐量分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摄盐量与各指标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蛋白尿危险因素。结果根据患者24 h尿钠排泄量分组,其中低钠组54例、中钠组78例、高钠组48例,三组在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TC及24 h尿蛋白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4 h尿蛋白与SBP、每日摄盐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及每日摄盐量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钠盐摄入量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限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纳盐摄入量,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分析CRP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该院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正常对照组40例和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测定血肌酐、CRP。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CRP、血肌酐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4 h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CRP及血肌酐明显高于24 h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P〈0.01),糖尿病患者的CRP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组的CRP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糖尿病肾病可能与炎性反应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钠排泄量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的关系。方法入选体检人群397例(男性195例,女性202例),年龄(53.4±15.1)岁。通过24 h尿钠排泄量测定钠盐摄入量,将入选人群分为低盐组(n=99),低中盐组(n=100),中高盐组(n=99),高盐组(n=99)。C1、C2采用CVProfilor Do-2020动脉脉搏波分析仪测量。使用广义线性模型比较24 h尿钠排泄量与C1、C2的关系,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C1、C2的主要因素。结果随着24 h尿钠排泄量的增多,C1、C2逐步降低,其中高盐组较低盐组C1、C2显著降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24 h尿钠排泄量增高是C1、C2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随着24 h尿钠排泄量的增加,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C1、C2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替米沙坦+骨化三醇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药物;对照组(46例):采用替米沙坦药物完成疾病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替米沙坦+骨化三醇完成疾病治疗;对比药物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磷水平、血钙水平以及血钾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磷水平、血钙水平以及血钾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替米沙坦+骨化三醇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可以获得显著效果,最终充分证明选择替米沙坦+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