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血甲胎蛋白与胆红素检测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新生儿120例,依据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与否分为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与对照组(健康新生儿),每组60例。分别检测两组脐血中甲胎蛋白水平及胆红素水平,并分析脐血甲胎蛋白及胆红素水平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血甲胎蛋白水平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 0. 05);新生儿脐血甲胎蛋白的特异性高于总胆红素的特异性,而敏感度低于总胆红素的敏感度,甲胎蛋白的最优临界值是50. 41 mg/L,而总胆红素的最优临界值是41. 25μmol/L;观察组新生儿出生3 d时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252. 96±26. 14)μmol/L;新生儿出生时脐血甲胎蛋白和出生3 d时的血清总胆红素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 512,P=0. 036);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和出生3 d时的血清总胆红素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 652,P=0. 003);新生儿出生时脐血甲胎蛋白与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 468,P=0. 048)。结论新生儿脐血中甲胎蛋白及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上升,两者均可作为临床中新生儿是否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诊断指标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红素总量和血浆白蛋白量的比值与神经行为评分之间的关系及在预测胆红素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胆红素总量>205μmol/L的足月新生儿56例,以同期妇产科出生胆红素总量<205 μmol/L的正常足月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在入院时及黄疸消失时进行两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20项,每项0~2分,总分40分,<37分为异常)评估其行为,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值、白蛋白量,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的总量和白蛋白的比值、血清胆红素与行为神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6例患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结果:治疗前高胆红素组低于对照组(37.80&;#177;2.10,39.20&;#177;0.8,t=4.43,P<0.01);治疗后两组无差异(P>0.05).[2]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治疗前高胆红素组高于对照组[(5.54&;#177;1.45)&;#215;10^-3,(3.56&;#177;1.29)&;#215;10^-3,t=6.82,P<0.01],治疗后两组无差异(P>0.05).[3]胆红素总量/白蛋白和行为神经评分相关性: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有高度负相关关系(r=-0.97,P<0.01),直线回归显示存在着回归关系(回归方程y=42.17-0.79 X,回归系数为-0.79,P<0.01).高胆红素组患儿当神经行为评分<37分时胆红素/白蛋白为6.54&;#215;10^-3.[4]血清胆红素总量和行为神经评分的相关性: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3.5,P>0.05).结论:在预测神经毒性方面,胆红素总量/白蛋白较胆红素的量更准确、更直接.对于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当胆红素总量和白蛋白的比值达到6.54&;#215;10^-3时,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积极采取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血型免疫血清学检验结果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母亲血型O型、新生儿血型为A或B型的新生儿389例行抗体释放试验,阳性者286例为观察组,同期母婴ABO血型相合的新生儿20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血清学结果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结果 389例新生儿中,286(73.5%)例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15例(29.6%)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98例(50.9%)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63例(41.9%)IgG抗A+B抗体阳性。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55例(19.2%),对照组7例(3.4%),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脐血血型免疫血清学检验有助于早期诊断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红素总量和血浆白蛋白量的比值与神经行为评分之间的关系及在预测胆红素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胆红素总量>205μmol/L的足月新生儿56例,以同期妇产科出生胆红素总量<205μmol/L的正常足月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在入院时及黄疸消失时进行两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20项,每项0~2分,总分40分,<37分为异常)评估其行为,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值、白蛋白量,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的总量和白蛋白的比值、血清胆红素与行为神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6例患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结果:治疗前高胆红素组低于对照组(37.80±2.10,39.20±0.8,t=4.43,P<0.01);治疗后两组无差异(P>0.05)。②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治疗前高胆红素组高于对照组犤(5.54±1.45)×10-3,(3.56±1.29)×10-3,t=6.82,P<0.01犦,治疗后两组无差异(P>0.05)。③胆红素总量/白蛋白和行为神经评分相关性: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有高度负相关关系(r=-0.97,P<0.01),直线回归显示存在着回归关系(回归方程Y=42.17-0.79X,回归系数为-0.79,P<0.01)。高胆红素组患儿当神经行为评分<37分时胆红素/白蛋白为6.54×10-3。④血清胆红素总量和行为神经评分的相关性: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3.5,P>0.05)。结论:在预测神经毒性方面,胆红素总量/白蛋白较胆红素的量更准确、更直接。对于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当胆红素总量和白蛋白的比值达到6.54×10-3时,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积极采取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前白蛋白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之一 ,发病率逐年增高 ,由于能损伤多系统脏器 ,尤其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越来越被关注。我们于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4月探讨了高胆红素血症(高胆 )和血清前白蛋白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2例新生儿高胆均为生理性黄疸发展所致 ,排除窒息、溶血、感染、早产所致的黄疸 ,男 39例 ,女 33例 ;日龄 15~ 2 8日 ;体重 2 .7~ 3.8kg。凡血清胆红素≤ 2 5 5μmol/ L为 A组 ,>2 5 5μm ol/ L为 B组。选择同期 17例 ,日龄12~ 2 6天 ,因“上感”、“腹泻”入院治愈 ,以出院时血清前白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MAGiC技术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33例NHB新生儿作为NHB组,以30名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行MAGiC序列颅脑MR扫描,记录苍白球、壳核及丘脑ROI定量值,包括T1、T2弛豫值及质子密度(PD)值,并计算苍白球/壳核定量比值。比较组间各脑区定量值及定量比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诊断效能,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与各脑区定量值及定量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组间各脑区T1、T2及P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HB组苍白球/壳核T1值比值、T2值比值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苍白球/壳核T1值比值诊断NHB的AUC为0.79(P<0.05);而苍白球/壳核T2值比值诊断NHB的效能低(AUC=0.63,P>0.05)。TSB与苍白球T2值(r=-0.299,P<0.05)、苍白球/壳核T1值比值(r=-0.480,P<0.05)及苍白球/壳核T2值比值(r=-0.328,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 以MAGiC技术获取苍白球/壳核T1值比值对于诊断NHB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雪华 《新医学》2001,32(5):261-261,300
1 引 言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黄疸是指黄疸出现早、进展快、消退迟。高胆红素血症指胆红素超过205 μmol/L,严重者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可危及新生儿生命,存活儿也可能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致残。我国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占住院新生儿的首位,高达50%至55%。本病可早防早治。在发达国家,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治疗,发病率已很低。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区,但对此仍未引起足够的…  相似文献   

8.
刘峰  杨蓉 《临床医学》2005,25(8):23-24
目的探讨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了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行为神经的影响。方法对6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运用NBNA。结果①当血清胆红素水平≥205μmol/L,对NBNA即有显著影响(P>0.01,血清胆红素≥342μmol/L,测出NBNA评分呈明显直线相关关系(r=0.841,P<0.01);②溶血或感染所致高胆红素血症NBNA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③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影响患儿的视听定向能力。结论提示高胆红素血症影响新生儿行为神经,对血清胆红素≥342μmol/L,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新生儿高胆1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高胆患儿中,12例为溶血生黄疸,40例为感染诱发。100全铨部接受蓝光治疗,其中20例如换血治疗。本组痊愈91列,出现胆红素脑病4例,死亡4例。结论:新生儿一由多因素引起,感染和溶血性黄疸是主要诱因。新生儿高碍出现胆红素脑病时可死或致残,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母婴同室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产科母婴同室中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诊断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近半年来产科母婴同室中5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59例高胆患儿均获及时诊断,其中52例(88.1%)在产科婴儿室经过光疗、口服用药等治愈,无并发症发生。余7例黄疸较重者转入儿科治疗。结论:母婴同室中经专职儿科医生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大多数高胆患儿可在产科婴儿室治愈。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仍很高,可引起机体多脏器损害,而且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胆红素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毒性物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受到抑制及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失调,同时胆红素升高可以导致细胞因子的分泌出现紊乱,故深入开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免疫机制研究,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尤其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本地区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对出生后 1周内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 2 79名患儿做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 (G6PD)定量测定和HDN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 在 2 79名患儿中 ,G6PD缺乏的有 5 2名 (1 8.6 4 % ) ,G6PD缺乏的男性患儿显著多于女性 (χ2 =4 .4 1P <0 .0 5 ) ;母子ABO血型不合的HDN有 77名 (2 7.6 % ) ,母 /子血型O/A(B)二种组合的患儿HDN发病率极显著多于母 /子血型A(B) /B(A) 4种组合的患儿 (χ2 =2 9.4 9P <0 .0 1 ) ;母子Rh血型不合的HDN有 1名 (0 .36 % )。结论 G6PD缺乏和母子ABO血型不合所致的HDN是本地区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健梅  冼珊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622-2622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价值。方法 对5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日本产的MEB-7102型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I波,Ⅲ波,V波的峰间期及波峰潜伏期。结果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72%,主要表现以中脑下部损害为主,反应阈升高,I波Ⅲ波V波延长总计103耳次,各波峰间期有不同程度延长。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听力及脑干功能损害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的预后。方法 2000年5月—2006年5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新生儿科收治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病儿共54例,采用前瞻和回顾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了解该病病儿预后。结果 54例中失访8例,随访46例,死亡9例,病死率19.57%。实际观察人数为37例,其中治愈和好转者占67.57%。观察组头围及智力发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05~-3.84,P〈0.001),体质量及身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预后较差,应早期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根据实验室测定胆红素总值和结合胆红素的浓度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而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危及生命或损害神经系统遗留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为做好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减少伤残,现将2006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进行随访观察,以评价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在判断高胆预后的价值。方法:对5l例高胆患儿于入院后l-7d,生后28d行EEG检查,同时对患儿行随访观察和生长发育评估(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和盖泽尔生长发育评估法),评价其临床后遗症与新生儿期EEG的关系。结果:5l例高胆患者儿新生儿期EEG14例异常,异常率为27%,轻度、中度、高度高胆组息儿的EEG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X^2=9.588,P&;lt;0.05)。14例EEG异常者中,8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EEG异常者神经系统后遗发生率为57%,EEG轻度异常者后遗症发生率为37%,EEG重度异常者后遗症发生率为8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25.65,P&;lt;0.05)。结论:EEG异常情况与高胆患儿神经系统损害呈正相关。新生儿EEG可作为高胆早期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一种有效、方便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及巩膜发黄,某些重症黄疸,能导致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甚至可以危及患儿生命。根据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后者又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报道有20%~30%的新生儿会出现可见性黄疸。近年来,由于母乳喂养的推广及其他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我院自儿科住院部成立两年以来,采用经皮测胆仪(TCB)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动态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更好的对患病新生儿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们诊治新生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素血症 10 9例 ,现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旨在提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 9例患儿的诊断均符合新生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 。男 6 2例 ,女 4 7例 ;足月儿 74例 ,早产儿 2 7例 ,过期产儿 8例 ;顺产 6 0例 ,剖宫产 4 4例 ,产钳助产及胎头负压吸引 5例 ;出生体重 <2 5 0 0 g 34例 ,2 5 0 0~ 4 0 0 0 g 6 4例 ,>0 0 0 g11例 ;日龄 <7d 86例 ,≥ 7d 2 3例。血清总胆红素 (TBIL )均 >2 0 .6 μmol/L ,其中2 2 0 .6~ 342 .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