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源性血糖异常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源性血糖异常与慢性肝病类型的关系及治疗结局.方法对肝源性血糖异常9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源性高血糖的发生情况: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慢性重症肝炎>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肝源性低血糖发生情况:慢性重症肝炎>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肝源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19.3%(87/450),肝源性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4%(11/450);保肝及对症治疗后,肝源性血糖轻度升高和中度升高患者,血糖正常占74.2%,肝源性血糖重度升高和肝源性低血糖患者,血糖正常占12%和18.2%.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肝源性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肝源性低血糖;肝源性高血糖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肝源性低血糖多发生于重症肝炎患者;通过护肝治疗,血糖轻度升高和中度升高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血糖重度升高和肝源性低血糖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乙型肝炎患者中为8.9%(91/1027),其中慢性肝炎患者中为6.4%(50/778),慢性重型肝炎中为8.0%(7,87);肝硬化中为21.0%(34/162),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在合理饮食、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108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慢性肝炎为28.7%(31/108),慢性重型肝炎为19,4%(21/108),肝硬化为51.9%(56/108),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糖重度升高的比率,肝硬化为50%,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5.2%(38/108)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通过饮食控制、保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除6例死于肝癌或重型肝炎外,余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成正相关。症状多不典型,须常规检查空腹、餐后血糖。经饮食控制、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45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糖尿病患者,发现糖尿病前均患有慢性肝病导致肝硬化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45例患者中,除2例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症状外,其余患者以肝硬化症状为主。既往肝病包括: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性肝炎。空腹血糖升高以中、低度为主。经保肝、降糖等治疗,21(46.7%)例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值降至正常,24(53.3%)例患者需长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治疗上以保肝治疗为主,兼顾控制血糖,多数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病与低血糖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及时诊断和治疗慢性肝病,并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84例次病毒性肝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及不同临床分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低血糖发生情况为慢性重症肝炎>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结论 重症肝炎及重度慢性肝病并发低血糖多见,且预后不良.急性肝炎并发血糖异常较少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关系和临床特点。方法对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6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65例无肝源性糖尿病的乙肝肝硬化病例进行对照。结果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病的症状,较少出现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肝性脑病、各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也是乙肝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应予以积极的护肝治疗、控制血糖和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7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为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肝炎27例,慢性重型肝炎13例,肝硬化30例,肝癌2例。所有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共70例,占97.22%。通过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其症状多较轻微。在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对肝源性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43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3例患者死于肝病并发症外,其余患者空腹血糖均控制在(6.8±1.0)mmol/L,餐后2h血糖均控制在(8.2±1.1)mmol/L,睡前血糖均控制在(7.3±1.8)mmol/L。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9.
张伟  李晋平  杜滨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585-1586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0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40例,发生率23.5%,各型肝硬化均可发生;典型的“三多”症状多不明显;10例人院时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均≥11.1mmol/L;总胆红素水平高,血清白蛋白、胆碱脂酶、总胆固醇低。给予糖尿病饮食及小剂量的α-葡萄糖苷酶、短效胰岛素治疗;26例血糖正常,8例好转(血糖6.1~11.1mmol/L);6例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有其临床特点,治疗要兼顾肝损害和糖尿病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肝脏是人体内维持血糖稳定和代谢的重要器官,慢性肝病、肝炎、肝硬化患者常发生糖代谢紊乱,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与肝病并存,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王砚  薛元明 《药品评价》2009,6(7):287-289
根据2005年ADA低血糖工作组的定义,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HO为低血糖。DCCT和UKPDS研究充分显示强化降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但随着血糖控制达标,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也有所增加。UKPDS研究中强化治疗组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传统组增加了3倍,62%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经历过低血糖发作。我科曾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1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低血糖发生率为37.23%,日平均血糖(MBG)控制越低、日内血糖差值越大,低血糖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肝性骨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云群  曹优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79-1480
慢性肝病(终末期肝病)易发生代谢性骨病,其患病率为9%~60%。大量骨组织学检查研究发现。慢性肝病骨钙物质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11.4%,女性18%.低血钙率占37.6%。肝性骨病以骨质疏松为主.且以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PBC)、酒精性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移植最常见。近来年报告乙型和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患者中骨质疏松患病率也高达53%,其中嗜肝病毒在慢性肝病骨质疏松发病中起重要作用。Diamond等认为PBC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在8%~49%。日本一项目观察5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现11.1%发生骨质疏松。肝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后3~6月内骨量减少达15%~24%,导致在肝移植术后1年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达30%~50%。国内王文奇等对慢性肝病患者髂骨病理变化的观察发现82.5%肝硬化患者出现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26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情与肝功能分级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率与肝硬化的病因有关,病情与肝功能分级有关。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要常规检测血糖,以防漏诊,并积极治疗肝病,改善肝功能,去除其诱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血糖综合护理干预对防治HBV-ACLF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病感染科2015年8月25日至2019年5月16日的住院患者数据。入组HBV-ACLF患者共68例,根据是否予重症肝炎血糖综合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HBV-ACLF综合治疗及传统护理,观察组则在给予标准综合治疗的情况下给予重症肝炎血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情况、患者住院天数、TBIL、PT、ALB。结果 观察组患者未发生低血糖例数高于对照组(P <0.05),血糖有改善。结论 实施有效的针对性HBV-ACLF血糖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徐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35-436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化血红蛋白这标(HbAIC≤7%)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CGMS对50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分析血糖动态变化信息。结果50例患者中,有11例(占22%)发生了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值为3.0~3.8mmol/L;6例(占12%)发生有症状性低血糖,血糖值为2.1~3.8mmol/L。在17例无症状和有症状性低血糖患者中,有10例(占20%)患者低血糖发生于凌晨1:00~4:00。25例(占50%)餐后2h血糖〉11.1mmol/L,其中8例发生早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1.2~14.6mmol/L;6例发生午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1.8~15.6mmol/L;11例发生晚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2-3~16.0mmol/L。结论对于应用空腹血糖、餐后2h、糖化血红蛋白来判定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全天多点血糖监测,了解任意时间的血糖情况,作为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基础,达到精细化降糖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糖控制欠佳(HbA1c〉7.5%,FBC-8-13mmol/L)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组,23例)和对照组(诺和灵30R组,22例),疗程16周。以两组FBG〈6.5mmol/L为治疗目标,观察两组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FBG、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甘精胰岛索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血糖.不易出现低血糖,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来源的肝细胞再生因子(HGF)治疗重症肝病疗效的影响,采用从乳猪肝脏提取物──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重症肝炎15例、肝硬化15例,与人胎肝提取物──肝生素治疗重症肝炎13例、肝硬化11例作临床疗效比较。经临床观察其疗效分别为,总有效率:pHGF63.33%、肝生素66.67%,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谷雨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改善作用两者亦无差异(P>0.05),对ALB、GIB改善作用pHGF优于肝生素,提示不同来源HGF治疗重症肝病的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8.
钟谷平  熊朝亮  范慧珍  李川 《江西医药》2011,46(10):924-926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9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多隐性起病,糖尿病的"三多"症状因受肝病的影响常不典型,70例通过饮食控及治疗肝病血糖控制理想,空腹血糖降至6.0mmol/L以下(78.6%);19例饮食控制无好转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控制(21.3%)。结论肝源性性糖尿病首先以控制饮食和治疗肝病为主,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研究2型糖尿病(T2DM)强化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特征。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50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HbA1c〈7.0%的2型糖尿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结果本组患者血糖42.8mmol/L(低血糖)占3.3%,但以21:00-24:00最多,0-3:00点次之。血糖在2.9-7.8mmol/L之间占71.3%,血糖在2.9-10.0mmol/L之间占89%,血糖〉10mmol/L(血糖控制不良)占7.7%,各时段均能见到,以6:00-12:00为多。探头监测到低血糖患者27例,低血糖的发生率为54.0%(27/50)。21:00-3:00(定义为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6.7%(18/27)。结论CGMS能及时准确地发现低血糖,了解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及低血糖后的反应,以指导临床治疗,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重症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现状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0例患者慢性重症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以及800例一般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慢性重症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性肝病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症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院内感染以腹腔感染为主,致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与真菌;主要感染原因有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合并有肝病并发症。结论相较于一般性肝病患者,慢性重症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更高,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