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艳萍  和丽生  赵远  王莉  曹玺  邓家刚 《中草药》2014,45(3):303-307
国外已经报道的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是在患者感染初期未形成病毒存储库的情况下实现的,尚属个例,治疗艾滋病有效的药物仍然是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中医药在艾滋病的防治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开发了许多中药复方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成效,但由于中药复方的特殊性,即物质基础不明、靶点不清等缺陷,中药复方制剂在艾滋病防治研发方面存在公认度不足、与现代技术结合程度不高导致发展缓慢、获准新药率不高的瓶颈。因此,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治疗艾滋病中药复方研究进展,探讨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有效部位(成分)配伍组方"、"吸收/代谢复方原成分配伍"、"循证药学临床筛方"等新思路研究治疗艾滋病中药复方制剂的可行性和挑战性,为开发治疗艾滋病中药新药提供新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作为一种新发的传染病,中医学没有明确的记载,经过近30年医家们运用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研发出了大量的有效方药,但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进展缓慢,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中药新药仅唐草片一个品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作用的发挥。笔者通过对治疗艾滋病中药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限制治疗艾滋病中药新药研发的瓶颈,如缺少理想的动物模型,艾滋病的中医临床研究混杂因素过多,提出在深入开展动物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注重中医复方作用机制研究,尤其体外抗病毒、免疫调节活性成分筛选,为更好的研发治疗艾滋病中药新药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抗艾滋病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圣志  黄海英 《中成药》2006,28(6):868-871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该病便以迅猛发展之势遍布全球,世界各国的医药工作者20多年里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寻找着攻克该病的方法,中医也不例外。由于艾滋病在中医药的历史文献里没有记载,中医药工作者就用中医药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方法积极研究艾滋病的病因病机并进行辨证论治,整体施治,取得了一定进展。中药复方在缓解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已经显示出较为积极的疗效,并经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对抗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提高免疫,降低病毒载量有一定作用,现就中药复方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回顾…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姜维  刘锋 《河南中医》2016,(5):914-917
中医药治疗GC副作用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应用,都已经有了广泛的认识。但是我们也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GC导致种种副作用的中医病机认识和中医药治疗大多从肾着手,虽然也有从郁证、少阳郁滞证等来论述,但中医药最大的优势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结合,从中医五脏、六腑等角度来讲,有着怎样的影响,还缺乏深入探讨;GC应用过程中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尚缺乏统一的认识;2复方治疗GC副作用,以滋阴补肾、补肾壮阳等补肾类方剂居多且大多以临床观察为主;相关的实验研究较少,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和开发还比较薄弱。中药复方是多组分、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功能主治为依据,药理效应及效应成分为核心,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阐明中药配伍、药效物质基础及效应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3单药研究较少。单药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复方研究的基石和可靠路径之一,对中医药治疗GC副作用的研究亦是如此。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实验技术的发展,为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GC副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进一步研究中药复方和单药治疗GC副作用的具体机制和靶点,能起到明确机理、简化用药的作用,能更好的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文提出中药新药研发应基于中医临床价值观,阐述了中药新药多元临床价值如治疗作用、辅助治疗作用、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未病等,从而拓宽中药新药临床适应症.指出中医临床价值观决定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从而构建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新药临床评价体系;提出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去发现中药新药临床价值,注重中医...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疗效,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观察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64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纯西医治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1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设计中医证候调查问卷.比较2组治疗方案对中医症状改善的作用.结果:2组病例治疗前基线资料经一致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8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愈显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4.55%,55.45%,对照组则分别为20.00%,80.00%,经卡方检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症候治愈率和显效率优于纯西医治疗组(P<0.05),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对不同访视点2组病例中医症状进行重复测量,结果显示对于但热不寒、头痛2种症状的治疗缓解率中西医结合组优于纯西医组(P=0.022).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尤其对于缓解发热(但热不寒)和头痛2个主要症状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阳长明 《中草药》2017,48(16):3253-3258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是中药新药研究和申报的主要类别和方向,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药特色的主要方面。结合多年的审评工作实践,浅谈对中药复方新药研究路径、研究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中药复方新药药学研究工作的要求,认为中药复方新药药学研究过程是一个质量设计、质量完善的过程,阐述了中药复方新药药学分阶段要求的审评认识;指出对中药复方新药研发路径、研发规律、研发策略乃至审评策略的讨论,有利于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审评标准体系,提高中药新药研发能力,促进中药新药创新研究,加快中药新药上市。  相似文献   

8.
最近召开的2004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中国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透露,中国已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纳入国家整体防治规划。2004年内将在河南、河北、湖北、安徽、广东五省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对农民和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免费发放中药。同时,通过实践筛选出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方案,研究开发治疗艾滋病的中药新药,为更多的艾滋病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在部分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探索发挥中医药的作用。组织开展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科学研究,建立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技术队伍。计划在3年内研制出2…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机遇与挑战并存,现代研究已基本明确邪盛正虚为艾滋病的中医基本病机,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脾气虚弱、脾肾阳虚为艾滋病患者的中医常见证候。中医药在干预治疗艾滋病相关皮肤病、胃肠道疾病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可缓解患者长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所产生的失眠、脂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中西医协同治疗艾滋病优势互补,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中草药与化学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可忽视,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免疫分子机制,完善中西医协同治疗体系,促进中药新药抗病毒的研发,以充分发展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优势前景。  相似文献   

10.
试谈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三个方法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从单味药逐渐发展到复方,可以认为多数中药复方的临床效果比单味药更好,原因可能是复方的多向调节作用。但是,复方研究和从中药复方中提取有效成分还相当欠缺。1998年我国第一个中药复方制剂丹参滴丸以药的形式进入美国,复方中药的提取物作为新药走向世界已是必然趋势。从复方中提取新药的工作应该如何着手?药理实验怎么作?笔者提出三条思路。1 充分利用中医药长期实践的丰硕成果 中药有十分特殊的性质,这就是:①由于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原因,很少有动物实验,临床的实践对象是人体;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探讨艾滋病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进展.在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近年来结合临床研究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艾滋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拟定了7个艾滋病基本证候辨证标准量表.证候诊断量表的制定对艾滋病中医理论的构建、中医证候诊断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及临床评价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肺病学科不同于西医呼吸病学科,研究对象是肺系统疾病,内涵包括肺系统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解剖定位、生理病理特点)、肺系统疾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见症状辨证要点、治则治法、预防及预后;疾病范围:与肺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有关类病证。外延可分为三类:1相近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临床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等;2相邻学科: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中医养生康复学、医学统计学等;3边缘学科: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心理学、数学、化学等;西医肺脏病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手段及进展亦为其外延部分。目前中医肺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肺气虚证的基础及临床、中医药防治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防治哮病(支气管哮喘)等。未来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尤其是藏象理论,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医学先进技术和方法,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在中医药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研究中的应用及不足。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根据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中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现状,重点探讨流式细胞术在艾滋病中医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流式细胞术在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中医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也存在着对检测的质量控制缺乏重视、使用仪器陈旧、检测项目较少等不足。结论:流式细胞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的构建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中医临床护理标准化工作还很不完善,缺乏一个科学、客观、权威的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因此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整理近年来有关复方、单方及有效成分对艾滋病的治疗进展,表明中医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或稳定病毒增长,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因此,制定全国统一的临床诊疗标准,加强抗HIV中药研制的标准化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辨治艾滋病的优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张雯  谢雁鸣  宇文亚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2943-2948
通过全面梳理WHO、美国及欧盟药物上市后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指南,对比我国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法规制度现状,发现由于中药上市后再评价起步较晚,尚未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指南,使得医院、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无据可依,比较混乱。因此制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技术规范迫在眉睫。该文在《国家标准制定程序》以及《中医药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试行)》等技术文件的指导下,结合我国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具体特点,探索出适合我国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方法,并就其制定程序和方法做以介绍,旨在为今后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方法学的参考和借鉴,以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治疗UC的优势,同时指出中医对本病临床研究、病例报道等方面尚缺乏规范性。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的西药抗病毒治疗存在许多问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是肯定的。文章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复方研究、治疗时机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结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HIV/AIDS患者的治疗方案,以达到重建HIV感染者、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HIV病毒复制,减少并发症及HARRT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方法 29例HIV/AIDS患者依据国家标准分组,将3例无症状HIV感染者列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