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中医治疗不孕症均从肾治疗,从瘀血论治之说甚少,随着现代医学微循环理论的介入,活血化瘀法在女性不孕症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对女性不孕症从瘀论治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张华本 《陕西中医》2006,27(10):1297-1297
崩漏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血瘀常常与上述血热、肾虚、脾虚等不同病变同时存在,如病程缠绵,那么瘀证更为严重。在治疗期间,切不可忽视血瘀这一病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采用理气活血、散寒活血、清热活血、凉血活血、泻火活血、益气活血、滋阴活血、温阳活血等治疗方法,这也体现了中医反治法中“同因通用”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张春晖  韩贵清 《陕西中医》2004,25(9):862-863
1 水肿与脾的关系。1.1 脾在生理上的重要性人体的五脏气血,四肢百骸的滋养,皆赖于脾胃摄化水谷精气之濡养。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体内正气亏虚,终至邪气入侵,百病由生。因此,脾的功能正常与否,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癌性梗阻是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的常见症状,治疗极为棘手。其病变过程均经历了气郁、痰凝、血瘀,亦即病情由浅至深,由轻至重的过程。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施以大剂量或大队破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以期尽可能早地使梗阻器官得以畅通,脏腑恢复协调功能。曾用血府逐瘀汤作为食道贲门癌梗阻的基础方,膈下逐瘀汤用于胃癌幽门梗阻及壶腹胰头部肿瘤梗阻性黄疸,少腹逐瘀汤用于大肠癌肠腔梗阻或肠腔外肿瘤压迫性梗阻。酌情选加三棱、莪术、地鳖虫、赤芍、虻虫、生大黄、郁金、石见穿、虎杖、泽漆、藤梨根等。经治34例,有效率达78%。现举例…  相似文献   

5.
于丽红  徐维娟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365-1365
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及流行病学研究均证明血管性损伤与部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系血管性损伤促进神经变性,从而为从瘀论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辨病依据;该部分患者存在血瘀证表现,是从瘀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辨证依据;治疗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贯穿活血化瘀原则。此种治疗思路符合后循证医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7.
眩晕从瘀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超 《中医杂志》1992,33(9):15-16
<正>自《内经》以降,下迄河间、丹溪、景岳诸前贤,论眩晕者,多主风、火、痰、虚之说。临床所见,因瘀致眩晕者,亦复不少:(1)眩晕多伴有头昏重感,甚或两耳时感屏气,头痛如锥刺,及肢体麻木,或兼见健忘等症。(2)望诊多见面色晦暗,甚或黧黑,眼眶周围黑晕,  相似文献   

8.
尹胜利  马月英 《陕西中医》2006,27(6):767-767
输卵管不仅是连接卵巢与子宫的通道,而且还是排卵、贮卵、输精提供精卵结合的场所。由于继发感染结核菌或其他致病菌(如葡萄球菌、厌氧菌、大肠杆菌等),造成输卵管充血、水肿、渗出、粘连、堵塞、引起不孕、月经失调、下腹痛,其中由于输卵管阻塞引起不孕症约占女性不孕的30-4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自拟通阻方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湿热瘀阻型的疗效。方法:将80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湿热瘀阻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用通阻方浓煎100 mL保留灌肠,15 d为1疗程,连续行3疗程。对照组将上述中药1剂经浓煎后的药渣装入白色棉织布袋中,外敷于患侧腹部及腰骶部,15 d为1疗程,连续行3疗程。用药3个月后,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程度、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中药灌肠组的输卵管通畅程度明显优于中药外敷组(P<0.05)。中药灌肠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与中药外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阻方灌肠或外敷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湿热瘀阻型是有效的,且灌肠治疗优于外敷治疗。  相似文献   

10.
尿石病从瘀论治临床举例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医院齐桂范,辛丽嘉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齐继斌尿石病是一多发病,近年来随其发病的增多。医家注重探讨本病的治疗,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多用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之法。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从瘀论治,选用化瘀之法,屡收效验。在收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直接用IUI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对照组则IUI治疗。结果:活血化瘀中药联合IUI对EM不孕的疗效明显提高。结论:活血化瘀法联合IUI是治疗EM不孕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益肾祛瘀法治疗不孕症从病因与"肾虚"和"血瘀"方面进行阐述。[方法]应用益肾祛瘀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并列举病案加以说明。[结论]应用益肾祛瘀中药汤剂治疗不孕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宋景龄 《河南中医》2012,32(8):956-960
瘀病可因部位差别、量的多少、时间新久而产生诸如疼痛、肿、积聚、出血、发热、口渴、咳喘、心悸怔忡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瘀血致病具有阻滞气机、瘀阻心脉、影响新血形成、生风、生热等特点。单纯瘀血所致病证,治以活血化瘀即可;除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以及虚实夹杂,兼见气血阴阳亏虚者,则需适当配伍其他药物,如活血养血、补气益气之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肠溶阿司匹林联合中药治疗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市中医院门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阳性者150例,按统计学随机数字表法(2∶1)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每次25 mg,每天3次,口服)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片,每天10 mg,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100例,痊愈42例,显效21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有效率89.00%;对照组50例,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2例,有效率5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54,P〈0.05)。结论:肠溶阿司匹林联合中药治疗免疫性不育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病理机制复杂,热邪为IgA肾病诱发和加重的始动因素,湿毒内蕴是IgA肾病关键病机,瘀血为IgA肾病病理基础,气阴两虚为IgA肾病的根本病机。设立总治则为祛邪扶正,常用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袪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补肾活血袪瘀中药,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有效率、肾功能改善情况及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有效率为6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 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t=6.862 1、5.017 7,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组高于对照组(t=5.527 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酸、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3.887 2、3.586 1、3.737 8,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袪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在一般治疗基础上,以活血化瘀法对24例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结果]经1~2个月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6%。[结论]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法则,据此法配伍中药治疗糖尿病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益气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盆腔瘀血症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铖  姜坤 《新中医》2002,34(9):19-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药为主治疗盆腔瘀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患者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寒湿瘀阻4型,以益气活血化瘀方药为主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痊愈8例,显效9例,好转4例。结论:本病的病机是气虚与血瘀,且互为因果。因此益气活血化瘀是治疗关键,中药内服与灌肠并用,内外合治,使药力直达病所。  相似文献   

20.
肝主疏泄,能疏通畅达一身之气机。肝气为病,多易波及他脏。臌胀之初多肝气郁滞,郁则盛,脾胃主运化水湿,但脾胃气机的升降必借助肝气的疏达始能调和不病,今肝气不和不能正常疏达反来克伐,则脾失健运,水湿难以运化而停滞腹中形成胀满。臌胀的形成与肝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以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臌胀从肝论治是根据肝的升达疏泄作用对气、血、水、脏腑以及情志的影响作用和臌胀与脏腑、气、血、水的密切关系而确定的。临床上通过调肝的方法使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水调畅,进而使人体气血恢复调和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臌胀早期肝郁脾虚,气滞湿阻,宜疏肝理气,健脾祛湿;臌胀中晚期肝郁血瘀水停,宜疏肝活血,化瘀利水;臌胀中晚期肝肾阴虚水停,宜柔肝滋肾,养阴利水;臌胀中晚期肝气阳虚水停,宜补肝气,温肝阳。臌胀无论从病因、病机还是辨证施治中的理法方药选择上,均应注重调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