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清浊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前列康组和前列清浊汤高、中、低剂量组(以下简称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对除正常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采用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结合福氏完全佐剂法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予相应药物或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每天1次,连续给药30d。于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各组大鼠,光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用ELISA法测定其前列腺组织中TNF-α、IFN-y水平,并比较结果。结果:模型组大鼠TNF-α、IFN-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高剂量组与前列康组TNF-α水平及高、中剂量组与前列康组IFN-y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前列清浊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NF-a和IFN-y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鸡白凤丸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炎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消痔灵注射液前列腺内注射制作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病理学改变及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乌鸡白凤丸能减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P0.05)。结论乌鸡白凤丸有改善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黄柏前列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黄柏前列汤加减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7例采用黄柏前列汤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中成药前列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前列腺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以及前列腺液WBC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黄柏前列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敦煌前列宝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消痔灵注射法复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不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造模各组以高、中、低剂量敦煌前列宝煎剂、前列泰胶囊混悬液和蒸馏水进行干预,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改变,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白细胞介素2和8(IL-2、IL-8)的含量.结果 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动物前列腺组织形态及结构明显受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IL-2、IL-8高表达(P﹤0.01).治疗后,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动物前列腺腺体病理变化有不同程度减轻;局部前列腺组织细胞因子IL-2、IL-8表达显著减轻(P﹤0.05).结论 敦煌前列宝可明显改善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炎症状态及病理损伤,降低局部相关细胞因子IL-2、IL-8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化浊通淋胶囊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化浊通淋胶囊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消痔灵注射液制备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观察大鼠前列腺湿重、指数、体积及病理组织检查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化浊通淋胶囊能抑制模型大鼠前列腺腺体增重,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和损伤,抑制纤维增生。结论:化浊通淋胶囊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浙贝母对免疫原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小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探讨浙贝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参考Robinette的方法选取25-35g昆明种小鼠,于第1、14天分别用小鼠前列腺匀浆+免疫佐剂(饱和氢氧化铝)溶液0.5 mg/只皮下注射,观察实验小鼠前列腺组织的大体病理表现。给药组每日浙贝母灌胃,每只0.1mL/10g给药,7天后观察浙贝母对大鼠病理学与血清NO的影响。结果:建模14天后,模型组小鼠前列腺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湿重增加、组织粘连等大体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则具有较轻的炎症表现,差异均呈显著性(P<0.05)。NO含量亦呈相同趋势变化。结论:运用小鼠前列腺匀浆+免疫佐剂饱和氢氧化铝溶液方法建立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理以及临床用药提供了另一种方法。浙贝母则有减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炎症表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前列清颗粒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消痔灵致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设前列清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以及前列泰胶囊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共45 d.给药后检测全血和前列腺液中自细胞数、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并对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前列清三个剂量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及前列腺指数均明显降低(P< 0.05,P<0.01);前列清中、高剂量组全血中白细胞数明显降低,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明显升高,前列腺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P< 0.05,P<0.01).结论 前列清颗粒对模型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通针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以体积分数为250 m L/L消痔灵溶液(以蒸馏水稀释)0.2 m L(每单侧叶注射0.1m L)注入前列腺背侧叶,造成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动物模型。造模后被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前列康组、平补平泻组和温通针法4组,每组15只。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刺激;前列康组给予前列康灌胃;平补平泻组和温通针法组均取穴关元、曲骨、行间,平补平泻组行平补平泻手法,温通针法组行温通针法。3个治疗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15次,最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FN、LN的水平。结果:温通针法组较平补平泻组和前列康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的FN、LN水平(P均0.01)。结论:温通针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效果独特,其作用机制与降低FN和LN含量、调节机体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电针对无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和膀胱组织病理学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组并造成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电针会阳、中膂俞,于第10日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膀胱平滑肌的重量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电针后。无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和膀胱湿重明显降低.前列腺炎性反应减轻和消失.膀胱平滑肌肌纤维肿胀及粘膜充血等减轻。结论 电针可改善前列腺炎导致的前列腺和膀胱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富丁汤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型居多。通过临床观察,民族药方富丁汤的有效率为86.25%,优于对照组氧氟沙星和前列康。对于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富丁汤与氧氟沙星无差异;对于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其疗效则明显优于氧氟沙星。此外,富丁汤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前列腺液中锌的含量以及降低前列腺液中免疫球蛋白IgA的含量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舒乐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大鼠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发大鼠NAFL模型,同时给予肝舒乐片干预,连续56 d后,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和TNF-α、IL-6的表达,检测肝组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肝舒乐片组的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表明其显著降低肝组织TNF-α、IL-6的表达,同时肝组织TG、TC与血清AST、ALT含量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舒乐片能有效防治NAFL。降低肝组织TNF-α、IL-6的表达,调节细胞因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原花青素高、中、低剂量组(50、25、10 mg·kg-1)。各组于第1、2、6、10天进行药物干预。光镜下观察各组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前列腺组织和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0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的表达,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水平。结果 原花青素能有效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造成的病理改变,以中、低剂量效果更佳。原花青素各剂量均能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组织白细胞介素-10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基因水平表达,并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浆白细胞介素-10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蛋白水平表达。原花青素各剂量均能显著降低组织丙二醛的生成,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原花青素具有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抗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成药前列舒通胶囊、特拉唑嗪片及二者联合用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纳入标准的患者97例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给予前列舒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B组30例给予特拉唑嗪片,每晚1次,每次2mg。C组32例,联合应用前列舒通胶囊和特拉唑嗪片。结果:3组症状改善均十分明显,尤以C组最佳。结论:前列舒通胶囊、特拉唑嗪片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均有较好的疗效,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槲皮素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COX-2及5-LO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两种慢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探讨槲皮素(Quercetin)对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炎症因子环氧化酶-2活性(COX-2)、5-脂氧酶(5-LOX)活性、排尿量及尿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雌二醇诱导的模型(M1)及纯化大鼠前列腺蛋白联合免疫佐剂诱导的模型(M2),分别给药30 d后测定大鼠04h排尿量及尿离子浓度(M1);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称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取前列腺液镜下观察白细胞数及卵磷脂小体密度;HE染色制备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并镜下观察;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前列腺组织内COX-2及5-LOX的表达。结果:两个模型中,槲皮素200 mg/kg给药组前列腺液内卵磷脂小体密度均明显增加,M1中槲皮素200 mg/kg给药组前列腺指数降低,M2中槲皮素200 mg/kg能明显降低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数;病理切片中均可见病变明显改善;两种模型中前列腺组织内COX-2及5-LOX表达明显被抑制;槲皮素200 mg/kg组对模型大鼠尿液中的Na+和Cl-的排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K+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M1);槲皮素(200 mg/kg、100 mg/kg)组能明显增加水负荷大鼠04h排尿量及尿离子浓度(M1);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称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取前列腺液镜下观察白细胞数及卵磷脂小体密度;HE染色制备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并镜下观察;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前列腺组织内COX-2及5-LOX的表达。结果:两个模型中,槲皮素200 mg/kg给药组前列腺液内卵磷脂小体密度均明显增加,M1中槲皮素200 mg/kg给药组前列腺指数降低,M2中槲皮素200 mg/kg能明显降低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数;病理切片中均可见病变明显改善;两种模型中前列腺组织内COX-2及5-LOX表达明显被抑制;槲皮素200 mg/kg组对模型大鼠尿液中的Na+和Cl-的排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K+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M1);槲皮素(200 mg/kg、100 mg/kg)组能明显增加水负荷大鼠04h的排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M1)。结论:槲皮素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组织内COX-2及5-LOX表达从而改善慢性前列腺炎并可能通过促进Na+和Cl-的排出改善模型大鼠排尿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前列舒通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IL-10及TNF-α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前列舒通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前列腺内注射消痔灵方法复制慢性前列腺模型,将3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前列舒通胶囊治疗组,给药28天后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组织,采用ELISA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前列腺组织中IL-10和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前列舒通胶囊治疗组前列腺组织中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前列舒通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IL-10,降低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丹蒲胶囊对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纯中药制剂丹蒲胶囊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标准大肠杆菌0.2ml注射至大鼠前列腺腹侧叶,造成细菌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同时应用丹蒲胶囊治疗,观察对病理模型的影响。结果:光学显微镜显示模型大鼠前列腺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丹蒲胶囊组大鼠前列腺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均轻于对照组。结论:开蒲胶囊具有修复前列腺组织,减轻病变前列腺间质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及脊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2月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50只采用前列腺腹叶注射完全弗氏佐剂法制作CNP模。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低(3 g/kg)、中(6 g/kg)、高剂量组(12 g/kg),前列倍喜组(1.6 g/kg),模型组,各组均灌胃给药,1次/天,连续药物干预4周。取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组织及神经节8-epi PGF2a(8-异前列腺素)物质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T-S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结果:①前列腺病理学观察:模型组前列腺组织炎症明显,前列腺上皮细胞细胞核明显增大,形状不规则,排列紊乱,间质炎细胞浸润明显,水肿;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及前列贝喜胶囊组的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②脊髓氧化应激: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低剂量组8-epi PGF2a水平明显增高,T-SOD活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中、高剂量及前列腺倍喜胶囊组8-epi PGF2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T-SOD活力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能减轻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损伤,改善模型大鼠脊髓氧化应激,这可能是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症状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加刘寄奴、野菊花、荔枝核)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大鼠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AP大鼠模型,检测大鼠前列腺湿质量/体质量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前列腺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和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茵陈蒿汤加味能减轻CAP大鼠的前列腺湿质量/体质量比,降低TNF-α水平(P<0.01)、抑制诱导性iNOS在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P<0.01),减轻前列腺组织炎性反应。[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1)茵陈蒿汤加味可以有效治疗CAP。2)茵陈蒿汤加味治疗CAP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含量和抑制前列腺组织中诱导性iNOS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