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瘢痕子宫产妇采取不同分娩方式后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同时比较同时期本院收治的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150例)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188例)的手术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和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相较于阴道分娩产妇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术后出血量明显更多(P0.05),且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更长(P0.05);相较于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产后出血量更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分娩方式选择时,需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从而使产妇的妊娠结局得以有效改善,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预处理对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确诊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随机分为预处理组和常规组各42例,预处理组术前连续3 d口服米非司酮(50 mg/d)、术前4 h给予米索前列醇放置于阴道后穹隆,常规组仅予以常规术前准备。2组均采用TCRM手术治疗,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预处理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均0.05),2组宫腔深度、肌瘤质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处理组月经恢复时间、术后经期、术后1个月时血红蛋白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经期较术前显著缩短、血红蛋白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预处理组术后并发宫腔粘连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2组术后2年随访成功妊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放置宫颈预处理对TCRM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效果无影响,但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84例,对照组42例选择剖宫产分娩,研究组42例选择经阴道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子宫破裂发生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24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经阴道自然分娩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除术(TCRM)对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1日-2014年3月31日在东华医院住院行TCRM的手术患者106例按类型分成3组:A组0型,B组I型,C组Ⅱ型。在术后不同时间段行超声及宫腔镜检查,以确认子宫切口愈合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RM后1个月,0型、Ⅰ型、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术口愈合率分别是54.72%、13.51%、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RM后2个月,0型、Ⅰ型、Ⅱ型肌瘤子宫术口愈合率分别是100%、83.78%、70.59%,Ⅰ型与Ⅱ型肌瘤比较,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RM后3个月,愈合率均为100%。结论:0型肌瘤TCRM后2个月以上子宫切口全部愈合,Ⅰ型和Ⅱ型肌瘤TCRM后3个月切口全部愈合。TCRM后存在子宫破裂风险,应指导患者不在子宫切口愈合前妊娠。术后子宫切口成为牢固切口的间隔时间还须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取2011年2月份到2012年2月份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90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和总结产妇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和产妇结局的影响.结果:所选90例产妇中,行阴道分娩试产58例,35例试产成功,成功率达38.9%,其它55例再次行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分别比较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产褥感染率的情况,结果显示阴道分娩组明显优于剖宫产组,P<0.05,差别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新生儿在窒息、湿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颅内出血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待分娩孕妇,根据其临床指征,可以首选阴道试产分娩方式进行分娩,然后再选剖宫产.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术相比,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没有差别,但是阴道分娩具有减少术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和产褥感染率的优点,应给予试产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除术在子宫粘膜下肌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建设医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所收治5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较少,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除术利用宫腔镜直接手术,无需开腹,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在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治疗中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60-161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黏膜下肌瘤经宫腔镜电切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创伤小,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粘膜下肌瘤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同时可以保留生育功能,在围手术期做好护理工作,能够促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76例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采取初次剖宫产手术分娩的88例二次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次选取横切口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剖宫产手术情况显著优于纵切口分娩者(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取二次剖宫产分娩手术后产妇较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首次剖宫产分娩选取横切口可减少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以及缩短分娩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病患实施宫腔镜电切术的效果。方法:以9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病患为观察对象,其中有47例(宫腔镜组)在2011年的治疗中采取的是宫腔镜电切术,其余45例(开腹组)在2010年的治疗中采取的是开腹手术,分别记录各组手术阶段和恢复阶段的指标观察情况,评价效果。结果:宫腔镜组手术阶段指标观察情况较开腹组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恢复阶段指标观察情况较开腹组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效果较开腹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病患应首选宫腔镜电切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对出血严重、年龄>45岁的患者同时行子宫内膜电切。结果术后1,2,6个月常规随访,了解术后月经和阴道流血情况,并做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合并贫血的患者术后贫血得到纠正,血红蛋白上升至正常范围。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预处理,把握手术指征,术中严密监测及娴熟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不同产科处理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4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统计本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阴道分娩36例,占75.0%,剖宫产12例,占25.0%;阴道分娩产妇的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仍然存在阴道分娩的可能,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及存在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当积极进行阴道试产,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剖宫产术中助娩胎头的过程中借助单叶产钳应用,分析产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汕头市澄海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助娩胎头干预方式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剖宫产产妇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徒手干预而观察组予以单叶产钳干预。对两组的胎儿娩出时间、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子宫下段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胎儿娩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比较中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Apgar评分中得分更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实施助娩胎头过程中选择单叶产钳干预剖宫产产妇,能够有效缩短胎儿娩出的时间和提高胎儿娩出的速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与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取东莞康华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50例,根据肌瘤位置决定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自25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除,观察组行超声聚焦消融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术中出血量为、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5 d、10 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有明显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聚焦消融术与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均有明显的效果,但超声聚焦消融术效果更为确切、针对肌壁间小肌瘤定位准确,消融快,手术时间短、术中无出血、住院天数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研究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结局。方法:将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新乡市原阳中心 医院接收的 100 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将同一时间段在本院进行生产的 100 例 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妇(非初次妊娠)作为本研究的对照 A 组,100 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生产的产妇作 为本研究的对照 B 组,分析三组产妇的临床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与对照 A 组的住院时间、出血量、住院 费用、新生儿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显著低 于对照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新生儿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 妇在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发生率方面均略高于对照 A 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在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子宫切除、输血方面与对照 B 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剖宫产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来说,其阴道分娩生产过程存在一定的较低风险,有可能发生子宫破裂、产褥感染、会阴侧切的 情况,需对其做好严密的产程监测,最大化地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1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160例产妇进行阴道分娩试产62例,40例试产成功,再次剖宫产120例。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再出血率、出血量、产褥感染率显著优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该给予试产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108例,依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A组(n=54)与B组(n=54)。A组采用阴道试产,B组采用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基本情况、新生儿预后。结果:A组产妇的住院天数较B组短,产后2 h出血量较B组少,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剖宫产术,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采用阴道试产,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加快分娩后恢复速度,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时肌瘤的处理方法。方法将21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106例,行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术;对照组106例。结果研究组剖宫产91例(86%),阴道分娩15例(14%),剖宫产中行肌瘤剔除术91例,其中1例产妇为多发肌瘤,直径〉8 cm,术中出血较多,且创面较大,为避免感染或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稍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行剖宫产时应尽量同时剔除肌瘤,以免患者受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时肌瘤的处理方法。方法将21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106例,行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术;对照组106例。结果研究组剖宫产91例(86%),阴道分娩15例(14%),剖宫产中行肌瘤剔除术91例,其中1例产妇为多发肌瘤,直径>8 cm,术中出血较多,且创面较大,为避免感染或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稍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行剖宫产时应尽量同时剔除肌瘤,以免患者受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剖宫产对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对100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100例和剖宫产组900例。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率、恶露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减少了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率、恶露时间、住院天数,具有良好的妊娠结局,提高了分娩质量,但是临床研究中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剖宫产比例较高,主要是由于产妇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认识不足和误解,因而应当加强阴道分娩的健康指导和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妊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效果。方法:选取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为顺产的产妇,对照组为剖宫产的产妇,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生产时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生产后出血、脏器损伤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生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焦虑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生产中,如产妇符合顺产要求,可以尝试进行顺产,能够有效提升生产质量,降低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伤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