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n=38):仅用全身麻醉;复合组(n=38):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记录在围麻醉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和拔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复合组患者的MAP、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或P<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2.
连续硬膜外复合全麻和单纯全麻在临床麻醉中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诱导、维持和苏醒三个全麻时相的循环、呼吸系指标的变化,发现:复合连续硬膜外的全麻较单纯全麻在保持循环,呼吸系统的稳定,降低围术期心血管应激反应以及简化全麻用药种类和用量上更具优势。麻醉方法的复合克服了单独应用时固有的缺陷从而使临床麻醉更易操作、管理和安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101-104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插管时、手术开始时、拔管时的SBP、HR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清醒程度评分。结果联合组的麻醉优良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麻醉前的HR、S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联合组插管时、手术开始时、拨管时的SBP水平均显著低于麻醉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仅手术开始时SBP较其他时点显著降低,但插管时、手术开始时、拔管时的SBP始终高于联合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插管时、手术开始时的HR显著低于麻醉前及拔管时及对照组,对照组仅拔管时HR降低,联合组插管时、手术开始时、拨管时的HR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快于对照组、清醒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腹部外科手术能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对老年人循环系统的影响小,使得患者术毕及时清醒和早期拔管,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老年胆囊手术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手术的老年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开放静脉后,应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等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硬膜外穿刺,取R8~9或T9-10间隙穿刺并留置导管,利多卡因试验剂量,测定阻滞平面后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短,术后躁动少(P〈0.05),但是血流动力学改变比例较高(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适用于老年人胆囊切除术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但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比例较高,需要重视血容量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河南医学研究》2017,(7)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在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于宁陵县人民医院行上腹部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全麻,观察组给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统计两组芬太尼、维库溴铵及丙泊酚总用量,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药物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总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优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3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全麻,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减少、芬太尼用药量减少、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缩短.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减少全麻药及局麻药的用量,是老年上腹部手术时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人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老年人手术患者30例,并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不仅可减少全麻药用量,更降低病人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有更好的术后镇痛并改善氧供、促进呼吸。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降低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肺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老年单肺通气患者60例,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的老年单肺通气患者进行吸入全麻,而对实验组中的患者进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老年单肺通气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的MAP以及SVRI水平均较低,P<0.05。结论在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相对于对患者进行单纯的吸入性全麻,对患者进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处理,使得手术更为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的早期单肺通气量,有效减少麻醉药用量以及患者的应激反应,使得患者术后有较好的镇痛情况,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胸腹部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ASA分级Ⅰ~Ⅱ级,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和全麻用药相同。监测两组麻醉前、诱导时、术前、术毕、拔管及拔管后5分钟的SBP、DBP、HR和SpO2、PETCO2并进行记录。结果:全麻联合硬外组于诱导时、插管后及术中,SBP、DBP、HR波动少,相对稳定,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中全麻静脉药用量减少,术毕清醒拔管时间提前,且硬膜外阻滞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明显减轻气管插管期间和术中的应激反应,而术后利用硬膜外管行术后镇痛,可减轻创口疼痛,提高安全性和康复质量。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的临床效果优异,适宜广泛用于胸腹部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0年2月择期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及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联合组各60例,分别进行单纯全麻及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结果与单纯全麻组比较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联合组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发生率低,芬太尼的用药量少(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是老年人上胆囊切除手术适合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外科手术治疗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方法,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方法。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h、24h、72h和5d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h和24h的MoCA评分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和5d的MoCA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MoCA评分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MoCA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全身麻醉轻,POCD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循环功能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两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有胆囊结石需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n=30)与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n=30),监测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前后、气腹后10min、30min时SBP/DBP、HR、SpO2、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清醒时间,评价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B组在麻醉后和气腹后SBP/DBP及HR均增高,并持续至气腹后30min(P<0.05),A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更能提供可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老年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和对照组(全麻组)。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的方法相同,全麻诱导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0.1mg/kg。观察组于诱导前取T8~9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首次注入1.0%利多卡因加0.37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3~5ml。测定平面后给追加量,麻醉平面控制在T4以下,全麻维持选用丙泊酚3~5mg/(kg.h)静脉持续泵入,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需要时吸入0.5%~1.5%的异氟醚。记录在围麻期两组患者的SBP、DBP、MAP、HR、全麻用药量、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切皮后和拔管后SBP、DBP、MAP及心率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麻用药量和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用药量和术后躁动减少,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短期认知功能并比对。结果术后24、48 h及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 h和12 h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具有较小的影响,有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将95例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行全身麻醉术,观察组(n=48)行硬膜外麻醉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前后的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对比麻醉前、麻醉后6h、12h、24h、72h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30min及手术完毕时的动脉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后24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6h、12h的术后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术相比,硬膜外麻醉术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加轻微. 相似文献
16.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24 h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梅州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80例作为研究组,硬膜外麻醉7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将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进行比较;同时使用简易智力状态(MMS)评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判定并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12、24 h两组MMS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研究组的MMS分值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但全身麻醉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A组(34例)和B组(34例).A组采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采用单纯全麻麻醉.统计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和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T3)时的SBP、DBP、MAP和HR.检测两组在T1~T3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钙蛋白(cTnI)的浓度,采用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与B组比较,A组在T1、T2、T3的SBP、DBP、MAP和HR明显下降(P<0.05).A组T1、T2、T3的CK-MB和cTnI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减轻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汉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实施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0 ~60、对照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70 ~100 mm Hg实施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T0、T1、T2、T3、T4、T5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值及麻醉药用量,拔管和苏醒室留观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药用量显著减少,平均动脉压、脑电双频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缩短了苏醒室留观和拔管的时间(P<0.05).结论 依据脑电双频指数实施全身麻醉能减少老年患者麻醉药用量,准确评估麻醉深度,加快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指导临床预防术后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入的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例数,并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结果293例全身麻醉组患者感染26例,感染率8.87%;287例硬膜外阻滞组患者感染4例,感染率1.39%。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组患者感染率低于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组26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21株,硬膜外阻滞组4例感染患者分离出菌株32株。结论术前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低于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该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