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宁波市鄞州区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时间聚集性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聚类分析和圆形分布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宁波市鄞州区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时间聚集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得出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均具有时间聚集性,发病高峰期依次为7~8月、1~2月、7~8月;圆形分布法得出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均具有时间聚集性(P<0.01),发病聚集倾向时间依次为8月23日、2月11日、8月8日,流行高峰期依次为6月5日~11月3日、上年11月6日~5月20日、4月9日~9月28日。结论 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具有一定的时间聚集性;伤寒副伤寒的流行高峰期早于国内有关研究报道;应根据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时间聚集性特征,在疾病发病高峰期之前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流市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1—2013年北流市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报告及外地报本地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资料、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其它相关调查资料。采用Excel和SPSS13.0软件对4 514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年间北流市共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 51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106.94/10万,明显高于2010年全国报告发病率(55.93/10万),高于2009~2011年广西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年均发病率50.71/10万。3岁以下婴幼儿占全部报告发病总数的72.86%,其中1岁以下小儿占全部报告发病总数的63.49%。每年8月至来年1月是其它感染性腹泻疫情的发病高峰。3年共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4起。结论北流市近年其它感染性腹泻以3岁以下儿童腹泻为主,应高度重视儿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1年8月16日中午,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本市东区医院一起类似食物中毒的报告,现将此例中毒的病原学分析和鉴定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l.1 中毒经过2001年8月15日,我市某灯饰厂18名员工在厂进食午餐和晚餐。15日13时起,先后有14人感到发热、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呕吐、乏力等。13时至14时发病2人,15时至19时发病10人,21时发病2人。他们陆续被送到东区医院接受治疗。该厂还有部分员工不在厂内进餐,均无发病。1.2 临床症状 患者是13男1女。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发热14人(100%),其中37.5℃-38.4℃9人,38.7℃-39.4℃5人、腹泻12人(85.7%)、头晕11人(78.6%)、头痛10人(71.4%)、腹痛9人(64.3%)。部分还有呕吐乏力。经医院抗菌及对症治疗,于8月17日;14人全部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东省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以及腹泻病症状监测在感染性腹泻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2013年广东省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中哨点医院门诊腹泻病例就诊人次数及就诊总人次数,计算腹泻病例门诊就诊比例;同时收集同期感染性腹泻月报告发病率资料,分析监测数据与感染性腹泻流行趋势间的关联性。结果2012-2013年全省腹泻病门诊就诊比例平均为2.18%(443291/20299449);腹泻病例门诊就诊比例高峰出现在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月均就诊比例分别为2.71%-3.38%。0-4岁年龄组腹泻病例门诊就诊人次数最多,占总就诊人次数的63.11%(279743/443291)。感染性腹泻年均发病率为142.43/10万,发病高峰期为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月均发病率分剐为16.33/10万-21.82/10万。对腹泻病例门诊就诊比例与感染性腹泻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863,P〈0.01)。结论广东省腹泻病症状监测结果能有效反映全省感染性腹泻疫情变化趋势,对及时掌握感染性腹泻的疫情动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建立感染性腹泻病的气象预报模式.[方法]收集上海市2002-2008年逐日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气象因素与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关系,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建立感染性腹泻预测模型,利用2009-2010年逐日报告确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和逐日气象数据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根据验证结果,提出感染性腹泻病的预测预警应用. [结果]所建立的感染性腹泻预测模型对发病趋势拟合符合率为66.43%,对流行季节(5月至10月)拟合符合率为77.23%.形成腹泻指数并运用其开展相应的防病提示. [结论]感染性腹泻病的气象预报模式可较好地为上海市提供肠道传染病预警服务,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6月,浙江省中部某村先后出现了47例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是一起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按《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对所有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性状异常的村民使用统一的腹泻病人登记表进行登记,用感染性腹泻病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并现场调查与发病相关的因素。调查数据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1基本情况该村位于浙江省中部某市工业园区附近,共有120余户家庭,本地人口约300人,外地人口约200人。最早发病时间为5月25日,高峰出现在6月下旬(图1),共发病47例,罹患率为9.40%。发病者年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腹泻是当前国内外普遍重视的传染病之一。为了查明我委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1987年6月至8月,我们采集科工委三个单位的95例成人感染性腹泻粪便进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三种大肠杆菌(EIEC、ETEC、EPE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肠道菌及轮状病毒的检测,检出各种腹泻病病原菌21株,占被检者总数的2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们从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到两株少见的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爪哇变种和查理沙门氏菌,报告如下:1 病例及菌株分离 患者一,女性,37岁,因腹痛,腹泻,每日5~7次黄色稀便,带黏液,发热,体温38.4℃,来院就诊。粪便镜检,每视野白细胞10~15个,红细胞0~2个。血液检查,白细胞11.0×10~9/L,中性占80%,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襄阳市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襄阳市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襄阳市2013年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628例,发病率为47.40/10万:7—8月份和10~11月份是2个发病高峰期;主城区樊城区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1岁的散居儿童发病最高。结论其他感染性腹泻痛发病具有明显的时间、地区、性别和年龄段差异,可通过监测分析针时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制订不同的防控方案和采取不同形式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细菌性痢疾区别于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相关因素,获得鉴别两者的主要区别点.方法 将138例临床诊断细菌性痢疾与205例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鉴别两者的相关因素.结果 细菌性痢疾平均体温(38.4±0.7)℃,其他感染性腹泻(38.1±0.6)℃(P=0.023);细菌性痢疾患者.里急后重和黏液便分别占34.1%和55.8%,比其他感染性腹泻11.7%和1.5%显著增加(P<0.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有里急后重患者患细菌性痢疾是无里急后重患者的3倍;黏液便患者是水样便患者的60.5倍;并且随体温的增加患细菌性痢疾比率增加.结论 发热、里急后重和黏液便是临床诊断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主要鉴别点.  相似文献   

11.
李振涛  郑浩 《现代预防医学》2015,(20):3658-3660
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连云港市2009-2013年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方法 对江苏省连云港市2009-2013年感染性腹泻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报告感染性腹泻23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21/10万,发病率高峰出现在2011年。从2009年起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构成比不断升高,2013年达58.35%。感染性腹泻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其中低年龄组(0~14岁)发病1541例,占66.48%。男女性别比为1.64∶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感染性腹泻职业分布前三位为散居儿童、农民和幼托儿童,分别占54.79%、11.82%和6.99%。感染性腹泻发病季节高峰主要集中在8、9月份。县区中发病率最高的前三位为:连云港开发区、新浦区、海州区。结论 感染性腹泻中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低年龄组(0~14岁)。应进一步开展腹泻病病原体检测,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月14日,大理市某单位报告,6月8日至报告日,有71人发生腹泻。在随后的几天内腹泻病人总数增至147例。病人以腹胀、腹泻为主,人均每日腹泻20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病原学检验,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由中间型大肠杆菌(EPECⅡ型)引起的成人感染性腹泻暴发。1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莱芜市感染性腹泻就诊规律和报告情况,为腹泻病防治资源分配和疫情监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确定病例定义,随机抽取市、县、乡镇和村级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感染性腹泻病例885例,就诊病例主要为婴幼儿和青壮年;157例感染性腹泻的细菌学培养检出率为31.3%,肠杆菌科检出最多,占81.4%;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感染性腹泻病人就诊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CMR法估算痢疾漏报率为30.9%,其他感染性腹泻漏报率高达66.1%。[结论]大多数门诊医生报病意识淡薄或对感染性腹泻报告的相关规程不了解,是感染性腹泻病例大量漏报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技术培训。在腹泻病防治、监测工作中,村卫生室和乡镇级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574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年龄组、病原和流行特点。方法搜集1995—2004年5740例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病案首页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74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低年龄组占比例大,06月占20.38%、6月~2岁占69.73%,轮状病毒感染是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主要病因,占住院腹泻患儿59.53%,6月2岁组轮状病毒感染占81·01%。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以轮状病毒感染为多,每年11月、12月为流行高峰,提请有关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O157∶H7感染性腹泻疫情爆发与腹泻病人、宿主动物、苍蝇、食品携带(污染)O157∶H7状况的相关程度。方法调查1999—2011年O157∶H7感染性腹泻疫情资料,采集疫情爆发点和监测点腹泻病人、宿主动物粪便标本和苍蝇、食品标本分离菌株。采用趋势χ2检验和Spearman’s等级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泻病人、宿主动物粪便标本、苍蝇、食品带菌连续性监测结果证实了其与O157∶H7感染性腹泻爆发的关系。结论江苏省徐州市O157∶H7感染性腹泻爆发与腹泻病人带菌率、苍蝇带菌率、食品带菌率关联强度大。苍蝇与污染的食品对疾病的传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一起因抽羊血引起的布鲁氏菌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桂林市发生一起因抽羊血引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41岁,某医院检验技师,2007年7月初和8月22日到桂林某屠宰场抽羊血,2007年8月25日发病,当天体温37.3℃,开始自觉乏力,偶有盗汗,左膝关节轻微疼痛,以后体温持续升高,第4天午后达39.3℃,血常规:白细胞4.6×109/L;淋巴细胞46%,按病毒引起的上感发热治疗治疗1周,体温仍未下降(39.3℃),8月31日~9月1日分别抽血做培养,9月6日,血培养阳性,经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杆菌,9月10日入院治疗,入院当天体温高达40.1℃,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为375单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轮状病毒疫苗免疫状况,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常山县人民医院报告的婴幼儿(0~3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轮状病毒检出率、描述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并探讨免疫接种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关联.结果: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率1.19%,婴幼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人中轮状病毒检出率34.01%,11月至次年4月为轮状病毒检出率高峰时段;1~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病例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为38.54%,免疫接种一剂次者占98.69%.研究对象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存在统计学关联(x2=14.76,P<0.001);6~12月龄阶段接种轮状疫苗与发病的关联也有统计学意义(x2=10.75,P<0.001).结论:常山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特征,与温州王金文、丽水丁友法等研究结果一致.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较好保护作用,婴幼儿在6~12月龄阶段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保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李青 《职业与健康》2006,22(12):927-927
感染性腹泻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原因复杂,其内因有细菌、病毒、生物因素等。笔者对2004年5月1日-9月30日来我院就诊的成人急性腹泻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现就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2月 ,我区某镇暴发一起感染性腹泻 ,发病 119例 ,罹患率 13 0 0‰。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证实为一起由水厂自来水未经消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疫情资料 根据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2 检测样品 腹泻病人大便、河水、自来水。3 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 75 0 85操作 ;肠道致病菌检测按照常规操作。结  果1 流行病学调查 :2月 15日 ,该镇医疗单位报告称 ,近期该镇腹泻病人较多 ,我们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现场调查 ,发…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因反复发热、腹泻半年,加重伴左颌下肿物20d于2001年10月22日入院。 患者于2001年3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达39℃,热型不规则。伴有腹泻,3~5/d,多为黄色稀烂样便偶有黑便,伴有腹痛,无其他系统伴发症状。外院就诊胃镜示:胃嗜酸性肉芽肿。5月28日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