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飞行人员高血压发病情况,探讨引起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1 070名飞行人员体检资料及同时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组间计数资料比较进行x2检验,高血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1 070名飞行人员中患高血压病者76人,患病率为7.10%;正常血压者401人,占37.48%;正常高值血压者593人,占55.42%.不同专业、不同飞行机种飞行人员间高血压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的主要预测因子有年龄(OR=1.415,95%CI:1.069~1.874,P<0.05)、体质指数(OR=2.501,95%CI:1.915~3.266,P<0.01)、腹围(OR=2.235,95%CI:1.723~2.897,P<0.01)和高胆固醇血症(OR=1.372,95%CI:1.043~1.804,P<0.05). 结论 本组飞行人员高血压患病率低于普通人群.年龄、超重或肥胖、高胆固醇血症是飞行人员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专业、不同机种的飞行人员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军飞行人员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关系。方法选取全军飞行人员年度体检资料,分析比较各血压分组的血压、血脂、血尿酸、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病率等指标。结果①1171名中资料完整有效者1135名。分为正常血压组386名,年龄(33.4±7.6)岁;正常高值血压组704名,年龄(35.0±8.3)岁;高血压组45名,年龄(44.6±7.3)岁;②飞行人员吸烟率为45.9%,超重肥胖率为58.5%,腹型肥胖率为25.9%,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97%、22.38%、25.99%、1.23%和17.71%;③各组间年龄、腰围和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血压组腹型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P<0.05),高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的BMI水平、超重肥胖率和吸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④具有1个或1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占80.65%,各血压分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焦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我军飞行人员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率高,应加强对可控危险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民航飞行学生血压水平及分类情况,探讨引起飞行学生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对飞行学院483名飞行学生测量血压、心率、体重、腹围及血脂、血糖,并辅以问卷调查。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本组飞行学生血压水平为(113.97±11.94)mm Hg/(70.70±7.79)mm Hg,高血压患病率2.69%。危险因素与各血压分组对照分析发现,血压分组与心率、体重指数(BMI)、腹围(WC)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血脂、血糖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飞行学生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WC≥80 cm及缺乏锻炼,其优势比值以缺乏锻炼最高(6.04)。结论缺乏体育锻炼、WC≥80 cm及吸烟是飞行学生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把飞行学生中血压正常高值者作为高血压重点防治人群,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及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暴露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压力反射敏感度(BRS)之间的联系。方法 在参加年度大体检的450名血压正常的民航飞行人员中,根据有无危险因素暴露将其分为年龄≥40岁组、体重超重组、血脂异常组、吸烟组、饮酒组及相应对照组。采用常规自回归谱分析方法对各组飞行人员的短时程HRV信号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序贯法计算其BRS。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年龄≥40岁的飞行人员HRV明显降低,表现为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归一化高频成分(HFn)显降低(P<0.01),而归一化低频成分(LFn)与LF/HF则显增加(P<0.05);其BRS亦显降低(P<0.01)。其他危险因素暴露时,HRV的TP、LF及HF均显降低(P<0.05),而LFn、HFn、HFn及LF/HF则无明显变化,BRS亦显降低(P<0.05)。结论 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暴露与HRV及BRS的降低密切联系;提示在高血压病发病之前,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即已发生异常。在对飞行人员进行高血压病的早期危险性预报时应重视对其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飞行人员血压水平对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体检的方式了解空军某部飞行人员259例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同时采用酶标法测定vWF、6-K-PGF1α水平和PDGF活性。结果:(1)理想血压107例,正常血压78例,1级高血压35例,2级高血压27例,3级高血压12例;(2)1、2、3级高血压组vWF、6-K-PGF1α水平和PDGF活性与正常血压组及理想血压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血管内皮损伤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体重指数与高血压的关系及世界卫生组织确定高血压新标准后对高血压飞行人员的健康鉴定。方法测量1000名飞行人员的身高、体重、血压,分别比较体重指数与血压,年龄与血压的关系及各部队高血压阳性率的差异。按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6和小于26分为体重超重组和非超重组。结果共检出血压升高者65人,阳性率为6.5%。平均体重指数是24.02土2.31,最高34.82,最低17.63。在65名高血压者中,超重组高血压的阳性率16.28%(35/215),非超重组高血压的阳性率为3.82%(30/78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43.0962,P〈0.01)。结论飞行人员的高血压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体重超重人员的高血压阳性率高于非超重人员。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民航飞行员高血压患病率,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民航飞行员高血压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000名男性民航飞行员的体检资料和问卷调查资料。根据体格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计算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卡方检验或 t检验进行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单因素筛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000名民航飞行员中高血压病183例,患病率为4.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年龄、职务、高血压家族史、BMI、吸烟、饮食习惯、体育锻炼、飞行时间、TG水平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BMI超标、飞行时间长、LDL‐C异常是民航飞行员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体育锻炼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民航飞行员的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常规普查结果,但其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患病风险。对于具有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的民航飞行员,要加强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飞行人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对230名健康疗养飞行人员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检查血糖、血脂和血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8细胞的分泌功能,比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度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230名飞行人员中完成全部设计项目的155名,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HOMA—IR呈正性相关,分别为:r=0.236,P=0.003;r=0.221,P=0.012;r=0.200,P=0.023。年龄≥40岁者HOMA—IR高于年龄〈40岁者(P〈0.05);BMI≥25kg/m^2者HOMA—IR大于BMI〈25kg/m^2者(P〈0.05);具有1项、2项代谢危险因素者HOMA-IR大于无危险因素者(P〈0.05);同时具有≥3项代谢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相关生活因子者HOMA—IR大于无危险因素者(P〈0.05)。结论飞行人员胰岛素抵抗与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相关,与年龄、飞行时间、血脂等因素不相关;具多项危险因素者IR高于不具危险因素者;BMI≥25kg/m^2可作为初步筛查飞行人员IR的界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飞行人员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情况,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血压水平,将391名飞行人员分为正常血压组及正常高值血压组,并将两组人员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血尿酸(uric acid,UA)等指标进行比较,且调查其吸烟情况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结果 常高值血压组飞行人员BMI、TG、LDL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r=2.023、2.191、2.336,P<0.05;χ2=7.535,P<0.05),两组间UA、TC、HDL水平、吸烟率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组飞行人员较正常血压组存在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应注重对这部分人群可控危险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
刘浩  吕晓宁  李鸣皋 《武警医学》2011,22(6):485-487
 目的 调查海军飞行员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海军飞行员查体资料进行分析,获取飞行员年龄、身高、体重、飞行机种、吸烟、饮酒情况及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80名飞行员中,血压异常33人,占8.7%;血脂异常103人,占27.2%;空腹血糖异常13人,占3.3%;BMI异常186人,占48.9%.血压、血糖、血脂异常与飞行机种无关,与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等因素相关.结论 超重、吸烟、饮酒影响飞行员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发病危险,延长飞行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的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水平及其与血糖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287例参加例行体检的飞行人员(男性,39.6土8.3岁)纳入本次研究,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与CysC水平,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脂代谢紊乱及血糖水平异常的人员血清CysC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CysC水平与年龄无关;随着脂代谢紊乱程度的加重,CysC显著增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G、HDL、LDL、FBG水平均是CysC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CysC与飞行人员的糖脂代谢紊乱等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显著相关,可作为此类人群CVD发病危险评估及预警的重要指标,为飞行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暴露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压力反射敏感度(BRS)之间的联系。方法:在参加年度大体检的450名血压正常的民航飞行人员中,根据有无危险因素暴露将其分为年龄≥40岁组、体重超重组、血胎异常组、吸烟组、饮酒组及相应对照组。采用常规自回归谱分析方法对各组飞行人员的短时程HRV信号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序贯法计算其BR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年龄≥40岁的飞行人员HRV明显降低,表现为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归一化高频成分(HFn)显著降低(P<0.01),而归一化低频成分(LFn)与LF/HF则显著增加(P<0.05);其BRS亦显著降低(P<0.01)。其他危险因素暴露时,HRV的TP、LF及HF均显著降低(P<0.05),而LFn、HFn及LF/HF则无明显变化,BRS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暴露与HRV及BRS的降低密切联系;提示在高血压病发病之前,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即已发生异常。在对飞行人员进行高血压病的早期危险性预报时应重视对其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蔡葵  王雷 《民航医学》2003,13(4):8-9
目的:了解民航飞行人员视网膜动脉硬化的情况,探讨影响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对925例飞行合格的民航飞行人员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25例飞行人员中有视网膜动脉硬化196例,占40~59岁年龄组的21.19%。视网膜动脉硬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超重显相关。结论:年龄是影响视网膜动脉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高血压、超重对视网膜动脉硬化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陆航飞行学员的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飞行人员高血压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陆航405名在校飞行学员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压,采用调查问卷表调查学员一般情况、飞行训练情况、行为生活方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05名飞行学员中,正常血压243例(60.0%),正常高值血压155例(38.27%),1级高血压7例(1.73%)。体质量指数(BMI)最小值为17.92 kg/m2,BMI最大值为27.04 kg/m2,平均BMI(22.13±1.71)kg/m2;体质量过低1例(0.24%),体质量正常345例(85.19%),超重59例(14.57%)。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BMI均高于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I是飞行学员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278,P<0.05),饮食低盐及适中、直系亲属无高血压疾病可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OR=0.004、0.249、0.010,P=0.019、0.001、0....  相似文献   

15.
民航飞行人员血压水平调查及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了解民航飞行人员血压水平并探讨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西安、兰州两地共 44 3名飞行人员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和血脂 ,同时进行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危险因素的确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结果 本组民航飞行人员血压水平为 ( 113.8± 12 .4) m m Hg/ ( 75 .8± 8.1) m m Hg,高血压病患病率为 6 .8%。根据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 :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年龄超过 40岁、吸烟、饮酒、体重超重、TC、TG水平增加及 HDL- C水平降低 ,其优势比 ( OR)值以双亲有高血压病史为最高 ( 16 .35 )。 结论 双亲高血压病史、年龄、吸烟、饮酒和体重超重是民航飞行人员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西北五省区军队干部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北五省区军队干部高血压患病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定样本人群,调取所选人群2006年按军区卫生部要求统一组织的干部体检资料,采集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北五省军队干部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20.1%,女性14.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X^2=16,4,P〈0.01)。年龄分布,男性45岁以上患病率开始增加,60岁以后进一步增加。女性50岁以后患病率开始增加,到65岁时接近男性水平。血压分布情况,男性干部55.7%,女性68.8%具有最佳或正常血压,男性和女性干部中具有正常高限值血压的人数分别占23.4%和17.4%。具有高血压Ⅰ期、Ⅱ期、Ⅲ期人数男性分别占16.7%、2.9%、0.5%,女性分别占11.7%、1.9%和0.5%。结论:目前西北五省军队干部很大一部分具有高血压或正常高限值血压,高血压的预防控制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7.
北方海域航海人员血压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方海域航海人员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方海域航海人口(数千名)按统一方法测量血压。结果 (1)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0.36%。(2)<35岁者患病率(9.54%)显著高于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的同龄男性(5.5%)(P<0.001)。(3)相关与回归分析表明,对血压有明显并呈正相关的因素为:年龄、体重指数(BMI)、海龄、食盐量、饮酒、心率和高血压家族史(P<0.01)。结论 北方海域航海人员的高血压患病率偏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舟山市高血压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海岛地区高血压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海岛地区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岛的城市、农村地区15岁以上1174人进行高血压患病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1)高血压总患病率31.69%,标化率14.96%。性别与地区间均无明显差异。(2)高血压患病随年龄递增,40岁始患病率明显增高。(3)高血压危险因素为超重、高血糖、高血脂、高龄、高血压家族史及饮酒;血压与性别、吸烟、食盐摄人量无相关性。结论(1)海岛高血压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2)患病年龄有提前趋势;(3)超重、高血糖、高血脂是目前海岛高血压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民航飞行人员冠心病(CHD)的发病趋势与发病特征,为制定对策提供参照。方法 ①统计比较该群体1979年-2001年各时期CHD的总体与年均发病(率)趋势(采用χ^2检验);②对其中58例的临床资料分门别类统计(%)分析。结果 ①1979年-2001年飞行人员共发生CHD约76例;1990年-2001年总体发病率(8.349‰)或1996年-2001年(6.378‰)均比1979年-1989年(2.889‰)显升高(P<0.01);1996年-2001年也比1990年-1995年(1.889‰)显升高(P<0.01);各时期年均发病率比较P>0.05;②发病年龄44-59岁(平均51.9岁);无症状性CHD占31.0%,心绞痛32.8%,急性心肌梗死(AMI)(其中4例猝死)36.2%。无症状性CHD和首发症状即为心绞痛(17.2%)与AMI(含3例猝死)(25.9%)共占74.1%。有60.3%-82.8%的病例长期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超重等多项危险因素。结论 该群体CHD发病近十多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临床实际发病年龄与普通群体相当或较后略滞后;以无症状起病和首发症状即为心绞痛或AMI,因而其潜在的危险性极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空军飞行人员体质与专项运动成绩、心肺功能及体能指数间的内在联系,为评定飞行人员体质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1168名飞行人员心呻功能及运动成绩进行了测量。发现经体育训练后,运动成绩普遍提高,优秀率为66.5%;心肺功能和前庭耐力明显改善。但有26人运动成绩不及格,占2.23%,其中体重偏低及偏高18人,占1.54%;前庭耐力不良8人,占0.69%。说明空军飞行人员经系统的体育训练,飞行耐力、身体素质在正常范围内;体重偏高或偏低体质差,飞行耐力降低;前庭耐力不良,易发生前庭植物神经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