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茎突综合征35例(附茎突骨折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茎突综合征(SPS)35例,茎突骨折1例。35例平均年龄38.2岁。平均病程2.2年。合并慢性咽炎14例,SPS出现于急性咽炎后9例,扁桃体切除木后8例。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2例,口腔径路30例。右侧平均长4.62cm,平均切除1.60cm。左侧4.36cm,平均切除1.16cm。平均随访5.5年。症状完全消失70%,部分消失20%,未消失10%。SPS咽痛机制除长度与方向因素外还有茎突止端腱鞘炎、风湿病、颈椎退变性病、慢性咽炎、扁桃体切除术后瘢痕及咽肌收缩茎突损伤等。除鉴别颞颌关节与牙病及颅神经痛外,特别要注意咽喉恶性肿瘤。手术颈外径路视野大,暴露好,口内径路视野小,茎突切除够长,效果才好。  相似文献   

2.
c-myc癌基因蛋白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枸橼酸-LSAB-微波免疫组化法,检测c-myc癌基因蛋白在喉癌、边缘区及癌旁0.5、1.0、1.5、2.0cm处粘膜和4例正常喉粘膜中的表达。结果:c-myc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7%(29/30),与正常组织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癌旁2.0cm处与1.5cm以内组织的表达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c-myc表达依正常粘膜→癌旁组织→癌呈逐步递增趋势。c  相似文献   

3.
环舌根会厌吻合术对减轻误咽提高拔管率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索环状软骨上喉切除功能重建术减轻误咽提高拔管率的喉咽吻合固定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1989~1996年间开展的环状软骨上喉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66例的喉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术中对21例的残喉有关口径及其与喉咽吻合相关部位的距离进行了测量。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均恢复了发音功能。环舌根会厌吻合组36例中,无误咽15例,轻度误咽18例,中度误咽3例。扰管率94.4%。环舌根吻合组30例中,轻度误咽10例,中度误咽17例,重度误咽3例。3周内均克服误咽拔掉鼻饲;7例带管呼吸。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3%、74.4%、3/7。经测量会厌纵径及横径比环状软骨肉纵径及横径大1.5~2.0倍。行环舌根(会厌)吻合术,会厌能准确盖在环状软骨上口,充分起到防止误咽的保护作用,并且提高了拔管率。以往把环状软骨吻合固定  相似文献   

4.
舌瓣及残喉粘膜联合修复喉咽腔张庆泉1王天铎2任忠1朱宇宏1邢建萍1栾建刚1宋西成1张洪昌1喉咽癌侵犯喉部、颈段食管在做根治性手术后,常有相当大的缺损,术后喉咽、食管的重建是一个难题。我们于1996年3月收治1例晚期喉咽癌的病人,在做根治性切除后应用舌...  相似文献   

5.
Zenker憩室亦称咽食管憩室,其手术方法有颈外憩室切除术、憩室固定术、环咽肌切开术和内窥镜下憩室切开术。该作者报告了1995年4月~1990年4月在内窥镜下缝合器(stapler)辅助憩室切除术(ESED)治疗Zenker憩室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73岁(48至91岁)。最常见症状为吞咽困难和食物返流,有的还有阻塞感、咳痰、咳嗽和声嘶。憩室大小平均3.8cm(1~12cm)。手术方法:全麻下手术,使用Weer-da双瓣喉镜暴露食管、憩室和正常粘膜壁,用0域30°内窥镜,插入内…  相似文献   

6.
喉癌手术安全切缘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从基因蛋白水平角度研究喉癌手术安全切缘。方法:应用 L S A B免疫组化法,检测了ras、cm yc、p53 癌基因在30 例喉癌,边缘区,癌旁0.5、1.0、1.5、2.0 cm 粘膜处和 4 例正常喉粘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种癌基因产物的单独及联合表达阳性率依正常粘膜→癌旁2.0 cm →1.5 cm →1.0 cm →0.5 cm →边缘区→癌顺序递增,且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在距肿瘤0.5 cm 以内的癌旁组织与癌旁组织1.0 cm 处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结论:距肿瘤0.5 cm 内的癌旁组织应视为癌前期病变,以切缘距肿瘤0.5 cm 作为喉癌手术安全切缘的标准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喉近全切除术治疗晚期喉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晚期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保留喉发声功能以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17例晚期喉癌行喉近全切除术(Pearson手术)手术中,保留一侧杓状软骨及一条宽约1.5cm的与气管相连的粘膜条形成发声管,N0期患者规探查颈动脉分叉处淋巴结,根据冰冻病检结果而决定是否行颈淋巴清扫术,结果:术后12例发声良地,除1例外均无明误吸现象,2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62.4%,50%,结论:Pears  相似文献   

8.
喉全切除环咽吻合喉重建术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Arslan手术、减轻术后误咽、提高拔管率,总结1989年~1995年我院行喉全切除环咽吻合喉重建术(Arslan手术)27例。按UICC1987年标准T1bN08例,T2N017例,T3N02例。全部病例均为双侧声带病变,病变较轻一侧声带受累在1/2以上。手术要点是:喉全切除只保留会厌和环状软骨,双侧杓状软骨均予切除。常规切除舌骨将环状软骨与舌根及颏下肌肉吻合。术后全部病例保存了发音功能,误咽明显减轻,拔管率为92.6%(25/27)。随访3年以上者14例,1例死亡,3年生存率92.86%(13/14)。5年以上者6例,1例失访。5年生存率83.33%(5/6)。本术式对减轻误咽提高拔管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作者对4例晚期下咽癌(T3,T4)患者行近全喉下咽切除、食管内翻剥脱、咽胃吻合发音重建术。术后给予60钴放射治疗。手术由气管切开、咽喉切除、胃的游离、食管剥脱并提胃到颈部、胃咽吻合,将术中保留的喉组织制成最大径1.0~1.2cm发音分路吻合于咽胃吻合的前部。术后随访2年以上,2年生存率75%(3/4),发音功能好,无明显误吸。术式取材方便、手术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对于晚期下咽癌是一种可行的咽胃吻合发音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颌下径路治疗茎突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30例(35侧)茎突综合征经颌下径路茎突截短术。其中茎突舌骨韧带骨化2例,茎突骨折1例。术前被误诊为牙痛而我次拔牙1例,X线照片 诊1便。经颌下矩路术前茎突长3-7.5cm,平均右4.13cm,左4.38cm;手术截除猎庆右2.13cm左2.26cm;术后存留工庆右2.0cm,左2.12cm。要后经2月至6年随访,显效65.7%,好转28.6%,无效5.7。经咽径路茎突截短3例,其中1例术后发  相似文献   

11.
喉咽后壁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保留喉功能手术治疗喉咽后壁癌13例。术后喉功能全恢复8例、部分恢复4例,喉功能丧失1例。死亡6例,其中死于1年内者3例(1例术后3月死于心脏病,2例死于颈部广泛复发);死于术后2年内者2例,3年内者1例。复发与否与喉功能保留无关。健在的7例分别为术后存活4年余2例,3年余2例,16、7和3个月各1例。3年存活率为40%(4/10)。介绍了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操作。讨论了喉功能保留手术的可行  相似文献   

12.
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同期51例保留喉功能和29例不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51例保留喉功能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6例恢复了喉全功能(70.6%),喉部分功能恢复者15例(29.4%),出院时50例能经口进食,吞咽成功率98.0%,术后平均经口进食时间为29天(10~150天),术后平均住院40天(16~160天),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8.8%(30/51)和49.0%(25/5  相似文献   

13.
咽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一例殷明德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perladenitismucosanecroticarecurrens,PMNR)又称巨型阿弗他口疮或Sutton病,是以口粘膜坏死性溃疡为特征。溃疡持久,不定期缓解和复发,Roitt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结-声门偏斜的临床特征及其机理。方法分析45例喉结-声门偏斜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占97.8%,喉结偏右为82.2%;8例声门不偏,其余前连合偏向与喉结一致;喉结偏向对侧、同侧及对照组的甲状软骨翼板横径依次为4.7±0.5cm、3.3±0.5cm及4.0±0.4cm,三组间差异极显著;翼板宽大侧有19例伴上角肥厚。结论喉上神经-环甲肌-环甲关节-咽下缩肌(环-咽系统)为维持正常喉位主要因素,一侧环-咽系统功能亢进导致喉结-声门偏斜,偏向对侧的甲状软骨翼板增大及上角肥厚。上角肥厚所致喉上神经痛可经理疗及封闭控制。  相似文献   

15.
前壁皮瓣在头颈外科修复-重建中已广泛应用,采用前壁皮瓣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多。作者以前臂尺侧皮瓣为19例患者行喉咽和颈段食管重建术20例次(有1例患者行2次皮瓣修复),并分析研究治疗结果:19例鳞状细胞癌患者,男性16例,女性3例。16例于肿瘤切除后即行一期重建,其中喉咽癌10例,喉癌3例,颈段食管癌3例;4例为肿瘤切除后行一期重建手术,其中2例因术后喉狭窄,2例为长期咽瘘。12例喉咽和颈段食管呈环形缺损,缺损长度4~12cm;另7例缺损近似环形,局部留下之粘膜条最宽未超过2cm。…  相似文献   

16.
1989~1996年6月对5例喉咽后壁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直接将椎前筋膜作为咽后壁缺损的成形材料,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71岁,平均53.5岁。均为鳞状细胞癌。T12例,T22例,T31例。3例伴同侧颈淋巴结转移,均为N1,同时行单侧颈廓清术。手术适应证为原发的喉咽后壁癌向下侵犯在食管入口以上2cm,向上可到会厌尖,甚至到口咽后壁,侧面可累及部分咽侧壁。N0者可探查同侧颈动脉三角,N+者同样行同侧或双侧根治性颈廓清术或功能性颈廓清术。手术方法:先行颈…  相似文献   

17.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斩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18例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就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声门癌T1NoMo1例,T2NoMo9例,T3NoMo2例,跨声门癌T3N1Mo3例,T3N2Mo1例,T2NoMo放射治疗后复发1例,声门下癌T4NoMo1例;应用三种不同的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3年生存率94.4%。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7 ̄42天(平均17天)拨除气管套管,拨管率100%;  相似文献   

18.
对同期51例保留喉功能和29例不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51例保留喉功能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6例恢复了喉全功能(70.6%),喉部分功能恢复者15例(29.4%)。出院时50例能经口进食,吞咽成功率98.0%。术后平均经口进食时间为29天(10~150天),术后平均住院40天(16~160天),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8.8%(30/51)和49.0%(25/51)。与不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组相比较,在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吞咽成功率、术后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5年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二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二例应红梅张有望王圣忠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罕见,现报道我院确诊和治疗的2例。例1男,29岁。左上颈肿块4个月。间接鼻咽镜发现鼻咽顶壁及后壁粘膜增厚、粗糙,两侧咽隐窝消失。左上颈可扪及4.5cm×3.0cm×2.0cm肿块,质硬,活动受...  相似文献   

20.
说明:(1)本索引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标引主题,并按汉语拼音排列顺序.(2)“/”后为副主题词,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A癌癌112例T3期喉癌扩大喉部分切除和喉全切除术的疗效分析(杨新明等),(1):23喉部分切除术中喉功能修复术式的选择(林子萍等),(1);27喉癌癌变过程中CyclinE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王建波),(1):41喉癌标本端粒酶活性的检测(范尔钟等),(1):44TPA诱发Hep-2细胞株凋亡的研究(龙彬等),(1):53口咽癌的外科治疗(方凤琴等),(3):131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