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调节受损(IGR)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血清瘦素(Lep)和胰岛素抵抗(IR)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IGR且无BPH者100例,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FG)组50例(IFG+non-BPH组),糖耐量异常(IGT)组50例(IGT+non-BPH组);IGR合并BPH者100例,其中IFG+BPH组50例,IGT+BPH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NC组)。测量各组人群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量空腹血糖、胰岛素、Lep、血脂、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超声检测前列腺大小并计算体积,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探讨IGR合并BPH时Lep、IR及相关参数即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与PV的相关性。结果 IGR组BMI、WHR、TG、LDL-C、FPG、Lep、HOMA-IR显著高于NC组(P<0.05)。IGT+BPH组Lep、HOMA-IR、TG、LDL-C水平高于IFG+BPH组(P<0.05)和IGT+non-BPH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V与Lep、HOMA-IR、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高血清Lep和IR共同参与了IGR合并BPH患者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和发展,糖脂代谢紊乱是PV增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男性共666例,进行MS及BPH相关指标的检查,分析比较BPH综合定义、下尿路症状、前列腺体积与MS及其组分(CDS2007标准)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与BPH诊断有明显相关性[OR=1.309,95%CI(1.033,1.661)],低HDL-C血症(HDL-C<1.04 mmol/L)是IPSS评分异常的危险因素[OR=1.573,95%CI(1.330,1.997)],前列腺体积与肥胖、高血压、低HDL-C血症及MS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MS及其组分对BPH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前列腺体积的变化,而对下尿路症状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压、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胰岛素、ALT、血脂、hsCRP,计算体重指数(BMI)和HOMA-IR指数,使用血管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A组(合并NAFLD,86例)和B组(无NAFLD,93例),比较两组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差别.[结果]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未合并者相比,更多合并代谢综合征,BMI、腰围、ALT、TG、HOMA指数、hsCRP、IMT值更高(P<0.05),血糖则无明显差别(P>0.05).NAFLD与BMI(0R=1.62)、TG(0R=1.41)、FINS(OR=2.01)、HOMA-IR(OR=2.17)、hsCRP(OR=1.34)、颈动脉IMT相关(OR=1.24).校正BMI和TG因素后,NAFLD仍与HOMA-IR相关(OR=1.56).[结论]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合并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更明显,氧化应激更重,更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高龄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患者年龄和前列腺体积(PV)的关系.方法 60例门诊BPH患者测定血清PSA值,经直肠前列腺B超测定PV.结果 血清PSA水平与年龄、PV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726,P值分别为0.003、0.000.结论 BPH高龄患者血清PSA与PV存在正相关性,与年龄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痰证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及BMI的关系。方法:采集2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应用"证素辨证"方法计算痰证积分,同时检测身高、体重、血脂、空腹血糖(FBG)、胰岛素,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非痰证组相比,痰证组患者的BMI、HOMA-IR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FBG和血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证积分与BMI、HOMA-IR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熬夜、BMI、HOMA-IR是痰证的危险因素。结论:代谢综合征"痰证"从病理机制上与胰岛素抵抗有一致性;BMI、HOMA-IR可作为代谢综合征中医痰证的客观化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肥胖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相关性,并对BPH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在该院泌尿外科住院的BPH患者120例,收集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临床资料。按BMI将其分为正常组、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比较分析各组中BPH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BPH患者比较,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的IPSS、PV、IL-6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的Qmax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BPH患者IPSS、PV、IL-6与B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6、0.518和0.729,P0.01),Qmax与BMI呈负相关(r=-0.391,P0.01)。结论肥胖与BPH的发病、发展密切相关,炎性细胞因子IL-6可能在BPH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BPH患者生活质量量表(BPHQLS)中担心疾病、心理情绪、社会交往及满意度4 个维度对200 例BPH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BPHQLS 总分与年龄、病程、婚姻状况无相关性(P>0.05); 与文化程度正相关(P<0.05),与职业呈负相关(P<0.05)。偏相关分析,在控制文化程度后,职业与BPHQLS总分无相关(P>0.05)。结论文化程度是BPH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及其风险因子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家医院体验中心40岁以上无前列腺癌病史、符合标准且资料完整的男性健康体检者5 717名,行体格检查并测定相关的生化指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FBG)]和PSA,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2007年标准定义代谢综合征及其风险因子,统计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风险因子对血清PSA水平的影响。结果 5 717名健康体检者年龄为(53.49±10.64)岁,代谢综合征患者占27.1%,PSA为(1.04±0.72)ng/mL。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间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年龄的偏相关性分析中,体重指数(BMI)、FBG与PSA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05和-0.03,P0.05];代谢综合征及其它风险因子与PSA无相关性(P0.05)。在校正年龄的协方差分析中,按BMI和FBG水平分组,随着BMI或FPG水平的增加,校正年龄后的对数PSA值逐渐降低。结论代谢风险因子中超重和高血糖与血清PSA水平呈负相关。在临床解释PSA水平时,应考虑BMI和血糖水平对PSA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邓晓慧  薛嫱  宋丽清 《临床荟萃》2012,27(6):480-481,484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4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375例老年男性,测量身高、体质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检测血PS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尿酸(UA),分析血PSA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血PSA与BMI呈负相关(rs=-0.113,P<0.05),PSA与年龄(rs=0.109,P<0.05)、甘油三酯(rs=0.111,P<0.05)、空腹血糖(rs=0.166,P<0.01)、C反应蛋白(rs =0.115,P<0.05)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男性血PSA水平与BMI、年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存在相关性,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可影响血PSA水平,从而影响前列腺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超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vndrome,M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住院体检的2453例;所有研究对象住院当天测量身高、体重、血压,于次日早晨空腹采血,用氧化物酶法检测血糖、血脂全套,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显著性用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准定为α=0.05.组间差异分析应用t检验,多组间差异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hsCRP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分析用斯比尔曼氏(Spearman)检验,并采用逐步回归(Stepwise)分析建立线性模型.对hsCRP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用logistic分析.结果 2453例研究人群中,有代谢综合征者408例(占16.6%),代谢综合征者hsCRP水平(1.73±0.54 mg/L)与无代谢综合征者(1.46±0.58)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增加,hsCRP水平逐步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浓度和年龄、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用逐步回归筛选变量,结果显示影响hsCRP水平的主要因素为体重指数、年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舒张压,P<0.05.其回归方程如下:y=0.172+0.237a+0.123b-0.111c+0.052d+0.045e.在调整年龄、性别及吸烟等影响因素后,hsCRP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显著相关,(OR=1.126,P<0.001).结论 代谢综合征者hsCRP水平高于无代谢综合征者;且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增加,hsCRP水平逐步升高.hsCRP水平的升高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两种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用开放手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联合腔内气压弹道碎石的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膀胱结石均治愈,前列腺梗阻症状解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与TURP联合应用处理BPH并继发膀胱结石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确切之优点。  相似文献   

12.
朱波  李勐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140-2142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人群代谢综合征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7月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中老年男性(≥50岁)共151例,检查一般项目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既往史、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等。实验室检查包括空腹血糖、血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影像学检查包括经直肠超声,并以此测量前列腺的体积;同时测量尿流率(Q M ax )。利用以上指标比较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BPH患病率;同时比较代谢综合征组内各因素与BPH的相关性。结果 依据检查结果分为代谢综合征组(37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114例)。代谢综合征组及非代谢综合征组BPH的发病率分别为32.4%(12/37)和12.3%(14/114)。两组之间相比IPSS、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71)。肥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BPH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2、3.31和2.07,P值分别为0.042、0.029和0.046)。结论 代谢综合征检查者的BPH患病率较高,主要影响BPH患者的IPSS、前列腺体积和PSA。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是BPH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1996~2001年作者采用改良Madigan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4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经尿道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常用技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Resection Symdrome,TUR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患者昏迷甚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检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痛变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06-2007年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12例,按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两组相关检测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痛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的体重指数(BMI)、腹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均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非代谢综合征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年龄、吸烟、BMI、腹围、收缩压、舒张压、FBG、低密度脂蛋白、hsCRP呈正相关,与HDL和载脂蛋白A1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其相关危险因素均较非代谢综合征患者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目更多、病变程度更重,我们更应对其进行早期全面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和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 753例体检者,年龄25~82岁,平均(44.7±9.6)岁,进行BaPWV、身高、体重、心率、血压的测量,收集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和LDL.根据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个数分为4组,比较4组之间BaPWV的差异.其中将具有2个及2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视为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结果 4组之间采用方差分析,组与组之间在基本资料和BaPWV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年龄、HR、BMI、血糖、甘油三酯、HDL、PP、SBP是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BaPWV的相关因素(R2=0.566),而SBP、年龄、HR、血糖、BMI是影响BaPWV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BaPWV随着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个数增加而升高,SBP、年龄、HR、血糖、BMI是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除术(TUVP)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包括:电切综合征、出血、膀胱痉挛、暂时性尿失禁、尿道狭窄、泌尿道感染等.认为加强TUVP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促进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应用保列治(5α-还原酶抑制剂)与高特灵(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BPH合并CP患者采用保列治与高特灵联合治疗,治疗3个月后行IPSS、NIH-CPSI、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测残余尿量、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前列腺液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前列腺体积缩小11.8%(P<0.01),最大尿流率增加3.7 ml/s(P<0.01),IPSS减少6.7分(P<0.01),剩余尿量下降24 ml(P<0.01),NIH-CPSI减少7.6分(P<0.01),WBC治疗前后减9.3个/HP(P<0.01);CP治愈2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应用保列治联合高特灵治疗BPH合并CP的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采用PKRP治疗的BPH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2个月,并对手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PKRP手术治疗BPH患者共238例,手术时间30~159 min,平均70 min,切除腺体25~127 g,平均54 g。无电切综合征。术后及1年后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三项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PKRP是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11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资料.结果 112例BPH 患者中,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81例(72.3%),且均为慢性炎症.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BPH患者的年龄、病史、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前列腺体积均明显高于单纯BPH患者(P<0.05),并且腺体增生体积与组织学前列腺炎发生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 BPH患者多数伴有组织学前列腺炎,且以慢性炎症为主;组织学前列腺炎是BPH 患者临床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