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盘镜下减压和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椎弓根系统加椎间盘镜下后路椎间融合术17例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0(3~15)个月.按steffee标准的评估:优12例,良3例,中2例,症状改善优良率88%.术后X线片示病变椎间隙高度恢复,滑脱复位,术后3个月已有骨性融合.[结论]经皮椎弓根系统结合椎间盘镜下减压和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且融合可靠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治疗下腰椎不稳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86例,其中OLIF联合经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53例,OLIF联合经后正中入路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33例,通过腰痛V...  相似文献   

3.
背景: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椎问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疾患是一种独特的固定方法,可用于退变性腰椎的融合。目的:比较采用微创经腰椎间孔椎体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常规开放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痛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轻度不稳患者49例,均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治疗。其中24例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25例采用常规开放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两种固定方法术后椎体融合率、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及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对无严重不稳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提高椎间融合率,使小关节稳定,解除临床症状,门诊随访满意。但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液量明显减少(P〈0.05),说明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腰椎间盘摘除联合单枚椎问融合器与椎弓根螺钉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摘除及神经根管减压,斜向植入单枚椎问融合器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结果 22例患者随访6~23月,平均10.5个月,22例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优15例,良5例,可2例,未见症状加重或椎间高度丢失等情况,无神经根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腰椎间盘摘除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椎弓根螺钉+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术后按Asher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32例患者随访8~24个月,平均17个月.优23例,良7例,可2例.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路植骨融合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满意、融合率高、能最大限度恢复脊柱的力学结构,恢复椎间高度及椎间孔容量,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范海燕 《临床医学》2012,32(11):77-78
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自体椎板、棘突植骨融合术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宜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腰椎滑脱症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过程中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融合治疗,治疗组融合自体椎板,对照组使用棘突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88.57%,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过程中,使用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融合术可以有效完成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脊柱椎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战立  常山  刘月明  唐曦  张弘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7):1437-1438,1441
目的评价椎间脊柱融合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7年2月,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行后路椎板开窗、椎间盘摘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单枚Cage植骨的脊柱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1~3年(平均1.5年),术前和随访时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和疼痛功能指数评分法(Oswestry)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VAS评分术前7.50±2.78,随访时2.04±1.12,比较有显著下降(t=8.23,P〈0.01)。Oswestry评分术前66.8±11.3,随访时下降为26.0±9.8(t=12.54,P〈0.01)。症状改善明显,优9例,良2例,可1例;综合评价标准优良率93.7%。随访时椎间融合11例,未见影像学融合1例,植入物无移位,未发现断钉现象。结论对合并有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椎间单枚Cage置入加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脊柱融合术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植骨cage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07-01-2011-03在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住院的58例椎滑脱患者,采用椎间植骨cage植入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随访10~36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 优41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93.1%.结论 充分减压后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和椎间植骨cage植入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效果好,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已呈日益增多趋势。但是,目前对其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仍有分歧。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作者将89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保守综合疗法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IX5)内固定系统结合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治疗并比较疗效,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护理.[方法]对30例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人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13.6个月,2例病人术后出现暂时性神经根牵拉症状,最终缓解.30例经过精心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远期并发症,均获得满意护理效果.[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有其特殊性,重点在于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指导与协助病人早期康复训练,并可早期离床活动,对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背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治疗可行全椎板减压内固定置入、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后路全椎板减压等方法.但采取何种方式治疗中是否需行椎间融合器植入内固定目前还没有定论.目的:评价以cage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植入固定并腰后路全椎板及双侧下关节突切除减压、自体小关节骨质移植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经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60.3岁,行腰后路全椎板及双侧下关节突切除减压、自体小关节骨质及cage椎问植骨融合植入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随访24个月,术前及术后随访时JOA评分评价患者疗效,放射学检查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及手术节段椎体稳定性.结果与结论: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1),临床优良率为90%;40例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98%,1例患者有腰椎不稳征象.术后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但有2例发生硬脊膜撕裂,1例发生椎弓根位置偏斜,1例假关节形成.结果提示腰后路全椎板及双侧下关节突切除减压、自体小关节骨质及cage椎间植骨融合植入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应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D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108例DD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5例,女43例,年龄36~78岁,平均48.4岁。退变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腰椎管狭窄症4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22例,退变性腰椎侧凸8例。病变间隙:1个间隙76例,2个间隙28例,3个间隙4例。采用NaKai评定标准判定术后疗效,采用Suk标准评定椎间融合率,观察术后椎体间有无移位,椎弓根螺钉和椎间融合器位置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5~3.5h,平均2h;术中出血量180~760ml,平均400ml;并发硬膜囊撕裂6例,神经根损伤2例,随访1年~5年8个月,平均2年。按NaKai评定标准判定术后疗效,优72例,良23例,可13例,优良率为88.0%。;术后1年时,按采用Suk标准评定椎间融合率为97.2%;末次随访时无椎间不稳,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均无松动、移位、断裂等。结论 DDD在行后路椎板减压、解除神经根压迫的基础上,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能很好地恢复腰椎生理曲度,维持椎间高度和节段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院2004~2008年对32例症状明显而影响日常生活的腰椎不稳患者,应用GSS-Ⅱ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内固定,有选择性的行后路椎板、小关节突间植骨融合和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院2004-2008年对32例症状明显而影响日常生活的腰椎不稳患者,应用GSS-Ⅱ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内固定,有选择性的行后路椎板、小关节突间植骨融合和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体间融合器联合钉棒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7年2月,对28例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病人,应用椎体间融合器加椎弓根钉棒系统行后路或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结果28例病人经平均25个月的随访,依据JOA评分标准,优25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6%,融合率93%。结论用椎体间融合器加钉棒系统行椎体间融合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满意而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后路间盘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或加椎板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临床疗效评价优28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5.6%。结论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53例用减压切除的棘突、椎板制成骨粒植骨,15例因切除骨量不足同时取自体髂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减轻,56例获18个月随访,腰腿痛症状完全缓解者49例(87.50%),7例遗留轻度腰痛和/或下肢轻度麻木,56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本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彻底,同时又解决了因退变和手术可能引起的腰椎不稳,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由于脊柱结构复杂,对复位或原位融合后融合的腰椎节段应力分布变化特点的精确生物力学分析一直是个难点。目的:通过建立b5节段退变性滑脱原位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复位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来比较腰椎滑脱原位融合和复位融合两种手术方式在各种载荷下的生物力学变化及其对腰椎稳定的影响。方法:根据健康成年男性的下腰椎CT数据,利用mimics,Catia和Patran,Marc等软件建立起b5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此模型模拟退变性腰椎滑脱,在此基础上建立L4/5节段原位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模型,分析两模型在各种载荷下的应力分布特点,并比较异同。结果与结论:L舶节段退变性滑脱原位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复位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负荷下,该节段各部结构,包括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器和椎问融合器上的应力变化没有显著差异。两模型都显示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上分布的应力最大。结果表明退变性腰椎滑脱,行原位椎间融合内固定和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后,复位与否对该节段生物力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重要方法是椎间盘切除,但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现象。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cage植入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脊柱稳定性。 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应用后路减压cage植入椎间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再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情况以及腰椎稳定性。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的方法分析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体稳定性。 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后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融合良好,优良率96.2%。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椎间不融合现象。后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症状缓解快、内固定坚强、椎间融合确切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后路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疗效。方法患腰椎滑脱症经手术减压,神经根松解,行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er interbaby fusion)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38例。按meyerding分类,Ⅰ度2例,Ⅱ度33例,Ⅲ度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4年3个月,平均2年8个月,32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4例仍有劳累时轻度腰部及臀部疼痛,1例骶尾部褥疮致切口感染,经后期处理愈合,1例椎间融合器移位,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腰部活动后融合。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二者起到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作用。详细了解,全面掌握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术的技术特点,才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脊柱可获得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