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川崎病病因不明,因易并发冠状动脉病变,近年来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重视。我院1995-01~2006-12收治完整川崎病患儿88例,其中50例患儿首次就诊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56.8%。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1例,女19例,男女比例为1.6∶1。年龄6月龄~12岁,1岁以内6例,1~3岁18例,3~5岁24例,7~12岁2例。1.2诊断标准川崎病诊断标准按照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修订诊断标准[1]。本组中主要症状和体征6项标准满足2项50例(100%),满足3项45例(90%),满足4项6例(12%)。1.3辅助检查资料白细胞增多42例(84%),血红蛋白减少39例(78%),…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院2002—05/2007—05川崎病误诊18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1例,女7例,发病年龄7月龄~10岁,其中〈5岁15例。从发热至确诊时间为5~16d,平均10.5d。1.2主要临床表现本组中均有发热,恢复期均有指、趾端脱皮,多形性皮疹13例,颈淋巴结肿大9例,眼结膜充血14例,口腔黏膜充血、皲裂14例,手足掌硬肿6例,肛周发红5例,且有3例伴糠皮样脱屑,另伴有咳嗽7例,腹痛4例,腹泻2例。 相似文献
5.
学追求上出现了“路标”转换?象征派诗人投入革命洪流时究竟有几分真诚——是自觉自愿的选择,抑或是随波逐流?他们心目中的“革命”与布尔什维克倡导的“革命”有什么不同?这一切有待于深入的实事求是的研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象征派的这种“着陆”,更体现出这样一些非表层的变化:俄国的命运,在这个年代也被这些先前似乎不太关心尘世风雨的文学家突出到第一位来认识,来思考。人民与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革命——一些现实性问题,在象征派的诗与小说、剧与文论中,成为受到正面表现的问题。与此相关,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品格、俄罗斯古典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川崎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科曾被误诊的32例川崎病小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认为川崎病的误诊主要是因为临床医师对川崎病认识不足,诊断思路过于狭窄,不能全面综合进行分析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不够详细等原因所致。结论:临床医师只要对川崎病加强认识,诊断时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全面综合分析,结合一些传染病预防接种、传染病流行史等因素,可以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96年起收治的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68例,其中早期(10 d内)误诊16例,误诊率23.5%,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KD)的诊断方法,减少误诊率。方法:对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05-01/2008-01收治的21例KD患儿的误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不典型KD 21例中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8例,其中冠脉扩张5例,冠脉管壁回声增强、管腔不规则3例,对合并冠脉损害者随访6个月~1 a,冠脉扩张及冠脉管壁回声增强、管腔不规则均恢复,未发生冠状动脉瘤。结论:不典型KD误诊率高,掌握不典型KD的特殊临床表现,能做到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对川崎病误诊猩红热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岁。因发热4d、出疹3d以猩红热收住我科。发病以来最高体温39℃,伴有轻度咳嗽、咽痛。查体:T38.5℃,神志清楚,口唇潮红、干裂,咽部充血,草莓舌,扁桃体未见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身布满猩红热样皮疹,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无阳性体征,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4.
不典型川崎病26例误诊分析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误诊原因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6例临床表现未达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6例患儿按川崎病治疗得以治愈或好转。结论:不典型川崎病早期易误诊,接典型川崎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血管炎,病因不明,由于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靠临床诊断,早期误诊率高。我院儿科2004-05/2008-05共收治小儿不典型川崎病25例,早期误诊13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9月龄-8岁,平均(3.93±1.82)岁。从发病到诊断时间短者3 d,长者12 d。本组12例发热,1例患儿就诊时无发热,仅表现为精神差、纳差、呕吐,而无皮疹、淋巴结肿大、口唇皲裂等,至病程2周时出现指趾端脱皮才考虑川崎病,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确定为不典型川崎病,经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