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年龄40~49岁)、B组(年龄50~59岁)、C组(年龄60~69岁)、D组(年龄70~79岁)和E组(年龄80~89岁)。分析各年龄段患者血浆Hcy水平、伴随疾病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关系。结果:各年龄段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A组和E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与各年龄段急性脑梗死发病均有关,与40~49岁和80~89岁的患者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用于诊断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对60例ACI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Hcy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 ACI组血清 Hcy含量为(22.98±9.31) μmol/L,正常对照组血清Hcy含量为(11.87±3.28) μmol/L.经统计学处理,两组Hcy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患者血清 Hcy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检测血清Hcy对于脑梗死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青年脑梗死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华  张鑫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864-8865
本文对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我国青年脑梗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盛佳  欧萌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420-8421
目的 对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测定,从而讨论其临床价值与护理对策.方法 采集86例不同年龄组脑梗死患者及100例不同年龄组健康人血清标本,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仪,以酶法测定血液中Hcy水平,统计分析Hcy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敏感性.结果 41~50岁组Hcy的诊断敏感性为65.5%,51~60岁组Hcy的诊断敏感性为55%,60岁以上组Hcy的诊断敏感性为37.8%.结论 Hcy测定对脑梗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正确的护理方式与实时的监测对脑梗死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疾病中的研究。方法应用美国BECKMAN公司DXC-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68例住院脑梗死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的Hcy均值为(26.0±8.0)μmol/L,健康对照者的均值为(10.2±4.0)μmol/L,两组的Hcy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是脑梗死疾病的一个独立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唐莹  郝志新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7):1153-1154
[目的]探讨冠心病、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及相关因子与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2002-2004年在北京铁路总医院筛选出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Hcy浓度、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质量浓度、血糖、血脂测定,观察各组与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脑梗死组血浆Hcy浓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冠心病组、脑梗死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质量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脂、血糖升高患者中血浆Hcy浓度与血脂、血糖正常患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孙旦晖  张帆  孙亚楠  钱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262-2264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意义,探讨脑梗死与HCY、血脂、血糖(GLU)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测定分析98例脑梗死患者及40例正常健康体检人群血清HCY、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LU及Fg.[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TC、血浆F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血清HCY、TG、LDL-C、GLU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的血清HDL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死与HCY升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检测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49例健康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同时测定体质指数及相关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平均水平[(23.96±1.2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5.07±0.50) μmol/L](P<0.05).急性脑梗死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脑梗死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缺血性脑卒中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对那些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明确危险因素患者的致病作用尤为突出,同时近年研究还发现Hhcy是卒中患者的重要致残因素,而关于其在认知功能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1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作为代谢性疾病的一种,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与脑梗死发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通过对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的测定,分析血浆HCY与脑梗死及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从而为临床上进一步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化学发光法测定3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及对照组(50例)血浆中HCY水平。同时用强生950干化学分析仪测定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结果:急性胰腺炎组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并且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提示HCY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脑梗死。本研究对Hcy与LAA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LAA急性脑梗死患者260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轻度NIHSS≤5分,中重度NIHSS>5分);24小时内检测空腹血清Hcy水平,将患者分为高Hcy组(Hcy≥10 μmol/L)和正常Hcy组(Hcy<10 μmol/L);随访90天记录预后情况,分析血清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轻度急性脑梗死患者(P<0.01);预后不良患者较预后良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P<0.01),再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cy水平升高是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较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OR=1.387, 95%Cl:1.245-1.545)同时也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OR=1.478, 95%Cl:1.312-1.666)。结论 血清Hcy水平升高可能是LAA型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与不伴脑梗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无脑梗死高血压患者36例;伴脑梗死高血压患者36例,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9例为脑梗死再发;正常对照28例,无心血管病,肝肾功能正常。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取血,测定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用放射免疫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用惠普HP1100型HPLC,HP1045型荧光探测器。结果:①3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体质量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3组间空腹血糖和血脂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血压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④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高血压伴脑梗死组维生素B12更低(P<0.01)。⑤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高血压伴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加,但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及一氧化氮、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白细胞介素8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2002-10/2003-10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心绞痛患者96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选择同期本院心脏中心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20例为对照组.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8水平、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亚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水平.③首先进行组间均衡性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然后再作多组均数的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资料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水平,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不明显.②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液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且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一氧化氮水平显著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以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因变量,年龄、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家族史及吸烟等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最后进入模型的变量为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性比值(RR)为1.554(95%CI 1.134~2.130,P=0.001).④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白细胞介素8呈显著正相关(r=0.539,0.71 8,P<0.01),同型半胱氨酸与一氧化氮呈显著负相关(r=-0.473 3,P<0.01).结论: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关,可能通过增强炎性激活,使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病变不稳定.②同型半胱氨酸为冠心病患者病变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判定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100例在发病后48 h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病情平稳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循环酶法评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日立71701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对82例冠心病患者和健康者进行血浆HCY浓度测定。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HCY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时,高HCY是心血管疾病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及一氧化氮、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白细胞介素8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2002-10/2003-10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心绞痛患者96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选择同期本院心脏中心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20例为对照组。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8水平、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亚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水平。③首先进行组间均衡性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然后再作多组均数的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资料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水平,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不明显。②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液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且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一氧化氮水平显著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以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因变量,年龄、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家族史及吸烟等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最后进入模型的变量为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性比值(RR)为1.554(95%CI1.134~2.130,P=0.001)。④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白细胞介素8呈显著正相关(r=0.539,0.718,P<0.01),同型半胱氨酸与一氧化氮呈显著负相关(r=-0.4733,P<0.01)。结论: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关,可能通过增强炎性激活,使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病变不稳定。②同型半胱氨酸为冠心病患者病变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判定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临床意义。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48 h内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甲钴胺治疗伴有高同型胱氨酸(Hcy)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56例伴有高Hcy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78例)和常规治疗组(7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脑梗死治疗,干预治疗组在常规脑梗死治疗的基础上再予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6周.分别在治疗4周和治疗6周后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偏振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Hcy浓度,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BI)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后,干预治疗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F组内=36.763,F交互=4.296,F组间=4.936,P均<0.05);干预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F组内=38.413,F交互=4.312,F组间=4.948,P均<0.05);干预治疗组的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F组内=37.353,F交互=4.326,F组间=4.972,P均<0.05).干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8%(73/78),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77%(63/78),干预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456,P<0.05).结论 甲钴胺治疗可降低血浆Hcy水平,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甲钴胺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有些脑血管病患者中并未发现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水平升高者却占一定比例。大量资料表明,高HCY血症在引发普通人群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已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作者对43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血浆HCY水平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