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病继发胸闷、胸痛(常出现在心前区或胸骨后),可突发也可缓慢发生,多在颈部运动或体位改变时诱发,有时伴呼吸困难、心慌、烦躁不安、眩晕或下枕部痛等,疼痛多持续30min以上,称之为脊心综合征,又叫功能性或假性心脏病。为探讨颈胸椎解剖形态学改变与脊心综合征的关系,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随机选取50例脊心综合征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王俊 《现代保健》2010,(6):162-162
目的研究宣氏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220例,男116例,女104例;年龄16~65岁,病程2~20年。在压痛点施以宣氏手法即完全彻底的一次性强刺激推拿治疗。结果治愈130例,头痛消失,伴随症状消失或改善;有效65例,头痛有所减轻,伴随症状有所改善;无效25例,头痛及伴随症状无改善。其中头痛消失最快的只治疗1次,最长的治疗30次。结论宣氏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樊碧发 《药物与人》2005,(10):52-53
每当头痛发作的时候,很多人都选择能忍则忍的消极态度:实在难以忍受的,就吃一些止痛药压制疼痛。也有很多人多年头痛反复求医,却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其实,在因头痛就诊的病人中,有很多都是颈源性头痛。找到了原因,驱除头痛并不难。  相似文献   

4.
李卫国 《现代保健》2010,(21):96-97
目的观察电针、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牵引配合手法综合治疗5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结果本组58例,显效53例,有效5例,无效0例,显效率91.38%,总有效率100%。结论电针、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现今人们颈、背部疾病明显增加。所有症状中又以头晕头痛更加明显。不仅数量多,而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成为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传统习惯上药物疗法为首选方法,以本人行医20来年的经验,物理疗法其实更为有效、快速而且安全。为了更好地推广物理疗法在解决头痛(颈性)中所起的作用,确认物理疗法的安全性,验证  相似文献   

6.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损伤所致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来源于颈椎相关结构改变,随着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法颇多,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于2009年2月~2011年3月采用手法治疗、牵引、封闭、微波理疗综合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105例,获得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南少林手法在颈性冠心病的治疗作用、效果和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南少林手法治疗组和普通推拿治疗对照组,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南少林治疗组治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南少林手法疗效显著优于普通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挺杰 《健康世界》2011,(12):30-31
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有的时候,我们做了各种检查还是找不出头痛的原因,这令我们更加头痛。头痛的根源是否真的出在头上?的确,脖子有可能是导致头痛的“罪魁祸首”,医学上即有“颈源性头痛”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2009年开始颈性失眠相关临床研究后发现,颈性失眠的发作、症状轻重与寰枕枢关节错位、颈椎失稳、颈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病的一些致病因素关系密切。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对于56例合并寰枕枢关节错位的颈性失眠患者运用上颈椎微调手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80例病人随机分为针刀组、药物组,针刀组40例在颈项部敏感点做针刀松解术;药物组40例服散利痛及通天口服液。结果随访2个月至5年,针刀组有效率92.5%,痊愈率60.0%;药物组有效率70.0%,痊愈率2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5)。结论颈部针刀松解分离,能解除神经血管卡压,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性头痛效果,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止痛方法。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原则,将9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36例,经20天的治疗,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6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性头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1.1对象本组治疗颈性眩晕患者70例,男25例,女45例。年龄31~70岁,病程2d~15年。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医推拿学》有关内容,拟定以下标准:(1)颈部疼痛、酸楚不适;(2)眩晕症状出现,其程度随颈部体位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本组治疗颈性眩晕患者70例,男25例,女45例.年龄31~70岁,病程2 d~15年.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医推拿学>有关内容,拟定以下标准:(1)颈部疼痛、酸楚不适;(2)眩晕症状出现.其程度随颈部体位改变而改变,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等症状;(3)颈椎X片显示有骨质增生,颈椎生理弧度变直;(4)TCD显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70例经颈椎MRI检查:C3~C4、C4~C5椎间盘突出59例,钩椎关节及椎体前后缘不同程度增生42例.  相似文献   

15.
儿童口吃的病因分析与矫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6.
王晓明 《现代保健》2009,(33):246-248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颈源性头痛是指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临床发病率较高,但误诊率也较高。本文就多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陔病病理生理学机制、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等研究进展作一一综述,希望藉此对今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所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慢性头痛。以往曾不规范地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其特点为反复在头枕部、顶部、颞部、前额、眼眶周围、耳周围,或者上述区域同时出现的钝痛或酸痛,单侧较多见。发病年龄大多在20~60岁,最小的仅为7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确诊,研究高校教师颈源性头痛发病影响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在烟台某两所高校600名31~60岁的教师中,进行颈源性头痛的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在49名确诊患者中,根据年龄分组,分析各年龄组的发病相关因素。[结果]某高校教师中颈源性头痛的发病与年龄、外伤、每日低头工作时长、每日电脑工作时长、视线与屏幕角度有关。颈源性头痛总患病率为8.51%,41岁以上年龄组是颈源性头痛的主要发病群体。[结论]高校教师颈源性头痛患病受长期伏案工作,应用电脑工作时不注意姿势及视角等多种因素影响。改变工作习惯和工作姿势是预防颈源性头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于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本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增加、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本综述总结近年来的中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现状。结果表明,中医治疗包括针灸、针刀、推拿、中药等方式。在临床上治疗本病均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回顾国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对近年来颈源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