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15例随访报告李新民齐达锦张树芳我院采用DZY-A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治疗帕金森氏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3~69岁,平均54.5岁。均选用丘脑腹外侧核治疗,术后震颤与强直明显好转。其中1例术中出现昏...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16例帕金森氏病(PD)患者,经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毁损治疗,收效满意。术后随访,短者一年有效率为91.7%,长者二年有效率为80%。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发生。作者认为: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毁损治疗 PD,具有安全简便、脑损害小,疗效确切等特点。但是,仍不能阻止疾病自身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我院近期开展脑立体定向术10例的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6~68岁。帕金森氏病丘脑腹外侧毁损术治疗6例,精神运动性癫痫杏仁核毁损术1例,颅咽管瘤定向穿刺引流1例,脑瘤定向活检1例,胎脑黑质-丘脑腹外侧核定向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1例。均取得良好疗效,无并发症和死亡。  相似文献   

4.
观察帕金森氏病患者脑立体定向术前,后脑脊液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机理如何。方法:对15例帕金 森氏病患者丘脑腹外侧核毁损主前及术后一周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水平检测及手术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苍白球腹后外侧核毁损术能消除帕金森氏病全部症状张威,孙建中摘译19世纪50年代,用丘脑VL和腹中间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氏病震颤有效,但运动迟缓反而加重。Svennilson在1960年,用苍白球腹后外侧核(VPL)毁损术,消除了帕金森氏病的三项主要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帕金森氏病患者脑立体定向术前、后脑脊液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作用机理如何。方法:对15例帕金森氏病患者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前及术后一周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水平检测及手术疗效观察。结果:患者术后脑脊液中多巴胺水平与术前无显著差异,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吲哚乙酸显著减少,术后毁损区对侧上下肢体震颤、肌强直消失,但运动不能症状未能改善。结论:帕金森氏病术后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发生改变并在低水平下暂时获得平衡。从中枢神经递质生化变化,脑立体定向术不能彻底治愈帕金森氏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院采用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破坏术治疗帕金森氏病73例,其中有11例在行另一侧手术时,勿需脑室造影,而是采用前一次手术时靶点留置一枚银夹作为可见靶点,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唐运林我院从1900年以来,采用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锥体外系症状,效果明显,现对15例经内科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现将临床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6例。年...  相似文献   

9.
203例次脑立体定向术临床分析陈成雨,韩风珍,刘琨我院自1989年至1995年底共采用立体定向术治疗各种功能性疾病182例,其中二次手术21例,计203例次手术,其中帕金森氏病97例(二次手术19例),计116次手术。全部病例首次采用单侧丘脑腹外侧核...  相似文献   

10.
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及Forel-H区毁损术治疗扭转痉挛7例报告陈成雨,丁福忠,陆森,刘运振1989年至1992年间,我院采用丘脑瓜外侧核,FOIel-H区立体定向联合毁损治疗扭转痉挛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近6年来开展7例次脑立体定向术,其中帕金森氏综合征5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手术靶点都是丘脑腹外侧核。肢痛症1例是以中央中核和丘脑枕为毁损区。手术采用单纯气脑造影3例,滤过空气加Conray双重造影4例。全部手术均用高频电刀加无水酒精0.1毫升来制成一毁损灶。手术均有效,无1例发生并发症。作者着重就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书写痉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书写痉挛的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探讨书写痉挛的发生和治疗的机理。方法:运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对8例书写痉挛患者实施了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进行疗效分析。结果:8例患者术后书写功能即刻恢复正常,无手术并发症,1-2年的随访疗效稳定。结论:立体定向丘脑膜外侧核毁损术是治疗书写痉挛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可能的治疗机制是阻断了基底节的异常爆发性电活动。  相似文献   

13.
立体定向CT定位靶点的电生理刺激与验证林小聪郑佳坤陈柔妆我院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结合CT毁损丘脑腹外侧核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4例。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42~69岁,平均60.5岁。疗程4~6年,平均5.5年。其中Ⅱ级2例。Ⅲ级2例。确定靶点后采用DSZ...  相似文献   

14.
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Wilson氏病陈成雨,刘运振,刘琨,王金祥,李钦云我院自1989年~1004年6月采用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治疗Wilson氏病引起锥体外系运动障碍1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20~...  相似文献   

15.
胎儿黑质组织尾状核内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告应用胎儿黑质组织尾状核内移植治疗3例帕金森氏病。供体眙儿胎龄分别为4个月、9周、9周。黑质移植物均为组织块形式。第1,2例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在尾状核的2个靶点内植入组织、第2例还同时在移植对侧行丘脑腹外侧核损毁术。第3例改用开颅尾状核造腔移植,并在术后14周内应用免疫抑制剂CyclosporinA。目前病人已分别随访9~16月,其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但疗效尚未优于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损毁术。同时,手术前后CSF中DA及代谢产物浓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胚胎中脑组织脑内移植治疗Parkinson病长期随访观察吴承远王树新赵经郊本文报道8例病例,其中1例行胎儿肾上腺髓质及中脑黑质混合移植,其余均行胚胎黑质移植与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结合,随访1~4年。脑立体定向手术获得近期明显疗效而脑组织移植又...  相似文献   

17.
苍白球立体定向术研究进展伦学庆综述章翔审校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较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肢体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为主要症状。脑立体定向技术破坏丘脑腹外侧核内某些核团,仅对震颤和强直有效,对运动迟缓...  相似文献   

18.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随访观察崔自强,曹立新,张晓路,潘军,裴杰,李坤正,李文辉,贺瑛福我科对22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行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其中21例获得了随访,其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6例,女5例,术前21例皆有单或双侧肢体震颤,...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6例脑立体定向手术病侧,其中3例为帕金森氏综合征,采用定向射频毁损 VL核术;另3例为颅内金属异物,采用立体定向异物摘除术。介绍了国产小型定向仪及射频温控治疗仪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其优越性。脑立体定  相似文献   

20.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外伤性运动异常一例报告崔自强,张晓路,曹立新我科于1992年下旬对1例难治性外伤性运动异常的患者行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温控热凝毁损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男性,27岁,两年前头部摔伤,在他院行手术治疗。40天后出现四肢不自主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