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不同标本大肠埃希菌 (E .coli)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 常规方法对临床各种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采用FORTUNE2 0 0 0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 14株E .coli中从尿中分离出 96株 (4 4.86 % ) ,占各类标本的首位。尿中与非尿中E .coli的耐药性不同 ,尿中E .coli对复合磺胺、氟哌酸、环丙沙星等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分离者 (P <0 .0 5 ) ,而尿中E .coli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非尿中E .coli(P<0 .0 5 )。在 2 2种抗生素中 ,对 5种以上耐药的菌株有 16 2株。结论 尿中分离的 E .coli对环丙沙星、氟哌酸、氯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高于其他标本分离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肠外致病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及其与肠内致病大肠杆菌的同源性,探讨ExPEC与肠内致病大肠杆菌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06-2009年临床分离的227株ExPEC为研究对象.用常见肠内30种致病大肠杆菌"OK"诊断血清,对上述227株临床分离ExPEC做血清分型,并用PCR分析相关毒力基因,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部分患者ExPEC与该患者肠内大肠杆菌的同源性.结果:在227株ExPEC中,分离出19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15株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ETEC不耐热肠毒素基因(Heat-labile enterotoxin,ItA)表达率31.57%、耐热肠毒素基因(Heat-stable enterotoxin,stI)表达率47.36%、stI/ltA21.05%;EPEC紧密粘附素毒力基(E.coli attachment A,eac A)表达率60.0%,束状菌毛毒力基因(Bundle-forming pilus,bfpA)66.66%,eaeA/bfpA 26.66%.PFGE分型:2例患者血培养大肠杆菌与该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PFGE分型一致.结论:肠内致病大肠杆菌血清型能引起临床肠外感染,但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且主要为ETEC和EPEC血清型.ExPEC感染的败血症患者,其来源可能是其肠道致病大肠杆菌的移位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头孢菌素 (AmpC) 酶的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E.coli进行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ESBL的筛选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确证法进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的检测采用双抑制剂扩散协同纸片法检测.结果 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E.coli 219株,其中产ESBLs 68株(产ESBLs率为31.05%),有3株同时产AmpC酶(产AmpC酶率为1.37%).除亚胺培南外对其他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头孢类药物耐药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结论 黑龙江省E.coli的耐药率很高,且为多重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应对E.coli进行耐药性动态监测,以指导临床科学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分离率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选用支原体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32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对Uu阳性标本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326例标本中Uu分离率为32.82%,耐药性分析提示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渐增加.结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性分析对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亚胺培南异质性耐药(IPM-HR)大肠埃希菌(E.coli)血流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血液标本分离的非重复E.coli共163株.使用Vitek2进行菌株药物敏感性测定,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菌落...  相似文献   

6.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3):377-381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沙门菌的感染率、血清学分布和耐药性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家哨点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对2016-2018年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gyrA、gyrB、parC、parE的检测。结果从2 842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87株(6.6%)沙门菌,共鉴定出25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率最高(3.5%),其次为肠炎沙门菌(1.3%)、4,5,12:i:-(0.3%)。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萘啶酸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1.0%、36.0%、31.0%。肠炎沙门菌和4,5,12:i:-分别对萘啶酸和氨苄西林全部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和4,5,12:i:-对头孢菌素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所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的gyrA基因均发现突变,而gyrB、parC、parE基因均未发生突变。结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是深圳地区流行的最常见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氟喹诺酮耐药可能与gyrA基因突变有关,建议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对本地区沙门菌的流行状况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量研究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分离大肠埃希菌(E.coli)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方法: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E.coli ATCC25922进行分离,研究其峰高与E.coli量的关系。结果: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E.coli ATCC25922浓度在105cfu/ml~5×107cfu/ml之间线性很好,其峰高与浓度关系符合线性方程:㏑mAU=﹣5.256 1.0036×㏑C,R2=1。结论:CZE法分离大肠埃希菌可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8.
951株大肠埃希氏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7年8月检出的951例E.coli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药敏系统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E.coli在临床标本中检出的分布百分比以尿液标本最常见(27.2%),其余依次是痰液(26.1%)和血液(20.5%)。体外试验对头孢菌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有较高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氏菌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情况。临床应尽早进行细菌培养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产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β-lase)[1].β-lase根据其水解底物范围分为: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广谱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培南酶[2-3].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状况和临床医师的用药习惯不同,不同地区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状况可能会有所差异.目前,国内虽然有E.coli临床分离株中各种β-lase的分布情况的报道,但尚未见到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E.coli临床分离株中各种β-lase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的报道[4-5].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解肠道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我们对我院1年多来的肠道疾病进行了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为1998年6月—1999年11月间我院传染科肠道门诊,部分传染科病房和内科、儿科门诊分离的肠道致病菌120株。粪便标本中含有很多细菌,但采集时也应防止杂菌污染。采集时,应挑取有脓血,  相似文献   

11.
闫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0):1113-1115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度尿标本检出的234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和药敏试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的产酶率呈增高趋势;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除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出现了不同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蒙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泌尿系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以及抗生素耐药情况,用于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方法:回顾分析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0-01~2012-12底的60岁以上泌尿系感染的病人的标本409例,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生化分析仪根据CLSI(2010)年标准,利用WHONET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出致病菌313株致病菌,其中大肠杆菌126例,占40.3%。铜绿假单胞菌89株,占28.4%。鲍曼不动杆菌分离出37株,占11.8%。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出26株,占8.3%对大肠杆菌进行了18种药物敏感的试验,其中亚胺培南100%的敏感,一、二、三四代头孢敏感性在55%以上,四代头孢敏感性76.3%,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91.7%。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率超过60%。结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泌尿系感染多为大肠杆菌,临床医师应该结合老年人的理状况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耐药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腹泻患者的菌群分布及其药敏特征,指导临床治疗腹泻,合理使用抗菌素。方法采用常规粪便培养方法,对分离菌做生物化学鉴定、血清学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480例腹泻患者粪便培养,检出的细菌中,致病菌占69%,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占检出菌19.6%(包括O126:K71、O164:K?、O152:K?、O28ac:K73),伤寒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为9株和4株,志贺氏菌占29%,条件致病菌占31%,真菌为10株。同时对检出菌做药敏试验:头孢唑啉、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均在75%以上。结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以致病菌为主,条件致病菌有上升趋势,治疗腹泻抗生素应以药敏结果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GN和AST-GN13卡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阳性率(51.0%)显著低于医院感染(68.2%)(P=0.029)。933株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结论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患者以儿童居多,医院感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手卫生依从性,减少侵入性操作,是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监测并分析我院泌尿外科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间尿培养标本中分离菌的菌种分布和药敏率。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系统并辅以手工方法。结果:共分离出35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45株,占69.4%;革兰阳性菌96株占27.2%;真菌12株,占3.4%。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163株,占46.2%;粪肠球菌39株,占11.0%;肺炎克雷伯氏菌20株,占5.7%;产酸克雷伯氏菌15株,占4.2%;屎肠球菌14株,占4.0%。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97例,检出率为59.5%,肺炎克雷伯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7例,检出率为35.0%;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结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作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经验用药。细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龙小平  李玉梅 《海南医学》2014,(8):1221-1223
目的了解本院近年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分离出的l125株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常见的致病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52.80%,其后依次为肠球菌属(13.07%)、克雷伯菌属(7.02%)、铜绿假单胞菌(4.6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45.1%和34.5%。分离的病原菌中排列前四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有较高敏感性。排列前四位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为100%。结论大肠埃希菌仍为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病原菌菌谱分布广,敏感的药物较少,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应该高度重视标本的送检及根据药敏报告合理使用抗生素,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6—2011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1年尿培养分离出的668株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结果:2006—2011年尿培养标本2356份,分离出病原菌668株,分离率为28.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38株(65.6%),革兰阳性球菌120株(18.0%),假丝酵母菌110株(16.4%)。排名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302株(45.2%)、白假丝酵母菌57株(8.5%)、肺炎克雷伯菌47株(7.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54.3%(164/302),各年份依次为50.0%(14/28)、51.9%(28/54)、45.6%(26/57)、45.8%(22/48)、53.1%(26/49)、72.7%(48/66);尿路感染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422:246);以〉50岁为主(419/668)。结论:该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产ESBLs菌株分离率较高,且耐药情况严重;假丝酵母菌有较高的分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尿培养分离的213株细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G-杆菌115株,真菌52株,G+球菌46株。分离数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69株,真菌52株,肠球菌30株,肺炎克雷伯菌15株,葡萄球菌1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检出菌中分别占50.7%和60.0%。除真菌外几种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表明,G-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G+球菌耐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大肠埃希菌仍然是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真菌性泌尿系感染的比例显著升高,病原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重视尿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本院15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按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采用德灵公司Microscan常规革兰氏阴性复合板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对近2年来我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150株,其中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占54.5%,科室分布ICU最高占20.0%,其中:氨苄西林/舒巴坦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80%,亚胺培南为1.5%,耐药率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007年12月的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218株,肺炎克雷伯菌195株,采用纸片扩散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检测,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在413株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株106株,总检出率为25.7%;产ESBLs细菌对所有青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也达到90%以上,对磺胺类、喹诺酮类耐药率为50%~90%,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逐年上升,应根据药敏结果结合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