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本地区地方性氟病的流行现况。方法 在调查县范围内,以自然村为单位,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儿童氟斑牙率、尿氟水平和居民饮用水氟水平。结果 抽查新野县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16%,尿氟几何均数为0.68mg/L,居民饮用水含氟量平均0.65mg/L。与既往资料对比,病区氟斑牙患病率明显下降,与多年降氟改水有关;非病区居民饮用水氟含量个别点较高,8~12岁儿童氟斑牙亦较高。结论 该县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低于轻病区标准,尿氟水平总体达正常水平;但非病区个别区域居民饮用水及儿童氟斑牙较高,今后仍应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防治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掌握病区防治措施落实进度,观测病情变化趋势,综合评价改水工程运行效果,为及时调整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监测县的改水工程进度及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并对监测村的水氟、儿童氟斑牙及成人氟骨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两监测县累计改水率为53.11%,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为95%,氟斑牙检出率为59.18%,氟骨症病例检出率为25.5%。结论许昌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强度以轻、中度流行为主,需加快改水措施落实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冕宁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改水病区病情现状及当地居民的饮水型中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更好地控制地氟病在该地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冕宁县泸沽镇的改水病区随机抽取900人,非病区的冕宁县城区随机抽取600人,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地方性氟中毒相关知识、知识来源途径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对其中于当地出生并在当地生活居住的调查对象按Dean法进行氟斑牙诊断和分度。结果改水病区调查对象的氟斑牙检出率为60.97%,远大于非病区的5.70%(P<0.005),改水病区调查对象的各度氟斑牙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病区(P<0.005),改水病区与非病区的氟牙指数分别为1.58、0.11。氟斑牙患者中认为氟斑牙对生活造成了影响的比例为56.01%,其中41.42%的患者认为氟斑牙严重影响了美观。总体调查对象中,当地地氟病病因知晓率为35.78%,氟中毒的症状知晓率为35.36%,饮水性氟中毒的防治措施知晓率为32.01%,改水病区调查对象获得地氟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有关部门的宣传(39.13%)与居民间的相互交流(38.89%),而非病区的主要途径则为电视、广播(50.74%)。结论改水病区的氟中毒病情仍然严重,需保障改水工程的正常运转,才能真正控制当地地氟病的流行。冕宁地区居民的地氟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迫切需要加大对该地区地氟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并加强该地区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讷河市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的病情现状,为今后预防控制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讷河市中随机抽取3个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受调查市轻、中、重病区分别随机抽取27个病区村为调查点。调查8~12岁儿童的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饮水氟和8~12岁儿童尿氟,调查改水情况。结果: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总患病率为11.52%,未检出氟骨症的患者,饮水氟平均值为1.66mg/L。8~12岁儿童的尿氟几何值为2.65mg/L,重病区县总改水率为88.89%。结论:讷河市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市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原有氟中毒患者的病情有转轻的趋势,部分重病区村的改水降氟设施的使用和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石桥市高氟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病情及降氟改水工程情况,以便更好地防治地氟病。方法:2008年6月对大石桥市旗口镇腰屯村、前会村和虎庄镇腰屯村、石头地村4个地氟病病村改水后的病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旗口镇腰屯村、前会村和虎庄镇腰屯村、石头地村的改水工程正常运行,合计检测水样16份,氟含量合格的16份,合格率为100%。调查8~12岁儿童159名,检出氟斑牙可疑33名,极轻11名,轻度3名,氟斑牙指数为0.21。旗口镇腰屯村、前会村及虎庄镇腰屯村、石头地村儿童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16、0.26、0.16、0.19,均已达到非病区标准。调查16岁以上成人2987名,确诊成人临床氟骨症37例,患病率为1.2%,4个村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石桥市4个地氟病村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的工作重点是面对氟病区开展地氟病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贵州省开阳县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为制订氟斑牙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贵州省开阳县2824例氟斑牙患儿进行调查并统计结果.结果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10.24%,氟斑牙指数为0.13,不同年龄组学生氟斑牙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贵州省开阳县地方性燃煤型氟中毒(地氟病)达到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病情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索氟斑牙较为理想的脱色方法。我们于1986年7~10月在我省高氟病区张家口阳原县和沧州市对196例中度、重度着色型氟斑牙患者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水文参照地方病氟中毒防治工作标准,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重度着色型氟斑牙患者。两个地区,水氟均为4.0~5.5  相似文献   

8.
水氟与氟斑牙、龋齿患病率关系调查分析马爱华李涛(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14)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分布广泛,我省氟病区均为单纯饮水型病区,即水氟含量直接影响到氟中毒的发病,而氟中毒临床上表现以牙、骨硬组织损害明显,氟斑牙是最易检查的氟中毒的重...  相似文献   

9.
氟斑牙是地方性氟中毒的早期表现和主要体征之一。氟斑牙的出现是长期生活于高氟区摄入过量的氟化物而引起。所以,测定氟斑牙患者尿中氟的浓度,对了解人体对氟的吸收与氟斑牙发病的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1982年我站对毕节689名中学生进行氟斑牙发病的调查和尿氟浓度的测定,结果如右表。以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尿氟浓度的均数与氟斑牙损坏程度有明显相关关系。随尿氟浓度的增加,氟斑牙损坏也相应加重,可见测定尿氟浓度对诊断氟中毒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过对昭通地区小龙洞改灶5年后,燃煤型高氟区214名12岁儿童口腔情况的调查,经过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发现调查对象氟斑牙的患病率达9953%,根据每个牙釉质钙化的时间不同。621126621126患病程度显著较543345543345患病程度严重,进而确证了氟斑牙的形成是因体内摄入高氟对牙釉质钙化形成的抑制作用,高氟可影响牙釉质的钙化,同时也证实了改灶对煤型高氟的氟毒症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莲莲  李长春△ 《天津医药》2016,44(9):1169-1171
目的 调查滨海新区适龄儿童氟斑牙与窝沟龋的患病情况, 探讨氟斑牙与窝沟龋的关系, 为氟斑牙与窝沟龋的防治提出指导意见。 方法 参考《WHO 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 并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 3 778 名 7~ 9 岁教育水平相近的儿童进行氟斑牙与窝沟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样本中氟牙症发生率<10%, 社区氟牙症指数(CFI) 为 0.075。 男学生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是 15.57%、0.46, 而女学生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是 17.41%、0.58。 男女间第一恒磨牙患龋率(χ2=2.345, P> 0.05)和龋均无差异。 不同年级组患龋率(χ2=172.576,P< 0.05)和龋均有差异,两者均随年级的增长而上升。 结论 天津市经过多年改水降氟工程之后, 在本地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及氟斑牙指数已经呈现下降趋势; 患龋率可能与第一恒磨牙的萌出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1986年曾对贵阳市进行了氟中毒的分布和病情调查,当时查明贵阳市有氟中毒的病区县有5个,分别是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开阳县、息烽县。在1986年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于2001~2002年又对这5个病区进行了氟中毒的病情调查。现将此次调查中儿童及成人氟斑牙的病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广泛,受危害人口众多。从1964年首次发现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到成功打了第一眼防氟井至今已经历50年,经过几代地方病防治工作者的努力,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原因、范围等已基本查明,以改饮用安全水为主要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方法已实施并取得显著效果。截止到2013年底,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分布在6个市(州)16个县(市、区),3171个村屯,氟骨症患者5.5万余人,氟斑牙患者66.3万余人,受威胁人口约163.6万余人。为解除病区群众病痛,预防氟中毒,吉林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农村改水工程。为准确掌握吉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本次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据以往研究,摄入体内的氟约75—80%从尿中排出。另据实验观察(Largent,1961),长期摄入一定量的氟,机体可出现氟平衡状态。还有人报道水源型氟病区人群尿氟浓度与饮水氟浓度呈直线正相关,儿童缺损型氟斑牙和群体尿氟浓度呈密切正相关,据此,本文对我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和非病区人群尿氟值及人群尿氟值与氟斑牙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材料与方法一.选点:依据全省8~15岁少年儿童氟斑牙调查资料,在非病区选择单纯烧煤的开阳县龙广乡和都匀市高桥村、柴烧混烧的福泉县阴坪村和大方县鸡场村、单纯烧柴的凯里市郎和村和紫云县大田村,在病区选择开阳县大水村(氟斑牙率46.77%)、晴隆县沙子村(氟斑  相似文献   

15.
氟斑牙与恒牙窝沟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昭飞  牛金福 《天津医药》2001,29(2):100-101
氟对牙齿光滑面龋有预防作用。但是,过量的氟对于发育中的恒牙胚则有损害,会造成氟斑牙,而且,研究表明氟对于牙齿窝沟龋的发生没有什么预防作用。非但如此,笔者在龋病调查中及门诊治疗中发现,许多氟斑牙,尤其是中度以上氟斑牙患者,其磨牙、双尖牙咬合面及磨牙颊、舌侧的窝沟极易龋坏。为研究氟斑牙与恒牙窝沟龋的关系,笔者对“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天津地区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来源“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天津地区资料。为避免治疗对龋齿初发部位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我省66个市县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流行情况。共检查了944,853人,发现氟斑牙195,669人,患病率为20.71%,采集水样17,201份,饮水氟化物超标率为28.39%;11个市及所辖县饮水氟含量超标率(0~57.35%)和氟斑牙患病率(0~29.78%)呈高度正相关(γ=0.95,P<0.00025)。病区以浅层地下水含氟量为最高(2~6ppm),超标率为30.53~66.79%。地氟病流行区主要分布于徐州、淮阴、连云港市等苏北地区,主要位于黄河古道河流泛滥平原和北部低山丘陵冲击平原区域。病区的形成原因可能与地质、气候(年平均日照、温度、降水量、蘸发量)有关。本省病区类型属水型,对本病防治的主要对策和措施是改水降氟。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氟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广泛,危害严重,经流行病学调查,以饮水氟含量过高引起氟中毒为主,改水降氟是主要的防治措施。目前许多省市对水氟含量进行研究,普遍认为原颁布的水质标准中水氟含量偏高。我们曾对非病区水、土、粮、菜氟含量调查过,查7~14岁儿童牙齿,发...  相似文献   

18.
金祥  崔玉山  曹立春 《天津医药》2020,48(12):1196-1200
目的 分析氟斑牙儿童甲状腺激素异常情况及与Ⅰ型脱碘酶(DIO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天津市历史水氟区和非水氟区共随机抽取169名7~12岁儿童,检测儿童氟斑牙水平。其中正常儿童(正常组)79名,氟斑牙儿童(氟斑牙组)90名。采集尿样,利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测定尿碘水平。采集血样,化学发光法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采用Sequenom SNP分型检测实验测定DIO1中rs2294512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DIO1 rs2294512位点的基因型分层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DIO1基因多态性在氟斑牙与甲状腺激素异常中的作用。结果 相对于正常组,氟斑牙组FT3水平较高,FT4水平较低(P<0.05)。氟斑牙组FT3过高率达40.0%,高于正常组的21.5%,FT4过高率为3.3%,低于正常组的12.7%(P<0.05)。DIO1基因AA基因型儿童中,患氟斑牙者FT3较高(OR=6.357,95%CI:1.808~22.347,P=0.004)。结论 DIO1基因rs2294512位点为AA基因型的氟斑牙儿童FT3水平更易升高。  相似文献   

19.
8~12岁儿童氟斑牙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博爱县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情况。方法对辖区内饮水含氟量超标的全部自然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普查,同时,选择饮水含氟量不超标的自然村作为对照村。结果共调查8~12岁儿童3 278人,高氟村和低氟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是38.4%和15.0%;氟斑牙指数分别是0.81和0.32;随年龄增长,氟斑牙流行指数增高;氟斑牙发病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饮水高氟是引起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直接原因。博爱县目前仍存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但流行范围较小、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20.
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区最为常见的疾病,目前在调查诊断该病上,除氟斑牙简便易掌握外,由于X光照片成本贵,且多数农村无电,所以采用测定尿中氟浓度来诊断地方性氟中毒较为方便。但至今我国还没有尿氟诊断标准。我站于1982年4月对毕节县健康人群200人进行尿氟侧定,调查对象系未发现有氟斑牙者,尿液系晨一次尿,测定方法为氟电极法。测定结果,尿氟范围在0.032~6.000毫克/升,均值为1.667毫克/升,标准差1.058,标准误0.075,测定结果呈正态分布。据统计,尿氟<3毫克/升者有182人,占91%,因此,我们认为尿氟正常值以小于3毫克/升为宜。根据贵阳市防疫站在贵阳郊区对氟病发病点和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