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在2型糖尿病(T2DM)发病中的协同作用。方法于2009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青岛的原七区五市共随机抽取6 000名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际完成调查5 165人,应答率为86.1%。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出的791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调查的4 374名血糖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运用相加模型分析糖尿病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的交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结果病例组中有145例(18.3%)有糖尿病家族史,对照组中有458例(10.5%)有糖尿病家族史,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01)。病例组中有145例(18.3%)为高尿酸血症患者,对照组中有612人(14.0%)为高尿酸血症患者,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0.10,P=0.001)。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OR=1.862,P<0.001);高尿酸血症也是其危险因素(OR=1.337,P=0.021);糖尿病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共同存在时,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增加(OR=2.885,P<0.001),糖尿病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正交互作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单独存在时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OR值为1.781(P<0.001);高尿酸血症单独存在时的OR值为1.212(P=0.015);两者共同存在时的OR值为2.912(P<0.001),糖尿病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仍存在正交互作用。采用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后,糖尿病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的协同效应指数为2.932,归因交互效应为0.919,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31.56%,纯因子间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48.06%。结论糖尿病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家族史与腰臀比(WHR)异常的交互作用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现场调查筛出的2 402例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调查的2 722名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中高血压家族史与WHR异常的患病率差异.运用相加模型分析高血压家族史与WHR异常对高血压发病的交互作用.结果 病例组的高血压家族史、WHR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后,高血压家族史与WHR异常同时存在的协同效应指数为2.18,归因交互效应为0.30,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12.67%,纯因子间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21.67%.结论 高血压家族史与WHR异常对高血压的发病有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与超重交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以182例T2DM患者为病例组,以167例非T2DM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及估计比值比。用相加模型分析白细胞与超重间交互作用。结果白细胞与超重之间对糖尿病具有正交互作用,协同效应指数为3.61;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队为3.41;归因交互作用效应百分比为59.67%。用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性别、年龄、高血压、腰围、尿素、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蛋白、尿酸碱度后,白细胞与超重、肥胖对糖尿病仍具有正交互作用。调整上述混杂因素后,S为2.733;RERI为1.076;AP为39.89%。结论白细胞与超重在糖尿病发病中存在明显的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的可疑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人群为调查期间衡阳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200例T2DM住院病人,对照病例为同期在衡阳市太平社区随机抽样的229例非糖尿病患者。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职业分布中的公务员与干部、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和月收入与T2DM发病呈正关联,与文化程度和体育锻炼与糖尿病发病呈负关联。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务员与干部、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为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和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结论T2DM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糖尿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中并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与五羟色胺2C受体(serotonin 2C receptor,5-HTR2C)基因多态性(rs2192371、rs5988072)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服用氯氮平伴有T2DM(共病组257例)或不伴有T2DM (单纯SCZ组288例)的长期住院SCZ患者,单纯T2DM患者(单纯T2DM组264例)以及正常人群(对照组6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对5-HTR2C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2192371、rs5988072)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各研究组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体型分布频率有无差异。结果 (1)单位点分析显示:共病组与对照组比较,rs2192371(χ2=19.799,df=2,P<0.001;χ2=7.437,df=1,P=0.006)和rs5988072 (χ2=28.682,df=2,P<0.001;χ2=24.127,df=1,P<0.00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T2DM与对照组比较,rs2192371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5,df=2,P=0.001),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598807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8,df=2,P=0.003;χ2=7.142,df=1,P=0.007)。单纯SCZ组与对照组相比,rs2192371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5988072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为边缘性(χ2=6.026,df=2,P=0.049),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虽然有差异(χ2=4.964,df=1,P=0.025),但经过Bonforrnie校正后无差异。而在SCZ患者中,共病组与单纯SCZ组相比,rs2192371 (χ2=11.279,df=2,P=0.003;χ2=8.061,df=1,P=0.004)和rs5988072 (χ2=7.013,df=2,P=0.030;χ2=5.931,df=1,P=0.014)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单体型分析显示:共病组和单纯SCZ组比较,由rs2192371-rs5988072组成的单体型AC (OR=1.351,χ2=5.841,P=0.015)和GT (OR=0.692,χ2=7.592,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体型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病组和单纯T2DM组比较,两组间单体型AC、GT和A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SCZ并发T2DM与5-HTR2C基因多态性(rs2192371、rs5988072)存在关联,其可能是SCZ患者伴发T2DM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次低剂量辐射(LDR)照射后糖尿病(DM)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DM组和不同剂量LDR组(剂量分别为0.025、0.050和0.075 Gy)。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模型,经15次照射后4周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CD4+、CD8+ 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 T细胞比例。结果:造模1周后,DM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现象。照射后4周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脾脏CD4+ T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P<0.01),CD8+ T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P<0.01),CD4+/CD8+ T细胞比值明显增加(P<0.001);不同剂量LDR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均不明显。与DM组比较,0.050和0.075 Gy LDR组CD4+ T细胞百分数显著降低(P<0.05,P<0.01),不同剂量LDR各组CD8+ T细胞百分数均显著增加(P<0.01),不同剂量LDR各组CD4+/CD8+ T细胞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多次LDR能够调节DM大鼠的免疫功能,纠正其免疫失衡状态,从而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95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T2DM的发病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肥胖(OR=3.129)、吸烟史(OR=2.408)、高胆固醇(OR=2.368)、糖尿病家族史(OR=2.162)、高血压(OR=1.990)、高甘油三酯(OR=1.809)、年龄≥55岁(OR=1.808)、饮酒史(OR=1.722)为T2DM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吸烟史、高胆固醇、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为T2DM发病的高危因素,高甘油三酯、年龄≥55岁、饮酒史与T2DM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性别与T2DM的关系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张家口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易患因素,为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分层横断面现场调查方法对张家口地区40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张家口地区40岁以上人群T2DM的患病率为5.86%,糖耐量减低(IGT)患病率为10.43%。T2DM患病率与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受教育程度、高血压密切相关,与性别、职业、吸烟无显著相关。结论:多种因素参与了T2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1基因190G/C变异与吸烟之间交互作用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意义.方法 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深圳市两家综合性医院经头部CT、MRI检查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病例(n=116)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按年龄、性别匹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进行问卷,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HSP70-1多态性,运用相加模型分析HSP70-1变异与吸烟的交互作用.结果 HSP70-1变异与吸烟之间对缺血性脑卒中患病具有正交互作用,归因交互效应9.63,交互效应百分比39.56%,纯因子间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41.26%,交互作用指数1.70;用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饮酒,高血压、饮茶,腰臀比后,HSP70-1变异与吸烟之间仍具有正交互作用,归因交互效应2.78,交互效应百分比17.90%,交互作用指数1.24.结论 HSP70-1变异可增加吸烟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对HSP70-1变异与吸烟同时存在的这部分人群中控制吸烟可明显降低人群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正>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SAS)为睡眠期间上气道通气不畅导致呼吸障碍或者睡眠障碍,从而使患者心肺或颅脑功能损伤[1]。临床研究发现,SAS以及2型糖尿病(T2DM)两者经常并存,T2DM及其相关并发症较易导致患者肌肉舒张或者呼吸运动紊乱,从而发生SAS[2]。冠心病以及高血压是SAS、T2DM发病危险因素,因此患者常需接受心电图检查[3]。目前相关研究重点多在于SAS合并T2DM患者发病机制[4-5],较少研究T2DM对SAS患者心电图相关指标影响。本研究对SAS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究T2DM对SAS患者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回族人群中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rs290487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联性,阐明TCF7L2基因是否为T2DM的易感基因。方法: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111例T2DM患者(T2DM组)和109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TCF7L2基因rs290487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2组研究对象基因型频数、等位基因频数分布的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TCF7L2基因rs290487位点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TT、CT和CC;2组研究对象TCF7L2基因rs290487位点的基因型频数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2组研究对象基因型频数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70,P>0.05);2组研究对象等位基因频数分布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034,P>0.05)。结论:在宁夏回族人群中,TCF7L2基因rs290487位点多态性与T2DM的发生无关联,TCF7L2基因可能不是T2DM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肝肿物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影响活检准确率的相关因素,为肝肿物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肝肿物患者71例(73枚肿物),其中45枚肿物行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常规超声组),28枚肿物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超声造影组),将穿刺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同时分析穿刺准确率与肿物各项特征的关系。结果:常规超声组肝肿物穿刺活检准确率为73.33%,超声造影组肝肿物穿刺活检准确率为92.86%,2组患者肝肿物穿刺活检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P<0.05)。常规超声组直径2~4 cm肿物活检准确率高于直径0~2 cm活检准确率(χ2=11.54,P<0.05),穿刺深度<5 cm肿物活检准确率高于>5 cm活检准确率(χ2=16.67,P<0.05),回声均匀肿物活检准确率高于回声不均活检准确率(χ2=9.66,P<0.05),边界清晰肿物活检准确率高于边界不清活检准确率(χ2=13.31,P<0.05),血流Ⅱ~Ⅳ级活检准确率高于0~Ⅰ级活检准确率(χ2=9.82,P<0.05)。而超声造影组在穿刺深度>5 cm、回声不均匀和边界不清的肝脏肿物中的活检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引导可以明显提高肝脏肿物的活检准确率。对于直径<2 cm、回声不均匀(伴或不伴液化)、边界不清、血流0~Ⅰ级及穿刺深度>5 cm的肝脏肿物,常规超声引导穿刺的活检准确率相对较低,建议在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与甲状腺结节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为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构建多中心健康查体人群队列,体检者进入队列时均无甲状腺结节,共有15 528人进入随访队列,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研究2型糖尿病与甲状腺结节之间的关联.结果 2010年结束随访时共检出甲状腺结节患者1 592人,2型糖尿病组和健康体检组发病密度分别为36.33/1 000人年和28.55/1 000人年,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0, P <0.001).在控制了其他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多因素GEE模型发现2型糖尿病与甲状腺结节之间具有关联性(RR =1.299, 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是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上海宝山地区人群糖尿病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宝山地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社区征集2 997例样本,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χ2检验分析糖尿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在患病组与正常组间的差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危险因素方程。结果上海宝山地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7.3%,女性为6.7%,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高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家族史均被列入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女性,产巨大胎儿史被列入女性分组中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本组资料调查提示,糖尿病患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高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史和产巨大胎儿史为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吴春香  于杰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1203-1208
背景 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上升,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开展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能及时发现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或逆转疾病进程,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目的 利用上海市普陀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相关因素对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2017年3—9月对上海市普陀区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的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评估、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的形式,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糖尿病危险因素及相关症状、体格检查数据及血糖数据,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3 057例高危人群,糖尿病检出率为10.61%(1 386/13 057),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11.93%(1 558/13 057)。男性糖尿病检出率为12.19%(747/6 127),女性为9.22%(639/6 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56,P<0.001)。男性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12.15%(744/6 127),女性为11.75%(814/6 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8,P>0.05)。随年龄升高,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逐渐升高(χ2趋势=244.746,P<0.001;χ2趋势=144.10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调节受损史、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一级亲属中糖尿病家族史、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史、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史是居民糖尿病检出阳性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糖调节受损史、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一级亲属中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史是居民糖尿病前期检出阳性的影响因素(P<0.05)。具有不同危险因素数量的居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23,P<0.001;χ2=129.073,P<0.001)。具有4个及以上危险因素居民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检出率均高于危险因素数量为1个的居民(P<0.05)。结论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检出率随危险因素数量的增长而增长,≥40岁、高血压、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的人群属于糖尿病筛查的重点对象,应持续开展社区高危人群特别是重点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Ca2+依赖型磷脂酶A2(iPLA2)基因家族中的PLA2G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关联性,阐明PLA2G6基因是否为T2DM的易感基因。 方法: 选择168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199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PLA2G6基因rs2235346、 rs2272831和 rs2284060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数分布。 结果: PLA2G6基因rs2235346、 rs2272831和 rs2284060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P>0.05);PLA2G6基因rs2235346、 rs2272831和 rs2284060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数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28,P>0.05)。 结论: PLA2G6基因rs2235346、 rs2272831和 rs2284060位点多态性与T2DM的发病可能无关联,PLA2G6基因可能不是T2DM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同时被纳入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样本库和糖尿病管理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310例,根据眼底检查分为DR组(n=105例)和正常眼底(non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n=205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史和检验信息,并检测各组血清中的25 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NDR组比较,DR组的25(OH)D水平降低(t=3.465,P<0.001),25(OH)D缺乏率增高(χ2=5.313,P=0.021),但是25(OH)D不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32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一系列变量(基本特征、疾病史、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和尿酸)后,25(OH)D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DR呈负相关(OR=0.954,95% CI:0.926~0.983,P=0.002),25(OH)D缺乏的T2DM患者DR发病风险是25(OH)D不缺乏者的2.17倍(OR=2.171,95% CI:1.047~4.500,P=0.037)。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25(OH)D缺乏可能与T2DM患者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细胞角蛋白 20(CK20)基因 mRNA表达,探讨其表达对子宫内膜癌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34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和 32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细胞中CK20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细胞CK20 mRNA检测出阳性12例,阳性率为27.3%;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女性外周血中均未见其表达,子宫内膜癌患者CK20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女性(χ2=20.204,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细胞CK20 mRNA 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χ2=16.712,P<0.05)、淋巴结转移(χ2=6.381,P<0.05)和浸润深度(χ2=6.381,P<0.05)存在关联性,而与病理分级(χ2= 0.229,P>0.05)及是否绝经(χ2=0.004,P>0.05)无关联。结论:相对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女性,CK20 mRNA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且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CK20的特异性强,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血源性微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患者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异黏蛋白基因(MTDH)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BLBC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TDH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二者阳性表达率的相关性。结果: BLBC组织中MTDH和MMP-9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配对正常乳腺组织中MTDH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P<0.05),且其表达与BLB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联(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中MTDH和MMP-9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6.89,P<0.05;χ2=15.22,P<0.01);Ⅲ+Ⅳ期BLBC患者癌组织中MTDH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者(χ2=6.431,P<0.05;χ2=8.014,P<0.05)。BLBC患者癌组织中MTDH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31,P<0.01)。结论: BLBC患者癌组织中MTDH与MMP-9蛋白表达有相关性,二者在BLBC形成和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