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对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prone8,SAMP-8)黑质纹状体系统的急性损害及小胶质细胞激活与损害的关系。方法:57只健康雄性12周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PTP组,每组再分别于第1次给药后6 h、24 h、3 d和8 d四个时间点处死小鼠,每个时间点6~9只。SAMP8小鼠背部皮下注射MPTP 20 mg·kg-1,1次/2 h,注射4次,观察各时间点小鼠的自主活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时间点黑质TH+神经元数量、纹状体TH免疫反应性及小胶质细胞的状态;HPLC技术检测纹状体DA含量。结果:第3次注射后小鼠出现明显活动减少,并于第1次给药后48 h恢复近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黑质TH+神经元数目于第1次注射后6 h、24 h、3 d、8 d分别减少7.06%(P=0.235)、12.79%(P<0.05)、22.49%(P<0.01)、42.39%(P<0.001),两个时间点之间比较3 d与8 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纹状体TH免疫反应性(COD值)减低,6 h (P<0.05)、24 h (P<0.01)、3 d (P<0.001)、8 d (P<0.001),两个时间点之间比较24 h与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纹状体多巴胺含量6 h降低79.09% (P<0.001),24 h降低80.3% (P<0.001),3 d降低86.6% (P<0.001),8 d降低81.0% (P<0.001),但24 h、3 d、8 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纹状体小胶质细胞于给药后24 h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3 d明显激活,8 d激活现象明显回落。结论:MPTP可导致SAMP8小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的急性损害,出现自主活动减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及纹状体多巴胺能纤维脱失,多巴胺含量降低;小胶质细胞激活可能与MPTP-SAMP8小鼠的黑质纹状体系统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龄帕金森病( PD)模型小鼠行为学改变及黑质纹状体系统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10月龄快速老化P8系( SAMP8)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 MPTP)制成急性损伤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同量生理盐水。给药后72 h进行行为学测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黑质多巴胺( DA)含量,PCR Array检测其纹状体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DA水平下降,行为学成绩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环氧化酶-2、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2、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H)氧化酶基因表达上调;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6、8等9种基因明显下调(改变倍数>2)。结论老龄PD模型小鼠氧化应激相关的基因发生上调或下调,导致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百草枯对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百草枯对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39只新生C57BL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出生后第10、11天每天喂食单剂量MPTP、百草枯和生理盐水。(1)MPTP0.3mg/kg组,n=8;(2)MPTP20mg/kg组,n=8;(3)百草枯0.07mg/kg组,n=8;(4)百草枯0.36mg/kg组,n=8;(5)等量生理盐水/kg组,n=7。正常饲养至4月龄观察小鼠自发性行为的变化,采用HPLC测定各组小鼠纹状体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中脑黑质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MPTP20mg/kg组及百草枯0.36mg/kg组C57BL小鼠的自发性活动减少,纹状体中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降低,中脑黑质细胞数量减少。结论 新生期的C57BL小鼠暴露于大剂量的百草枯可产生类似于帕金森病(PD)的行为,黑质纹状体也发生相应的生化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C57BL/6J小鼠相关代谢指标和黑质小胶质细胞增龄性变化规律,探讨帕金森病临床前期老化和炎症的相互关系.方法 40只健康雄性C57/6J小鼠,分为青年组(3个月)、中年组(9个月)、老年组(16个月)和造模组(16个月),每组10只.造模组采用慢性给药(MPTP)5周.测量小鼠体质量、饮食、饮水等代谢指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和小胶质细胞的表达,光镜下分析比较4组小鼠黑质区激活型小胶质细胞数量及其占小胶质细胞总量的比例.结果 造模组的饮食、饮水量和体质量相比于其他组明显降低(P<0.05).小鼠黑质激活型小胶质细胞计数和所占小胶质细胞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12±3.54和(9.3±1.21)%(青年组);13.19±3.86和(15.5±1.47)%(中年组);19.32±3.07和(20.3±1.53)%(老年组);28.16±3.33和(29.5±1.29)%(造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鼠的代谢指标增龄性衰退,黑质区激活型小胶质细胞数增龄性增多,造模组激活型小胶质细胞数占小胶质细胞总量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百草枯干预对小鼠黑质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用口服百草枯的途径,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中脑黑质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表达神经元.结果 口服百草枯两月后,黑质的SOD和GSH-PX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DA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黑质部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 百草枯可造成小鼠PD样的行为表现;小鼠黑质部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MDA浓度增高,提示氧化应激参与了百草枯所致P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百草枯干预对小鼠黑质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用口服百草枯的途径,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中脑黑质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表达神经元。结果口服百草枯两月后,黑质的SOD和GSH-PX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DA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黑质部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百草枯可造成小鼠PD样的行为表现;小鼠黑质部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MDA浓度增高,提示氧化应激参与了百草枯所致P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快速老化小鼠耳蜗传出神经的增龄性变化.方法 选择1、3、5、7、9月龄的快速老化小鼠亚系1(SAMP 1)作为实验组,而同龄抗快速老化小鼠亚系1(SAMR 1)作为SAMP系的正常对照组,观察其耳蜗传出神经末梢的增龄性变化.结果 第7、9月龄SAMP 1小鼠耳蜗传出神经纤维及末梢较同龄SAMR 1小鼠明显缺失(P<0.05),并伴有传出神经纤维突触结构损伤.结论 SAMP 1小鼠随月龄增长耳蜗传出神经出现增龄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在快速老化痴呆小鼠P8(SAMP8)海马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AMP8小鼠增龄性变化的关系。方法:选用1、4、8、12月龄的SAMP8,用同龄正常老化小鼠R1(SAMR1)作为对照组,每组各8只,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APP的表达。结果:APP主要在SAM鼠海马神经元胞浆内表达,海马不同区域均有表达。定量结果显示对照组SAMR1小鼠海马各区域APP的表达随月龄增加无显著性改变(P>0.05);而SAMP8小鼠APP的表达则随月龄增加而增加,8月龄和12月龄SAMP8小鼠CA1区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月龄组(P<0.05),也分别显著高于同月龄对照组(P<0.05),CA3区APP的改变稍晚于CA1区,与同品系1月龄小鼠及同龄对照组比较,12月龄时显示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SAMP8小鼠海马APP的表达随月龄增加而增加,提示APP表达量的增加与SAMP8小鼠的快速老化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模型小鼠纹状体内原癌基因蛋白(c-Fos)表达的选择性调控作用,以探究电针治疗PD的潜在机制。方法 制备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 6-OHDA)右侧损伤的PD模型小鼠,实验分为对照组、对照+电针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电针施加于小鼠下肢双侧的“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采用100 Hz电针刺激持续30 min,继而用免疫组化检测纹状体背侧、腹侧和扣带回皮质的c-Fos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右侧背部纹状体c-Fos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而电针刺激显著增加了模型组右侧背部和腹部纹状体的c-Fos的表达(P<0.05)。检测扣带回皮质的c-Fos表达,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针未产生明显的调控作用。结论 电针可区域特异性地激活PD小鼠损伤侧纹状体背部神经元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纹状体内注射6-OHDA可用于制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其在小鼠模型上的行为学、形态学及多巴胺水平的变化需要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小鼠右侧纹状体背外侧部立体定位分别注入4、6、8及10μg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动态观察各剂量组小鼠的基本生理状况。旋转行为和转棒行为可评价PD小鼠的运动症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可反映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能检测多巴胺(dopamine,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并分析DA代谢率。结果除了10μg 6-OHDA组的小鼠体质量呈一过性下降,其他剂量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在6-OHDA注射一周后,各组小鼠均出现了持续性的异常旋转行为增加。此外,高剂量组(8μg及10μg)小鼠的转棒时间较低剂量组(4μg及6μg)小鼠明显缩短。TH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低剂量组小鼠损伤侧丢失了约60%的多巴胺神经元及40%的多巴胺神经纤维;而高剂量组小鼠则有超过80%的多巴胺神经元丢失和70%的多巴胺神经纤维减少。各组小鼠损伤侧纹状体内的DA水平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也显著降低,与6-OHDA注射量具有剂量依赖性;而DA代谢率却出现了代偿性增加改变。结论纹状体内注射不同剂量6-OHDA均能引起一定程度的PD病理表型,其损伤程度与6-OHDA剂量相关,为研究PD不同病理阶段及其干预策略提供了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快速老化小鼠听觉功能、以及耳蜗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增龄性变化.方法 该研究选3、5、7、9月龄的快速老化小鼠亚系8(SAMP 8)作为观察对象.应用听觉诱发反应仪检测其8kHz短纯音听觉脑干反应阈值;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杂交对耳蜗组织中N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SAMP 8脑干反应阈值随着月龄增加而显著增高(P <0.05);NGF mRNA和蛋白在不同月龄快速老化小鼠耳蜗组织中均有表达,SAMP 8耳蜗组织中的NGF mRNA和蛋白随着月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结论 N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随着快速老化小鼠听觉功能增龄性减退而降低,说明NGF可能与维持耳蜗的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培补肝肾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机理。方法 成年C^57BL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中药保护组,中药治疗组,美多巴治疗组,复合治疗组,自然恢复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各组小鼠纹状体某些单胺类递质的含量。结果 自然恢复组小鼠纹状体多巴胺(DA)3,4-羟基苯乙酸(DOPAC),去甲肾上腺素(NE),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自然恢复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中药保护组,中药治疗组,美多巴治疗组,复合治疗组(P<0.05或P<0.01)。中药治疗组,美多巴治疗组,复合治疗组上述指标与正常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补肝肾中药可提高纹状体下降的DA,DOPAC,NE,MHPG,5-HT,5-HIAA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化小鼠海马组织中IL-18表达变化特点.方法:本研究选3、9月龄的快速老化小鼠亚系8(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prone 8,SAMP 8)作为实验组,而同龄抗快速老化亚系1(Senescence accelcrated mouse/resistance 1,SAMR 1)作为SAMP系的正常对照组.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动物海马组织中IL-18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各组动物海马组织中IL-18蛋白表达.结果:3、9月龄SAMR 1海马组织中仅有少量IL-18 mRNA及IL-18蛋白表达.9月龄SAMP 8海马组织中IL-18 mRNA的表达均较SAMR 1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IL-18蛋白的表达类似于IL-18mRNA的改变.结论:老化小鼠海马病理性损伤与海马组织IL-18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快速老化小鼠的听功能和耳蜗毛细胞的增龄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快速老化小鼠听觉功能和耳蜗毛细胞的增龄性变化。方法:选1,3,5,7,9月龄的快速老化小鼠亚系1(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prone1,SAMP1)作为实验组,而同龄抗快速老化亚系1(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resistance1,SAMR1)作为SAMP系的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其听觉脑干反应阈值以及耳蜗毛细胞损失情况等方面的增龄性变化。结果:听功能改变:第7,9月龄SAMP1小鼠的脑干反应阈值较同龄SAMR1小鼠明显增高(P<0.05);耳蜗形态学改变:耳蜗铺片、毛细胞计数显示第7,9月龄SAMP1小鼠外毛细胞较同龄SAMR1小鼠明显缺失(P<0.05)。结论:SAMP1小鼠随月龄增长耳蜗外毛细胞缺失、听功能减退,7,9月龄SAMP1小鼠出现明显的衰老特征,表现出听功能明显低下,可作为老年聋动物模型用于耳聋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偏侧帕金森病模型猴脑黑质和纹状体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偏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模型猴脑黑质和纹状体的超微结构变化. 方法: 对2只恒河猴经右侧颈内动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成偏侧PD模型猴后,应用透射电镜观察黑质和纹状体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偏侧PD模型猴MPTP注射侧黑质和纹状体的超微结构均呈病理性改变: 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肿胀和部分空泡化、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囊腔扩张、脂褐素增多,星形胶质细胞呈增生性改变. MPTP注射侧对侧黑质和纹状体的超微结构未发现异常变化. 结论: 黑质和纹状体的超微结构的病理性变化从而导致黑质-纹状体-黑质环路功能障碍,是引发PD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霍山石斛多糖(DH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大脑纹状体中多巴胺(DA)水平、黑质中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阐明DHP对PD的改善作用。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不同剂量(25、50及100 mg·kg-1) DHP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MPTP的方法建立PD小鼠模型,不同剂量DHP组小鼠建模后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DHP,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转棍法检测各组小鼠行为表现,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纹状体中DA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脑黑质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脑黑质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转棍实验中掉落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50和100 mg·kg-1 DHP组小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纹状体中Kir 2家族基因各亚型(Kir 2.1、Kir 2.2、Kir 2.3、Kir 2.4)mRNA的表达.方法 构建MPTP诱导的5d亚急性PD小鼠模型,按造模病程设定时间点提取小鼠纹状体总RNA,用Kir 2家族各亚型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逆转录为cDNA,以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进行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各特定时间点Kir 2.1、Kir 2.2、Kir 2.3、Kir 2.4 mRNA表达.结果 对不同时间点模型样本的real-timePCR检测发现,Kir 2家族4种亚型基因在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纹状体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Kir 2.3和Kir2.4 mRNA随PD病程进展其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PD发病机制与纹状体Kir 2家族Kit 2.3、Kir 2.4等亚型基因的表达可能有潜在联系.实验提示Kir 2具有作为潜在PD研究靶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应用6-OHDA纹状体内注射制作PD模型大鼠,将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白藜芦醇10,20,40mg/kg/d治疗组以及ViLE对照组(50mg/kg/d),并设假手术组及正常给药组(自藜芦醇20mg/kg/d),每日口服给药一次,连续10周,给药过程中每周进行一次行为学检测,然后利用化学比色法检测损毁侧脑组织中SOD、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结果1.白藜芦醇治疗组可使大鼠旋转行为明显改善;2.白藜芦醇治疗组可明显增加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白藜芦醇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白藜芦醇减轻6-OHDA所致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黑质自身抗体在MPTP致小鼠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PTP致小鼠帕金森病PD发病中自身抗体是否存在及可能的作用。方法使用MPTP亚急性模型建立PD模型。采集建模后小鼠血清与自身黑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酶链免疫吸附测定(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该PD模型有无自身抗体的存在,并初步推断自身抗体是否参与PD发病过程。结果 MPTP致PD模型中,血清和自身黑质的结合性增加。结论 MPTP致PD模型中,血清中可能存在针对黑质的自身抗体,参与了P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