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长期以来,医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传授式教学,传授式教学对于学生快速掌握大量知识是卓有成效的。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获取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要具备能解决临床所面临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灌输与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改革教学方法—浅谈生理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作为学生要获得必要的知识,不仅要依靠教师的传授,而且更多地依赖自学,特别是医学这一学科,知识不仅漫无边际而且要精深,仅靠教师的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改革教学方法。所谓的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工作方法以及教师指导下学生所用的学习方法的总称。  相似文献   

3.
吴鸿  高水波  王振涛  韩丽华 《光明中医》2010,25(12):2346-2348
获取知识是一种主动过程,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从亲身体会中掌握新知识,知道什么知识重要,用于什么场合。这就是融入式教学法的优点所在,它把教学主动权返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特别适合于医学这样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杨海旺 《中医教育》2007,26(4):77-78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入门课程,是中西医教育的必修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知识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作为最古老的人体解剖学科,由于其传授知识的内容是正常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知识变化不大,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是解剖教学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对于刚刚接触医学课程的学生来说,解剖学大量的名词,过于抽象、乏味、难以记忆掌握,在以后的临床学习中,更加难以应用。因此中医药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侧重点,应在满足中医类学生解剖学知识需求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需要的中医特色解剖学知识的传授。根据培养对象的专业和层次不同,笔者认为,应设立不同层次的解剖学教学,使学生能在短短的学习期间最大程度掌握实用性较强的解剖学知识,同时应以学生为本,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口腔科学是一门以现代医学诊治手段为主的学科.由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接受的多是经验式的知识传授,故而临床动手能力较差.对于承担口腔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讲,不仅要帮助学生扭转思维方式,提高临床操作能力,还要教育学生在治疗过程中注重以病人为本,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郑广娟 《中医教育》2002,21(2):37-37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满足跨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提高本世纪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全方位能力,高等教育的责任重大.为了培养高素质和全方位的合格人才,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尝试,其目的是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是传授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及运用知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为创造新知识、新理论奠定基础,使学生学有所用,成长为高素质、全方位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7.
张皞珺 《光明中医》2016,(16):2433-2435
工作坊(workshop)教学模式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工作坊形式组织《金匮要略》教学,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开阔了眼界,掌握了新知识,提高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能力与知识的融合。以工作坊形式组织《金匮要略》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中医思维,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医信息检索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能力,因此,在学习数据库检索时,可以采用“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让学生先尝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和有重点地导入教学内容,使教学更高效。笔者将该教学法引入中医信息检索课中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推拿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加强手法课教学。而手法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边活动,在手法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除了必须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还必须依据学生及学科的特点,辅以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学得会,掌握得好,  相似文献   

10.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而且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由于其研究内容繁多复杂、涉猎范围广泛,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便于学生掌握,在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改革,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第二课堂和第一课程相结合的思路,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这门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强化教学细节,可以显著提高中医临床课程学习效果。具体的方法包括:1)认真备课:教学既要反映中医的理论体系,又要体现临床的特点;2)充分准备教学过程:通过引入问题式教学等新方法,配合多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系统掌握中医临床知识的能力;3)适时进行病例讨论:通过病案讨论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深刻全面理解所讲授的课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临床病证的能力。总之,在中医临床教育中,应当注意强化细节,从而逐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蒙医诊断学是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蒙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上,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重视临床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3.
自学-讨论协同式教学法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红  方正 《中医教育》2001,20(5):23-24
现代教育学界对教学赋予的新涵义是"教学生学",故而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即成为课堂这一学校内主要教学形式中缺一不可的双重任务.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既是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比,我们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开展自学活动,促使其逐步掌握"会学"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护理教学中注重对护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向各个领域渗透,同时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而每个人在校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使护生迅速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现代护理教育应重视培养其自学能力。在教学中,不仅传授学生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我院在教学工作中着重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针灸临床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引入自主式学习模式。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及注重在临床实践中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验体悟式教学在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试验组采用体验体悟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传授式教学。比较2组学生在不同教育模式下,学生教学评价反馈、专家评议、结业考核成绩方面的差异。结果学期结束后,试验组在学生教学评价反馈、专家评议、结业考核成绩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体验体悟式教学法在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能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问题解决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知识理解掌握能力方面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设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注重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专业知识传播和教学过程中体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内涵,既全方位保证药品生产规范和质量安全,又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即将步入临床工作的学生来说,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要掌握理论又要熟练技能操作,要完成外科学大量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其身心发育不很成熟,文化基础较薄弱,理解能力和意志力也相对较差,但是学习任务量大,需要掌握的内容多,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既实用又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   医学院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外,还需要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素质,信息社会要求培养的人才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而信息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要为人才创设良好的学习资源环境.目前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的主要表现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医学史是综合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交叉学科,对于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笔者在讲授<中国医学史>的过程中,运用汉、英两种语言,在教授医学史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们创造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空间,培养他们使用英、汉双语思维并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的能力,最终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树立跨文化意识.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