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7月接受保乳手术的6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其分为年轻组(年龄≤35岁,n=110例)和中老年组(年龄>35岁,n=495例).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61个月,年轻组和老年组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6%和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9.7%、95.2%(P=0.001)和96.4%、98.9% (P =0.046),年轻组预后较老年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辅助放疗是影响保乳手术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淋巴结转移和辅助放疗是影响远处转移和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并非是影响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亦能减少远处转移,提高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腋窝淋巴结状态对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复发病人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5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76例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复发的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做乳腺癌保乳手术时腋窝淋巴结的状态分为腋窝淋巴结阳性组152例和腋窝淋巴结阴性组32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病理表现、生存情况,并分析复发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病人的局部与区域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的年龄、复发部位、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无病间期、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组患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部位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局部区域复发后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OR=2.052,P=0.003),腋窝淋巴结状态和复发部位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局部区域复发后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OR=3.468,P=0.003;OR=677,P0.001)。结论腋窝淋巴结状态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复发病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对病人的无远处转移生存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Meng J  Ning LS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4):278-28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乳治疗原发性女性乳腺癌 174例 ,随访 12~ 196个月 ,随访率 97 13% ( 16 9/ 174)。 结果局部复发9例 ,3年复发率 3 79% ( 5 / 132 ) ;远处转移 14例 ,5年转移率 10 99% ( 10 / 91) ;5年生存率92 31% ( 84/ 91)。保乳手术无放疗组 3年复发率 ( 12 12 % )显著高于手术加放疗组 ( 1 0 1% ) ,( χ2 =5 6 1,P <0 0 5 )。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中保乳手术未化疗组 5年远处转移率 ( 44 4 4% )高于手术加化疗组 ( 6 6 7% ,P <0 0 5 )。切缘阳性与局部复发有关 (P <0 0 1)。乳腺癌诊断时年龄≤ 40岁、淋巴结阳性、组织学Ⅲ级与远处转移有关 (P <0 0 5 )。 结论 保乳术后应放疗 ;切缘阳性者应再切除至阴性或全乳切除术 ;年轻、淋巴结阳性、组织学分级Ⅲ级者应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4.
探讨乳腺癌初次保乳手术时腋窝淋巴结转移对局部区域复发患者预后的影响。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76例,根据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阳性组(32例)和阴性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和远期生存率。结果显示,76例中,局部复发18例,区域复发33例,局部+区域复发25例。阳性组远处转移25例(78.1%,25/32),阴性组远处转移24例(54.6%,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复发3年后,阳性组生存24例,占75.0%(24/32);阴性组生存38例,占86.4%(3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复发5年后,阳性组生存17例,占53.1%(17/32),阴性组生存30例,占68.2%(3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初次保乳手术治疗时腋窝淋巴结转移对局部区域复发患者远处转移率和长期生存率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三阴乳腺癌的安全性及接受保乳治疗的三阴乳腺癌的临床预后特点。方法 718例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病例,其中三阴乳腺癌111例,非三阴乳腺癌607例,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中位随访50.5个月,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的局部复发分别为3例(2.7%)和14例(2.3%),无复发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97.3% vs 97.7%,P=0.883);远处转移分别为4例(3.6%)和21例(3.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没有统计学差异(96.4% vs 96.5%,P=0.726)。结论 保乳手术治疗三阴乳腺癌安全,有效,其局部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保乳治疗后影响局部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82例HER-2阳性乳腺癌保乳治疗后的随访资料,分析年龄、HER-2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大小、抗HER-2治疗对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 82例中位随访52(8~118)个月,同侧乳房局部复发9例(10.97%),远位转移11例(13.4%),5年无病生存率82.9%,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3.9%,5年总体生存率98.7%。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是影响局部复发的风险因素;复发高峰时间为术后第2年至第3年,以及第5年至第6年;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及HER-2状态是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82例病人中,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35例,112个月出现1例局部复发,复发率2.86%(1/35);未接受者47例,11~108个月出现局部复发8例,复发率17.02%(8/47)。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保乳治疗后出现两个局部复发高峰时间段,淋巴结状态和HER-2表达状态是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抗HER-2治疗可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需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钙化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总生存率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淄博市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5月204例接受保乳术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依影像学钙化情况分为钙化组及无钙化组,依钙化形态及分布方式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钙化组与无钙化组患者在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及Her-2受体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化组较无钙化组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乳腺癌相关死亡率上更高(RR 2.46、2.24、2.50,95% CI:1.11~5.44、1.19~4.24、1.06~5.86)。钙化形态亚组分析发现:大/粗钙化、仅超声提示钙化及无钙化患者较微小及多形性钙化患者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RFS)及无病生存率(DFS)更低。钙化分布类型分析发现:线性或区段分布钙化(沿导管分布钙化)患者的LRFS(RR 6.20,95% CI:2.26~16.98)、DFS(RR 6.81,95% CI:2.86-16.20)及总生存率(OS)(RR 9.14,95% CI:2.53~33.00)较无钙化患者显著降低。钼靶上聚集钙化患者的LRFS、DFS及OS也较差,但与无钙化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线样/区段分布钙化的患者与无钙化、超声显示钙化及钼靶示良性钙化类型的患者相比,常伴有广泛导管内癌成分(EIC)。有EIC较无EIC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更高,但在乳腺癌相关死亡率及远处转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乳腺癌伴钙化,尤其是沿导管分布钙化的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并影响远期预后。仅超声提示钙化的患者保乳术后近期及远期预后不受影响。EIC是钙化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保乳治疗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LZ  Ouyang T  Wang TF  Xie YT  Fan ZQ  Fan T  Lin BY  Li JF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4):1851-1854
目的 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治疗后局部复发病例与同期非复发病例资料,分析影响局部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 密切随访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034例保乳治疗患者.患者年龄23~94岁,中位年龄48岁.分析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大小、新辅助化疗、病理类型对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 随访截至2010年6月,中位随访42个月(3~126个月),同侧乳房局部复发35例(3.3%),远位转移47例(4.5%),5年无病生存率87.7%,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4.0%,5年总体生存率99.3%.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年龄及HER-2表达状态是影响局部复发的风险因素;复发高峰时间为术后第2年至第3年,以及第5年至第6年;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状态是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保乳治疗后出现两个局部复发高峰时间段,HER-2表达状态是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更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189例Ⅰ、Ⅱa期乳癌患者前瞻性非随机分为两组:(1)保乳组:92例行乳腺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对照组:97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两组术后均给予相同方案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并进行美容评估。结果本组178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4.2%,中位随访时间为78个月。局部复发:保乳组3例,对照组1例。保乳组3年存活率97.7%,5年存活率94.1%,远处转移率7.9%。对照组3年存活率97.8%,5年存活率90.8%,远处转移率7.9%,两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3、5年生存率差异应用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年龄、ER、PR情况不是影响生存的风险因素,TNM分期与生存率有关。85.5%患者对保乳手术的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对早期乳癌使用保乳综合治疗可达到传统根治术相当的治疗效果,应作为早期乳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乳房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保乳手术,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评价手术疗效及美容效果.结果:32例保乳术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术后预后良好,随访5年,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局部复发或出现远处转移,保乳手术后患者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6.57%.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综合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并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1.
乳腺导管原位癌保乳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施行保乳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9例DCIS患者资料,对手术方式、年龄、肿瘤直径、ER/PR状态、HER-2状态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119例DCIS患者中48例接受保乳手术治疗,71例接受乳房全切治疗。随访7~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乳房全切组胸壁复发1例,保乳组无同侧乳房内肿瘤复发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84)。全切组远处转移2例,保乳组远处转移1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383)。保乳组和全切组3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100%、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25)。单因素分析最示年龄≤40岁是出现远处转移的高危因素(P =0.035),但多因素分析未显示其为独立影响因素(P =0.086)。结论 乳腺DCIS患者实施保乳或乳房全切,其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175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175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年龄、分期、切缘、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等指标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7(18~94)个月。全组5年的总存活率和无病存活率分别为964%和911%,局部复发率17%。单因素分析显示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3cm、切缘<2mm以及TNM分期。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治疗是安全的,但要掌握保乳手术指征,保证术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探讨乳腺癌保乳治疗的诊治体会及相关问题。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3例,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或象限切除,以及腋淋巴结清除,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术前新辅助治疗等。无复发、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无死亡病例;乳腺皮肤微小变化,形状与健侧乳腺相似,手感好;少数因局部放疗后皮肤手感及弹性欠佳。保乳手术和传统手术相比,保乳手术既可以在生存中获益,同时又能保持完美的体态,术后并发症少,无伤口感染,无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生存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2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并行辅助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全组随访6~48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3年生存率100%(17/17)。结论对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疗效满意,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的切除和术后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是保乳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黄凯  陈夏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1):1578-1580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并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508例乳腺癌患者,患者分为TNBC组(105例)与非TNBC组(403例),对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TNBC组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54例(51.4%),其中死亡11例;非TNBC组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24例(6.0%),TNBC组总体转移率高于非TNBC组(P<0.05);且TNBC组肝、肺、脑转移率均显著性高于非TNBC组(P<0.05),而骨转移率低于非TNBC组(P<0.05)。Kaplan-Meier 曲线显示,TNBC组前5年DFS及OS均差于非TNBC组,而三阴性亚群5年后DFS及OS较非三阴性亚群好,非TNBC组总生存率高于TNBC组(58.4% vs. 47.4%)(P=0.04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大小(RR=5.5)和淋巴结状态(RR=8.7)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TNB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亚型,具有发病年龄小、家族史、有淋巴结转移等特点,其较早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肿瘤直径、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为其有效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06-01—2011-06临床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3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年龄、肿瘤家族史、月经状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手术方式、内乳淋巴结转移、腋淋巴结转移数、辅助放/化疗情况和术后内分泌治疗对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 (1)3年累计局部复发38例,复发率9.55%。(2)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内乳淋巴结转移、腋淋巴结转移数、术后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对局部复发有影响。(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OR=2.121)、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OR=2.445)、术后放疗(OR=0.173)和临床分期(OR=1.834)是局部复发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早期诊断是防止乳腺癌复发的关键,术后放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影响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陕西省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略阳医院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期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资料完整的63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10.36%)患者术后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中局部复发50例(7.85%),远处转移16例(2.51%);术后3~4年内发生复发与远处转移者47例(71.21%)。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激素受体(ER/PR)表达情况及术后是否接受正规的辅助治疗有关,与患者有无家族史无关。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ER/PR表达情况及术后是否接受正规的辅助治疗是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重视乳腺癌术后随访,规范乳腺癌的手术方式,强化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与远处转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早期乳腺癌的保乳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保乳组 92例 ,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对照组 60例 ,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给予放疗、全身化疗和 /或内分泌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 5 7个月 ,保乳组中无局部复发病例 ,3年生存率为 97.2 % ,5年生存率为 89.3 % ,远隔脏器转移率为 6.5 % ;对照组局部复发 2例 ,3年生存率为 97.5 % ,5年生存率为90 .1% ,远隔脏器转移率为 5 .0 % ,两组各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综合疗法 ,可以达到与根治术相似的治疗效果 ,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俞维嘉  蒋丽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1):149-151
探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术治疗对其术后乳房美观度及预后的影 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乳房美 观度和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乳房美观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治疗 1年后均无复发和远处转移,生存率均为100.00%;两组治疗2年后生存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患 者的术后乳房美观度,且预后状况较好,不会增加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年轻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后是否比非年轻乳腺癌患者有更高的局部复发率。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Google 学术、万方数据库深圳市卫生健康电子文献共享平台等数据库,比较年轻乳腺癌患者(小于35~45岁)与非年轻乳腺癌患者(大于35~45岁)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率的临床对照研究。采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对汇总后的相对危险系数(RR)及95%可信区间(CI)进行分析,并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进行分析。 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共18775例患者)。总体分析,RR=2.639,95%CI:2.338~2.979,说明年轻乳腺癌组较非年轻乳腺癌组有更高的局部复发率,且结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接受手术时的所在年份(以该时间段的最晚年份进行分组)进行亚组分析时发现,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接受手术的患者,RR=1.348,95%CI:0.653~2.780,说明该时期的年轻组乳腺癌患者比非年轻组乳腺癌患者有更高的局部复发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近10年接受保乳手术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其术后局部复发率与非年轻乳腺癌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局部复发情况得到明显控制,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改善。故在目前的诊疗规范指导下,年龄较低并不增加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复发的风险,具有保乳指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同样可以通过保乳手术,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