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红红 《陕西中医》2010,31(1):39-40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对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静息心电图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5)。对于心电图的改善,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71.1%,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73.3%,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心肌缺血,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以盐酸曲美他嗪口服20mg,3次/d,同时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及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及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90.25%,明显优于对照组75.25%(P0.05),心电图改善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血脂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的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变化。结果:临床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90%、87.5%;对照组72.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CRP、Fg、APTT等)及血脂变化(TG、TC、HDL-C、LDLC)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老年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疏血通注射液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3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1例患者,静滴疏血通注射液6mL,每天1次。B组188例患者,静滴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每天1次。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A纽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方面优于B组(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银杏达莫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3种药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对研究,在常规治疗剂量下选择出副作用小、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的药物,为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舒血宁注射液组、丹红注射液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各30例,以上90例患者均常规口服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基础药物。3组药物输液方法每日1次,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变化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2周疗程结束后舒血宁注射液组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率66.67%,丹红注射液组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率80%,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率70%,丹红注射液组在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与舒血宁注射液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血宁注射液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2组在改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红注射液组(66.67%)在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方面与舒血宁注射液组(50%)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5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血宁注射液组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优于舒血宁注射液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使患者在治疗中受益最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CR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稳心颗粒组(对照Ⅰ组)、丹红注射液组(对照Ⅱ组)、稳心颗粒联合丹红注射液组(观察组),每组50例。3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相应药物治疗,2 W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及CRP水平。结果:3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0%)较其他2组为高(70.0%、76.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CRP水平均有改善,对照Ⅱ组,观察组改善显著,且观察组效果较对照Ⅱ组优(P均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明显增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7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方案。2组治疗疗程均为15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好转(P〈0.05),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通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变血液流变学、调节血脂等指标,达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20 mL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步长脑心通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显著。结论步长脑心通是治疗心绞痛的理想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常规西药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力口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常规西药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观察2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血脂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灯盏花注射液、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滴硝酸甘油;治疗组静滴灯盏花注射液,口服通心络胶囊。观察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4周内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4例(13%),治疗组无,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和通心络胶囊联用无不良反应,作用相加,具有扩张冠脉、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3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31例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2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结果:丹红注射液较丹参注射液疗效显著,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在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方面均优于丹参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于冠心痛、心绞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沁  陈良光 《河北中医》2010,32(3):414-416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15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ST段压低(伴或不伴心绞痛症状)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且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助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14 d为1个疗程,满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中药制剂,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单独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检测2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T改变、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反应。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孙韩祥  孙克雄 《中成药》2005,27(12):1427-1428
目的:观察雷氏丹参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与消心痛比较.方法:将5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4片;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心痛每次5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1月.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无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还是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改善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副作用.结论:丹参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且优于消心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探讨丹红注射液对骨折临床症状,愈合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症状及心电图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月在我科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骨折类型均经X线片;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命名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按骨科及心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采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2周为1疗程。随访6个月,记录骨折愈合效果,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等。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经丹红注射液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第45天和第60天时,治疗组骨痂生长较对照组快;冠心病临床症状缓解,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活血通络,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冠心病症状,较好的药物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方法将78例冠心病VL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生理盐水250 mL加入丹红注射液4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极化液静滴。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观察VLP、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LP阳性转阴性32例,有效率为82%,对照组治疗后VLP无明显改变。1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极显著改善(P均<0.01),血浆黏度、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及高切还原黏度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促进冠心病VLP阳性转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胸痹片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予鲁南欣康20mg静注,肠溶阿斯匹林100mg/d口服,治疗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60ml静滴及胸痹片口服,对照组以丹参粉针800mg静滴。观察用药后胸痛缓解时间、用药前后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改变。结果治疗组症状控制时间、心电图改变、血液流变学和CRP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胸痹片配合清开灵注射液以理气与通阳兼顾,化痰与祛瘀并举,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