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治疗中度风险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必要性。方法将入选的82例中度风险血管瘤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敷,对照组30例给予生理盐水外用。每日早晚各使用1次,每月门诊复查,持续监测至患儿满1岁龄,最后用Achauer疗效评定法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Ⅳ级(优)8例,Ⅲ级(好)27例,Ⅱ级(中)11例,Ⅰ级(差)6例,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Ⅳ级(优)2例,Ⅲ级(好)3例,Ⅱ级(中)7例,Ⅰ级(差)18例,总有效率40.00%。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中度风险婴幼儿血管瘤应早期给予适当干预;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儿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入选的125例血管瘤患儿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用,每日早、晚各使用1次,间隔时间12 h,共治疗6个月,最后用Achauer疗效评定法判定临床疗效。结果Ⅰ级9例(7.20%),Ⅱ级28例(22.40%),Ⅲ级65例(52.00%),Ⅳ级23例(18.40%),浅表型血管瘤的疗效优于深部型及混合型血管瘤的疗效(P<0.05)。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检查结果显示浅表型血管瘤经治疗后血流峰值减少,并阻力系数增加(P<0.05)。125例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治疗浅表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入选的125例血管瘤患儿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用,每日早、晚各使用1次,间隔时间12 h,共治疗6个月,最后用Achauer疗效评定法判定临床疗效。结果Ⅰ级9例(7.20%),Ⅱ级28例(22.40%),Ⅲ级65例(52.00%),Ⅳ级23例(18.40%),浅表型血管瘤的疗效优于深部型及混合型血管瘤的疗效(P0.05)。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检查结果显示浅表型血管瘤经治疗后血流峰值减少,并阻力系数增加(P0.05)。125例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治疗浅表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化脓性肉芽肿病例5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仅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实验组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再予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结果实验组Ⅳ级疗效22例(75.9%),Ⅲ级4例(13.8%),Ⅱ级1例(3.4%),Ⅰ级2例(6.9%),有效率89.7%,治愈率75.9%。对照组Ⅳ级疗效13例(44.8%),Ⅲ级6例(20.7%),Ⅱ级6例(20.7%),Ⅰ级4例(13.8%),有效率65.5%,治愈率44.8%。治疗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均未发现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疗效好,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口服和外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2例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1例),A组口服1.5 mg/(kg·d)普萘洛尔,B组局部外用1%普萘洛尔软膏,日3次。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评价疗效。结果:A组12例效果优(57.1%),B组5例效果优(2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均未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结论:口服普萘洛尔的疗效好于局部外用,但对于口服药物不能耐受的病例可选择外用普萘洛尔软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婴幼儿血管瘤患儿106例,口服普萘洛尔1.0~1.75 mg/kg·d,详细记录患儿血管瘤质地、大小及颜色改变,按Achauer四级分类标准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服药后起效时间为12~113 h,平均47 h;疗效达到Achauer标准Ⅰ级11例,Ⅱ级31例,Ⅲ级40例,Ⅳ级24例。有2例瘤体完全消退。患儿的血管瘤生长部位与治疗有效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给予普萘洛尔0.5~1.5 mg/(kg·d)连续服用,服药3~8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①42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Ⅰ级疗效有1例,Ⅱ级疗效2例,Ⅲ级疗效23例,Ⅳ级疗效16例,有效率(优加好)为92.9%。②42例增生期血管瘤在普萘洛尔治疗4周、8周时血清VEGF水平呈下降趋势,且治疗4周时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8周时低于治疗4周时(P0.05);治疗4周后血清VGEF下降水平与疗效等级具有正相关性(rs=0.705,P0.05),治疗8周后血清VGEF下降水平与疗效等级亦具有正相关性(rs=0.821,P0.001)。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增生期血管瘤患儿血清VEGF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4月本科住院的50例婴幼儿血管瘤于心电监护下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个月,治疗前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每月复查1次,并根据体重增减情况调整用药剂量,至皮损消退后减量并停药。结果 50例患儿在用药后24h内即出现瘤体颜色变浅、质地变软或缩小。有效率为80%,其中Ⅰ级0例(差),Ⅱ级10例(中),Ⅲ级25例(好),Ⅳ级15例(优),用药时间延长,治疗效果越明显(P<0.05)。平均用药时间5个月(2~13个月),停药时间平均年龄8个月(5~27个月)。合并溃疡者,溃疡愈合时间平均9d(7~15d)。不良反应轻微,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结论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好,可作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皮肤科门诊≤1岁的血管瘤患儿10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治疗组(33例)予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棉球湿敷患处,10 min/次,每日2次,半小时后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2次;对照Ⅰ组(34例)仅予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棉球湿敷患处,10 min/次,每日2次;对照Ⅱ组(33例)仅予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2次。疗程均≤6月。治疗结束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8.48%,有效率90.91%;对照Ⅰ组治愈率23.53%,有效率64.71%;对照Ⅱ组治愈率6.06%,有效率42.42%。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Ⅰ组有3例出现局部皮肤干燥脱屑样改变;对照Ⅱ组有2例出现局部皮肤变薄,3例出现皮肤色素减退斑。结论: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22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42例予普萘洛尔2.0 mg/(kg·d)口服,分3次餐后口服,同时每周3次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对照Ⅰ组39例单纯口服普萘洛尔2.0 mg/(kg· d),分3次餐后口服;对照Ⅱ组41例单纯每周3次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Ⅰ组有效率为79.49%,对照Ⅱ组有效率为39.02%,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2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萘洛尔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婴儿血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2例血管瘤患儿进行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并以强的松治疗的31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作对照。治疗组予普萘洛尔2mg/(kg·d)分3次连续服用。住院治疗3~4天,为了安全,住院第1天用全量的1/4,第2天用全量的1/2,第3天用全量,若没有异常,嘱出院后继续服药,每2周复诊1次,动态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予强的松3mg/(kg·d),隔日1次晨8时前顿服。两组用药后,病变停止生长、退缩并稳定或服药时间满6个月为停药指征。按4级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评定优者13例(30.95%),好者21例(50.00%),中者6例(14.29%),差者2例(4.76%),有效率80.95%;对照组疗效判定优者5例(16.13%),好者13例(41.94%),中者7例(22.58%)和差者6例(19.35%),有效率58.06%。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与对照组(70.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20例普萘洛尔治疗至少6个月以上的婴儿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120例患儿服药3个月有效率为59.2%,6个月有效率为96.46%,82例停药时有效率为98.7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67%。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阿维A联合外用清热解毒利湿中药浸泡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方法阿维A组(A组)32例,中药组(B组)28例,联合治疗组(C组)37例,分别于治疗4周、8周后进行症状评分和观察疗效。结果治疗4周、8周后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维A联合外用清热解毒利湿中药浸泡是治疗掌跖脓疱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MF并接受了NB-UVB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MF中,早期(ⅠA-ⅠB)17例,晚期(ⅡB-Ⅳ)14例。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CR)17例(54.84%),部分缓解(PR)6例(19.35%),无缓解8例(25.81%),有效率为74.19%(CR+PR)。ⅠA-ⅠB期中,CR15例(88.24%),PR2例(11.76%),有效率100%。ⅡB-Ⅳ期中,CR2例(14.29%),PR4例(28.57%),有效率42.86%。ⅠA无复发,ⅠB复发1例,ⅡB-Ⅳ复发5例。MF达到缓解平均治疗(26.92±11.47)次,平均无复发缓解时间(14.83±7.99)月。ⅠA-ⅠB达到CR的治疗次数(23.29±7.27)明显少于ⅡB-Ⅳ(35.71±15.37);ⅠA-ⅠB无复发缓解时间(18.41±7.27)月明显长于ⅡB-Ⅳ(7.86±6.01)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NB-UVB的早期治愈率和缓解时间均优于晚期,且安全有效;维持治疗有助于延长缓解时间;复发患者可再次选择。NB-UVB可使部分晚期患者获得CR或PR,可作为缓解症状的联合疗法。  相似文献   

15.
非那雄胺对不同年龄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非那雄胺1mg/d治疗不同年龄组雄激素性脱发(AGA)男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7名符合Norwood/Hamilton分级Ⅲ~Ⅴ级及Ludwing分级Ⅰ~Ⅱ级的AGA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I组(≤26岁)、II组(26岁),均每日口服非那雄胺1mg,连续12个月。结果Ⅰ组在治疗第3,6,9,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是为42.31%,65.38%,88.46%,96.15%;Ⅱ组分别为28.33%,46.67%,73.33%,80.00%。在治疗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Ⅰ组和Ⅱ组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每日口服1mg非那雄胺能安全有效的治疗AGA,且疗效与年龄相关,≤26岁的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溃疡的疗效。方法传统治疗组为2005年1月-2009年4月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溃疡43例,以局部治疗为主;2009年5月-2011年6月治疗21例,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剂量为1.5~2.0mg/(kg·d),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被治愈,但普萘洛尔治疗组疗程(21.3±7.3d)明显短于传统治疗组(56.5±18.9d);且普萘洛尔治疗组局部瘢痕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60.4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婴幼儿血管瘤溃疡在传统局部创面治疗的基础上若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能加速患儿创面愈合和减少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窄波紫外线(NB-UVB)单用及联合干扰素等治疗Ⅰ、Ⅱ期蕈样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并随访的64例经临床和组织病理证实为Ⅰ、Ⅱ期蕈样肉芽肿并接受了NB-UVB,NB-UVB联合干扰素,NB-UVB联合干扰素、甲氨蝶呤(MTX)、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阿维A等方案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4例蕈样肉芽肿(ⅠA期15例,ⅠB期33例,ⅡA期10例,ⅡB期6例),经NB-UVB,NB-UVB联合干扰素,NB-UVB联合干扰素、MTX、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阿维A治疗等方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18%、86.67%和53.33%。其中ⅠA-ⅡA期中完全缓解(CR)19例(32.76%)、部分缓解(PR)30例(51.72),有效率84.48%。ⅡB期中CR1例(16.67%),PR1例(16.67%),有效率33.33%。结论:NB-UVB及NB-UVB联合干扰素治疗早期MF(ⅠA期、ⅠB-ⅡA期)效果优于ⅡB期,NB-UVB联合干扰素、MTX、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阿维A方案治疗ⅡB期MF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氧沙林(8-MOP)联合0.05%卤米松乳膏(澳能)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口服8-MOP片0.5 mg/kg,成人25 mg/次,每周2次,饭后和牛奶一起服用,皮损处外用1%8-MOP溶液1次/d,服药后2h和搽药后半小时日光照射患处15 min,并联合澳能早晚各1次治疗;对照组A22例采用8-MOP片口服和外用治疗,日光照射同治疗组;对照组B 22例采用8-MOP口服,服药后2h日光照射患处15 min,同时早晚外用澳能各1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A组、B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59,P<0.05;χ2=12.11,P<0.05),对照组A、B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3.22,P>0.05)。结论8-MOP口服加外用联合澳能治疗白癜风明显优于单用8-MOP,且优于只8-MOP口服和澳能外用,副作用少,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和泼尼松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头面部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普萘洛尔组[1.5mg/(kg.d)]、泼尼松组(2.5mg/kg)和观察组(不做处理),比较3组患儿的血管瘤体变化情况,并检测患儿服药前、后的心率、血糖、肝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结果①治疗8周后,普萘洛尔组、泼尼松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0.48%和37.50%,普萘洛尔组和泼尼松组疗效相当(P>0.05),但均优于观察组(P均<0.01))。②普萘洛尔组在第1天服药后1h和3h心率明显低于服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服药前与服药后6h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天和第3天服药后1h心率均明显低于服药前,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服药前与服药后3h和6h心率及泼尼松组服药前与服药后1h,3h和6h心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普萘洛尔组和泼尼松组服药前与服药4周后肝肾功能,血糖,FT3,FT4,sTSH等检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普萘洛尔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过程中可抑制血管瘤生长,较泼尼松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普萘洛尔联合局部注射聚桂醇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4-2018年我科就诊的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分为口服普萘洛尔组和口服普萘洛尔联合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组,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共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患者43例,其中口服普萘洛尔组21例,口服普萘洛尔联合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组22例。全部患儿随访观察12个月,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颜色变浅。口服普萘洛尔组治疗时间(148±32)天,治愈率为61.9%;联合治疗组治疗时间为(62±24)天,治愈率为95.45%,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5)。43例患儿中有4例在服口服普萘洛尔1小时后出现心率减慢,经观察3 h后自行恢复正常,35例患儿血糖轻微降低,降低幅度≤0.2 mmol/L,未给予特殊处理。22例联合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患儿,7例注射局部有少量渗血。结论: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局部注射聚桂醇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较单用普萘洛尔治疗疗程缩短,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