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口服中药汤剂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调查,以发现其特点。 方法: 检索国内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近30年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纳入本次研究。 结果: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报告数量逐年增加,本研究收集不良反应报道25篇,个案共31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10例,占总数的32.25%。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亦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所有病例经过停药对症治疗均可治愈。 结论: 中药汤剂可以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不良反应。判断汤剂中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应采用多种手段综合分析,以提高判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中药汤剂是应用最多、最早的一种剂型,不但制法简便,而且起效迅速.然而,一些中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危害身体器官[1-2].因此,需要加强中药汤剂不良反应的监护,通过分析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切实保障用药效果和安全性[3].现对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以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口服中药汤剂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所出现的19例由于口服中药汤剂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其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其中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治疗均在停药之后,对症治疗即可。结论:口服中药汤剂可导致不良反应,只有坚持辨证治疗,熟悉药物疗效,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才能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刘艳娜 《光明中医》2020,(13):1951-1953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的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在用药期间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对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给予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用药情况,制定对应预防对策,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包括有药物因素(27.59%)、配伍不当(24.14%)、疗程过长(20.69%)。结论规范中药汤剂用药制度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5.
中药汤剂是最古老的常用剂型之一,它是将各种中药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后,加适量饮用水浸泡一定时间,煎煮到规定的时间后去渣取汁而成的制剂。中药汤剂具有配伍灵活多变,制备简易,吸收迅速等特点,虽然中药汤剂的安全性经过了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但是由于汤剂的配伍与制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非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现就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分析各环节易致中药汤剂不良反应的因素,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最大化发挥中药汤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药学干预对策.方法 从本院中医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8例开展回顾性分析,均接受中药汤剂治疗,统计分析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原因.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5%,其中累及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分别为4例、2例、1例、1例....  相似文献   

8.
杨卓  陶婉君  李灵玲 《河南中医》2016,(6):1022-1024
目的:探讨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采取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3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记录对照组具体药物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据此制定药学干预措施。观察组结合医院中药汤剂应用现状制定药学干预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表现及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均以皮肤及消化系统为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量偏大、疗程偏长所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剂量大、疗程偏长,药学干预可规范用药,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不良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但近年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突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呈大幅上升趋势,因此,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必须改变。现对中药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和客观评价,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不良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但近年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突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呈大幅上升趋势,因此,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必须改变.现对中药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和客观评价,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白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但近年有关中药毒副反应的问题突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呈大幅上升趋势,因此,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12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汤剂;两组治疗均以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幽门螺旋菌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9.37%),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幽门螺旋菌转阴率(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5%)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口腔白斑的临床疗效及对其治疗后不良反应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就诊的口腔白斑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治疗组(n=48)。两组患者均给予局部维生素AD滴剂。对照组给予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汤剂进行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IgA、IgM及IgG)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各组间C3、IgA、IgM、IgG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gA、IgM、IgG变化与对照组治疗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3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口腔白斑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药汤剂临床使用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药汤剂处方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处方是中医医疗和中药调剂的重要书面文件,是中医经过辨证论治,对症用药的书面记录,是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和患者用药的依据,同时也体现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处方质量的高低关乎治疗效果、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以及中药的合理、安全应用与中医药的整体声誉。从文献报道和调研发现,目前中药汤剂处方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影响中药汤剂疗效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林 《国医论坛》2003,18(5):46-47
汤剂古称汤液 ,始创于殷商时代 ,后经历代发展 ,成为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由于汤剂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 ,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加减化裁 ,灵活地使用药物 ,同时可发挥中药配伍的综合作用 ,而且吸收快 ,起效迅速 ,机体易于接受 ,特别是对一些疑难杂病、慢性病的治疗上功效卓著 ,因而深受医家和患者的推崇。但汤剂的疗效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就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供同道参考。1 饮片质量中药饮片作为制备汤剂的原料 ,其质量的优劣是保证汤剂质量的关键。1 .1 来源加工 前人李杲认为 :“凡诸草、木、昆虫 ,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情况、特点、规律等,进一步了解中药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产生的32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结果:中药引起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系统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以注射液不良反应最多。结论:中药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最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减低ADR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7~2019年上报的91例合格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例报告中,共涉及中药注射剂18种.其中报告最多的是理血剂77例(84.62...  相似文献   

20.
正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等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使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中药注射液的安全问题~([1])。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至2016年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各科室2013年至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153份,其中由中药注射液引起的60例,统计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ADR类别、涉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参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判定,即药品合格情况下用法、用量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