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丹  叶妍 《当代医学》2021,27(29):42-44
目的 探究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药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与联合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炎性因子[N末端原脑肽钠(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 min步行距离(6MW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LVEF水平高于单药组,LVEDD、LVEDV、LVESV水平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NT-proBNP、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单药组,6MWT距离明显长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有利于逆转患者心室重构,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43例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等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和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二组治疗期间每周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及其他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胸闷、气短、心慌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观察组显效率为81.8%,高出对照组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5%,与对照组6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肌桥可以减轻心肌桥的压迫切力,稳定血液流速,减少血栓形成几率,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心衰时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激活,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增高,体外试验证明,人体衰竭,心脏NE的浓度足以产生心肌细胞的损伤,刺激心肌细胞的肥大,介导心室重塑,造成心功能恶化。β-受体阻滞剂除能延缓和逆转心室重塑外,还有抗心律失常、降低猝死、抗心肌缺血的作用。目前已有  相似文献   

4.
罗翠玲 《广西医学》2003,25(12):2609-2610
慢性充血性心衰 (CHF)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心血管疾病 ,我科于 2 0 0 0年 6月开始应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 CHF,取得显著疗效 ,现将我们用药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选择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在我科住院的各种病因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 1 2 4例 ,随机分为美多心安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美多心安治疗组 6 2例 ,男性4 6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2 4~ 83岁 ,平均年龄 6 2岁。对照组6 2例 ,男性 4 1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 4~ 80岁 ,平均年龄 6 4岁。二组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基础心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降脂药物的现状,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β受体阻滞剂对于AMI早期及其预后的重要意义和他汀类降脂药物对于AMI患调脂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分析从200—2002年226例因AMI入院的患出院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物和抗血小板、硝酸酯类药物的情况,血清胆固醇水平。【结果】从2000—2002年AMI患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无明显改变,使用率较低,平均为37.6%。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血清胆固醇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达标率逐年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对于AMI及其预后具有多种有益效应,应加强其应用力度,在临床中应注重血清胆固醇的达标率情况。  相似文献   

6.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98年10月-2004年12月治疗慢性心衰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75例为治疗组,用倍他乐克加常规疗法,75例为对照组,单用常规疗法。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减慢心率和降低病死率方面均成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衰可显著降低死亡率,这一疗效不受心衰程度和病因的影响。本文介绍了CIBIS-Ⅱ试验,并讨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各种病因心衰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随着心力衰竭的治疗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近年来研究表明,合理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已成为常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新未 《医学综述》1998,4(10):566-568
<正>慢性交感神经的激活曾被视为心衰时维持心脏排血及器官灌注的重宴代偿机制。但长期的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有可能导致心衰的恶化,使患者活动耐量减低、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存活率减低。使用β受体阻滞剂拮抗交感神经的激活可能有利于心衰的治疗。但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机制、适应症的选择、用药剂量、品种及用药终点等尚无一致认识。本文综述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择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抗心衰药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心功能状态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25例,2例患者治疗无效,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30例,9例患者治疗无效,有效率为85.0%,明显低于观察组疗效(96.7%),P<0.05.结论 采用β受体阻滞剂与常规抗心衰药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心功能情况,较常规抗心衰治疗效果更明显,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现况,采取措施,优化心力衰竭的防治干预策略,充分发挥药物对心力衰竭的治疗、预防、保护方面的优势。方法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02-2007年5年间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病例,筛选出187例心力衰竭的病例。将收集到的病例资料整理后进行相对数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的临床使用率为32.1%。结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基本病因治疗的前提下,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将会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治疗上的特点,多以减慢心率、延长舒张时间来改善舒张功能,临床上多用β受体阻滞剂及恬尔心。方法 我院将1997年12月至1999年1月间的36例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β受体组(美托洛尔、阿替洛尔)17例和恬尔心组19例观察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E/A值及EF值的变化。结果 对临床症状及E/A值无显著差异,对EF值β受体组优于恬尔心组,对V1导联的负性P,β受体组优于恬尔心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和恬尔心都有减慢心率及负性肌力作用,由于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的病人多是由高血压病、冠心病引起,收缩功能存在潜在的异常现象,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交感神经、降低儿茶酚胺的损伤及β受体密度上调改善收缩功能,因此β受体阻滞剂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治疗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较恬尔心有阳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BNP监测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β1受体阻滞剂使用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体征和临床表现来指导用药,观察组根据BNP降低幅度来指导用药,对比临床疗效和用药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起始用药时间(5.8±2.1)d小于对照组(7.6±1.1)d,观察组平均用药量(35.9±7.1)mg/d大于对照组(28.1±5.1)mg/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BNP监测有利于早期及准确指导β1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徐百升  夏璐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86-3887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多数心血管病的结局,也是心血管病常见的死亡原因。在过去的10年中,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了根本性的转变,β受体阻滞剂——这种曾被禁用于心衰患者的药物,现已成为慢性心衰常规治疗的一部分,就是上述治疗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典型范例。本文观察了68例慢性心衰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谢东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61-161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20例,在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8周后,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美托洛尔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2周有效率为50%,8周有效率为70%。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的疗效,评价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DCM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用左卡尼汀1.5g,1次/d静点,同时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14d.对照组采用一般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后对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7%,两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p<0.05).随访第6个月时,两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较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能显著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肌损害而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衰竭所形成的一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终末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它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其发病率在逐年快速增长,且预后差,有临床症状的患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