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成  周辉 《重庆医学》2024,(7):1021-1026
目的 分析外伤后嗅觉障碍(PTO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25例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别于出院后2周、6个月进行随访,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嗅觉测试(UPSIT)评分改善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PTOD患者117例,发病率18.9%,其中预后良好50例,预后不良6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性别、高血压史、受伤着力部位、合并额叶挫伤、年龄、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OR=1.138,95%CI:1.076~1.204,P<0.001)、住院时间长(OR=1.229,95%CI:1.064~1.420,P=0.005)、受伤时枕部着力(OR=9.123,95%CI:2.175~38.276,P=0.003)、合并额叶挫伤(OR=16.255,95%CI:3.267~80.869,P=0.001)是PTO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受伤时枕部着力及合并额叶挫伤的PTOD患者,更要提供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亭亭  王帝  金朋  郭伟 《安徽医学》2023,44(3):339-342
目的 分析各类型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22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首诊医院、中毒原因、中毒方式、毒物种类及预后等资料。结果 共69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293例(42.03%),女性404例(57.97%)。自服过量药物为首要中毒原因(69.2%),其中镇静类药物为主要类型(25%);农药中毒呈逐年降低趋势,其中有机磷类农药中毒居多(15.1%)。农药及药物中毒在4~6月份发生率较高,生物类中毒在7~9月份发生率较高。行血液净化184例(26.4%),气管插管94例(13.5%)。经诊治,626例痊愈(89.1%),死亡及放弃治疗患者71例(10.9%)。结论 急性药物中毒的发生率最高,经口摄入为最常见中毒途径,经积极救治急性中毒患者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导致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2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得出的单因素相关危险因素再纳入多因素分析以得出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总体病死率为13.4%,Stanford分型A型病死率为28.9%,B型病死率为3.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A型主动脉夹层〔OR=9.84,95%CI(3.37,28.93)〕、收缩压低〔OR=5.16,95%CI(1.00,26.50)〕、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OR=5.00,95%CI(1.25,20.02)〕、入院情况危急〔OR=3.44,95%CI(1.51,7.84)〕和有放射痛〔OR=3.25,95%CI(1.05,10.05)〕是5个导致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情况危急、有放射痛、A型、收缩压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是导致主动脉夹层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PLT)的比值(RPR)与脓毒症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5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90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89)和非死亡组(n=6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RPR与其他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RPR最佳临界值(cut-off值=0.111)将入组患者分为低RPR组(n=67)与高RPR组(n=83),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28 d生存率。结果 死亡组降钙素原(PCT)、RDW、RPR、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住院时间均高于非死亡组(P<0.05);死亡组白蛋白(ALB)、PLT低于非死亡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PR(OR=4.952,95%CI:1.802~13.609)、RDW(OR=3.636,95%CI:1.602...  相似文献   

5.
汪青  钱胤华  黄昊强  徐锋  陈勇  彭志坚 《重庆医学》2023,(15):2305-2309+2314
目的 调查昆山地区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8 194例昆山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 259例,女18 935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8 194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8(12,23)ng/mL,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为59.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比值比(OR)=2.210,95%置信区间(95%CI):2.082~2.345,P<0.001]、冬季(OR=1.598,95%CI:1.481~1.724,P<0.001),女性(OR=2.042,95%CI:1.932~2.158,P<0.001)、低龄(OR=2.439,95%CI:2.104~2.829,P<0.001)是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结论 昆山地区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维生素D缺乏比较普遍,尤其在冬春季住院的低年龄段女性患者,应进行维生素D缺乏的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死亡风险。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住院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为病例组(42例),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Non-MDRAB)血流感染患者为对照组(18例),分析MDRAB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其感染患者相关死亡风险。结果:除替加环素与多黏菌素外,2018—2020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70%。不恰当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OR=8.62;95%CI:2.078~35.751)和有过ICU入住史(OR=5.952;95%CI:1.461~24.249)是住院患者MDRAB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与Non-MDRAB血流感染患者相比,MDRAB血流感染患者住院期间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log-rank P<0.05)。重症肺炎(HR=2.667;95%CI:1.011~7.039)和休克(HR=5.294;95%CI:1.522~18.411)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住院期间的潜在死亡因素。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MDRAB血流感...  相似文献   

7.
胡斌  周敬群 《广东医学》2012,(21):3233-323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正常水平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CHF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首次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将患者分为BNP正常组(≤100 pg/mL)和BNP升高组(>100 pg/mL);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价各因素对重度C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相关性。结果共592例重度CHF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平均随访2年。BNP正常组和BNP升高组分别为106例(17.91%)和486例(82.09%),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为416例(70.27%)和176例(29.73%)。BNP正常组和BNP升高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68.85%和24.91%。存活组与死亡组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发现年龄、心力衰竭病程、收缩压、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BNP正常患者人数构成比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8项指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BNP正常(OR=2.68,95%CI:2.47~2.84,P<0.01)、心力衰竭病程(OR=1.56,95%CI:1.41~1.68,P<0.01)、心功能分级(OR=1.79,95%CI:1.67~1.91,P<0.01)、LVEF(OR=0.91,95%CI:0.87~0.93,P<0.01)、LVEDd(OR=1.37,95%CI:1.25~1.42,P<0.01)以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OR=0.87,95%CI:0.82~0.94,P<0.01)与重度CHF患者死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于重度CHF而言,血浆BNP水平正常患者较血浆BNP水平升高患者预后差,血浆BNP水平正常是影响重度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RIFLE标准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cur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寻找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及时诊治AKI、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取2002年3月至2012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确诊为AKI的患者的完整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AKI住院患者的发病率、病因、发病情况及患者肾功能的预后情况.结果根据RIFLE标准,住院AKI患者有234例,AKI-R组9%,AKI-I组11.1%,AKI-F组79.9%,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9%.其中男女比例为1.85:1,平均年龄为(46.4618.18)岁,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89岁.病因:ATN占53.4%,肾前性占30.8%,其他占5.98%,AIN占5.1%,肾后性占4.7%.30 d预后,AKI-R组肾功能未恢复14.3%,AKI-I组11.5%,AKI-F组30.6%.总死亡率为3.8%.55.6%的AKI患者行血透,其中AKI-F组85.6%行血透治疗.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血Scr值(P<0.01,OR=1.436,95%CI:1.306~1.622)及高血尿酸(P<0.05,OR=1.120,95%CI:1.529~2.742)是AKI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的AKI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率高,但病死率低,可能与地域、病种、病例数少有关.入院时血Scr值与患者肾功能恢复密切相关,在高危及损伤阶段的AKI患者46例中,有6例肾功能未恢复,提示临床应高度重视早期肾损伤阶段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下洗胃在急性中毒病人抢救中的价值。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洗胃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持续负压吸引下洗胃。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洗胃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洗胃液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插管一次成功率96.7%(29/30)明显比对照组高70%(21/30)(P<0.05);观察组患者的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阿托品总用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反跳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洗胃不良反应发生率3.3%(1/30)明显比对照组70%(21/30)低(P<0.05)。结论:持续负压吸引下洗胃在急性中毒病人抢救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12年12月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单纯EVL治疗患者320例的资料,统计其性别、年龄、肝硬化原因、合并症、是否患肝癌、相关手术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胃镜结果等因素对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和患者预后的影响,寻找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量至大量腹水(OR=60.21,95%CI 10.10~415.35,P<0.01)、结扎点数(OR=16.28,95%CI 5.05~76.28,P<0.01)、静脉曲张程度(OR=14.96,95%CI 3.84~77.49,P<0.05)和凝血酶原时间(PT)>18 s(OR=12.26,95%CI 1.85~67.65,P<0.05)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应予积极的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4—2014年间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探讨,以对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武汉同济医院住院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 037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分析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十年期间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107例(10.32%),(53.23±10.37)岁,未死亡930例(89.68%),(53.59±11.81)岁。死亡患者入院到死亡的天数(4.17±1.65)d,Logistic回归分析示入院时低血压(P=0.047,OR=1.378,95%CI:1.654~2.171)、脉搏快(P=0.031,OR=1.321,95%CI:1.003~1.039)、心包积液(P=0.016,OR=2.031,95%CI:1.147~3.619)、白细胞计数(P=0.018,OR=1.281,95%CI:1.013~1.162)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P=0.011,OR=1.269,95%CI:1.028~1.119)是主动脉夹层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药物是其保护因素,能减少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结论入院时低血压、脉搏快、心包积液、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是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药物是主动脉夹层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02/2020-08月在某院儿科住院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有无AAD将患儿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可能引起患儿AAD的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纳入的231例儿科住院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共有58例(25.11%)患儿出现AA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0.685,95%CI:0.480~0.979)为儿科住院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AAD的保护性因素;抗菌药物使用时间≥5天(OR=1.435,95%CI:1.018~2.022)、二联用药(OR=1.468,95%CI:1.036~2.081),三联用药(OR=1.379,95%CI:1.021~1.861)、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OR=1.505,95%CI:1.096~2.068)及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OR=1.429,95%CI:1.018~2.006)为危险因素(P<0.05)。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451例AI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发生率为4.65%(21/451),影响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颈动脉中重度狭窄≥50%(OR=6.901, 95%CI :1.992~23.908)、白细胞计数升高(OR=1.186, 95%CI :1.058~1.329)、完全前循环梗死(OR=5.581, 95%CI :1.947~16.002)、后循环梗死(OR=4.235, 95%CI :1.202~14.921)、基线NIHSS评分(OR=1.225, 95%CI :1.108~1.353)、肺部感染(OR=4.719, 95%CI :1.190~18.710)等。结论 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AIS患者入院后应及早进行干预和规范治疗,才能降低住院期间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90例,全面采集入院临床特征、既往史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并将所有病例按照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亚型分类标准进行卒中分型,以住院30 d内死亡为结局,对影响死亡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死23例,病死率4.69%。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59,95%CI 1.046~1.516)、并发症(OR=65.073,95%CI 11.505~368.053)及入院NIHSS评分(OR=1.239,95%CI 1.114~1.378)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死亡独立相关。结论高龄、有并发症、入院NIHSS评分高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9,(1):35-38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住院患者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240例,按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成2组,无IR组和IR组。按颈动脉中是否有斑块分为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分析IR与住院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240例患者中,110例(45.8%)存在IR,144例(60.0%)有颈动脉斑块,IR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是67.3%高于无IR组的53.8%,其中,IR人群发生颈动脉斑块是无IR人群的1.960倍(95%CI,1.119-3.431,P<0.05)。年龄(OR,1.045,95%CI,1.011-1.079,P<0.01)和LDL-C (OR,1.549,95%CI,1.004-2.390,P<0.05)是无IR人群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R人群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了年龄(OR,1.073,95%CI,1.027-1.121,P<0.01)和HDL-C(OR,0.178,95%CI,0.035-0.897,P<0.05)之外,还包括HOMA-IR (OR,1.732,95%CI,1.131-2.651,P<0.05)。结论:IR住院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IR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了年龄和高血脂,HOMA-IR也参与了住院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IR的筛查可作为预防颈动脉斑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各种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急诊及住院部住院的30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有关指标与预后(存活或死亡)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出血量(OR=1.095,95%CI为1.053~1.139,P=0.000)、脑疝形成(OR=3.893,95%CI为1.133~14.005,P=0.031)、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R=0.922,95%CI为0.885~0.957,P=0.000)、感染(OR=8.382,95%CI为2.333~30.117,P=0.001)、多器官功能衰竭(OR=22.568,95%CI为2.987~170.445,P=0.003)、上消化道出血(OR=8.795,95%CI为1.433~53.931,P=0.019)是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积极营养支持、降低颅内压、头部亚低温、防止并发症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后低血压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预后,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症医学科内近2年气管插管前血压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插管后低血压组和插管后正常血压组,主要预后指标为28 d病死率,次要预后指标为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日。结果 79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25例(31.65%)气管插管后出现低血压情况,低血压组28 d死亡率较血压正常组明显增高(40.00%比14.81%,P=0.01),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日则未见差异。高龄(OR:1.1,95%CI:1.00~1.1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OR:3.0,95%CI:1.13~8.07)及合并两种以上慢性病(OR:3.6,95%CI:1.18~11.03)为高危因素。结论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后发生低血压事件更多见于老年合并多种慢性病患者,插管后发生低血压增加患者28 d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8.
吕日英  李仕雄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687-1689
目的研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90例肝性脑病患者的40项临床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90名患者中好转102例,恶化死亡188例,病死率64.8%(188/2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肝性脑病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肝肾综合征(HRS)(OR=16.27,95%CI:3.52~74.90)、腹水(OR=7.00,95%CI:2.12~23.10)、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OR=7.00,95%CI:2.12~23.10)、肌酐(OR=1.02,95%CI:1.01~1.03)、血氨(OR=1.02,95%CI:1.00~1.0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OR=0.56,95%CI:0.47~0.65)。结论 HRS、腹水、SBP、肌酐、血氨、PTA是肝性脑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提示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动态监测PTA、血清肌酐及血氨,有望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重症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因乙型流感病毒肺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人口学资料及化验检查差异,采用二元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并与重症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相对比,总结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特点。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例重症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其中男10例,女13例,存活组18例,死亡组5例。死亡组患者中位年龄64(64,72.5)岁,显著高于存活组59(30.25,64.25)岁(P=0.03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比值比(odds ratio,OR)1.307,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1.013~1.686,P=0.039]、血红蛋白(OR 0.845,95%CI0.715~0.997,P=0.046)、以及尿素氮(OR 1.432,95%CI 1.044~1.963,P=0.026)为重症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ICU住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脑卒中临床特征和分析功能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2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收住的脑卒中连续病例163例,以出院时脑功能分类量表评分(范围1~6分)≥4分为功能结局预后差。采集临床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功能结局预后差及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63例脑卒中患儿中男88例(54.0%),起病年龄为4.5(1.2,9.3)岁;缺血性脑卒中(IS)84例,出血性脑卒中(HS)79例,急性期总体出院病死率为16.6%,IS和HS病死率分别为8.3%(7/84)和25.3%(20/79);55例(33.7%)出院时功能结局预后差;136例出院存活患儿中,95例(69.9%)遗留残疾;收入PICU时的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OR=0.658,95%CI:0.582~0.743,P<0.001)与出院时功能结局预后差显著相关;HS(OR=3.071,95%CI:1.121~8.417,P=0.029)和改良GCS低(OR=0.738,95%CI:0.648~0.840,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