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娱乐场所暗娼人群的行为学特征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利用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方式对广州市海珠区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各种档次娱乐场所的暗娼人群性行为安全性进行调查,并通过血清检测梅毒感染状况。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800名暗娼,回收有效问卷672份,其中高档场所342份,中档场所216份,低档场所114份。梅毒感染者167人,感染率24.85%,其中中档场所53人(7.89%),低档场所83人(12.35%),低档场所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档场所(X~2值分别为133.17、40.28,P值均0.05)。416人有吸毒史,其中82人感染梅毒。低档场所暗娼具有年龄高、文化程度低、使用安全套少、梅毒感染率高等特征。结论:各种档次娱乐场所暗娼人群均存在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高危特性,应对暗娼人群进行相关干预,采取健康宣传教育,加强早期治疗,控制传染源等有效措施,切断性病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暗娼人群乙肝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感染的情况,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南省某妇教所收容的1144名暗娼分别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乙肝两对半、HIV1+2抗体检测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初筛,梅毒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TP-PA)进一步确证。结果暗娼人群HBV及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5.73%和29.26%,未发现HIV感染者。结论海南省暗娼人群HBV感染率和梅毒感染率较高,增加了HIV的感染的可能性。提示暗娼是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也是向一般人群传播这些疾病的"桥梁人群",加强对暗娼人群的行为干预和监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吸毒人员梅毒、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5月对广东省三水劳教所的吸毒人员进行了梅毒、HIV感染情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掌握贵港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和HIV感染的情况,为加强血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历年全市无偿献血登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37946名无偿献血员中,梅毒特异性抗体(TP)检出率为1.57%,其中集体献血人群为0.14%,街头献血人群为1.43%。抗HIV阳性率为0.08%,其中集体献血人群为0.0052%,街头献血人群为0.0738%。集体献血人群与非集体献血人群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控制经血传播梅毒和HIV感染是当务之急。加强血液管理、坚决杜绝非法采供血行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大力推广无偿献血、提高血液质量、推广成分输血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女性吸毒人群梅毒及HIV(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某劳教所490名女性吸毒学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梅毒、艾滋病血清学的检测。结果:(1)490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6.80岁,最大年龄46岁,最小18岁。(2)共有370名(75.51%)静脉吸毒,其中144名(29.38%)共用注射器吸毒,有75名(15.30%)伴有卖淫。(3)梅毒、HIV感染率分别为13.88%及2.04%。结论:女性吸毒者是HIV、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梅毒可以促进HIV的传播,由于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从而导致合并HIV感染的梅毒患者和未合并HIV感染的梅毒患者的疾病过程不同.合并HIV感染的梅毒患者可有一些不典型和较严重的临床表现,病程进展加速,梅毒血清反应假阴性和经充分治疗后血清复发率及常规苄星青霉素治疗失败率均较非合并HIV感染的梅毒增高.合并HIV感染的梅毒患者累及心血管的时间缩短,神经梅毒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长期连续地观察性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和流行趋势,了解性病的高危和低发人群,监测近年来在我市迅速增多的梅毒和艾滋病的流行动态,按照全国性病防治研究中心所制订的方案,我们进行了该项调查。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惠州市不同人群HIV感染率及梅毒的患病率。收集2004年4~9月和2005年4~9月一般人群(单位体检人员)、性病门诊就诊者和吸毒人员(戒毒所戒毒者)的血清各800份,用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HIV初筛、梅毒血清学初筛和确证检测。三组人员的HIV感染率分别为0、0.75%和1.75%,梅毒的患病率分别为0.63%、8.75%和11.13%。HI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在高危人群中较严重,性病门诊HIV感染者中,经性接触感染的例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9.
例1男,28岁。躯干及四肢红斑伴瘙痒2个月,眉毛脱落1个月。查体见双侧眉毛全部脱落,背部散在分布黄豆至花生大红色斑疹,右大腿及双小腿伸侧见约十个直径1~4cm的圆形红色斑疹,界清,稍浸润,上均覆白色鳞屑,血CD4计数520个/μL,CD4/CD8比值1.1。例2男,56岁。全身皮疹2个月。颈部及双侧腹股沟见数个无痛性肿大淋巴结,颜面、躯干及四肢密集分布黄豆至蚕豆大暗红色浸润性丘疹、斑块及结节,部分表面破溃并坏死,右小腿踝关节屈侧见3.0cm×2.0cm大溃疡,表面坏死和渗液,血CD4计数364个/μL;CD4/CD8比值0.15。例1血RPR 1∶128(+),例2血RPR 1∶32(+),例1和例2血TPPA、抗HIV抗体初筛及确诊试验皆阳性,均诊断为二期梅毒和HIV感染,予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皮疹已消退。  相似文献   

10.
梅毒患者如同时兼有 HIV 感染,其病情变化可较急剧。HIV 和梅毒旋螺体之间的交互致病作用使机体对这两种病原体均处于免疫缺陷状态,可减弱患者对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发生恶性梅毒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
韩英 《中国性科学》2013,(11):37-39,48
目的:研究苏州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梅毒和HIV抗体检测结果,并分析其对梅毒、艾滋病等相关预防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采用类型抽样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街道登记的1500名外来苏州的务工人员根据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采集其静脉血进行梅毒和HIV抗体检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500名苏州外来务工人员对梅毒、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1500名外来人群中,HIV检测阳性者0例,感染率为O%;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者74例,梅毒感染率为4.93%。共发放15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1410份有效调查问卷。1410份有效调查中,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对梅毒、艾滋病知识了解情况良莠不齐,但普遍知晓性传播及相关的预防办法,并对相关的治疗知识了解不全。1410名外来务工人员中54.68%的人有性交经历,其中22.84%为非婚性性行为,42.27%为固定性伙伴;并且每次使用安全套的人员较少,从未使用安全套的人员较多。结论:苏州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梅毒感染情况严重,无HIV阳性者;其对梅毒及HIV预防知识了解程度有限,需要进一步开展宣传活动,并且加强预防高危行为的宣讲。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酒店工作人员,曾有国外打工经历,因躯干及四肢有多处暗红色斑丘疹10余天,表面光滑无鳞屑呈对称分布,于今年7月来我院性病门诊就诊。体检:T37.2℃,P78次/min,R21次/min,BP120/90mmHg。双侧下颌、颈前、腹股沟处可触及多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实验室检查:血、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23岁。主诉:肛周潮湿、里急后重感1周。现病史:患者自诉近一周肛周常有轻度瘙痒,肛周不适并伴里急后重,有潮湿感,纸巾揩拭后纸巾间有黄色分泌物。每天大便3~4次。患者自述为同性恋,近3个月与多个性伴有多次无保护肛交及口交史。既往史:2010年12月曾在外院诊断为梅毒,同时  相似文献   

14.
l临床资料 患者男,2l岁,学生,因而部、躯干部丘疹1月,加霞伴发热、淋巴结肿大l周,于2012年6月入院。1月前,患者面部、躯干出现散在黄豆大小匠疹、脓疱疹,尤瘙痒及疼痛等自觉症。。外院诊断为“痤疮”。口服罗红霉素,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病情无明显好转。l周前病情加重,皮疹泛发全身,四肢出现黄豆大小的结节,躯干部、阴茎包皮、阴囊部分丘疹中心发生坏死,形成浅表性溃疡。患者平索身体健康,自发病以来,饮食差,体重减轻约4kg。发热、乏力伴关节疼痛,体温波动在39.3-40.2℃,尤腹泻。否认手术、外伤史及输血史;否认吸毒史,发病2月前曾与网友有性接触史。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双侧腋下、腹股沟、脐周皮损4个月。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脐周出现蚕豆大皮损,偶有瘙痒,未予诊治。后双侧腋下、腹股沟亦出现类似皮损,多家医院以感染?及皮肤肿瘤予抗生素静滴,略有好转,但皮疹从未消退,后逐渐增大。发病以来患者伴有不规则发热,消瘦,无关节疼痛;否认外伤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有多次冶游史。体检:T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阴囊红斑潮红、肿胀、疼痛6个月.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阴囊出现弥漫红斑,潮红,轻度肿胀,渗出,瘙痒.当地医院诊为阴囊湿疹.给予口服抗组胺药,外用雷佛奴尔溶液湿敷,症状略见好转,红斑颜色变深,渗出减少,但瘙痒及疼痛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17岁。因外阴溃疡,躯干红斑20d,于2018年1月23日来我科诊治。患者20d前肛周出现丘疹及脓疱,随后发展为结节,表面形成溃疡,其上有脓性分泌物,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行走困难。外院诊断为毛囊炎,治疗后症状无缓解。10d前右侧大阴唇亦出现一圆形溃疡,  相似文献   

18.
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躯干四肢鳞屑性丘疹2个月,肛周反复破溃1个月.2个月前患者躯干部位出现数个红色丘疹,四肢也逐渐出现类似皮疹,伴微痒,皮疹不能自行消退.外院以银屑病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7岁。全身暗褐色斑疹2个月,外阴溃疡1个月。皮肤科情况:面、胸、背、躯干及四肢可见圆形或椭圆型斑疹、斑丘疹及丘疹,外阴见两处溃疡,大、小阴唇明显肿大。肝、肾功能和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TPPA(+),CD4+/CD8+为0.207;Ⅱ型疱疹抗体IgG(+);Ⅱ型疱疹抗原(+)。HIV抗体确证试验(WB)阳性。诊断:二期梅毒;生殖器疱疹;HIV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实验诊断方法,研究HIV与梅毒同时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和电化学发光法(ECLA)同时检测192例HIV-Ab/P24阳性血清,包括疾控中心免疫印迹(WB)阳性血清77例(实验组),不确定和阴性血清115例(对照组),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TPPA阳性36例(18.8%),TRUST阳性27例(14.1%),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P0.01);对照组中,TPPA阳性8例(4.2%),TRUST阳性2例(1.0%),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5,P0.01)。结论:HIV感染患者,合并感染梅毒的几率很大,且梅毒发作期患者比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