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复合舒芬太尼在骨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复合组(n=50)和对照组(n=50)。术后均采用PCIA,镇痛时间均为24h。复合组:氢吗啡酮2 mg+舒芬太尼50μg;对照组:舒芬太尼50μg。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镇痛及镇静效果、PCIA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复合组术后2、12、24 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疼痛VAS评分及不同时间Ramsay评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术后24 h PCIA泵自动进药量、舒芬太尼补充用量明显降低,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也明显减少(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复合舒芬太尼在骨科手术术后PCIA对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4):1254-1257
[目的]探讨携带利多卡因局部镇痛泵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将60岁以上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病例分为两组,一组术后伤口放置局部镇痛泵持续缓释利多卡因(局部镇痛泵组),一组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输入稀释芬太尼(PCIA组)。比较两组术后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口延期愈合率、感染率;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镇痛泵依从性比率。[结果]局部镇痛泵组术后1h VAS评分高于静脉镇痛泵组(P=0.016),术后2 h VAS评分与PCI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0),局部浸润组术后24 h(P=0.024)、48 h(P=0.012)VAS评分低于静脉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 h后局部镇痛泵组应用额外镇痛药比例低于PCIA组(P=0.015),局部镇痛泵者依从性优于PCIA组(P0.001)。局部镇痛组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静脉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口延期愈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伤口感染。[结论]对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局部镇痛泵持续静息镇痛效果优于PCIA泵,能明显减少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全身麻醉患者,局部镇痛泵应用时如果配合术中伤口局部浸润麻醉或者术后早期辅助额外小剂量镇痛药物镇痛效果可能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CTAPB)与单次腹横肌平面阻滞(STAPB)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纳入拟行LC患者90例,分成对照组、S组和C组,每组30例,S组和C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分别行STAPB和CTAPB,术毕三组患者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三组患者术后1,6,12,24,48,72 h切口部位及腹部深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72 h内PCIA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S组和C组患者术后1、6和12 h切口部位和腹部深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S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4、48和72 h切口部位和腹部深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24、48和72 h切口部位和腹部深处VAS评分显著低于S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72 h内S组和C组患者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C组患者术后PCIA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少于S组患者(P0.05)。S组和C组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S组和C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C组患者满意度高于S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TAPB可有效增强LC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减少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降低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可作为LC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为膝关节置换手术围术期镇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股神经连续阻滞镇痛组(FNB)或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记录术后4,12,24及48小时两组患者静息与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需口服镇痛药物,局麻药中毒,置管并发症,皮肤瘙痒,术后恶心呕吐,术后尿潴留,谵妄等麻醉和镇痛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手术时间与住院天数。结果共纳入患者7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与住院天数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FNB组患者术后12小时静息状态VAS评分低于PCI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4、24及48小时,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动状态下,FNB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4,12,24,48小时均低于PCI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局麻药中毒,置管并发症,术后尿潴留,口服镇痛药物,谵妄等麻醉和镇痛副反应发生例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患者术后发生皮肤瘙痒与恶心呕吐例数多于FN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提供较静脉麻醉更好的镇痛效果,且副作用发生率更低,可以在熟练掌握神经阻滞及置管后连续镇痛的基础上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如何合理搭配使用,以实现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且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的120例TKA,随机分为A、B、C、D 4组。A、B组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C、D组不使用PCIA;A、C组术后6 h口服西乐葆400 mg,此后每12 h口服西乐葆200 mg至术后2周或VAS评分3分;B、D组术后6 h肌注帕瑞昔布40 mg,此后每12 h肌注帕瑞昔布40 mg,连续3 d后改为每12 h口服西乐葆200 mg;如镇痛不足追加吗啡注射。记录48 h内镇痛药物的总用量,每日记录患者VAS评分、术后引流量及膝关节活动度、睡眠满意度,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B组术后6 h VAS评分明显低于C、D组(P0.05);术后12 h,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无论是在静息状态下还是活动状态下,术后3 d内B、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C组(P0.05)。4组均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使用PCIA的A、B组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并发症显著增加(P0.01)。4组术后引流量、睡眠满意度及术后第2、3、7 d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KA术后患者应用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可取得满意临床镇痛效果,帕瑞昔布结合PCIA镇痛效果更为明显。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不增加失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伤口单次局部浸润罗哌卡因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选择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根据镇痛方式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25例):术毕切口浸润0.25%罗哌卡因20 ml,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25例):术毕切口浸润生理盐水20 ml,术后行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不同时间评定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膝关节主动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4、6、8、12 h VAS评分:罗哌卡因组分别为1.28分±1.03分、2.17分±1.67分、2.13分±1.76分、2.38分±0.34分,对照组分别为2.75分±1.09分、3.25分±1.29分、4.50分±1.51分、4.62分±1.6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48 h VAS评分:罗哌卡因组分别为3.20分±1.21分、3.17分±0.84分,对照组分别为3.28分±1.21分、3.56分±1.1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与对照组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膝关节ROM及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PCIA用于TKA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有利于膝关节术后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髂筋膜腔隙连续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6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ID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患者经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应用髂筋膜腔隙连续阻滞。比较术后所有患者静息与运动时的VAS疼痛度评分、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和花费。结果术后6、12、24、48小时,静息VAS疼痛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VAS疼痛度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36.6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P0.05),观察组的医疗花费明显比对照组要少(P0.05)。结论髂筋膜腔隙连续阻滞能够减弱老年患者进行髋关节手术后的运动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e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PCIA联合TAPB组作为观察组;PCIA组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为52例。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全麻后行超声引导下以0.25%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术毕双侧再给予0.25%罗哌卡因各20ml。对照组在术后给予PCIA(舒芬太尼150μg+150ml生理盐水)。统计两组病人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4、8、24小时)VAS评分、PCIA触发次数。结果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术前ASA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减少;术后(4、8、24小时)VAS分、PCIA触发次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A联合TAPB对于腹腔镜直肠癌病人术后镇痛效果优于PCIA单用,有利于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2组产妇生命体征、镇痛效果评分、新生儿心率及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镇痛前及镇痛30 min后VAS镇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镇痛30 min后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镇痛60 min、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IA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是镇痛效果不如PCEA,不能替代后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联合PCIA在跟骨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的10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采用超声引导下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联合PCIA镇痛,对照组采用单纯的PCIA,比较两组术后的VAS、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手术后8h、24h以及48h,观察组患者在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24h内PCIA按压次数明显的少于对照组,PCIA药物剩余量明显的多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联合PCIA能够有效地减轻跟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估的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60例,数字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n=30)。分别给予PCIA和CFNB作为术后镇痛方式。两组患者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在围手术期,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记录吗啡累计用量,观察患肢肌力,初次下地时间及镇痛相关并发症等指标。在术后1年随访时,根据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在术后6、12、24、36、48h静息状态下,CFNB组的疼痛评分(VAS评分)均比PCIA组明显低(P〈0.05)。术后24h,48h进行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时累计吗啡用量均比PCIA组明显低(P〈0.05)。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低于PCIA组。术后1年,两组在膝关节功能评价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FNB在TKA术中的初期镇痛效果优于PCIA。与PCIA相比,CFNB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较少,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为TKA术后镇痛策略中一种安全、实用和有效的方法。术后1年,两组患者在功能评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对肋骨骨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ESP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ESP组行超声引导下术侧ESP阻滞,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术后均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中病人生命体征、麻醉药物用量,手术后VAS评分和Prince-Henry(P-H)疼痛评分,PCIA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中ESP组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8小时内ESP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ESP组术后VAS评分和P-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能减少肋骨骨折病人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PCIA的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麻醉方式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资料,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静脉自控镇痛泵为对照组,观察组为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手术前及术后VAS疼痛评分、手术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期内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麻醉期相关指标对比:同组内气管插管后(T_1)、手术切皮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HR和MAP分别与T_0比较,P0.05;相同T_1、T_2、T_3时点组间比较观察组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两组病人T_4时点VAS评分值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全麻清醒时(T_5)、术后2小时(T_6)、12小时(T_7)、24小时(T_8)VAS评分相同时间点VAS评分值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VAS评分相对较低,镇痛效果相对较好,P0.05。术后48小时镇痛效果满意,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病人行THA手术时,采用超声引导下FICB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减少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干扰、术后镇痛效果好,更有利于病人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TURP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三种镇痛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镇痛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prostatic resection,TURP)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效果。方法TURP手术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三组:56例术后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c,PCEA)者为PCEA组;47例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 anesthesia,PCIA)者为PCIA组;35例术后接受吲哚美辛栓肛塞加吗啡肌注为常规镇痛组。比较三组手术当日及术后3 d膀胱痉挛的次数、疼痛评分及膀胱冲洗时间。结果PCEA组与PCIA组膀胱痉挛次数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膀胱冲洗时间亦短于常规镇痛组(P〈0.01)。结论TURP术后应用PCEA、PCIA预防膀胱痉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各年龄组患者脊椎融合术后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进行镇痛治疗的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评价镇痛效果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于我院行脊椎融合手术的患者154名,根据年龄分为20岁以下组、20岁~39岁组、40岁~59岁组和60岁及以上组,各组再根据性别分为2个亚组.记录患者术后的痛觉评分、与PCIA应用有关的并发症以及患者对PCIA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各组患者使用PCIA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PCIA使用时间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联.40岁~59岁年龄组中患者VAS评分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女性患者组中VAS评分与年龄存在正相关.87.7%的患者对术后PCIA治疗的满意度为优和良.结论 PCIA治疗腰椎融合术术后疼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均合并EH,依据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三组,肌注哌替啶组(P组)、芬太尼PCIA组(F组)和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芬太尼PCIA组(CF组).使用芬太尼1.0mg稀释至100ml,PCIA均采用负荷量-持续背景量-PCA量模式,背景剂量芬太尼20 μg/h,PCA追加剂量5 μg,锁定时间15 min.记录病人术后镇痛4、8、24、48 h 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监测入院时、术后24、48 h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血糖(Glu),同时记录MAP、HR.结果 镇痛期间F、CF组VAS低于P组(P<0.01),CF组低于F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F组高于P组(P<0.01),CF组高于F组(P<0.05),三组均无过度镇静.CF组MAP、HR术后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血浆ET、血浆CGRP浓度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ET、Glu浓度和MAP、HR F组低于P组,CGRP浓度高于P组(P<0.05).术后ET、Glu浓度和MAP、HR P组>F组>CF组;术后CGRP浓度:CF组>F组>P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病人,可乐定透皮贴剂增强芬太尼PCIA镇痛作用,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对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4例开腹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自控静脉镇痛(PCIA)镇痛,对照组行单纯PCIA镇痛。记录2组患者术后清醒拔管即刻(T_0)、2 h(T_1)、6 h(T_2)、12 h(T_3)、24 h(T_4)各时间点的Prince-Henry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穿刺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各时段镇痛装置按压次数。记录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_0、T_1、T_2时点Prince-Henry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6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可降低腹部手术后6 h内Prince-Henry评分,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及并发症,术后镇痛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颈椎后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罗哌卡因复合氯诺昔康组(L组)和单纯氯诺昔康组(C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L组缝皮前用0.5%罗哌卡因20ml浸润切口周围,术毕两组均静脉注射(>15s)氯诺昔康8mg,术后均行氯诺昔康PCIA。记录术后4、8、12、24、48h的疼痛VAS评分,PCIA冲击总量,追加镇痛药使用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12、24、48hL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L组PCIA冲击总量少于C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联合氯诺昔康PCIA应用于颈椎后路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纯氯诺昔康PCIA。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案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80例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观察组120例接受全凭静脉麻醉+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镇静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小时、术后48小时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Ramsay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首次补救性镇痛时间比较,观察组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应用全凭静脉麻醉+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甲泼尼龙、右美托咪定和肾上腺素局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8年3月~2019年1月拟行单节段腰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 PLIF)的8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鸡尾酒组和对照组各40例。鸡尾酒组手术结束后用“镇痛鸡尾酒”溶液在切口两侧逐层浸润,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在切口两侧逐层浸润,术后均常规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泵。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2 h、4 h、6 h、12 h、24 h及48 h的疼痛VAS评分,术后首次追加镇痛的时间、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PCIA泵曲马多用量、术后曲马多肌内注射用量、术后曲马多总用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腰背肌开始锻炼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鸡尾酒组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48 h时VAS评分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