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细胞因子研究的深入,炎性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退变的椎间盘组织能产生炎症介质,这就提示椎间盘的退变与其局部的炎症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有关.在椎间盘退变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存在是疾病的原因还是结果,目前还不清楚.最有可能的解释是炎性细胞因子可能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椎间盘细胞,通过改变其生物学行为和(或)产生病理效应,从而参与椎间盘的退变.而退变的椎间盘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后,可产生各种炎性细胞因子诱导并引起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后,又反过来刺激各种炎性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慢性疼痛是一类机制复杂的疾病,神经炎症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促进机制.而NLRP3炎性小体是模式识别受体激活后形成的一种多蛋白复合体,在接收到外源性和内源性信号后,能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继而引发神经炎症.众多证据表明,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神经炎症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靶向NLRP3可能是一种新颖而...  相似文献   

3.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退行性脊柱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可导致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侧凸等众多脊柱外科常见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与个人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1].目前,尚无从根本上逆转IDD进程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4.
椎间盘退变是人体的一种自然衰老过程。但它可引起一系列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尤其是椎间孔狭窄)、退变性腰椎体滑脱、节段性腰椎不稳定和退变性腰椎侧凸等。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来治疗椎间盘退变。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基础科学在椎间盘退变的组织病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这使得椎间盘再生治疗成为近10年来的临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腰背痛的病理生理学原因之一。多年来,对椎间盘细胞、生化特性以及微环境的研究,发现椎间盘退变时呈现细胞凋亡、细胞数减少、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降低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加等。因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学者开始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即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生物学治疗包括细胞治疗、基因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退变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退变性疾病,在脊柱外科最为常见。目前临床治疗仍然致力于退变终末期(例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症等),不能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进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椎间盘退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椎间盘退变的治疗也有了新的发现。基因治疗为延缓椎间盘退变提供了新方法,现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糖皮质激素使用导致股骨头中骨代谢及稳态失衡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机制之一。细胞焦亡关键因子NLRP3炎性小体在SANFH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确NLRP3炎性小体的结构,激活途径和调控机制,以及NLRP3炎性小体和下游炎性因子IL-1β、IL-18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机制,将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靶点。该文对NLRP3炎性小体在骨代谢及稳态中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系统阐述NLRP3炎性小体与SANFH成骨和破骨分化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治疗性浅低温(34℃)后处理的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7~10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34℃浅低温后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H组)、34℃浅低温后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3-TYP组(HT组)和34℃浅低温后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3-TYP+MCC950组(HTM组),每组12只。S组在37℃灌流液平衡灌流大鼠心脏180 min; IR组在37℃灌流液平衡灌流大鼠心脏30 min后,缺血30 min, 37℃灌注液再灌注120 min; MH组在37℃灌流液平衡灌流大鼠心脏30 min后,缺血30 min, 34℃灌注液再灌注120 min; HT组在37℃灌流液平衡灌流大鼠心脏30 min后,缺血30 min,在灌注液中加入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3(sirt3)抑制剂3-TYP后行34℃灌注液再灌注120 min; HTM组在37℃灌流液平衡灌流大鼠心脏30 m...  相似文献   

9.
潘成  江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3,(12):1102-1105+1110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DD)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之一,是导致腰痛的主要病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在退变的髓核细胞中能够观察到线粒体稳态系统的失调。线粒体稳态系统可调控髓核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进而影响IDD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从线粒体抗氧化系统、线粒体蛋白质稳态、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生物发生和线粒体自噬等方面,综述线粒体稳态系统在ID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为探索IDD的早期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下腰痛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健康,同样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椎间盘退变从18岁开始,由于年龄、生物力学、生物化学、自身免疫炎症反应和遗传易感等因素的影响,加速椎间盘退变的过程。椎间盘退变是一个序贯、级联发生的病理过程,从椎间盘细胞微环境的改变开始,发展为椎间盘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 ILs)的释放,促分解代谢酶的表达增加,细胞外基质降解,椎间盘细胞凋亡等。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白细胞介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白细胞介素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正>椎间盘退行性变(IDD)是诸多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尽管其发生机制仍没有完全清楚,但是普遍认为椎间盘细胞外基质(ECM)降解代谢的显著增加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过去10年中,通过利用人体样本与动物模型对椎间盘ECM降解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认为降解ECM(如聚蛋白聚糖)的关键酶——含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家族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因而ADAMTS家族  相似文献   

13.
下腰背部痛是一种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常归因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与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破坏,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目前,没有针对椎间盘退变的病理生理学的临床疗法。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miRNA不仅可以调节体内许多正常的生理过程,还可以在许多疾病(包括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多种miRNA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和细胞中差异表达。其中,一些miRNA已被证明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多种病理过程有关,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细胞增殖,炎症反应及软骨终板的退变。本综述将主要关注miRN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和潜在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4.
椎间盘退变主要表现为椎间盘内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降低,以及蛋白聚糖和主要胶原成分进行性减少.生物学治疗包括细胞移植、组织工程、椎间盘内细胞因子注射和基因治疗,主要目标是恢复椎间盘的正常生理功能.细胞移植通过增加椎间盘中细胞的绝对数量使细胞外基合成增加,从而修复退变的椎间盘.组织工程通过体外构建完整的椎间盘组织,回植替代原有退变的椎间盘,以达到治疗目的.椎间盘内注射生长因子,能够有效地增加细胞的生物合成,但效应期较短.基因治疗则是将适当的调节基因导入椎间盘细胞,对椎间盘基质代谢可起到长效的调节作用.该文就生物学治疗椎间盘退变技术的原理、目前应用情况及今后发展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基因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基因在退变椎间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椎间盘退行性变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6年7月因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1例患者的退变腰椎椎间盘标本25个,依据Pfirrmann分级分成5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NIP3、LC3B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cl-2、Bax、Caspase-3的mRNA表达量,并分析BNIP3表达量、LC3B表达量、细胞自噬、细胞凋亡与Pfirrmann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退变椎间盘组织中BNIP3、LC3B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随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加重而减少。Bcl-2 m RNA的表达随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加重而减少,Bax与Casepase-3 mRNA的表达随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加重而增多。结论随着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的加重,BNIP3与LC3B的表达减少,组织内细胞凋亡水平升高,细胞自噬对组织的保护作用逐渐下降。提示BNIP3与LC3B在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能是细胞自噬和凋亡之间的桥梁蛋白。  相似文献   

16.
17.
18.
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发病人数不断上升。研究发现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背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的多能分化性、归巢及旁分泌特性能够补充椎间盘细胞并调节内部炎症反应,在修复椎间盘退变治疗腰背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临床应用MSC治疗椎间盘退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了MSC治疗的效果及应用范围,本文通过查阅最新文献,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在修复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临床及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应用进展,为腰背痛的治疗前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与年龄有关、多因素导致的生物学退变,以椎间盘高度的降低、含水量降低、软骨终板钙化、细胞外基质减少等一系列微环境失衡为特点,最终导致椎间盘组织结构完整性丧失、脊柱的活动和功能受限。IDD可导致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腰椎滑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