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彬  闵科锋 《新中医》2023,55(15):152-155
目的:观察扶正补土针灸联合任务导向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108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各 54 例。A 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B组在 A 组的基础上采用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联合扶正补土针灸法治疗。比较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B 组临床总有效率 92.59%,高于 A 组70.37%(P<0.05)。治疗前,2 组 Fugl—Meyer 运动量表(FMMS)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生活质量评分量表 (QLQ-C30) 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NIHS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 FMMS、BBS、QLQ-C30 评分均升高 (P<0.05),且 B 组高于 A 组 (P<0.05),2 组NIHSS 评分均降低(P<0.05),且 B 组低于 A 组(P<0.05)。治疗前,2 组 Holden 步行功能分级(F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 FAC 分级明显改善 (P<0.05),且 B 组改善程度优于 A组(P<0.05)。结论:扶正补土针灸联合任务导向性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优良,不但能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步行功能,调节平衡功能,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抗痉挛药配合功能训练治疗,研究组予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Ashworth痉挛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SEP相关参数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N20潜伏期与N20-P25波峰振幅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焦作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控血压、控血糖、控血脂、给予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并开展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温针灸及推拿。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和步行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下肢FMA评分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FMA、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3 m起立行走试验(3TUG)均下降,躯干损伤量表(TIS)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10MWS)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3TUG低于对照组,TIS评分、10MW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针灸...  相似文献   

4.
《光明中医》2021,36(6)
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气虚血瘀型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电针进行治疗。经过2个月的治疗,评估2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ADL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高切全血黏度指标方面、血浆黏度指标方面与低切全血黏度指标方面的分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气虚血瘀型患者进行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有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5.
朱晓鹏  戎军  周明倩 《新中医》2021,53(2):112-115
目的:观察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关节痉挛程度(Ashworth)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生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现状和发展,归纳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选穴规律、治疗效果,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缓解痉挛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手检和机检的方法,收集近20年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相关文献报道,归纳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选穴规律、治疗效果。结果: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具有改善中枢神经功能的作用,对于脑损伤后功能重塑有积极作用,是治疗、缓解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重要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更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但临床报道和相关文献中存在选穴、治疗方法较多,但对照组设立单一,各治疗方法疗效缺乏可比性,选穴配伍重复度高。结论:针灸治疗应与现代康复学相结合,建立统一的纳入标准和评定标准,使各种疗法更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芮康乐 《新中医》2020,52(7):123-125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早期康复运动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对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1.5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Ashwort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下肢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Fugl-Meyer(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上升,且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上升,且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何霞平  胡琳丽 《新中医》2021,53(2):191-19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比较2组康复效果、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下肢平衡能力(BBS)评分、四肢瘫功能指数(QIF...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总有效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分别给予针灸治疗与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常新斗  许世玲 《新中医》2021,53(21):182-18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偏瘫合并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气滞血瘀型CIS偏瘫合并KO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阿司匹林、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均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并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BNP、CRP、Hcy水平均降低(P<0.05),ADL进阶能力评分、基本能力评分及总分,FMA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BNP、CRP、Hcy水平均较低(P<0.05),ADL进阶能力评分、基本能力评分及总分,FMA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分均较高(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CIS偏瘫合并KOA的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肌力及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水沟穴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每组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水沟 穴治疗。每周治疗5 d,共治疗3周。治疗3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卒中量 表 (NIHSS) 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 Index,BI) 量表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 (IL-6) 、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 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 (46/48) ,对照组为81.25% (39/48)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FMA评分均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组 在改善NIHSS评分、BI评分、FM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 IL-6、hs-CRP、Hcy水平均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炎性因子的IL-6、hs-CRP以及Hcy水平方面明显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电 针水沟穴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和生活能力,有效降低炎性 因子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陈洁  何金峰  倪忠根 《新中医》2021,53(10):170-17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上下肢功能、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80.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Brunnstrom、Fugl-Meyer、Berg、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能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刘峰  邵斌峰 《新中医》2023,55(15):156-161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微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80 例 KOA 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 2 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常规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微针刀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膝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积液含量分级及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并比较2 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 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 Lysholm 评分、WOMAC评分、RO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 Lysholm 评分均升高(P<0.05),WOMAC 评分均降低(P<0.05),ROM 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 Lysholm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WOMAC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ROM 大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2 组积液含量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积液含量Ⅰ级例数均增多 (P<0.05),Ⅲ级、Ⅳ级例数均减少 (P<0.05),且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清 IL-6、MMP-3、TIMP-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血清 IL-6、MMP-3 水平均降低 (P<0.05),TIMP-1 水平均升高 (P<0.05),且观察组血清 IL-6、MMP-3 水平低于对照组,TIMP-1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 2 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微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 KOA 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提高ROM,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延缓软骨细胞退变,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温针灸联合骨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梅飞  方弘伟 《新中医》2022,54(1):190-193
目的:应用温针灸联合骨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估骨密度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骨康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温针灸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GP、PINP和B-AL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清BGP、PINP和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骨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能够促进骨的形成和吸收,增加骨密度,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症状。  相似文献   

15.
施左军  王燕琼  王敏  胡斌 《新中医》2022,54(23):168-171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损伤程度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112 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 例。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障碍(CMS)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及肩关节外展肌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为75.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 个月,2 组CM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同一时间段的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 个月,2 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同一时间段的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 个月,2 组肩关节外展肌力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同一时间段的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疼痛状态,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增加肩关节外展肌力。  相似文献   

16.
余智智  李玮  姚旭洁 《新中医》2020,52(18):129-131
目的:观察参芪活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温针灸联合参芪活血汤治疗,共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升高,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活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督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治疗的中风后偏瘫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调脂、降糖、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督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24%,对照组有效率78.5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综合痉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最大屈曲角(maximum buckling angle,MBA)、髋关节最大伸展角(maximum extension angle,MEA)、髋关节屈伸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 of buckling and extension,AV)、膝关节MBA、膝关节AV高于对照组,膝关节MEA、足偏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督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王志峰 《新中医》2022,54(23):164-167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对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及膝关节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3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数字奇偶顺序法分为研究组57 例与对照组56 例,对照组给予扶他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2 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比较2 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活动能力、骨关节炎指数及骨代谢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57% (P<0.05)。治疗前,2 组VAS 评分、Lyshlo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降低(P<0.05),Lyshlom 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Lyshlom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 2 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WOMAC 各项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血清降钙素(CT)、骨钙蛋白(BGP) 及骨保护蛋白(OP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T、BGP、OPG 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能力及骨代谢水平,减轻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占振瀛  王安荔  王志杰 《新中医》2021,53(19):173-176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温针灸治疗进展性脑卒中(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P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均治疗28 d。对比2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TG、ANGⅡ、Hcy水平均降低(P<0.05),SS-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TG、ANGⅡ、Hcy水平均较低(P<0.05),SS-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高(P<0.05)。治疗期间,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联合温针灸治疗PS,可有效降低患者脑循环障碍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梁伟平 《新中医》2023,55(7):179-183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以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以单独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面部神经功能评分系统(HBFGS)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及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前,2组口眼歪斜、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裂增大、目不能闭、眼干流泪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HBFG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BFGS分级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DI躯体评分均升高(P<0.05),FDI社会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