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 ,肢体抬高是手外科乃至骨科常用的护理方法 ,以往使用的肢体抬高垫既不舒适 ,也不能有效的抬高患肢 ,影响手术效果 ,也增加病人的痛苦 ,针对这一问题 ,我科护理人员自行设计研究多功能肢体康复器 ,并用于临床实践得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制作方法康复器采用钢板和铝合金材料 ,长 6 0cm ,宽 2 5cm ,分上下两层 ,两层之间有一可升降的支撑装置 ,可折叠、拉长 ,上层钢板、铝合金的两个长边等距离打洞 ,然后将活动铁钩悬挂支撑带 ,每条带长 2 2cm ,宽 3cm(材料为布带 ) ,可随意调整、拆卸、清洗。共分两型 ,Ⅰ型适于肘关节 (膝关节 )… 相似文献
2.
3.
恢复关节活动度(RCM)是肢体伤病后康复的重要任务。以往对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被动活动、关节牵引、主动活动等。来率伸粘连的组织、挛缩的关节囊及韧带等,以达到恢复关节活动度的目的。但在治疗中往往遇到治疗时进展角度与治疗后角度有很大程度回缩。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部长期劳损、椎间盘组织或骨与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影响邻近神经、脊髓、椎动脉而导致的以颈项肩背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点的综合症。属于中医学的“痹症”范畴。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产妇使用盆底肌肉康复器对于预防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在本院分娩的单胎足月顺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使用盆底肌肉康复器,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两组均于产后6个月随访,评价预防早期产后尿失禁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11%)明显低于对照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盆底肌肉肌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肉肌力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肉肌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盆底肌肉康复器锻炼后,产后6个月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床上现有的下肢支架为弓形垫,垫子为橡胶皮内填塞海绵的半球形,常用于下肢手术后的患者,其不足之处是不能根据病人病情需要调节角度。本实用新型下肢支架是采用聚氯乙烯塑料和金属材料制成的“U”形架,在小腿板终端装有一脚档板,可防止足下垂,且小腿板的下部连有升降杆,可调节膝部角度。经6年的临床应用观察,本支架适用于各种下肢手术后的病人,且稳定性好、操作方便。1材料与制作方法1.1材料腿板与脚挡板为聚氯乙烯塑料,套管、立杆、螺栓为金属材料,支撑板为木板或金属板(见图1)。注:1.大腿板;2.小腿板;3.脚挡板;4.套管;5.螺栓;6.立… 相似文献
8.
气压配合下肢关节康复器预防全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全髋置换(THA)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40%~60%[1]。深静脉血栓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被公认为是THA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全髋置换术后尤其重要[2]。我科从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对98例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采取了气压配合下肢关节康复器(CPM机)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73例下肢手术后患者行肢体持续被动运动(CPM),结果良好。证明了做好患者下肢术后的CPM及护理,对防止膝关节粘连和僵硬有积极作用,使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得到尽早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2008年4月,我们收治3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4例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心理、环境、生理、社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工作能力、病区管理、服务形象与意识、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术后康复,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并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于疾病引起的患者烦躁、谵妄和不配合等,除使用镇静药物外还应配合四肢约束来控制肢体的活动,确保患者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手术中,需要对患者的下肢体位进行放置管理,还有一些治疗或手术,如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的患者,也需要对下肢进行制动。因此,亟须一种能够有效约束患者下肢的约束器具,而传统的约束器具可能面临无法有效、安全固定下肢膝关节的问题。我科自制了可调式下肢约束器具,妥善固定患者双下肢,保持合适的体位及下肢的制动。此器具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320309610.0。 相似文献
13.
14.
项背肌功能锻炼颈椎康复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康复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8例临床应用自行设计的颈椎康复器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疼痛及功能活动进行评分.结果全部患者的颈部疼痛、不适于1个月内基本消失,治疗后疼痛及功能评分同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椎康复器可通过改善项背肌肌力而增强颈椎稳定性,适用于各种颈椎疾病的辅助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5.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指腰部累积性的肌纤维、筋膜及韧带等软组织损伤,以发病缓慢,腰部酸痛为特点的病症,属中医学的“痹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当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及满意度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运用个性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满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当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抑郁、焦虑方面的评分,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2004年4月-2005年3月,我们收治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和临床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急性脑卒中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DVT的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效果。经综合治疗和护理2~3周后,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完全再通25例,部分再通4例,无肺栓塞及死亡病例。认为对于急性脑卒中并发DVT患者,应认真分析形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防止血栓继续滋长和新血栓形成,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且好发于下肢,常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下肢DVT在急性期可造成股白肿、股青肿、休克、肺血栓栓塞症(PTE)等,慢性期可造成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症,其中因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造成PTE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