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联合瓣膜置换的患者由于术前存在严重的肺血管病理改变,体外循环过程加重,肺泡及血管内皮损伤,使其术后较普通体外循环患者更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撤机风险高。因此,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我院1999年7月-2005年10月实施联合瓣膜置换术351例,其中合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高压是肺血管和肺实质发生病变的主要表观,是由于肺大小动脉、肺微血管和肺静脉受损害而引起的临床常见病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术中经过体外循环后肺泡及血管内皮损伤更加严重,使其术后更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撤机风险高。因此,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本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对120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手术。术后进行了细致的撤机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术前存在严重的肺血管病理改变、体外循环过程加重肺泡及血管内皮损伤,使其术后较普通体外循环患儿更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撤离呼吸机风险高,因此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本科2003年10月~2008年7月对14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实施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经过细致的撤机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术前存在严重的肺血管病理改变、体外循环过程加重肺泡及血管内皮损伤,使其术后较普通体外循环患儿更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撤离呼吸机风险高,因此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本科2003年10月~2008年7月对14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实施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经过细致的撤机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总结2004年10月-2005年10月56例风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对本组术后患者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心功能的维护,保证充分供氧,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药物,并且做好药物应用护理,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认为对术后患者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控制肺动脉高压和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对提高风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策略。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155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通过严密监护加强护理,改变患儿肺顺应性,降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高压,提高肺血流量,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提高肺动脉血氧压力,改善患儿缺氧状态,改善心功能,加强呼吸道护理,降低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肺高压危象的发生。结果:治愈127例,死亡3例,25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2 d,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4 d。结论: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护理难度大、危险高,全面、规范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大大降低了手术死亡率和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90mmHg)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方法;4例采用单纯结扎,20例采用体外循环直视下肺动脉切开PDA缝合术,2例采用左心转流下降主动脉切开PDA缝合术。结果单纯结扎4例中有2例导管再通。体外循环直视下肺动脉切开PDA缝合术20例中有1例肺动脉壁切口缝合出血,再次体外循环,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2例采用左心转流下降主动脉切开PDA缝合术痊愈。结论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如果伴有其他心内畸形,可采用体外循环下切开肺动脉干PDA缝合术。如果单纯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应直接采用左心转流下降主动脉切开PDA缝合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2003年5月-2005年5月期间收治的1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术后护理,分析其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对16例生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术后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 15例病人顺利恢复,1例病人因术后严重左心功能不全、低心排合并脑部并发症死亡。结论 根据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特点,预防、护理和治疗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和控制并发症,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总结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与血压收缩比(sPAP/sBP)≥0.75]的2~12个月的28例婴儿在围手术期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和监护措施。对术前心衰、难治肺炎患儿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吸痰和支持等处理。以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循环压力监护,镇静、肌松、充分给氧、及时纠正酸中毒、肺血管扩张剂和一氧化氮吸入疗法等措施防治术后PHC。结果: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PHC)8例,sPAP/sBP为0.75~2.00。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脑气栓1例,严重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肺部并发症(肺炎、肺不张、气胸)5例。手术死亡1例,为严重PHC不能脱离体外循环者。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术后未愈和脑气栓者出院时下肢肌力Ⅳ~V级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应把握好手术适应证.有不可逆的肺高压患儿应禁止手术。术后加强监护和处理致关重要。术后PHC是手术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总结3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的要点是心理护理、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降低肺动脉压力;术后护理的要点是:呼吸管理、胸部体疗、肺动脉高压危象的观察、循环系统监测和防治感染。认为做好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血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