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益气升阳活血法治疗低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 0 0例低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以益气升阳活血法治疗 ,对照组以益气养阴法治疗 ,疗程均为 3周。结果 治疗组升高血压的作用总有效率为 94 .7% ,对照组为 5 2 .0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在升高血压的同时 ,对低血压的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总有效率为94 .0 % ,对照组为 81.0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益气升阳活血法对低血压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笔者用益气升阳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5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拟侗医益气升阳汤治疗慢性低血压40例,结果:痊愈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提示:运用自拟侗医益气升阳汤治疗原发性低血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升阳益胃汤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0例,结果:显效3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95%。  相似文献   

5.
对益气升阳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早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VD早期的病因病机是"脾气亏虚,清阳不升,虚阳上浮,脑络瘀阻,脑髓失养",治疗宜以"益气升阳活血"为基本方法。并对体现该治则的脑通复方治疗早期血管性痴呆的现代机制进行了系统阐释。  相似文献   

6.
李飞霞 《中医正骨》2003,15(8):39-40
颈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 ,随着MRI、CT等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其准确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作者自 1999年以来应用自拟益气升阳活血法治疗该病 5 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6例 ,女2 4例 ;年龄最小 4 2岁 ,最大 6 6岁 ,平均 4 6岁 ;病程最短 5年 ,最长 7年 ,平均 5年 8个月。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神经病学》有关内容制定〔1〕:①发作性眩晕 ,眩晕发作与头部屈曲、旋转有关 ,可有猝倒病史 ;②伴有项背不适、疼痛或上肢麻木疼痛 ,可有视觉异常 ;③MRI或CT…  相似文献   

7.
朱胤龙  赵崇学  周忠民 《陕西中医》2013,(11):1511-1511
目的:评价调压胶囊治疗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低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成年组和老年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成年组104例总有效率89.42%,治疗前血压:(85.66±7.35)/(52.94±3.71)mmHg,治疗后的血压:(107.89±11.28)/(69.79±7.67)mmHg;老年组96例总有效率91.67%,治疗前血压:(88.14±2.26)/(55.27±4.75)mmHg,治疗后血压:(114.27±7.36)/(74.56±5.46)。结论:对于不同年龄组的低血压,调压胶囊都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颈椎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 ,随着MRI、CT等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其准确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作者自 1996年以来应用自拟益气升阳活血汤治疗该病 6 0例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36例 ,女 2 4例 ;最小年龄 38岁 ,最大年龄 6 5岁 ,平均 5 1 6± 10 3岁 ;病程平均 2 .1± 1.1年。1 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神经病学》(第二版 ,史玉泉主编 ,1994,8,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有关内容制定。①发作性眩晕 ,眩晕发作与头部屈曲、旋转有关 ,可有猝倒病史 …  相似文献   

9.
益气聪明汤治疗原发性低血压4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丽君 《陕西中医》2007,28(2):195-196
原发性低血压常见于体质瘦弱者,以女性多见.笔者采用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益气升提法治疗原发性低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卫红  彭玉生 《光明中医》2009,24(4):685-686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血压的发病机理,观察益气升提法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升提法治疗原发性低血压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61例,治愈55例,治愈率为91.7%,好转6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39例,治愈率为66.1%,好转11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4.9%.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益气升提法临床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益气升阳举陷法治疗Meige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5例Meige综合征患者(4例经多方治疗无效,1例为初次用药)采用益气升阳举陷法立方,口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早晚分服。结果治愈4例,好转1例。治疗时间最短21天,最长42天,平均29.4天。结论益气升阳举陷法是治疗Meige综合征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升阳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采用益气升阳法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临床治愈12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3%。结论益气升阳法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症状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甚至出现尿潴留。笔者近10年来,运用祖国医学的升阳益气法,治疗前列腺增生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前列腺增生20便,均为门诊病人,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9.2岁;病程2~20年;其中5例为长期留置导尿管;其余夜尿达10次以上。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益气升阳法是李东垣在《黄帝内经》关于脾胃相关论述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形成的独特治法,其运用首见于《脾胃论》中卷,主要针对脾胃气虚、阳气不升诸证而设,代表方有补中益气汤等。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虚者居多,其虚多由气血亏虚、清阳不升、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所导致。病位在头窍,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依赖机体清阳之气、精华之血濡养,而脾胃与清阳之气、精华之血的产生及运行关系密切。文中运用李东垣《脾胃论》所立益气升阳法为主,兼用祛湿化痰、活血祛瘀等治法,辨证治疗证属脾胃气虚、阳气不升之眩晕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益气升阳法治疗脑外伤后遗症头痛35例衡阳市煤炭职工医院(421500)龙青锋主题词头痛/中医药疗法,脑损伤/开发症,补气由各种意外暴力所致的颅脑损伤和头部内伤而致的后遗症之一的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后遗疾患,一般病程长,疗效差。笔者自1990~199...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中医学名词,又称“头风”,多因内伤,脏腑功能虚损,复感六淫,饮食,情志,好经事等多种因素诱发。现代医学将其归结于血管性头痛。认为是脑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血管痉挛,导致血流分布障碍,累及痛觉神经所致。一般与遗传因素,物理因素,生化因素(变态反应因素),内分泌因素,神经因素等有关。因其病因学复杂,现代医学只是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益气升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治祥  刘建荣 《陕西中医》2001,22(8):451-452
目的 :观察益气升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固本振心汤(黄芪、人参、当归、鹿角胶、桂枝等 )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30例 ,同时以心宝丸1 5例为对照观察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0 .0 0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提示 :益气升阳法有提高心率、增强心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益气健脾升阳法治疗霉菌性肠炎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恩元 《四川中医》2000,18(5):30-30
霉菌性肠炎为慢性消化道疾病,其病程缠绵,易于反复发作,治疗棘手,给患者带来莫大痛苦。我院全国第M批国家级500名师带徒中医专家李寿彭主任医师,以益气健脾升阳法为主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笔者近3年随师临证病例收集,结合李师3年前临床记录的部份病例共57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57例中,男36例,女21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8岁,其中24~30岁3例,31~40岁12例,41~50岁17例,51~60岁20例,61~68岁5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7年。检查证实兼有慢性肝…  相似文献   

19.
益气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体免疫性出血综合征.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与免疫因素有关.ITP的治疗比较困难,现代医学主要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或脾脏切除疗法,近期疗效尚可,但停药后仍易复发,且毒副作用较大。1995年~1998年间,我们采用益气补肾活血法治疗ITP患者ZS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1临床进团25例患者均符合首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J。其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8岁~65岁,平均20.5岁;病程3个月至15年,平均2.5年。15例既往使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3例…  相似文献   

20.
益气升阳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脉硬化症,系以脑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脑动脉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其病程中很长一段过程归属于祖国医学中的眩晕病范畸。祖国医学文献中虽无此病名,但历代医家对此病的病因病理已有阐述,多以风、火、痰三个方面揭示其病因病理。如河间以风论,丹溪以痰论,虽合本病部分病理,但从临床观察尚不够全面。清末张锡纯氏明确提出“大气下陷论”,对本病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认为本病是因大气下陷、清空失养所致。吾师顾维超医师根据明代医家张介宾“凡眩晕一症,虚者十居八九,而兼痰兼火者不过十二耳”,以及明代罗国纲提出“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宜补其气”的治疗法则,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