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春生  徐建国 《江苏医药》1998,24(9):655-657
介绍40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心肌保护采用微温血(29“C)心脏麻痹液持续灌注,体外循环结束,主动脉开放后,所有病人心脏均自动复跳并恢复窦性心律,心脏功能良好,2例术后死于肺部并发症。作者认为良好的心肺保护,平稳的麻醉,适宜的胶体渗压对于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体外循环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指证。方法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常规停跳修补室间隔缺损144例,并同期纠治其它心内畸形36例。结果治愈140例(97.2%),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4例。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掌握其手术指证,是手术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1989年1月至1997年1月,我科对52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在心肺转流(CPB)下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2例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5~37岁。合并有动脉导管本闭(PDA)3例,房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2例。患者活动后均有心悸、气短。46例患者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6级收缩期杂音,可抑及震颤者46例。胸部X线示肺血增多者45例,心胸比率为056~0.70。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19例,双心室肥厚24例。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室间隔水平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压与主动脉压比值(…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 1988年 2月至 2 0 0 3年 3月 ,共手术治疗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 38例 ,全部成活。现将手术时机、围术期处理等问题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 3~ 18岁 ,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心前区隆起 ,胸骨左缘 3、4  相似文献   

5.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为了提高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效果,分析总结103例患者的手术经验.方法 1998年1月-2006年7月我科连续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纠治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103例,其中21例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年龄6个月~27岁,平均年龄(9.5±1.2)岁,合并房间隔缺损1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6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55例.结果 103例患者中死亡3例.肺炎、肺不张7例,室性心律失常3例,血红蛋白尿5例,切口感染1例,经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掌握好适应症,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直接影响到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HD)之一.因缺损的位置和缺损过大,很早便出现临床症状,尤其合并肺动脉高压(PH)后需要及早外科手术治疗.1998年10月~2003年12月,作者对60例VSD合并PH患者行体外循环(CBP)VSD修补术,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病情严重,这些患儿不论手术还是护理都有它不同于儿童和成人心脏病的特殊性[1],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生危险。我科自2004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2岁以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患儿86例,现把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8.
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仝国林 《中国医药》2008,3(8):505-506
目的探讨总结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右心室双腔心2例,房间隔缺损2例,均同时矫正。结果全组27例痊愈,1例死于术后并发低心输出血量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随访3个月-2.5年,患儿症状明显减轻,营养发育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完善术前准备、彻底矫正畸形、加强心肌保护及术后管理可使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心外科自 1994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10 5 3例 ,其中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中重度肺高压(PH)者 13 0例 ,死亡 1例。现将 13 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高压手术前后处理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 0例中 ,男 78例 ,女 62例 ;年龄 3个月~ 16岁 ,平均 (4 .68± 3 .2 )岁。体重 3 .5~ 3 9kg ,平均 (17.5±8.73 )kg。全组患儿术前均有发育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气急、多汗、心功能不全等表现。胸骨左缘第 2~ 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第 2心音明显增强。心电图示左、右室大 ,或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外科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32例VSD合并PH的婴幼儿,在中低温下行VSD修补术,术前给予患儿间断或持续吸氧,术中加强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术后合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后应给予强力抗生素控制感染,并适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结果 32例VSD合并PH婴幼儿术后因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余肺不张2例,肺炎3例,低心排2例,胸腔积液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患儿生长发育明显改善,无远期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处理是VSD合并PH患儿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儿童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315例VSD合并PH患儿接受了心内直视手术,占同期VSD手术总数的31.1%,其中轻度123例,中度95例,重度97例。结果 围术期死亡4例(4.44%),远期死亡2例(0.63%)。年龄≤1岁、体重≤7公斤患儿病死率分别为14.29%和14.71%。年龄>3岁、体重>10公斤者则分别为3.08%和2.61%;97例重度PH患儿围术期死亡8例(8.25%),远期死亡2例(2.06%);手术病死率与PH程度、年龄、体重、主动脉/肺动脉直径比等呈明显相关。结论 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术中避免右室切口、保护术后心功能和术后PH的适当处理,同时加强科普科普宣传教育有其特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 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本科共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205(男107,女98)例,年龄1.5岁~3岁,体质量15~28(平均18.5)kg。术后返回ICU病房的患儿均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心脏病肺高压患者多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心功能较差,手术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患儿术后在监护期间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带单向活瓣补片矫治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心包片缝制于中央打孔的涤纶补片上形成单向活瓣,用该补片修补15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早期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术后无早期死亡,6例出现低氧血症需呼吸机支持;术后2周复查心脏彩超,12例活瓣已关闭,3例存在右向左分流;其中1例术后2个月活瓣关闭.结论 带单向活瓣补片修补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特定情况下活瓣开放,出现右向左分流,可以有效缓解右心室后负荷,使患者能度过术后危险期,减少围手术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总结1岁以内患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自1999年2月~2004年11月我院356例1岁以内VSD伴PH患儿均于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VSD修补术。根据彩色超声心动图估测的肺动脉压力分三度:30mmHg≤SPAP〈50mmHg为轻度;50mmHg≤SPAP〈70mmHg为中度;SPAP≥70mmHg为重度,其中轻度151例,中度134例,重度71例(双向分流10例,均以左一右分流为主);年龄1~6个月134例,6~12个月222例;体重≤5kg48例,〉5kg208例。结果年龄1~6个月死亡5例(3.75%),6~12个月死亡3例(1.4%)、体重≤5kg死亡3例(6.2%),〉5kg死亡5例(2.4%);轻度pH患儿死亡1例(0.7%),中度pH患儿死亡2例(1.5%),重度pH患儿死亡5例(7%),、舍并严重低心排者4例,其中3例死于围术期.1例自动出院;术后发生肺高压危象者3例,均治愈;合并肾功能衰竭者3例,其中1例通过腹膜透析治愈,2例死亡;合并肺不张行再次气管插管2例均治愈;因术中腔静脉引流不畅造成多脏器水肿而死亡1例手术病死率与pH程度、年龄、体重、合并症等呈明显相关.结论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术中引流通畅以及正确的术后处理,术前、术后适当控制肺动脉压力及超滤亦可减轻心脏负担,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李劲松  曹辛 《云南医药》2000,21(1):71-72
大型室间隔缺损在1岁以内常有反复心衰、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落后并常伴有进行性的肺高压。我院1995年6月至1998年10月为1岁以内的3例室间隔缺损并肺高压的婴儿实施早期手术根治,均获成功。本文就1岁以内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婴儿早期根治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特点及术后监护进行讨论。临床资料 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9月、11月、12月,体重为8kg、85kg、95kg。3例入院前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曾于内科多次住院,经强心、利尿药物抗心衰治疗,效果不佳。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P…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自1996年1月-2003年8月,47例SVD伴PH婴幼儿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温血心肌停搏液连续灌注及间断褥式缝合法进行VSD修补术。围术期进行综合性降肺动脉压的处理,注意心肌保护,合理使用呼吸机及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应用强心剂、利尿剂、镇静剂及广谱抗生素。结果:2例(4.3%)患儿术后分别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及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4.3%)患儿术后分别并发右心功能不全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治愈出院。随访36例,恢复良好。结论:VSD伴PH婴幼儿围术期注意维护心肺功能,合理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手术安全性提高、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NO吸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吸入NO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态肺顺应性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 32例患者在其他治疗不变的前提下,经过吸入NO治疗后,患者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动态肺顺应性比治疗前明显改善(0.30±0.03vs0.38±0.09,P<0.05),氧合指数比治疗前明显增高(296.3±55.64vs378.5±61.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NO对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肺动脉高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