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变化及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用常规方法和血培养仪进行培养,用常规方法及id32c或atb鉴定。结果深部真菌感染122例,分离真菌138株,内有念珠菌116株,占总数的84.05%。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32株占23.1%;白色念珠菌以外的其他真菌106株占76.8%。结论ICU患者感染真菌的危险因素有:长期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有创穿刺如静脉穿刺与导尿、引流管、气管切开等;创伤如烧伤、外伤、大手术、器官移植等,此外代谢障碍、血液病、尿毒症、慢性消耗性疾病,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患者,放疗及化疗后患者亦存在不同程度的易感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肝胆外科的病房出现白色念珠菌深部感染的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科治疗的24例白色念珠菌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治疗两周后,有19例患者进行真菌培养的复查呈阴性,后好转出院,约79.2%;共死亡5例,约占20.8%。结论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为肝胆外病房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需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并警惕出现深部的真菌感染,尽可能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3.
深部真菌感染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和各种新的诊疗技术的开展,真菌感染日渐增多,现将我院在开展医院感染的调查中发现的56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华山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华山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状况。方法:回顾性调查了华山医院1999年1-3月深部真菌感染状况,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感染菌种,感染部位,并初步探讨感染相关因素。结果:发现深部真菌感染29例(31例次),死亡8例,占27.6%。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27株,占87.1%),其中白念珠菌18株,占58.1%。其次为新型隐球菌(4株,占12.9%)。感染部位以尿路感染是最常见,有12例次(占38.7%),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9例次(占29.0%),口腔感染4例次(占12.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例次(占12.9%)等。深部真菌感染常用各种免疫受损疾病基础,如恶性肿瘤,,血液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以及严重感染等。使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导管介入,重大手术创伤比例也较高。结论:华山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并不罕见,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病死率高,患者常有免疫缺陷基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控制对策。方法:收集我院55例近2年被诊断为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真菌感染部位、真菌病原学资料、药物的应用情况、侵入性治疗方法、治疗转归等。结果:55例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以白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念珠菌占45.45%,热带念珠菌占10.9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33.77%,其次为尿路感染,占32.47%;住院时间越长及侵入性操作与真菌感染发生的几率越大;药物的总有效率为60%。结论: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应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策进行探究,进而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方法选择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期间到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并被确诊了的深部真茵感染新生儿2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这22例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主要部位是在肺部,而最常见的感染菌种为白色念珠菌。而造成ICU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长期侵入性的操作、广谱抗生素以及静脉营养的长期使用。结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作者认为应该尽量减少长期侵入性的操作、广谱抗生素以及静脉营养的长期使用,同时做好真菌感染预防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率持续上升,已成深部真菌感染之首,且感染者多有基础性疾病,尤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整理了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病房内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08例的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真菌感染为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为探讨真菌感染的特点、治疗方法及与预后的关系,现将我院收治的95例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以探讨该种感染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原菌的变化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技术对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两条随机引物扩增的患者组和对照组白色念珠菌菌株之间条带的数量和片段大小存在差异,即使带型完全一致的菌株,有些片段的EB显色强度也有区别,但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肝胆科1035例住院手术患者中确诊为医院感染的3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特点。结果:肝胆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9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占61.29%,腹部切121感染占29.03%,泌尿系统感染占9.68%。结论: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保持室内通风,定期空气消毒,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机体免疫力,是控制肝胆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和可能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院内真菌感染。方法查询和分析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发生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具体资料。结果我院这二年内发生感染的患者总数为313例,院内真菌感染患者为51例,占16.3%,患者中绝大多数为老年人。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占所有病原菌的68.06%,其次是克柔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和泌尿道,基础性疾病中以呼吸道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主。患者感染前多数均接受过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或者进行过手术和侵入性治疗。结论深部真菌院内感染情况严重,应给予高度重视,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主要出路在于加强对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的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等药物,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布,为建立外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surgical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NICU)患儿临床防治侵袭性真菌感染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SN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测定(G试验)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太和医院各临床科室高度怀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128例,同时进行血清G试验和真菌培养,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差异。结果 血清G试验检测的阳性率57.81%(74/128)高于真菌培养阳性率46.88%(6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培养阳性患者血清中1,3-β-D-葡聚糖含量为(90.65±22.36)ng/L,健康对照者为(4.36±0.2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真菌培养作为参考标准,G试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78.30%、81.08%、92.59%。结论 血清G试验,方法简便、阳性率高、特异性高,可以辅助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外科病房抗生素使用情况,以达到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外科病房出院患者256例,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 256例患者中抗生素使用患者214例,使用率为83.6%,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94.6%(176/186);抗生素应用主要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呋辛和甲硝唑为主;抗生素的联用率为45.8%,其中二联用药应用最为广泛,占95.7%,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甲硝唑联用最为常见。结论抗生素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但应严谨掌握抗生素使用的适应证,科学合理地选用抗生素,减少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治愈率65.79%(50/76),有效率19.74%(15/76),无效率9.21%(7/76),死亡率5.26%(4/76)。结论针对COPD患者临床病死率较高的情况,尽量消除患者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临终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感染部位、病原学及危险因素,以利于合理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并发深部真菌感染老年临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部位、病原学、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结果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57.14%),消化道(18.37%),泌尿道(14.29%),手术部位(5.10%),生殖道(3.06%),血液(2.04%);病原菌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多(46.94%),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24.49%)、热带假丝酵母菌等(17.35%);药敏提示:氟康唑耐药性较高,伊曲康唑次之、伏立康唑较低,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最低;易感因素有:年龄、应用广谱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侵入性操作、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基础疾病等。结论加强老年临终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监控,针对易感染部位、危险因素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放疗病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等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放疗病区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出院的165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病原菌、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放疗病区气管切开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全院明显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等敏感性较高。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频率较高。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及吸烟史。结论:放疗病区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明显区别于其他患者,对于有吸烟史及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若出现感染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