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阿米巴痢疾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4岁。间断下腹部隐痛、黏液血便半年,加重伴暗红色血便10d入院。患者于半年前间断出现下腹部不适、隐痛,伴有黏液血便,发作时大便次数4~5次/d,无发热、腹胀、里急后重、关节疼痛、消瘦等症状。外院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服用柳氮磺胺吡啶2~3g/d,因服药后上腹部不适而不能坚持,症状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1岁,主因间断腹泻、双下肢浮肿18个月于2006年3月2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8个月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大便不成形,每天2~3次,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或发热,症状时轻时重。近1年来逐渐消瘦,自服“抗炎止泻”药可部分缓解,后患者逐渐出现双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粪便常规镜检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一例李光裕患者女,45岁,大便间断带血一年余。自1993年1月开始大便带血,每月相隔20多天发生一次,且稀便与干便交替出现,有时伴有腹痛,近年来症状加重。大便变细。既往做过子宫摘除术。1994年10月做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拐弯处狭...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8岁,间断便血17年。患者于1987及1992年无诱因排黑色成形便,无呕血。当地医院查大便隐血阳性,未予治疗,之后自行恢复。2002年1月再次出现黑便,1~2次/d,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自服云南白药后大便颜色恢复正常。2004年10月中旬出现鲜红色稀水样便,3次/d,伴头晕,当地医院查血红蛋白59g/L,给予止血、抑酸、补液、输血治疗后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5.
大肠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患者男,18岁。主因间断黑便10年余,发现贫血2个月就诊。患者近10年间断排黑色成形便,不伴腹痛,每次持续数天,可自行转黄色,未诊治。1年前始有乏力、活动后心悸等症状,无腹痛、血便史。2个月前检查:血红蛋白83g/L,行骨髓穿刺结果示“缺铁性贫血”,随后行胃镜检查示“无活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1岁,以反复腹泻半年,加重伴下肢无力2个月人院。患者于半年前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4次,成形软便。近2个月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达10次以上,为稀水便。间断出现四肢无力,以下肢为主,严重时不能站立。近半月来经常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咖啡样物。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来院。人院体检:慢性病容,右侧额纹变浅,右眼睑下垂,睑结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甲状腺轻度肿大,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3岁。因腹痛、血便8个月加重3d入院。既往有肛瘘史。8个月前腹痛,稀便伴发热曾入院。体检无异常,大便隐血(++),血沉25mm/1h;小肠钡剂造影及肠镜不典型克罗恩病表现;病理示慢性炎性肉芽肿;免疫组化示CD20^+,CD3^+,CD30^+,诊断克罗恩病(CD)。予5-氨基水杨酸、泼尼松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服用5-氨基水杨酸维持。  相似文献   

8.
病例患者,女,26岁。因排黏液便,间歇性大便带血3年就诊。患者3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排黏液便,偶有大便带血,大便有时每日1次,多数为2~3天1次,为成形软便,排便末伴少量鲜红色血液,大便与血液不混合,便时无肛门疼痛,不伴有腹痛、腹胀、腹泻等,未予治疗,多可自行缓解。今年因便血次数增多,曾两次到肛肠科就诊,以“痔疮”给予治疗,病情仍时好时坏。  相似文献   

9.
例 1  患者男 ,6 2岁 ,因反复暗红色血便 32年 ,加重 1个月于 2 0 0 2 0 1 17入院。患者于 1970年开始间断血便 ,当地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未接受规律治疗。 1个月前症状再发。入院后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15 0mg、2次 /日静脉注射 ,柳氮磺吡啶 (SASP) 1.0 g、4次 /日及禁食补液等治疗后大便变为黄糊便。 8d后将激素改为泼尼松 4 0mg、1次 /日。但患者很快又出现血便 ,15~ 2 0次 /日 ,血红蛋白由12 1g/L降至 70 g/L。于 2 0 0 2 0 1 30开始加用环孢素A(新山地明 )口服 ,6 7mg·kg 1·d 1。 3d后大便次数及便血量开始减少 ,10d…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0岁,因腹痛、腹胀于2007年9月29日入院.患者9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右下腹痛,进食后明显,伴腹胀,曾出现腹泻,每天3~4次,无黏液脓血便,伴发热,曾使用激素治疗,后出现便血,经服用中草药制剂腹泻症状好转,近8个月来大便每天1次,基本成形,无里急后重,有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9.0 ℃,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病例患者,女,48岁。因腹痛伴大便习惯改变4个月,加重1个月余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痛疼痛无明显规律,伴有大便变细,大便频率由以往1次/日增加至2-4次/日,大便量少,成形但质稀,混有黏液,时为稀烂便无里急后重,无大便疼痛及便中带血,无发热、盗汗。在我院门诊行胃镜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奥美拉唑”、“健朗晨”等抑酸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近1个多月来又出现阵发性下腹部绞痛,多于晚饭2小时后发作,持续时间从3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天发作频次多少不等,疼痛程度轻重不等,无放射痛,自行服用胃药(具体不详)后,症状未见好转。再次来本院就诊。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尚可,睡眠、食欲较差,小便正常,体重减轻约5 kg。  相似文献   

12.
病例 古XX,男,32岁。因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2年余就诊。患者于2003年2月10日开始出现腹胀及腹部隐痛。腹痛部位不同定,可忍受。大便有时干结,有时为稀便,间或便中带血。便次可达3~5次/d,或数日1次。数次在当地医院就诊,以“肠易激综合征”对症治疗,但疗效不佳。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提示右中下腹部软组织块影,考虑为肠腔肿物。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0岁,因间歇便血1年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便,持续2d自愈,之后时而出现血便。便血时,大便略发黑,为成形软便,约2d后恢复正常。患者无腹痛、头晕、心悸及其他症状。既往无肝炎、心脏病、肠道病等相关病史。体检:仅右下腹轻压痛,余无异常。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无异常,便潜血阴性。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75岁,因“食欲下降、体质量减轻伴乏力8个月”于2011年8月2日入院。发病以来,患者无腹痛、恶心、呕吐,无进食阻挡感及大便性状改变,无四肢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7岁,因间断性便血半月余,加重4h于2004年3月入院。2004年2月患者因“急性脊髓炎”口服强的松50mg,2周后间断排暗红色大便,入院前4h持续排暗红色血便,外院测血压60/40mmHg,血红蛋白66g/L,建立静脉通路后送来我院。查体:血压100/60mmHg,重度贫血貌,胸2以下感觉、运动功能丧失,余无特殊。入院后查血常规示正细胞性贫血,大便常规红细胞3~6个/HP,白细胞+。反复多次大便培养及找寄生虫未发现病原体。胃镜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16.
例1男,42岁,主因间断上腹痛3个月加重伴腹泻、低热2周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有吸烟饮酒史20年。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痛,伴纳差、反酸,疼痛与进食关系明显,自服多潘立酮治疗无效,入院前2周上述症状加重,且出现稍进食后即腹泻,为稀黄水样便,每日数次,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3岁。因“结肠癌术后9个月,发现大肠多发隆起1个月”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间断口服止泻药物可缓解;2个月后出现大便带血伴腹痛,结肠镜检查提示距肛门18cm处见一巨大新生物,向腔内生长,肠腔明显狭窄,内镜无法通过,  相似文献   

18.
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因乏力、纳差、消瘦4个月,于1997年6月4日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出现乏力、纳差,伴腹痛、腹泻,腹痛不剧,为间断上腹部绞痛。大便稀糊状,每日4~5次,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之后他人发现其较以前消瘦,遂住本单位医院。经B超及CT...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48岁,因“间断腹胀、恶心、呕吐,伴消瘦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或进食后膝胸卧位或左侧卧位时可缓解,有口苦感,多出现在餐后4~5h。发作时自己偶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可自行消失。大便5~6d1次,干结。无腹痛、腹泻及便血。3月来体重下降13kg。查体:体型偏瘦,无力型。皮肤、黏膜、淋巴结无异常。头、颈、胸、心、肺无异常。上腹部剑突下有压痛,叩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无血管杂音,无气过水音。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及心电图、血尿淀粉酶无异常。肿瘤标记物:CEA、AF…  相似文献   

20.
吴婷  齐健  朱瑞平  夏冰 《胃肠病学》2013,(12):763-765
病例:患者女,61岁,因“间断黑粪伴暗红色血便3年,加重5d”于2013年1月21日收治入院。患者3年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黑粪,伴暗红色血便,每次约50~200mL。发作时间间隔为1个月至半年不等,每次发作均排3—5次黑粪,并伴暗红色血便,有时成形,有时不成形。便前偶有上腹部隐痛和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渣样物或血凝块,便后腹部隐痛可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