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精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梗黄)患者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34例梗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前给予一般治疗(阳性对照组)和一般治疗+精氨酸治疗(实验组),连续治疗7天,观察手术前,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并与20例无黄疸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入院时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外周血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但上述两组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阳性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内毒素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7天后下降,第14天接近正常水平,治疗组用药后血浆内毒素水平下降,术后保持较低水平,术后第7天内毒素已接近正常水平,结论:术前使用精氨酸可显著改善梗黄患者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血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动态状况.方法 治疗组(A组)除术前一般准备外,另行每日服用中药茵陈小承气汤和生理盐水碘伏灌肠,对照组(B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血清内毒素、肝功能.结果 入院时A、B两组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和肝功能损害,经过术前准备,术前A组血清内毒素、TBIL、ALP、ALT均有明显下降,而B组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两组血清内毒素和TBIL、ALP、ALT在术后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A组下降幅度明显大B组(P<0.05).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肝功能损害.术前应用稀碘伏灌肠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能清洁胃肠道,降低内毒素血症并减轻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与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的关系。方法:复制大鼠胆道梗阻-再通模型,对胆道再通前1d、术后1,3,7d的浆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内毒素、肝功能及前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假手术组(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在胆道梗阻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 ,并与黄疸程度、内毒素水平、前白蛋白相关(P<0.01)。结论:梗阻性黄疸大鼠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存在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与营养障碍、内毒素血症引起的生长激素受体表达受抑有关,并可进一步加重营养障碍和内毒素血症,是介导梗阻性黄疸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23例阻塞性黄疸与非黄疸组对照,其血清PAI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降至正常手术前后血清t_PA浓度与对照组光显著性差异;血内毒素阳性率术后第1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是明显下降趋势,术前及术后2、5、10天黄疸内生肌酐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5天已基本接近对照组。提示,阻发患者伴发内毒素血症,纤溶系统受损,机体对内毒素敏感性增加,是导致肾衰的主要因素,及早手术引流有助于恢复纤溶平衡调节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阻断淋巴通道角度探讨实验性梗阻性黄疸肠道细菌易位作用的机理。方法:结扎Wistar大鼠胆管,制作梗阻性黄疸模型,6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梗阻性黄痘组(B组)和梗阻性黄疸+乳糜管结扎组(C组),每组各20只,手术后15d剖腹分别抽取下腔静脉血、门静脉血、检测其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并对肠系膜淋巴结、肺组织行细菌培养,对末端小肠及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大鼠梗阻性黄痘模型建立后15d,外周静脉和门静脉血浆中内毒素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同时外周静脉血浆TNF-α、IL-6含量、肠系膜淋巴结及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亦明显升高(P〈0.01),并伴有肺泡腔出血水肿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孔糜管结扎显著降低外周血内毒素、TNF-α、IL-6含量(P〈0.01),明确减轻肺细菌易位率及肺病理损伤程度(P〈0.01)。结论:阻断淋巴通道可减轻梗阻性黄疸时肠道细菌易位所致的高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因子的过表达,改善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清泻法对梗阻性黄疸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大鼠分成4组,即模型清泻法组、模型西药组、模型对照组、空白组,模型清泻法组、模型西药组、模型对照组开腹胆总管结扎法造模,空白组仅游离牵拉胆总管即可,不结扎。模型清泻法组、模型西药组灌喂实验试剂。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内毒素、TNF-α依据实验数据,分析清泻法对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大鼠内毒素、TNF—α等的影响。结果: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大鼠经过清泻法自拟汤治疗后,可降低各项实验室指标,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1),对TNF—α指标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均〈0.05),其他疗效指标与西药组相比疗效相近(P均〉0.05),且总体指标改善情况有高于后者之,表明清泻法自拟汤对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治疗有效,疗效有优于西药乳果糖对照组之趋势。结论:中医清泻法治疗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对41例无黄疸胆道肿瘤、68例良性梗阻性黄疸及4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SIL-2R测定,结果显示,胆道疾病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无黄疸组,良性阻黄组,恶性阻黄组水平依此升高(P<0.01),表明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下降,SIL-2R水平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病变性质及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影响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种因素对术后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影响。结果: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早期发生低氧血症与术前并发有呼吸道疾病、肝硬化、术中术后出现低血压有明显相关(P<0.01),与高龄、高胆红素血症、术前合并感染、手术时间过长等有关(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与术前术中多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4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实验组)和81例无黄疸的胆系疾病患者(对照组)围手术期外周血的内毒素(ET)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①术前ET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②术后10~12d夹闭T/Y管后ET阳性率明显低于术前和夹管前(P<0.001);③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CST)的患者ET阳性率明显高于无ACST的患者(P<0.001);术前口服胆盐的患者ET阳性率则显著低于未口服胆盐者(P<0.001).作者认为,本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出现的肾功能障碍、胃肠道出血以及2例患者的死亡,至少部分地与内毒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黄疸病人抗内毒素治疗对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前采用抗内毒素治疗对内毒素血症抑制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阻塞性黄疸病人分3组在术前分别给予一般治疗(OJ组),口服胆盐(OJT1组)和静脉注射抗类脂A单克隆抗体(OJT2组),观察血浆内毒素(ET)及NO含量变化。结果 3组术前ET和NO水平无明显差异。OJT1组和OJT2组用药后血浆ET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与OJ组比较(P<0.01),术后进一步降低。OJT1组和OJT2组NO在术后3d天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结论 术前应用胆盐及抗内毒素抗体可有效降低阻塞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血浆ET及NO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和复方丹参合剂对小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二者合用的效果。方法:制备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动物模型,观察大承气汤和复方丹参合剂及其合用时对血浆及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浓度的影响,同时观察小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血浆中DAO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大承气汤组和合用组均可降低小肠不完全性梗阻后血浆DAO浓度(P〈0.01),且合用组效果增强(P〈0.01)。②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DAO浓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大承气汤组、复方丹参合剂组和合用组均可升高小肠不完全性梗阻后小肠组织DAO浓度(P〈0.01),且合用组效果增强(P〈0.01)。③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形态学损伤严重,各给药组的损伤不同程度地减轻。结论:复方丹参合剂与大承气汤对小肠黏膜屏障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承气汤对出口梗阻性便秘大鼠相关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出口梗阻性便秘大鼠血浆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采用直肠不全结扎法建立出口梗阻性便秘动物模型,并通过体外拆线解除梗阻进行比较,观察大承气汤对其血浆MTL和VIP的影响,以及大鼠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出口梗阻性便秘可导致大鼠结肠炎症反应,经大承气汤治疗后结肠黏膜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模型组血浆MTL含量较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大承气汤组大鼠血浆MTL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和大承气汤组大鼠血浆VI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大承气汤组大鼠血浆VIP的含量显著低于解扎组(P〈0.01)。结论大承气汤能显著减轻出口梗阻性便秘所导致的结肠粘膜炎症反应,并影响其血浆MTL、VIP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血清内毒素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保肝降酶退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保肝降酶退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20d,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乳果糖治疗组内毒素血症的复常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45.6%(X^2=10.94,P〈0.01)。治疗组血清内毒素水平、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有显著下降,血清白蛋白(A)升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乳果糖具有显著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血清内毒素水平的作用,乳果糖可防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内毒索血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解毒扶正复方中药解毒场治疗慢活肝湿热中阻证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方配合西药治疗32例慢活肝湿热中阻证患者,并与单用西药治疗20例作对照。结果:解毒汤加西药组总有效率(84.4%)优于对照组(42.9%,P<0.05),且在清除内毒素,改善肝功能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和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毒场对于慢活肝湿热中阻证内毒素血症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45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手术对照组,B组为梗阻性黄疸组,C组为梗阻性黄疸谷氨酰胺治疗组。结果显示,C组肠壁蛋白质和DNA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5)。粘膜厚度、绒毛高度及绒毛表面积等指标C组也明显优于B组(P<0.05),C组在上述组织学观察数据上均与A组相近(P>0.05),且肠道细菌易位率及门静脉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果表明,口服谷氨酰胺有助于防治梗阻性黄疸大鼠肠粘膜屏障损伤和肠萎缩,降低肠道细菌易位率及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对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鲎试剂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对照组(仅静脉输注内毒素(500EU/kg)]和治疗组[(血压下降后给予HDL(75mg/kg)治疗]大鼠血压,存活时间,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输液HDL后治疗组大鼠血浆TNF浓度明显降低(P<0.05),血压下降程度明显减弱(P<0.01),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但两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人血浆HDL不但可以抑制TNF的释放,而且还能提高机体对抗内毒素损伤的能力,对内毒素血症具有较理想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HDL能抑制TNF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柴胡加味对梗阻性黄疸T细胞亚群免疫调节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测定梗阻性黄疸患者全血T细胞亚群,并进一步观察梗阻性黄疸单纯手术组(A组)和手术加服大柴胡加味围手术期治疗组(B组)术前T细胞亚群与术后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梗阻性黄疸患者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阻(P<0.05),CD4/CD8显著下降(P<0.01)。梗阻性黄疸术后第2天CD3、CD4及CD4/CD8进一步下降,低于术前水平(P<0.05)。B组术后第10天CD3、CD4比A组明显增高(P<0.05)。梗阻性黄疸术后第20天CD3、CD4及CD4/CD8比术前明显增高(P<0.05)。研究提示梗阻性黄疸手术有利于T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围手术期中药治疗能促进T细胞功能尽快恢复,动态观察T细胞亚群变化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血清TNF-α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军  王宇  张忠涛 《北京医学》2002,24(6):388-390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内毒素、TNF-α和sIL2R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梗阻性黄疸患者(黄疸组)34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改良显色基质法鲎实验测定内毒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夹心法(ELISA夹心法)测定血清TNF-α及sIL-2R水平.结果黄疸组TNF-α、sIL-2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组(ETM组)TNF-α、sIL-2R水平较无内毒素血症组(NETM组)明显升高(P<0.05),并且血中内毒素水平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内毒素血症、血清TNF-o水平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相关,内毒素可能通过TNF这一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的产生来抑制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肠道清洁去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A组,n=28)和治疗对照组(B组,n=28),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n=20)。A组入院后除术前一般准备外,另外每日服用中药茵陈小承气汤和生理盐水碘伏灌肠,B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内毒素(plasma endotoxin,PE)、凝血功能。结果:A、B两组入院时PE、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前及术后PE、FG、D-D与APT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A组PE、FG、D-D与APT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术前应用稀碘伏灌肠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能清洁胃肠道,降低内毒素血症,改善术前的高凝状态和术后的出血倾向及D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F-КB的活化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30只体重为230g~260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三组: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H组)(n=10)、梗阻性黄疸组(obstructivejaundice,OJ组)(n=10)、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脂治疗组(OJ+PDTC组)(n=10)。建立梗阻性黄疸的动物模型,术后3周分批行下腔静脉采血后处死,取胰腺和回肠末段组织。检测血浆内毒素、D-乳酸、TNF—α、IL-6及细菌易位的变化情况,观察各组大鼠回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回肠黏膜NF.KB的活化。结果:OJ组细菌易位、血浆内毒素、D-乳酸、TNF-α、IL-6浓度比SH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OJ+PDTC组细菌易位、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浓度比OJ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组回肠黏膜少见NF-КB活化的细胞。而OJ组出现大量核内NF-КB活化,比SH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J+PDTC组NF-КB活化细胞明显少于OJ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КB活化在梗阻性黄疸时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中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