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继发性闭经和月经稀发患者11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周期疗法加克罗米芬(中西组)的31例,并与同期单用克罗米芬(西药组)的48例和中药周期治疗(中药组)的31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中西药组痊愈率为54.34%,总有效率为87.09%;西药组痊愈率为38.87%,总有效率为81.30%;中药组痊愈率为25.53%,总有效率为64.51%。三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组对继发性闭经患者排卵率疗效,比单独的西药组或中药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溴隐亭(CB154)/克罗米酚(CC)和单用CB154两种方案治疗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IHPRL)性无排卵与不孕的疗效。方法:将单用CB154 8周无排卵的137例IHPRL患者分成联合应用CB154/CC(A组)和继续单用CB154(B组)两组,观察治疗6个周期血清RL、泌尿、月经与排卵以及妊娠情况。结果:A组泌乳停止,恢复月经的用药周期明显短于B组(P<0.05,0.01)。A组排卵率82.6%,明显高于B组(63.2%)(P<0.05),而且用药周期短,黄体功能不足(LDP)发生率低(P<0.05,0.025)。A组妊娠率74.2%,高于B组(56.7%)(但P>0.05)。用药周期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联合应用CB154/CC可缩短IHPRL患者泌乳停止,恢复月经,排卵及妊娠成功的用药周期,且提高其排卵率,妊娠率,降低LDP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西药周期治疗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3例闭经患者采用中西药周期治疗,同时以采用单纯西药周期治疗的39例闭经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中西药周期治疗组的月经周期恢复率和排卵率与对照组比较,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停药后的远期疗效则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以补肾为主的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闭经,同时辅以西作药周期治疗以促进排卵,比单纯西药周期治疗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肾为主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2例多囊卵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补肾为主,随证加减,配合西药克罗米芬、HCG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克罗米芬、HCG治疗。结果治疗组月经恢复正常率86.2%,妊娠率57.4%;对照组月经恢复正常率80.1%,妊娠率为41.7%。两组在月经恢复情况、妊娠率、BMI、WHR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等方面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补肾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调节患者体内失衡的性激素代谢,重建月经和排卵周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人工流产术后闭经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人工流产术后闭经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的方法。方法120例人流术后闭经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西药组,治疗组采用针灸(针刺天枢、血海、关元、子宫穴、三阴交、水道,艾灸水道、关元、天枢、子宫穴),加中药治疗(补肾活血通经汤);西药组采用人工周期治疗。结果治疗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清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在治疗后30d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90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灸加中药治疗人流术后闭经效果好,且与对血清激素水平的改善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方法:治疗组以中药补肾疏肝汤加西药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剂量与治疗组相同的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雄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雌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周期排卵率达85.2%,总妊娠率62.3%,未发生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黄素化卵泡未破裂综合征(LUFS),而对照组周期排卵率达到64.6%,总妊娠率35.3%,有5例并发黄素化卵泡未破裂综合征,治疗组月经恢复率92.1%,对照组月经恢复率7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妊娠率、月经周期恢复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青春期女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病情况及发病相关因素,研究青春期PCOS的临床特征。方法:以2003年ESHRE/ASRE建议诊断标准,按流行病学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天津地区4856例青春期女中学生中PCOS的患病状况,并对PCOS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天津地区青春期PCOS的可疑患病率约为12.82%。(2)青春期女子中月经紊乱者占31.27%,可疑病例组与非病例组比较,月经初潮年龄提早及延迟发生比率高(P〈0.05);多毛、痤疮的发生率在月经稀发和继发闭经组显著高于月经规律组(P〈0.05);可疑病例组母亲月经紊乱、父母亲糖尿病、母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病例组(P〈O.05)。(3)20例青春期PCOS患者临床表现以月经紊乱和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为特征。月经紊乱中以月经稀发和继发闭经为主。结论:(1)青春期女子月经初潮年龄提早及延迟、初潮后月经稀发、继发闭经,可能是发生PCOS的危险信号。(2)青春期PCOS者临床表现以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为特征,月经紊乱中以月经稀发和闭经为主。(3)父母亲的一些遗传表型,母亲月经紊乱、甲状腺疾病、父母亲糖尿病的发生对于青春期PCOS是与遗传有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片为对照用药,观察中药方剂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结果:在平均退热时间及使甲状腺肿消退时间方面,西药组优于中药组(P<0.01),但西药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药组(P<0.01);中药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P<0.01);另外,西药组有较明显不良反应出现,而中药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辩证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有较好的效果,还具有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COS患者1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各85例。2组均行达因一35和促排卵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周期疗法。结果治疗组周期排卵率为93%,妊娠率为71%,流产率为0%;对照组周期排卵率52%,妊娠率48%,流产率15%,2纽的排卵率、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囊卵巢所致不孕症能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且能降低流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多以月经稀发、月经过少、继发闭经、无排卵、不孕、多毛、肥胖、卵巢多囊性增大为特征的综合征,属中医"月经后期"、"闭经"、"崩漏"、"不孕"、"症瘕"等范畴,文章从月经产生的机理、与肝脏的关系,阐述疏肝解郁配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月经不调的机理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降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血脂水平的疗效以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8周临床观察,运用SPSS11.0及PEMS2.0进行治疗前后血脂及性激素水平的分析。结果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西药对照组降低血脂疗效高于中药组(P<0.01),补肾中药具有降低TC、TG、LDL.C的作用(P<0.01),升高HDL.C的作用不明显(P>0.05),对性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补肾中药治疗更年期妇女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尤其是辨证分型属肝肾阴虚型患者,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TC、TG、LDL-C,对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HMG/HCG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12例,均为原发不孕、继发闭经3例,月经稀发7例;其中颅咽管瘤1例,PCOS3例,其它下丘脑、脑垂体功能紊乱8例。单用HMG/HCG6例,平均每周期用22支,与克罗米酚等联用6例,平均9.5支。结果总排卵率91.67%;妊娠率25%,单用组排卵率83.33%,妊娠率16.67%;联用组排卵经100%,妊娠率33.33%,提示联用的排卵率及妊娠率优于单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心脉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随机分为心脉爱胶囊组(30例,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与对照组(30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计分、TIB、MDA均显下降(P<0.05),而心脉通胶囊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心脉通组ET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NO、SOD明显上升(P<0.05),而心脉通组上升幅度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心脉通囊有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加用心脉爱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比单用西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排卵障碍(ovulatorydysfunction)约占女性不孕的20%~25%,其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诱发排卵,它是各种原因所致不孕症中治愈率最高的一种。最初,促排卵药只用于治疗月经稀发或因卵巢衰竭所致的闭经,以后也用于黄体功能不全,现今已普遍用于包括正常排卵在内的不明原因性不孕症和助孕技术中诱发排卵,以提供更多的卵细胞。1诱发排卵的指征1.1下丘脑性腺功能低下(hypothalamlcbypogonadisin)表现为月经过少或闭经,第9天测定血E2<183.5pmol/L(50pg/ml),LH、FSH均<15mIU/ml。PRL在正常范围。1.2稀发排卵(oligo-ovulatio…  相似文献   

15.
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以中西结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以活血化瘀为治则,6个月后,其显效率为55%,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剂量中药熟地、阿胶与西药鲨肝醇、利血生合用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24例为中西组;用补气补血之中药八珍汤加减治疗同样患者24例为中药组。7d内白细胞数升至4.0×109/L为显效;8-10d为有效;11d以上为无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西组为79.2%,中药组为50%,两组升白效果比较中西组明显高于中药组(P<0.05)。说明简化中药,加大剂量,配以适当西药可获得较好的升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双侧卵巢电凝打孔术(LEO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激素水平测定意义。方法:对44例PCOS患者在腹腔镜下行LEOS,术后监测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雄激素(T)的变化,应用基础体温,B超监测排卵,术后装卸未孕者诱发排卵,结果:月经稀发的发生率由术前的68.2%降为术后的4=5%,月经稀发的发生率术前与术后比较P<0.01,术后所有患者血清T均在正常范围,4例患者LH/FSH≥2.5,术后自然排卵率为63.6%,总妊娠率为34.1%,结论:LEOS是治疗PCOS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术后血清中LH/FSH是否小于2.5可预测术后无自然排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制剂肺心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影响。方法:将46例肺心病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肺心汤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各23例,分别给予肺心汤和常规西药(抗炎、解痉、扩血管等)治疗14天,以硝酸还原酶法测血清NO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浆ET-1和ADM水平,结果:肺心汤与西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aO2均升高,PaCO2降低(P均<0.01),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肺心汤治疗组血清NO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血浆ET-1、ADM则明显降低(P<0.01),而西药治疗组治疗后NO、ET-1、ADM无明显变化,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肺心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可能部分通过调节患者NO、ET-1、ADM平衡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青春期及育龄期功血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法连续治疗3个周期,绝经过渡期功血在诊断性刮宫排除肿瘤后给予妈富隆口服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合剂(熟地黄、菟丝子、山萸肉、紫河车、旱莲草、五味子、泽泻、生山药、白术、香附、党参、黄芪、当归、白芍、陈皮、荆芥炭)。观察2组临床疗效、出血停止时间和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出血停止时间为(45.50±13.0) h,对照组为(58.0±15.0)h,治疗组的出血停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9例,对照组复发16例,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值得在妇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任小青 《广西医学》2002,24(8):1165-1167
目的:观察两种促排卵方案:中药助孕方+克罗为酚(CC)和三苯氧胺(TMX)+CC治疗常规CC疗法不敏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对58例常规CC疗法不敏感的PCOS不孕患随机分成两组,I组为助孕方+CC治疗30例,Ⅱ组为TMX+CC治疗28例。结果:Ⅰ组的妊娠率高于Ⅱ组(P<0.05),两组的排卵率、自然流产率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Ⅰ组的黄体功能不足(LPD)发生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P<0.05),两组均未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采用中药助孕方联合CC的促排卵方案治疗常规CC疗法不敏感的PCOS不孕患优于TMX联合CC的促排卵方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