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中丝蛋白在正常脑膜(蛛网膜颗粒)和脑膜瘤上的表达。脑膜细胞不仅表达了波形蛋白,而且表达了角蛋白、反应了其间皮和上皮的特性,4例上皮型脑膜瘤共同表达了波形蛋白和角蛋白,显示其双相的分化。由于脑膜和脑膜瘤有共同的中丝蛋白表达特征,我们认为脑膜瘤来自脑膜细胞的异常增生。  相似文献   

2.
胃癌角蛋白,波形蛋白的共同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胃癌及胃癌转移淋巴结进行了角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正常胃粘膜上皮、肠化上皮、异型增生上皮、各型转移癌细胞和淋巴结内各型转移癌细胞角蛋白均呈阳性反应。波形蛋白除胃癌印戒细胞呈阳性反应外,其他各型胃癌细胞均呈阴性。上述发现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文中还对印戒细胞角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共同表达及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脑膜瘤中EMA、Vimentin和S100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子健  胡国庆  金梅  王义荣 《浙江医学》2003,25(10):638-638,F003
上皮膜抗原(EMA)是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系上皮性分化的可靠标记物 ,不仅在正常脑膜上皮细胞中表达 ,而且在脑膜瘤细胞中也有表达 [1]。波形蛋白 (Vimentin)是正常间叶细胞及其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S100蛋白是分布于神经系统的一种酸性蛋白 ,主要存在于胶质细胞及其肿瘤中。国内外的研究显示 ,脑膜瘤中EMA和Vimentin的阳性率很高 ,而S100的阳性率相对较低。我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25例脑膜瘤中EMA、S100和Vimentin的表达 ,以了解其与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 ,从而为更加准确和特异性地诊断脑膜瘤提供依据。1.1标本选择1999~20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内具有脊索样形态特征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40例脊索瘤及5例脊索样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形态学病例资料。结果脊索瘤多发于骶尾部与颅底,其镜下肿瘤组织主要呈现分叶状结构,而瘤细胞则易簇状、单细胞结构及条索状等形状漂浮于粘液样基质中。其瘤内能够看见液滴样形状的细胞,而脑浆内能看见空泡,瘤细胞的上皮膜抗原及细胞角蛋白呈现阳性。脊索样脑膜炎主要发于幕上,和脑膜关系较为密切,其组织学多数与脊索瘤相似,但能找到脑膜瘤的典型结构,其中瘤细胞的波形蛋白及上皮膜抗原表达为阳性,细胞角蛋白则表现为阴性。结论脊索样脑膜瘤与脊索瘤的脊索样特征相同,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多发,其鉴别诊断以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应用改良的长期培养法,建成8株小鼠胸腺基质细胞(MTSC)系,其中7株为胸腺上皮样细胞(MTEC)系(表达角蛋白桥粒及张力丝),1株为胸腺树突状细胞(MTDC)系(不表达角蛋白、桥粒及张力丝,但表达波形蛋白及S-100蛋白)。各株细胞生长稳定、倍增时间界于17.1~34.8小时之间。按特异MCAb鉴定,多数MTEC系来源于胸腺髓质及皮-髓质的上皮细胞。按染色体数目定,其中2株近似正常上皮细胞,其余6株均为转化细胞,但电镜下无可见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成人腮腺的胚胎发生。方法;18例胚胎腮腺和6例成人腮腺HE、PAS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ABC法观察抗角蛋白,波形蛋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肌动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5周的胚胎腮腺可见实性细胞团,17周时分支增多,20周时出现小叶轮廓,28周形态发育基本成熟。胚胎腮腺中4种蛋白均有表达,成人腮腺中角蛋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在导管有表达,肌动蛋白仅标记肌上皮,波形蛋白为阴性。结论  相似文献   

7.
细胞骨架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中间纤维家族中包含波形蛋白、角蛋白等许多成员,其中波形蛋白(vimentin)是间质细胞中最主要的中间纤维,它存在于中胚层起源的细胞中,如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等[1],并与微管、微丝共同形成了一个细胞支架网络而维持细胞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KCTD10基因在上皮型脑膜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脑膜及新鲜上皮型脑膜瘤标本7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KCTD10在这些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3例正常脑膜中未检测到KCTD10的表达,在所有上皮型脑膜瘤(WHOⅠ级)组织中均检测到KCTD10的高表达。结论:KCTD10在上皮型脑膜瘤中表达水平高,提示KCTD10可能在上皮型脑膜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取肾皮质组织块,应用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融合后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传代.取第三代细胞检测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碱性磷酸酶、结蛋白、Ⅷ因子、α-肌动蛋白的表达,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融合的上皮单层细胞呈铺路石样表现,伴圆顶(dome)形成.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和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α-肌动蛋白、Ⅷ因子相关抗原、纤维连接蛋白和结蛋白染色阴性.细胞存在极性,细胞尖端存在短的微绒毛,细胞之间连接紧密.结论应用组织块培养法结合无血清培养液可以成功建立原代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相似文献   

10.
胡朝峰  程宏伟  单明  罗婧  王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52(12):1890-1892,1896
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M)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收集56例脑膜瘤患者术后肿瘤病理标本,同期18例颅内减压术后的脑组织标本为对照,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VM相关蛋白血管上皮钙黏附素(VE-cadherin)、上皮细胞激酶(EphA2)在脑膜瘤的脑膜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两组VE-cadherin、EphA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脑膜组织相比较,VE-cadherin、EphA2在脑膜瘤中表达阳性率显著提高(P<0.01);随着脑膜瘤病理分级的上升,其VE-cadherin、EphA2蛋白的表达逐渐上升.VM形成相关蛋白VE-cadherin、EphA2参与了脑膜瘤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11.
人波形蛋白中间丝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祖茂 《医学综述》2009,15(17):2593-2595
波形蛋白是一种重要的Ⅲ型中间丝蛋白,主要表达于胚胎组织和由间叶组织来源的成体细胞,研究表明波形蛋白在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细胞的黏附和移动、细胞凋亡、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然而,到目前为止,波形蛋白的确切功能仍然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波形蛋白基因剔除小鼠没有出现异常的生物学表型。癌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与其生长、侵袭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波形蛋白与恶性肿瘤相互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演进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在脑膜瘤组织芯片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在脑膜瘤恶变、侵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脑膜瘤蜡块标本84例,以17例正常人硬脑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组织芯片技术检测PTTG在不同病理级别和不同侵袭性脑膜瘤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硬脑膜组织中未见PTTG的表达,84例脑膜瘤中PTTG的阳性表达率为86.90%。良性及非良性脑膜瘤和侵袭性及非侵袭性脑膜瘤组间的PTTG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染色阳性系数≥4分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TG在大多数的脑膜瘤中有表达,恶性、侵袭性脑膜瘤中表达显著,提示其在人脑膜瘤发生、恶变、侵袭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ABC-D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35问各种类型肌源性肿瘤的结蛋白、波型蛋白及肌动蛋白表达特性.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细胞表达结蛋白能力下阶,可呈结蛋白表达阴性、波型蛋白阳性,或共同表达结蛋白与波型蛋白,此与恶性肿瘤细胞低分化或未分化密切相关。血管平滑肌瘤的中间丝表达呈现3种不问类型。肌动蛋白(Alpha-Sr-1)显示对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良好染色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PAR-γ在脑膜瘤中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其激动剂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应用RT-PCR、免疫组化方法对48例脑膜瘤的手术标本进行PPAR-γ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分析,并体外培养16例人脑膜瘤细胞,应用MTT方法探讨曲格列酮对脑膜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曲格列酮干预后凋亡情况。结果 PPAR-γ在48例脑膜瘤细胞中均有表达,且非典型组高于良性组(P<0.05),女性患者PPAR-γ基因表达高于男性;其表达与脑膜瘤增殖性正相关,曲格列酮体外抑制脑膜瘤细胞生长,并可以诱导脑膜瘤细胞凋亡,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结论 非典型脑膜瘤PPAR-γ表达高于良性组,其表达与增殖活性成正相关;其配体活化后体外可以抑制脑膜瘤细胞生长并可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5.
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取第1代、第3 ̄6代RPE,以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比较角蛋白、波形蛋白、肌动蛋白、VⅢ因子和GFAP,HAM45等6种蛋白表达的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传代培养的人RPE角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呈阳性;随传代次数增多,角蛋白表达强度无明显变化,波形蛋白表达逐渐增强;肌动蛋白、VⅢ因子、神经纤维酸性蛋白(GFAP)、HMB45呈阴性.结论  相似文献   

16.
冯世宇 《广东医学》2008,29(1):76-77
[摘要] 目的 观察33例脑膜瘤患者肿瘤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研究与探讨AR、MMP-2的表达与脑膜瘤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以及AR、MMP-2表达与脑膜瘤的复发、恶性转化等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脑膜瘤的复发及指导术后治疗提供部分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脑膜瘤组织标本中的AR、MMP-2蛋白相关的表达情况。结果 1.在恶性脑膜瘤组中AR与MMP-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组蛋白的表达。2.在良性复发脑膜瘤组MMP-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未复发组的蛋白表达。3. AR蛋白与MMP-2蛋白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1.在恶性脑膜瘤组织中AR与MMP-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2.在复发的良性脑膜瘤组织中MMP-2蛋白有较高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未复发组脑膜瘤的蛋白表达。3.AR与MMP-2蛋白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关联,可作为鉴别脑膜瘤良、恶性诊断时有用的辅助诊断指标。MMP-2蛋白在良性脑膜瘤中较高的表达可能与脑膜瘤复发相关,MMP-2蛋白表达的检测对预测脑膜瘤的复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活性间的关系,探讨bFGF在脑膜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38例脑膜瘤组织中bFGF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在bFGF不同病理级别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PCNA标记指数(PCNA-L I)的关系。结果:本组38例中有22例bFGF染色阳性,阳性率为86.84%。在良性组29例中,有24例检测到bFGF的表达,阳性率为82.76%;非典型组和恶性组均有表达。与良性组比较,非典型组和恶性组的bFGF表达强度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CNA-L I在良性组、非典型组和恶性组的标记指数分别为13.71±6.1%,31.72±10.7%,47.87±14.0%。非典型型组和恶性组PCNA-L I均高于良性组。bFGF的表达强度与PCNA-L I相关,随着bFGF表达强度的升高,PCNA-L I随之增加。结论:bFGF自分泌环在脑膜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FGF的表达与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膜瘤性激素受体与肿瘤病理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细胞免疫组化测定脑膜瘤孕激素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ER),将测定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膜瘤PR阳性率高于ER阳性率(P<0.01)。PR阳性率良性脑膜瘤83.78%,恶性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脑膜瘤PR阳性强度高。合体细胞型、过渡细胞型和纤维母细胞型脑膜瘤中PR阳性率较高。结论脑膜瘤含有真正的PR;PR表达越低,提示肿瘤有恶性可能,PR可能与脑膜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