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对SARS患者诊疗工作中的感染和防护措施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观察医务人员的发病,采用EPI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北京胸科医院SARS救治中心在2003年3月27日~6月24日,共收治SARS确诊患者418例,疑似患者35例,约1 861名医务人员参加了SARS救治工作,其中仅9名医务人员被感染,感染率为0.48%,显著低于全国水平. 结论北京胸科医院SARS救治中心采取的防护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小汤山医院医疗管理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小汤山 SARS定点医院 ,先后共收治临床诊断的 SARS病人 6 80名 ,医院的××名官兵和医务人员来自全军各大单位的××所医院。医院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分类培训和严格上岗制度 ,依靠技术精良的专业优势 ,充分发挥科室的基础作用和专家组的关键作用 ,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手段以及配套的服务保障措施 ,确保了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现了治愈率高达 98.8% ,工作人员无一人感染 SARS的目标 ,圆满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收治SARS患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方法 在我院收治SARS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医院领导有力的组织、职工积极配合、制定并不断完善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从2003年1月收治第1例患者后,1个月内收治197例SARS患者,无1例SARS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对此病的认识,熟练掌握其临床表现、传播途径、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特别是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因其病因学及其生物学特性未明.临床消毒隔离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致使医院感染特别是医务人员感染率高。为控制SARS病区医院感染.作者以“标准预防”理念为指导,制定了“SARS病区护理规范程序”手册.并按手册内容付诸临床实践,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对策:(1)加强对SARS病区消毒隔离措施;(2)加强SARS患者消毒隔离管理;(3)加强SARS病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保健指导等。有效控制了SARS病区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广州市医务人员传染性生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的基本特征,探讨流行因素,评价防制措施,为医疗卫生单位开展SARS收治及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医务人员SARS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定性生研究方法对医院SARS流行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广州市医务人员首例SARS患发病时间为2003年1月13日,截止5月5日共有29家医疗卫生单位报告医护人员发病280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26.07%。医务人员发病高峰在2月上、中旬,共有167例,占医务人员发病总数的59.64%,呈明显聚集性。4月后病例为零星散发。病例主要集中在1月下旬前开始收治SARS患(对SARS尚缺乏认识的时期)的6家医院,占总病例数的73.2%(2c15/280)。调查180例医务人员SARS患中92.22%直接参与过SARS患的救治工作。采取定点收治患、加强医院病区通风、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个人防护等综合措施后,2月下旬开始,医务人员的新发SARS病例明显减少。结论 控制SARS在医务人员中流行的关键措施是:(1)要对出现SARS症状的患高度警惕,及时诊断并隔离患;(2)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措施;(3)收治区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4)加强病区通风换气;(5)严格按照有关指引做好污染物、空气及环境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小汤山SARS定点专科医院,是在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组建的一所特殊医院,在北京SARS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笔者从应急岗前培训、健全规章制度、医疗质量管理、专家组指导作用、疫情管理与病床调控、科学研究和信息化管理七个方面概述了医务管理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7.
解放军第302医院自2003年3月5日收治了北京市第一批输入性SARS患起,到6月19日最后一名SARS患治愈出院,历时106天,共收治155例,治愈出院144例,治愈率达92.90%。工作实践证明,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技术保障、思想保障、后勤保障确保了医院战胜SARS。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效果。方法 分析广东省SARS疫情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2002年11月16日至200B年5月30日,全省共发生SARS病例1511例,死亡57例,累计发病率1.98/10万。全省21个市中有15个市报告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中广州市占86.04%。发病以医务人员为主,占22.90%;病例主要集中在20~39岁,占50.95%;出现明显的医院或家庭聚集性。采取预防控制的策略及效果:加强党政的正确领导,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等组织策略;加强技术指导,重视疫情监测报告,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早发现和就地隔离治疗病人、小范围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强调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加强调查研究和科研攻关,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等技术策略。预防控制策略实施后,全省日均发病数从2月份的25.6例下降到5月份的0.3例;医务人员所占比例由1月及以前的30.8%下降到5月份未有医务人员感染;未出现住宅小区或学校聚集性暴发的情况。结论 广东省首次出现SARS暴发流行,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织和技术策略后,广东省SARS疫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是做好SARS防治工作强有力的保证。加强SARS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重视疫情监测报告,切实落实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尤其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防制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预防与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预防与控制SARS在医院发生的管理办法。方法 从2002年11月25日收治全球SARS首例患者,至2003年5月31日共收治112例(包括确诊、疑似、观察)患者,对其住院诊治预防与控制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尽管在当时病因还没有找出、对该病传染性认识尚不十分明确情况下进行早期诊治、护理,但无1例医务人员被感染,无1例住院患者发生交叉感染,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组织落实,领导重视;布局合理,制度健全;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督促检查,措施落实;部门协调,统一行动等工作做好,对预防与控制SARS在医院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北京小汤山医院SARS患者早期临床特点和诊断与治疗的体会。方法对2003年5月收治112例SARS患者.其中医护人员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北京小汤山医院接收的部分SARS患者具有明显的医院和家庭聚集的发病特点,有93.75%(105/112)的患者有SARS感染接触史,初期接触地点主要在医院,占79.46%(89/112),在家中有接触史占9.82%(11/112),有外出史占4.46%(5/112),无明显接触史7例,占6.25(7/112)。初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加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及其他的综合治疗4~7天,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除1例患者转中日友好医院外,其余的患者于6月20日前全部康复出院。结论SARS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SARS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医院与家庭聚集性,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临床早期以发热为主,胸片表现为斑片状渗出性影,CT检查比胸片更敏感,胸部影像学异常是SARS诊断的必要指标,系列X线平片与CT即可随时观察SARS的病情变化,并可指导治疗,提示预后。约有1/3的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约1/2患者肝功异常?重型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需无创呼吸机支持。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但用药剂量、时间要根据胸片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胸科医院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省级非典定点收治医院,收治了全省1/10、省会2/3以上的疑似和确诊患者,患者无一例死亡、医务人员无一例感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河北省委主要领导先后来到河北省胸科医院视察、慰问,将这一成绩归纳为两个"零".认真回顾、总结这一经验,以求对今后的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医务人员SARS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51,自引:18,他引:33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SARS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地区 2 0 0 3年 3月 2 0日~ 2 0 0 3年 5月 31日 6 6 6所医院进行医务人员SARS感染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SARS感染的发病期较社会人群前移 ,综合门 (急 )诊医务人员SARS感染发病率占医务人员感染构成比 71 34% ,其中护士占 4 8 81% ,医生占 35 4 9% ;年龄 <4 0岁占 83 5 8% ;医务人员感染暴发为三级医院为主 6 9 2 8%。结论 由于信息封闭、指导诊断失误和控制措施不利导致SARS在北京地区暴发 ,医务人员是首批受感染者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的传播链 ;必须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与保健。  相似文献   

13.
医院作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主力军,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一线重要作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省级定点医院,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力度强,迅速成立COVID-19专项应急指挥系统,通过双融合、双联动的战略路径,从源头上确保组织全覆盖、学科全融合、管理全过程,有序开展COVID-19患者救治工作。文章对此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型公立医院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SARS早期预警监测试点项目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医院开展SARS早期预警监测试点项目中的门诊病人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于2003年12月10日-2004年1月10日,对该医院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及发热门诊病人进行监测,按卫生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监测病例定义和预警指标进行诊断。结果 共监测就诊病人23045人次,发现发热呼吸道病例101例,占监测总数的0.44%;发热肺炎病例19例,占监测总数的0.08%;未发现SARS预警病例。结论 完善的监测系统,可及时发现发热呼吸道病人及发热肺炎病人,确认或排除SARS疫情,及时有效的采取公共卫生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性中心医院的灾难应急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院作为西部地区惟一的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医院党政领导迅速明确医院在抗震救灾中的定位和作用,迅速确定我院在地震医疗救援中的复杂危重伤员救治中心、灾区医院支援中心和省外医疗队后勤保障中心的"三中心"战略,并立即调整医院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建立灾难应急指挥体系和通讯保障体系,快速转变应急灾难医疗救治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迅速确立灾难伤员的分拣和分流应急流程,及时建立应急救灾后勤保障体系,强调集中指挥、授权管理与多部门、多科室协同合作.医院工作迅速进行应急救灾与常态工作并重的双轨制状态,通过科学合理调配资源,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时,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一般会确定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定点医院的常规医疗秩序被打乱,需要建立应急条件下的管理机制。结合北京地坛医院历次承担重大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任务,总结出定点医院"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院SARS防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通过总结我院的SARS防治工作,探讨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医院实施的具体办法。方法 自2003年3月2日~6月24日我院累计收治110名SARS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生SARS医院感染30例;应对疫情的主要做法是:及时正确处置首次疫情,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建立健全制度,完善预防监控体系和机制,按传染病的3个环节科学防治,发挥专家和技术优势,确保医疗保健工作正常运转。结果 通过采取系列措施,自2003年4月19日以来,全院工作人员实现了零感染,无SARS医院感染发生;当北京SARS疫情高峰到来时,我院已做好应急机制构建、人员防护措施到位,做到防疫医疗两手抓。结论 综合性医院应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应突出疾病控制职能;赋予“三基三严”训练以新的要求和内涵;切实做好应急救治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物资储备。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海淀区40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常住人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2 0 0 3年 3月 1 8日至 5月 31日 ,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共发生SARS病例 40 3例 ,发病率约为 1 8.0 1 0万 ,死亡 2 7例 ,病死率为 6 .7%。患者中青壮年占 70 .4% ,尤以 2 0~ 2 9岁组高发。全区除一个乡外均受累 ,多以散发为主 ,只有 3个街道呈现明显的家庭或学校内爆发。流行基本可以划分为初始增长期(2 7天 )、高峰期 (2 1天 )和快速下降期 (2 6天 )。患者中有密切接触史的比例随各期呈递减趋势 (趋势χ2 =8.80 0 ,P =0 .0 0 3) ;初期接触地点主要在医院 (72 .7% ) ,而迅速下降期则以家中接触为主(85 .7% ) ;各期的职业构成谱也明显不同 (χ2 =36 .41 ,P <0 .0 1 )。无明确接触史的患者中 2 6 .6 %有外出史 ,其中又有 47.6 %是去医院 ,并且 65 %在流行的高峰期光顾医院。结论 海淀区常住人口SARS流行强度与全市持平 ,医院内获得感染是SARS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3年3月至5月在本院收治的70例SARS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治愈出院63例,死亡7例,平均住院16.9d。(2)激素治疗:11例未接受激素治疗,平均住院16.8d;59例采用甲泼尼龙40~640mg/d,其中小剂量组23例,40~80mg/d,平均住院15d;中剂量组27例,治疗剂量120~240mg/d,平均住院18.5d;大剂量组9例,320~640mg/d,平均住院17.9d。结论 早期、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明显改善SARS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病变进展程度,加快肺部病变的吸收。但目前的数据显示,使用糖皮质激素不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