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毒力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间接ELISA法 ,测定 1 674例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血清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抗体 ,探讨HP菌型差异与其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结果 :疾病组血清CagA抗体检出率为 4 9.70 % ,高于健康组的38% (P <0 .0 5) ;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 (DU)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活动期胃溃疡 (GU)、胃癌 (GC)和慢性胃炎 (CG)(P <0 .0 1 ) ;活动性炎症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炎症 (P <0 .0 1 )。随CG炎症程度加重 ,抗体阳性率呈递增性增加 (P <0 .0 5,P <0 .0 1 ) ;GC及各癌前病变抗CagA检出率与健康组比较无差异。提示 :HP产毒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活动及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VacA和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的VacA和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2 0 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中的VaCA和CagA抗体。结果 :VacA和CagA抗体在 2 0 0例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37.0 %、73.0 % ;在慢性胃炎 (CG)、消化性溃疡 (PU)、胃癌 (GC)患者中 ,VacA和Cag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33.0 % ,31.0 % ,6 2 .5 %与 6 2 .9% ,76 .1% ,96 .9%。CG组与PU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GC组与CG、PU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VacA和CagA抗体在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检出率有差异 ,但不能作为区分HP感染致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16例已明确诊断的Hp感染患者血清中CagA、VacA和尿素酶抗体,并将Hp分为二个类型。结果Ⅰ型Hp在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PU)和胃癌(GC)中阳性率分别为58.69%、95.45%和96.15%,显示CG组与PU、G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U和GC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Ⅰ型Hp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因素,而且更易致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严重的消化道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间接ELISA法定性检测170例胃镜受检查者CagAHpIgG抗体,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中76例患者胃粘膜匀浆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结果:170例受检者中,Hp感染者106例,其中CagA阳性69例,阳性率为65.09%,Hp感染的DU、GU、GCa患者CagA阳性率明显高于Hp感染的CG患者(P<0.05),DU、GU、GCa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性胃炎CagA阳性率与非活动性胃炎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血清CagA阳性的Hp感染者胃粘膜IL-8含量显著高于CagA阴性者(P<0.05),后者又显著高于非Hp感染者(P<0.005);活动性胃炎胃粘膜IL-8含量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P<0.05).结论:CagA与Hp相关的严重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CagA介导胃粘膜IL-8的产生,后者参与Hp相关性活动性胃炎的病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昆明地区胃十二指肠溃疡与HP -CagA感染的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DU) 4 8例 ,胃溃疡 (GU) 4 8例 .对照 1组为同期住院的本科及其它科住院的非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 48例 .对照 2组为同期普查的健康人群 48例 .血清HP -CagA -IgG抗体的检测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泸法 (DIGFA) .结果 :192例中 ,HP -CagA -IgG总的检测率为 5 0 5 2 % (97/ 192 ) ,其中DU组85 42 % (4 1/ 48) ,GU组 70 83 % (34/ 48) ,非消化系统疾病组 2 5 0 % (12 / 48) ,健康人组 2 0 83 % (10 /48) .Du组的HP -CagA -IgG阳性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 (χ2 =2 0 10 3 ,P <0 0 0 0 1) ;GU组CagA -IgG阳性HP感染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 (χ2 =13 92 1,P <0 0 0 1) .结论 :提示昆明地区CagA阳性的HP感染与DU和GU的发病密切相关 ;高毒株HP感染是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6.
血清CagA-HP IgG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胃溃疡(GU)、胃癌(GC)、慢性浅表性胃炎(CG)及无胃粘膜异常者进行CcgA-HP IgG检测的对照研究.方法:采用ELISA法对210例研究对象进行CagA-HP IgG检测,同时测定HP抗体.结果:对照组CagA-HP IgG阳性率13.2%与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HP抗体阳性率50%与GU、GC组有显著差异(P<0.001),与CG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gA-HP IgG检测对GU、GC的诊断价值优于HP抗体,并对HP感染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杜建新  侯激流  蒋锦华  芦红 《西部医学》2012,24(7):1268-126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肝硬化并发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69例肝硬化患者Hp感染进行检测,并分析Hp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及肝源性溃疡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与慢性胃炎(CG)接近;Hp感染率在肝硬化有、无PHG及轻、重型PH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伴十二指溃疡(DU)组HP感染率高于不伴溃疡组(P<0.05)而与DU对照组接近(P>0.05);肝硬化伴胃溃疡(GU)组Hp感染率与不伴溃疡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GU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Hp与DU关系密切,而与PHG及GU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产毒株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定性酶联免疫检测法测定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总抗体和产毒株抗体,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胃溃疡(DU)、十二指肠溃疡(GU)、胃炎组检测Hp-Ab阳性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U感染Hp率较高;已被Hp感染的DU、GU、胃炎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阳性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CagA阳性Hp菌株感染是引起上述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测定产毒株Hp抗体,在Hp感染相关特定性疾病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维、汉两族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胃癌(GC)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显示,两族GU、DU、GC均存在一定的高胃泌素血症,与同族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族GC与同族GU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DU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有助于胃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维族GU发病年龄及血清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汉族;维族胃底、贲门癌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汉族及同族胃窦癌(P<0.05)。高胃泌素血症可能是诱致胃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可能是维族高发胃底、贲门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宁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β252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203例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患者,其中慢性胃炎72例,消化性溃疡55例,非贲门胃癌患者76例和66例无症状对照者的TNF-β252 NcoI基因型分布。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的血清HP抗体: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B(UreB)、尿素酶A(UreA)。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非贲门胃癌组Cag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acA抗体阳性率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reB抗体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UreA抗体在胃癌组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胃十二指肠病变组(P<0.05)。TNF-β252 NcoI A/A、G/G、A/G基因型在Hp抗体阳性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中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CagA HP感染与宁夏人群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密切相关。TNF-β252 NcoI基因多态性与宁夏人群CagA HP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奥美拉唑(Ome)治疗消化性溃疡及伴发慢性胃炎(CG)、幽门螺杆菌(HP)感染80例近期疗效的临床研究结果。以 Ome 20mg/日与法莫替丁(Fam)40mg/日分组治疗四周作对比研究,发现 Ome 不仅对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的愈合率(86.8%、70.4%)优于 Fam(P<0.05),而且对伴发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也明显优于 Fam。Ome 对 Du、Gu伴发 CG 总有效率分别为81.1%、85.2%,高于 Fam(36.4%、29.4%)P<0.01;Ome 对 Du、Gu 伴发的 HP 感染总有效率分别为83.0%、81.5%,而 Fam仅分别为21.2%、17.7%,差异非常显著(P<0.01)。上述结果提示,奥美拉唑不仅有卓越的愈合溃疡作用,对溃疡伴发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亦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应用悉尼胃炎新分类法对连续胃镜检查100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①除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外,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及胃癌的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当地同期人群(P<0.05)。上述胃、十二指肠疾病中,92.7%有组织学上表现的慢性胃炎,其中HP阳性占83.7%、HP阴性占16.3%。前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全胃炎一胃窦为主,且炎症明显并伴有活动性改变;后者为慢性胃窦炎,其炎症轻亦无活动性改变。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三者间存在明显不同的慢性胃炎模式(慢性炎症分布、萎缩程度及范围大小)。结果表明,悉尼胃炎分类诊断项目全面具体,有利于资料积累和分析,对HP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有特别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瑜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158-1159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幽门螺杆菌(Heplicobacter pylori,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与血清IL-17、IL-23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66例Hp感染DU患者(DU组)的CagA-IgG和血清IL-17、IL-23水平,并与无临床症状的Hp感染者(AS组,40例)及健康者(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 DU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AS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组CagA~+患者血清IL-17水平[(10.8±5.8)pg/ml]显著高于CagA-IgG~-患者[(7.6±4.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组和AS组血清IL-2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是两组CagA-IgG~+者血清IL-23水平与CagA-IgG~-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者血清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DU患者血清IL-17表达受CagA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平  龚均  耿娟  管海涛 《热带医学杂志》2014,(11):1424-1427,154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上消化道疾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东亚型Cag A阳性Hp感染率及与Cyclin D1表达的相关性,探索Hp致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分别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和胃癌(GCA)患者胃体、胃窦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变化,及Hp、东亚型Cag A阳性Hp感染率。结果 CSG、CAG、GCA患者胃体、胃窦组织中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Hp阳性者胃体、胃窦组织中Cyclin D1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者(P0.05)。东亚型Cag A阳性者Cyclin D1表达明显高于东亚型Cag A阴性者(P0.05)。结论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Cyclin D1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Hp感染特别是东亚型Cag A阳性Hp感染导致Cyclin D1过量表达,使细胞周期调节紊乱,有助于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幽门螺杆菌(Hp)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测定血清中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基因A(VacA)抗体.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和胃癌组CagA和VacA抗体阳性者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1),而CagA和VacA抗体阴性在慢性胃炎组显著高于溃疡组和胃癌组(P<0.01),溃疡组和胃癌组之间CagA和VacA抗体阳性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含CagA基因和VacA基因的Ⅰ型Hp可能是致病力强的高毒力株.  相似文献   

16.
南昌地区幽门螺杆菌表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南昌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cr pylori,Hp)表型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分布情况,并ⅱ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6例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PU)和胃癌(GC)的南昌患者经胃镜和组织学检查确诊,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SA)、空泡毒素(VacA)和尿素酶(Urease)及其亚型.结果 Hp感染人群中Hp表型CaZA、VacA和Urease的表达率分别为57.1%、78.6%和100%.Hp表型CagA、VacA及亚型128KDCagA、116KDCagA、951KDVacA、91KDVacA、66KDUreB、30KDUreA,无一在CG组、PU组和GC组中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型CagA /VacA (CagA 或/和VacA )在CG组、PU组和GC组的表达率分别为74.4%、85.7%和94.4%,在CG组、PU组和GC组中,P=0.024;在CG组和PU组中,P=0.145;CG组和GC组中,P=0.011:在PU组和GC组中,p=0.275;在非CC(即CG和PU)组和CC组中,P=0.024.116KDCagA在≤45岁患者的表达率(60.5%)高于>45岁患者的表达率(42.7%)(P=0.037).结论在CagA 南昌地区的Hp感染人群中,Hp的CaSA表达率明显低于VacA.Hp单一表型和亚型未显示其独立的致病作用.表型CagA /VacA 与GC有关,提示Hp可能通过多种表型和我们未提及的表型的综合作用而致癌.116KDCagA与年龄有关,其意义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抗体谱检测及对其致消化道疾病诊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riori,Hp)的抗原表型特征,并评价Hp抗原表型分型对临床诊治意义。方法以确诊感染Hp的132例胃肠疾病患者和20例无症状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抗体谱,分析相应的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 A)、尿素酶(Urease)、鞭毛蛋白(Flagellin)及外膜蛋白(OMP)表达情况。结果HpⅠ型的感染率PU组(88.89%)、CC组(93.33%)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35%)和CG组(51.85%)(P〈0.005)。小分子量OMP的检出率CC组(100.00%)和CG组(60.49%)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25%)和PU组(33.33%)(P〈0.05)。结论HpⅠ型菌株比Ⅱ型菌株致病力强更有可能增加胃癌发生风险,小分子量OMP可以作为胃癌厦胃癌高发人群筛选的一种标志抗原;免疫印迹法是一种特异、敏感、可靠的确诊Hp感染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端粒酶基因(hTERT)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特殊染色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130例石蜡包埋标本中HP感染和hTERT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P感染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非典型增生(DYS)和胃癌(GC)中表达率分别为40%、60%、70%和72.5%。GC与对照组(CS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TERTmRNA在CSG、CAG、DYS及GC中表达率分别是0、10%、30%、78.75%。GC与CSG、CAG、DYS分别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P感染阳性的胃癌组hTERTmRNA阳性的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的胃癌组(P<0.01)。结论:HP感染在CSG→CAG→DYS→GC这一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胃癌的发生与端粒酶活性有密切关系;HP感染与端粒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