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间施行肝移植的4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术后CMV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在451例患者中,发生CMV性肺炎7例,感染率为1.66%。CMV性肺炎的症状明显早于体征,7例患者均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约1周后逐渐出现干咳、气促、呼吸困难等;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CMV pp65抗原检测均为阳性。CMV性肺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抗病毒治疗,同时采取停用免疫抑制剂、加用较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和适量的胸腺肽等的个体化免疫调节方案以及广谱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方法,6例治愈,治愈率为85.7%。结论 CMV性肺炎的早期临床表现虽然缺乏特异性,但仍有规律可循,CMV pp65抗原检测法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特点。采取联合抗病毒和个体化免疫调节等综合措施治疗CMV性肺炎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所行的451例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发生CMV肺炎的共7例。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磷甲酸钠联合抗CMV,结合停用免疫抑制剂、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适量的胸腺肽等免疫增强剂的个体化免疫调节方案,同时采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其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发生CMV感染共86例,感染率为19.1%。其中CMV肺炎7例,发生率为1.66%。治愈6例,治愈率为85.7%。结论采取联合抗病毒和个体化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措施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在预防和治疗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CMV性肺炎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480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更昔洛韦在预防和治疗肝移植术后CMV感染和CMV性肺炎中的临床效果。结果肝移植术后有402例患者使用国产更昔洛b(丽科伟)预防CMV感染,其中53例术后发生CMV感染;47例患者使用进口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其中6例术后发生CMV感染。480肝移植患者术后有6例确诊为CMV性肺炎,使用国产更昔洛韦治疗4例,用进口更昔洛韦治疗2例;经治疗后,5例痊愈,1例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更昔洛韦可以有效预防肝移植术后CMV感染;使用以更昔洛韦为主要抗病毒药物的综合治疗对CMV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防治经验,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CMV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均在肾移植术后2~6个月发病,均以发热、干咳起病,胸片检查均有间质性肺炎改变。13例患者中,血CMVPP65抗原阳性9例。治疗措施包括早期抗病毒治疗、撤减免疫抑制剂用量、适时使用机械通气、加强全身支持治疗等。结果:13例患者中,治愈8例(61.5%),好转3例(23.1%),死亡2例。7例术后使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的患者,治愈4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加强CMV检测有利于CMV肺炎的早期诊断。术后积极预防CMV感染,早期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症肺炎的发生时间为术后25d至术后10个月,平均3.5个月,其中术后1~6个月发病26例,占总数的93%。临床表现为高热伴进行性呼吸困难。该组经反复检测病原微生物培养、巨细胞病毒(CMV)脱氧核糖核酸(DNA)、CMV免疫球蛋白(Ig)M,24例获得病原学证据(混合性感染20例,单纯细菌感染4例),4例未获得病原学证据。治疗前25例(90%)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治疗方案:停用免疫抑制剂,应用免疫增强剂,联合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22例(79%)治愈,其中20例移植。肾功能正常,2例血清肌酐轻度升高。6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均为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持续低水平者,其中2例为细菌+真菌+CMV感染者,1例为细菌+CMV感染者,3例为未明确病原菌患者。结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原学诊断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需反复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CMVDNA、CMV IgM检测。促进免疫功能恢复、联合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对症和支持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临床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 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综述。结果 临床肝移植后发生CMV感染率较高,常并发其它类型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CM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尚缺乏有效措施。结论 CMV是临床肝移植后最重要的机会致病病毒,重视术前、术后CMV感染的监测,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的发病时间为术后7d~2年3个月,其中术后1~4个月发病占75%(36/48)。重症肺炎12例(25%),4例(8%)在发病后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炎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突出,发热是最早或主要表现,有时是唯一的表现,部分病例有干咳、咯黄白色黏液痰,混合细菌或真菌感染时痰量增多。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移植3个月内以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为主,并常混合其他微生物感染,3个月后以细菌感染为主。影像学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发生感染的患者,只给予麦考酚吗乙酯(MMF)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减量。2008年6月以后,诊断肺部感染的患者,确诊后完全停用MMF和CNI减量。3例患者使用免疫球蛋白500mg/(kg.d)。酌情使用甲泼尼龙20mg或40mg,每日2次。在无确切临床病原学资料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抗病毒联合治疗。病原学明确后,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43例(90%)治疗有效,3例转外院,1例并发脑出血放弃治疗,1例死于急性呼吸衰竭。结论肾移植受者肺炎起病大多隐匿,病程进展快。病原体以CMV和细菌为主,多表现为多重感染及重症肺炎。肾移植术后第1~4个月是肺炎发生和死亡的危险时期。及时调整机体免疫抑制状态,明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采用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提高肾移植术后肺炎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CMV肺炎的临床资料,通过检测外周血中CMV IgM和(或)CMV DNA,结合临床症状及胸片明确诊断,以更昔洛韦治疗,同时治疗混合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并根据动脉血氧分压,尽早使用呼吸机,结果:27例(84.4%)治疗有效,其中26例治愈,2例好转,死亡5例,结论:对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应尽早诊断,及时应用以更昔洛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诊治肝移植患者术后间质性肺炎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4月至2009年6月期间诊治的8例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肝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患者的发病时间为术后17~117 d,平均84 d,其中7例发生于术后2~4个月。8例均有发热,其中抗巨细胞病毒(CMV)特异性抗体CMV-IgM阳性及CMV-DNA阳性4例,胸部CT均有明显间质性肺炎表现。经调整抗排斥药物用量、使用更昔洛韦及呼吸支持治疗后,4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胸部CT恢复正常;4例患者病情进展,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死于呼吸衰竭。结论肝移植后间质性肺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死率高,应及时予胸部CT检查,同时加强病原体的监测。确诊后予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早期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PTL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肝移植后PTLD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003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随访的33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中有1例发生PTLD,发生率为0.3%。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腹部不适、多处淋巴结肿大和肝脏占位病变等,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提示B细胞源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确诊为PTLD。经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抗炎,对症支持治疗无效后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PTLD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或延误诊断,预后甚差。治疗以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4年5月期间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给予更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2次/d;减少他克莫司(FK506)或环孢素A(CsA)1/3~1/2的用量,停用霉酚酸酯(MMF)和泼尼松;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加强支持治疗。结果8例患者中5例痊愈,3例死亡。无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胸部X线、CT检查及临床表现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抗巨细胞病毒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有效的营养支持均是改善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CMV)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和诊治巨细胞病毒肺炎的方法,提高人肾存活率。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肾移植术后发生的56例CMV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肺炎发生在术后6个月以内37例,28例患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后39例患者治愈,人肾存活,17例死亡,其中12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5例死于严重混合感染。平均住院时间32天。结论:由于CMV肺炎病情凶险,强调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应用抗CMV药物等综合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诊疗策略,适当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改善肺功能及加强支持治疗均能有效的促进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回顾分析9例肾移植术后并发CMV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6例,2例有效好转,但后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1例无效而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3~6个月为CMV感染易感期,术前,术后加强CMVPP65抗原及CMVIgM监测对CMV肺炎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有帮助。尽早诊断、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早期足量长疗程抗病毒治疗、加强营养、适时机械辅助砰吸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来源[血浆、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的巨细胞病毒(CMV)DNA定量检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05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诊断为CMV肺炎的19例受者设为CMV肺炎组,选择同期仅发生CMV血症的229例受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诊疗策略。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我院21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共有57例(26%)诊断为CMV感染,24例(11%)进展为CMV肺炎,给予调整免疫抑制剂、抗感染、支持、对症处理。结果17例治愈,死亡7例。结论CMV感染应积极预防,并坚持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Liver transplantation》2002,8(12):1138-1146
Cytomegalovirus (CMV) hepatitis is described as the most frequent manifestation of CMV tissue invasive diseas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ts correlation with HLA-matching, 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 and chronic rejection is still controversial. Risk factors, incidence, clinical course, and complications of CMV hepatit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a 12-year series of 1,146 consecutive liver transplantations in 1,054 patients. All patients received only low-dose acyclovir but no gancyclovir prophylaxis. CMV infection was diagnosed by viral culture, pp65 antigenemia, or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CMV hepatitis was proven by liver biopsy. Treatment of CMV disease consisted of intravenous ganciclovir for a minimum of 14 days. 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included monthly routine laboratory values and routine liver biopsies 1, 3 and 5 years after transplantation. CMV hepatitis was a rare event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 a total incidence of 2.1% (24 cases). It was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 in CMV seronegative (5.2%) than in seropositive recipients (0.7%). The leading ind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CMV hepatitis was HCV cirrhosis (n = 8). The maximum number of pp65 positive white blood cells was 82 ± 23 per 10,000 cells. Most courses manifested as isolated hepatitis; only 2 patients had disseminated disease. Nine of 24 patients had received OKT3 monoclonal antibodies because of steroid-resistant rejection before CMV hepatitis. In seronegative patients with CMV hepatitis, 71% revealed 1 or 2 HLA DR matches, in contrast to 32% in patients without CMV hepatitis. One-, 3-, and 5-year graft survival was 78%, 65%, and 59% in patients with CMV hepatitis compared with 88%, 81%, and 79% in patients without. Chronic rejection was observed in one patient, but already before onset of CMV hepatitis. Beneath D+R−constellation and OKT3 treatment as risk factors, HLA DR–matched grafts and HCV seem to favor manifestation of CMV hepatit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ong-term complications of CMV hepatitis were not observed, and especially no correlation with chronic rejection was found. (Liver Transpl 2002;8:1138-1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