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构。多发于生育期年龄,据统计妊娠合并肌瘤占肌瘤患者约0.5%-1%,约占妊娠总数0.4—0.7%,是产科常见的高危因素,子宫肌瘤患者受孕后有可能流产或是早产,或发生红色变性及其他变性,近年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有上升趋势。我院从2004年1月~2008年12月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肌瘤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与同期单纯剖宫产术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必要和可行的,避免患者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最佳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 6 7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7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 ,单发肌瘤4 2例 ,多发肌瘤 2 5例 ;其中经阴道分娩 12例 ;剖宫产 5 5例 ;剖宫产加肌瘤剔除术 4 0例 ,剖宫产加子宫次全切除术 3例。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率高 ,大部分病例可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占肌瘤患者的0.5%~1%,占妊娠的0.3%~0.5%。笔者将1999年4月--2005年4月剖官产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时对子宫肌瘤的处理进行归纳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流产3例,早产3例,足月妊娠29例;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27例;剖宫产率为77.14%;母婴情况良好。其中,单纯剖宫产8例,平均手术时间为35.4min,失血217.5ml;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0.5min,失血235.4ml。两种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只要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不增加手术的风险且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分娩的437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剖宫产同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及术后情况,并与同期单纯剖宫产术比较,观察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产褥病率。[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2.78%,437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中,单发肌瘤391例,多发肌瘤46例。剖宫产395例,阴道分娩42例。其中单纯剖宫产术74例,剖宫产+肌瘤剔除术319例,剖宫产+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剖宫产+肌瘤剔除术与单纯剖宫产术相比,两者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纯剖宫产术(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治疗的6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经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56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55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剖宫产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时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7月~2010年3月我院86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同期86例单纯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和手术后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术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减少患者再次手术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中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80例临床诊断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资料分析显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漏诊率较高,剖宫产率的增高与子宫肌瘤关系密切。结果:18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经阴分娩48例,剖宫产132例,剖官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106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需尽早明确诊断,并根据子宫肌瘤的类型、位置及大小和患者的年龄及生育需求、有无其他严重妊娠合并症等综合考虑以决定分娩方式和术中处理方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易发生各种产科并发症,剖宫产率高,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恰当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1年4月—2006年4月本院治疗的36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24例,多发肌瘤12例;其中经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28例。剖宫产同时肌瘤剔除术14例,剖宫产并子宫次全切除2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结果,分娩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20例根据不同孕周,肌瘤大小,肌瘤生长部位等条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风险性,具有必要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产科麻醉的风险比较高,因为孕妇的生理变化以及妊娠合并的一些疾病还有剖宫产的相关并发症会对产科麻醉产生较大影响,同时麻醉的技术与药物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产科麻醉必须要慎重选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指导的意义。方法:根据孕产妇的心理、生理、病理的特点及胎儿监护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指导。结果:本组35例适时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17例顺利经阴道分娩,母子平安。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加强孕期健康指导,可提高孕产妇的自我护理保健意识,有效降低心衰发生,顺利经历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的全过程,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作为母胎紧急状况下终止妊娠的急救措施,阴道生产这外的补救分娩方式,已经是产科非常基本的手术,也是世界范围妇女们接受的最普遍的手术。近年部宫产率多数医院在40-60%,明显高于WHO提出的不大于15%的标准。剖宫产是一种创作性破坏性手术,有诸多不安全因素及并发症,3次剖宫产的严重并发症是出血及子宫破裂,直接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故首次剖宫产要打破“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的概念。只要第一次剖宫产指征无存在,本次妊娠又无新的指征出现,无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此次妊娠距前次手术2年以上,前次手术为下段横切口且愈合良好的病例,在专人严密观察下尽量试产,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时行手术。有2次以上剖宫产史的孕妇,在准备好输血,子宫切除等抢救的情况下,最好行择期剖宫产。因为手术次数越多,妊娠期及分娩期期发生子宫破裂的机率就越大,母儿并发症越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有效产科处理方法,以为临床所借鉴;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10年9月入我院治疗的12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对选择再次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孕妇、再次剖宫产与急诊再次剖宫产孕妇的有关情况加以比较;结果:所研究的127例孕妇中,44例孕妇选择再次剖宫产.83例孕妇选择阴道试产,其中63例孕妇阴道分娩成功,成功率为75.68%.20例孕妇行急诊再次剖宫产.对选择再次剖宫产孕妇和急诊再次剖宫产孕妇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术中子宫切口延裂、产褥病率、术后感染与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阴道分娩孕妇与再次剖宫产孕妇的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术后感染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此两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应该作良好的医患沟通和详细的产前检查,并严格掌握再次剖宫产指征、选用合适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利大于弊,试产并不会增加再次剖宫产手术的难度及风险.此外,初次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会对再次妊娠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距前次剖宫产≥2年不一定作为阴道阴道试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有剖宫产史意外妊娠要求终止妊娠者亦相应增多,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中期引产的风险较大,而单用利凡诺引产,因宫颈扩张相对缓慢,增加受术者痛苦及潜在的危险.本站从2006年11月~2010年11月对98例疤痕子宫行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终止中期妊娠,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62例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随机选择同期阴道分娩的164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62例阴道试产成功54例,成功率82.25%,无子宫破裂.两组比较出血量、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均无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垂体后叶素6U +0.9%氯化钠注射液8ml子宫肌层注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20U子宫肌层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变化、术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所有手术均成功实施,无中转开腹;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 〈0.01);术中用药后15 min,治疗组收缩压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体温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且对血压的影响是短暂的,无并发症产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阴式子宫肌瘤挖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越来越多地在临床妇产科手术中应用,搜集我科2005年3月-2007年10月经阴道行子宫肌瘤挖除术140例,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汇总我院2010年1月至7月235例剖宫产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235例患者均为术后回到病房后才开始使用抗菌药物;疗程最短3天,最长7天,一般为4~6天;90.2%的病例为头孢曲松钠与甲硝唑联用.结论:本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100%不合理,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十五例剖宫产术后切口部瘢痕妊娠的患者,进行声像图表现的分析.结果: 15例剖宫产术后切口部瘢痕妊娠的病人,彩色超声多普勒的检出率为73.3%,误诊3例,其中切口部憩室1例,宫颈妊娠1例,早孕孕囊位置下移难免流产型1例.结论:由于瘢痕妊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本病认识不充分时,易造成误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瘢痕妊娠的位置、范围、子宫肌壁厚度以及其血供情况等,能准确、及时诊断瘢痕妊娠,并能动态观察瘢痕妊娠治疗效果,因此超声检查在瘢痕妊娠的诊断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