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住院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功效水平和特点,以及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索一种提高病人自我功效的方法.方法:依据Bandura的自我功效理论,采用<自我功效评价表>,以12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电话回访的方式,评估他们护理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自我功效水平,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受试高血压病人自我功效水平普遍偏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功效.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功效水平,可获得良好的健康和社会效益,是高血压治疗过程中重要环节,值得提倡和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4个辖区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观察组通过纠正高血压病人不良的行为方式、健全病人心里平衡机制、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等社区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高血压病人进行观察、比对。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106例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7.73%、92.11%、87.5%。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使高血压病人血压得到理想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症状情况,改善鼻出血高血压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50例鼻出血病人予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总结加强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50例鼻出血高血压患者病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现已全部康复出院。住院时间5-12天。结论:鼻出血是五官科的常见疾病,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疗效,而且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及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4.
陈莹 《中医临床研究》2014,(11):141-143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的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对108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院外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随访1年,观察血压控制效果。结果:108例患者血压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依从性较高。结论:在社区对高血压患者运用中医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特需病房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148例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同时对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对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标准、高血压的危害性及对合理饮食的重要性等的认知度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对特需病房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78例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及心理干预,观察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及甘油三酯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病人的DBP、SBP及TG水平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经过降压等综合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治疗的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依从性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4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40例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结论:对老年血管性痴呆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病人的护理应防治结合.通过整体护理.并根据护理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以促进病人认知能力的康复。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60例临床平稳期COPD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心理介入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评估。比较两组病人对生活的自我评价、主诉症状的改善、肺功能测定值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CO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中的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28例)除常规护理方法外,由专人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和患者的服药依相比较,在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有效控制高血压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提高青光眼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由专职的护士对72例青光眼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变化.结果:进行3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后,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对青光眼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青光眼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延缓病程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方法:对86例老年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睡眠的主体因素为: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疾病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心内科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以及其重要性。方法:针对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患者自信心增强,身体康复快。结论:早期施行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恢复自信,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康复较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及护理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干预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通过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手术疗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4例中度烧伤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等环节的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治疗护理,54例重度烧伤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无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结论:周密细致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可促进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16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药物控制,同时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疗程一个月,对比观察降压效果.结果:经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士执行心理干预对控制老年人的高血压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高龄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68例80岁以上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护理干预,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人平稳渡过手术期,未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结论:高龄病人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方法,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1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大于60岁,通过临床观察及对症护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8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血糖水平稳定,其中1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发生肺部感染3例,心肌梗死1例,糖尿病肾病1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护理工作可以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对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54例经过保守治疗或溶栓和有效的护理痊愈出院,10例好转出院,2例死于心脏衰竭.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积极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可及时发现并纠正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5月本院80例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下列护理干预:心理护理、饮食管理、行为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结果:两组患者干预随访时间3-6月,平均(4.78±1.78)月,干预前生活质量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