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相似文献   

2.
邓铁涛老中医治疗消渴 ,既崇经典之理 ,又有发微之阐 ,辨证用药 ,独具一格 ,特别是对中老年消渴病人 ,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每获良效。现总结其经验如下。1 理论基础肾为先天之本 ,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 ,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 ,上燔心肺则多饮 ;中灼脾胃则消谷 ;阴虚阳亢固摄失司 ,故小便量多。《石室秘录·消渴篇》明确指出 :“消渴之证 ,虽分上、中、下 ,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故治消之法 ,以治肾为主 ,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可见 ,消渴以肾气阴两虚为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阴气即肾气 ,含肾…  相似文献   

3.
消渴颗粒剂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5.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消渴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且并发症多,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消渴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且并发症多,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充分明了,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中运用中药治疗消渴汗证的疗效。方法收集消渴汗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于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辨病辨证结合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出汗症状及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可改善消渴泌汗异常出现的下肢皮肤干燥、汗少或无汗,而上半身多汗及味觉性多汗,同时血糖控制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渴止汗方治疗消渴汗证疗效佳,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自拟消渴Ⅰ、Ⅱ号方治疗消渴白山市中医院(1343m)刘岷,王晓娜[关键词]消渴,中医药治疗,消渴Ⅰ号,消渴Ⅱ号笔者配制了消渴Ⅰ、Ⅱ号处方,治疗消渴病取得良好效果,大致眼用2周后即可降血糖、尿糖于正常范围,持续服用可使病情稳定.趋于痊愈。消渴Ⅰ号主要用...  相似文献   

9.
凡以多饮,多食善饥,多尿,形体消瘦(简称“三多一少”),或尿有甜味等为特征的病症,即为消渴。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以及嗜食膏粱厚味、醇酒之人,但也有青少年罹患本病。临床上的阴津亏损、燥热内生为消渴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0.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本病缠绵难愈,进行性加重.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本证"三多"症状的主次,把本证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类,如<医学心悟·三消篇>说:"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水如膏者为下消.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出现蛋白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病变的总称。包括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等病理改变。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肾病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并且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引起蛋白尿、水肿、肾功能衰竭的症状较为常见,其病理基础是肾小球硬化症,这里我作为重点论述。因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隐匿,病程迁延,早期难以发现,中晚期又很难阻止其病程进展,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尽管目前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多种方案,但单纯的西医和单用中医中药治疗,很难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消渴保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渴保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疗效及观察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将入选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消渴保肾汤,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对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消渴保肾汤:①通过本研究发现消渴保肾汤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剂,中医中药联合西医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尤为明显.②通过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治疗前后比较,中西医结合能有效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较纯西医治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已婚妇女较为多见,病情较顽固.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气滞血瘀、湿热瘀结以及寒湿凝滞.治疗气滞血瘀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理气止痛 湿热蕴结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寒凝气滞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为主.  相似文献   

14.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2例66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患牙,根据病因给予局部处理加口服中药的治疗方案,进行牙髓牙周病的综合治疗。结果:经1~3年的观察,54颗得以保留。结论: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时采用中药口服和局部处理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尽量保留患牙,使临床疗效果得到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常见妇科良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与总结,以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3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心病合并冠0病病惠的相关临床症状与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以我院2011年8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收治的3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患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全部病患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地分析总结。结果:38例病患的右心室内径都有程度不一的增大,右心室的出入道也增宽,而且伴左心室显著增大的患者占18例,主动脉出现钙化、迁曲或是延长的患者占10例。经心电图的临床诊断检查所示,有11例患者的电轴出现左偏,有5例患者的左心室增厚,有2例患者的左前分支发生阻滞,有2例患者出现持续性房颤。经临床治疗之后,3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有3例无效死亡,有效率为92.1%,死亡率为7.9%。结论:临床上,诊治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必须要掌握该病的有关临床表现,这样才可以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的现象,进而提高该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淡渗清凉法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予淡渗清凉法治疗,采用清热渗湿汤合葛根芩连汤化裁(茯苓、泽泻、通草、白术等,1剂/d),对照组予蒙脱石散治疗(3 g/次,3次/d),疗程3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淡渗清凉法重在利水渗湿、清热止泻,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刘万里教授主张诊疗胃食管反流病应重视中西医结合思维。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对胃食管反流病治疗采取分期疗法,发作期以快速愈合炎症、缓解控制症状为治疗目标,此阶段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缓解期主要是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中药为主、西药为辅。针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刘万里教授强调优化诊疗方案的重要性,找到中医干预胃食管反流病的切入点,发挥中医药"治病求本""辨证论治"等特色优势,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梳理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及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经验,从辨证与辨病、抓主症与抓主病、治标与治本、药物及非药物四个方面探讨中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思路。认为中医诊治本病,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治病求本为原则,坚持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先抓主病再抓主症,并重视中医针灸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病理机制及中药防治帕金森病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熊珮  陈忻  张楠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5):686-691
作者综述了帕金森病病理机制的研究现况,并从中药防治PD及抑制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抑制神经免疫炎症反应、降低神经兴奋性毒性、抑制细胞凋亡和抑制蛋白质异常聚集多方面,系统总结了近10年中医药防治帕金森病实验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