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脊柱爆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按照文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49例患者中18例患者基本正常,19例患者不完全瘫痪并且有非运动性功能的存在,7病患者不完全瘫痪但没有非运动性功能,5例患者完全瘫痪.结论:对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要使用CT扫描和平片技术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为临床的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翰 《中医正骨》2008,20(2):22-22
脊椎骨折是常见的外伤之一,其中脊柱爆裂性骨折较为常见,好发于脊椎胸腰段。爆裂性骨折首先由Holds-worth1963年提出,当时基于脊椎二柱的概念,曾片面地认为爆裂性骨折是稳定性骨折。1983年和1984年DENIS强调脊椎三柱的概念。三柱包括前柱、中柱和后柱,前柱由椎体、纤维环和椎闻盘的前2/3组成;中柱由椎体、纤维环和椎间盘的后1/3的后纵韧带组成;之后对爆裂性骨折有了新的认识,指出爆裂性骨折是不稳定性骨折。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手段有X线平片、CT和MRI,本文重点叙述这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和限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影像学方面评估前路手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5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行一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Cobb’s角、伤椎椎体压缩率及椎管狭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例失访,49例进行3个月~9年的随访。X线片检查提示植骨均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在矢状位Cobb’s角术前为(26.7±5.2)°,术后为(3.6±4.5)°,随访时为(3.8±4.9)°,术后脊柱曲度接近正常生理曲度。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由术前的49.18%±12.32%,降低到术后的13.10%±8.96%;伤椎后缘高度压缩率由术前的11.32%±4.94%,降低到术后的4.64%±3.87%;椎管狭窄率术前为55.46%±14.35%,术后为2.89%±2.15%;放射学检查各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访时未发现矫正角度和高度的丢失,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前路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效的方法,它具有良好的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扩大椎管容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血管瘤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柱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并将各种影像学检查进行了对照。结果X线片可见椎体呈典型的栅栏样改变,CT可见网眼状影像中夹杂着低密度脂肪,在MRIT1加权像上呈等或高低混杂信号,T2加权像上呈均匀高信号,并见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逐渐变亮这一典型血管瘤信号特征,MRI可发现脊髓受压变性程度。结论:脊椎血管瘤的X线、CT、MRI均有特征性表现,MRI在鉴别诊断方面优于X线、CT,MRI显示范围广,软组织分辨率高,显示椎管狭窄及脊髓的受压、变性程度,特别是对血管瘤的侵袭性的诊断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CT对脊柱骨折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结果:CT能清楚显示脊柱骨折的部位、椎管狭窄的程度、脊髓受压或损伤程度、椎体骨折的类型。本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颈椎骨折21例,腰椎骨折48例,胸椎骨折39例;单椎体骨折86例,多椎体骨折14例(其中2椎体骨折7例,3椎体骨折4例,4椎体骨折3例),骨折范围涉及S3-L3;压缩性骨折占24.0%,爆裂性骨折占62.0%,骨折脱位型占14.0%。结论:CT扫描可以显著提高脊柱骨折的诊断率,且具有要求患者移动最小、检查速度最快、患者舒适、安全性高等优点,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脊柱骨折患者检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多节段脊柱骨折的分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节段脊柱骨折的分型诊断与治疗唐三元,徐永年,陈庄洪,郑玉明,刘曦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430070武汉)关键词:脊柱脊髓损伤,多节段脊柱骨折,分类,治疗多节段脊柱骨折(Multiple-LevelSpinalFractureMSF)最早由Kosve...  相似文献   

7.
轻微神经症状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是指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仅出现轻微的神经受损症状,例如:股四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等肌力下降,皮肤感觉轻度异常,排尿轻度异常等。CT示脊柱爆裂骨折片侵入椎管,并压迫脊髓或硬膜囊或神经根。但椎管内骨片侵入小于椎管管径的1/3。...  相似文献   

8.
脊柱骨折多由外力引起,如果治疗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对脊柱骨折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本文从护理对象着眼,对脊柱骨折常见的护理类别进行了归纳,并就不同类别的护理情况和特点做了详细分析,为护理人员和家庭陪护人员提供了护理指导.  相似文献   

9.
16例多节段脊柱骨折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脊柱损伤类型相比,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所占比例较小。并且由于其临床表现特殊,症状、体征相互重叠掩盖了病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使广大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多节段脊柱骨折,笔者结合文献将收治16例该病患者的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脊柱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伤情严重,并发症多,预后不佳,甚至危及生命。体位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护理措施。本院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治脊柱骨折患者101例,通过健康宣教,无一例因体位护理不当造成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脊柱骨折患者的体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伤情严重,并发症多.预后不佳,甚至危及生命.体位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护理措施.本院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治脊柱骨折患者101例,通过健康宣教,无一例因体位护理不当造成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护对脊柱骨折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32例脊柱骨折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以同期26例应用普通护理的脊柱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卧床时间、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6个月临床效果优良率达93.7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并发症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卧床时间17.33±3.46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O.01)患者满意率达90.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病情恢复,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脊柱前路固定器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治疗,对2组临床手术指标、矫正与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前路手术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相比后路手术明显增加(P均<0.05),手术时间稍长,而切口愈合率、定位准确率、脊柱矫正达标率、术后脊柱融合率均明显高于后路手术(P均<0.05),而术后行走与坐立时间相比后路手术显著缩短(P均<0.05),术后腰背疼痛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ASIA评分改善相比后路手术较多。结论在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前路手术操作难度较高,但在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后路手术,前路减压、钛网内固定和Z-plate内固定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与X线在诊断脊柱骨折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7月期间区院脊柱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行X线平片和CT扫描诊断,对影响学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CT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的相符率为96.25%,X线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的相符率为80.00%,两种方法的诊断相符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86,P=0.00)。CT诊断的各项指标平均得分为(11.62±1.62),X线诊断的各项指标平均得分为(8.89±1.71),两种方法的诊断指标得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4.67,P=0.01)。结论:CT诊断与X线比较,在诊断脊柱骨折方面具有较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对于轻度的脊柱骨折患者可选用X线诊断法,对于重度的脊柱骨折患者应该选用CT诊断。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究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 X 线与多层螺旋 CT 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泉 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 120 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 X 线、多层螺旋 CT 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骨折检出情况及检查情况。结果:120 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经 X 线片检查检出 84 例(70.00 %),经多层螺旋 CT 检查检 出 115 例(95.83 %);多层螺旋 CT 检出率高于 X 线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层螺旋 CT 对爆裂性 椎体骨折、椎管内血肿、椎板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 X 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骨片突入椎管两种检 查方式诊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层螺旋 CT 检查时间长于 X 线,检查费用高于 X 线,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临床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 CT 检查,相比 X 线检出率明显更高, 可以对骨折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从而为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变化,如电脑网络的普及,大量私家车的出现等原因致运动量的减少,大量的人群习惯长期坐姿,造成脊椎疾病患病率猛增,患病年龄界限下移,亚健康人群比例增高.所谓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也称为次健康或第三状态.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长时间的亚健康状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 人们会逐渐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症状和体征, 如颈肩腰背酸痛、肌肉酸楚、关节疼痛、疲劳、困倦、头晕、头昏、失眠、健忘、心悸、胸闷、恶心、抑郁、烦躁、焦虑、孤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精神紧张等及脊柱曲度的变化、椎旁肌张力的改变、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甚至出现影像学的改变, 导致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术后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袭香敏 《中医正骨》2005,17(2):59-59
自2000~2004年,我院共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37例,其中伴脊髓损伤12例,在脊柱内固定的基础上早期进行临床康复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报告了4例脊柱“十”字型劈裂骨折,通过X线平片分析,结合临床和有关文献对其分型和发生机理进行讨论,认为造成该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受伤时躯体处于极度腰屈曲位,此时外力和自身重力分解为挤压分力和脱位分力。挤压分力造成脊柱纵裂骨折,而脱位分力造成了脊柱水平劈裂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腕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率.方法 收集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在我院进行腕骨骨折影像学诊断的3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腕骨骨折经济实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技巧.结果 有24 例患者经过X-ray 能够做出明确的诊断,有6 例患者X-ray 影像未见明显的骨折,经CT 扫描复查能够明确腕骨骨折的诊断.结论 腕骨关节外伤后,判断腕骨有无骨折,可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应力性骨折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9 ~ 65岁,中位数48岁.骨折部位:T101例,T10、T113例,T11、T124例,T12、L12例,L1、L21例.对1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血液检查结果及影像表现的特点.结果:11例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有脊髓损伤表现3例,骨折部位均有明显压痛,双下肢肌力均为4级,感觉减退,膝腱和跟腱反射减弱,Frankel分级为D级.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均为阳性;类风湿3项检查均为阴性;血沉20~30 mm·h-13例,低于10 mm·h-18例.脊柱X线片均显示椎间盘及脊柱周围韧带有明显的骨化,椎体间已形成骨桥,椎体变方,呈典型的“竹节样”改变,且有骨质疏松表现,骨折椎体终板骨质破坏,形状不规则;骶髂关节正位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消失.CT重建片显示骨折均累及脊柱三柱,其中有明显脱位2例;骨折线经过T10椎体1例,其余骨折线均位于椎间隙;矢状位见骨折端相邻椎体的终板面或骨折断端有广泛的骨质破坏,边缘不整,周围骨质硬化,有假关节形成.MRI检查显示骨折节段有不规则的低信号影贯穿脊柱的前、中、后柱,T1加权像骨折节段均表现为低信号影,T2加权像低信号9例,高信号2例;椎管内脊髓有受压表现3例,其中骨折端脱位2例,椎管内血肿压迫1例.结论:对于脊柱疼痛突然加重或后凸畸形急剧进展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无论是否有外伤史,都应高度怀疑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应力性骨折血液检查常见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类风湿3项阴性;X线表现为脊柱呈典型的“竹节样”改变,骨折椎体终板骨质破坏,形状不规则;CT及MRI重建可见骨折累及脊柱三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