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患儿血管的临床特点,总结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及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小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了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有利于危重病儿的抢救。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还可以提高护理效率,在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严格无菌操作对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20例妇产科危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并对留置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我科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120例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应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有效的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减少了职业暴露的危险,能确保妇产科抢救患者及时用药,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将3209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留置针组170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普通组1503例使用普通输液针。结果:治疗组患者每次用药的速度、质量、保留时间及减轻病人痛苦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留置针应用在临床上,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还可以留置针取血,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发症、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为评价指标,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06例入住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发症、患者配合率和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输液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封管技术及留置时间等。结果: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如何应用的分析,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结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以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小血管损伤,保护血管。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静脉留置针应用在临床上,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还可静脉留置针取血,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我科为手术室,于2003年1月起对手术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术中输液4200例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7例适宜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并对留置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07例患者中,发生Ⅰ级静脉炎3例,针管堵塞4例,液体外滲1例,局部无异常者99例.结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7例适宜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并对留置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07例患者中,发生Ⅰ级静脉炎3例,针管堵塞4例,液体外渗1例,局部无异常者99例.结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皮式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我科进行头皮式静脉留置针操作的住院患者180例,分析留置针的正确应用方法、日常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8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置管时间3-8天,平均置管时间5.4天,有12例出现静脉炎,16例出现管道堵塞,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无拔管患者,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皮式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只要正确选择穿刺血管,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熟练的穿刺技术是静脉留置针成功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临床上静脉留王针的应用是一项越来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操作简单,避免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给予必要的护理能使并发症大大减少。本文就留置针在神经内科应用的护理体会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1.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主要用途为保留静脉通路,以便进行延续性输液治疗,避免了头皮针头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在儿科的护理应用中尤为广泛,受到了广大家长的青睐.已有文献报道,静脉留置针也可用于婴幼儿的采血检验,极大的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恐惧心理.饶庆华等对留置针取血标本可行性作了探讨,石丹琴等在肝功、肾功、电解质等方面就留置针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作了研究,效果均很满意.我科对新入院患儿采取经静脉留置针采血和静脉输液一次完成的管理方式,取得了很大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和护理.方法: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技巧及相关护理措施.结论:减轻患者因穿刺造成的痛苦,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3.
在我院外科ICU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面对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意识不清,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调,手术后过渡期等特点.颈外留置针的应用利于患者的抢救工作,方便于输入刺激性大的液体,如脱水剂20%甘露醇,高浓度钾泵入,碳酸氢钠液;用于快速补液;还有静脉营养支持.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快速的补充及纠正电解质紊乱,操作简捷,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减少了对病人的创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贴膜(以下简称贴膜)更换次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40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贴膜开窗组)和对照组(完整贴膜组).开窗组穿刺后将贴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贴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贴膜;对照组每天及时更换贴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出率上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局部的反应如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渗出等静脉炎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能减少贴膜的更换次数,减少了留置针脱出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原因及对策.方法:观察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42例,分析发生堵塞的原因.结果:堵塞的原因主要有静脉留置针封管时间,药物作用,患者凝血机制和其他原因.结论: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原因复杂,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加强对这些因素的预防,才能减少堵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我院儿科将静脉留指针应用于大多数患儿,它不仅为患儿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了痛苦,保护了静脉,而且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工作量.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胸膜腔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静脉留置针取代传统胸膜腔穿刺针对10例次胸水深度不足2cm者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无出血、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穿刺过程中年幼患儿的哭闹、身体扭动及成年患者的咳嗽、咳痰等表现对穿刺无影响.结论:静脉留置针替代传统胸膜腔穿刺针在年幼患儿、体弱患者、胸水深度不足2cm者行胸膜腔穿刺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影响因素少,且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度水肿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总结临床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经验.方法:对40例高度水肿患儿进行不同位置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其留置时间,输液不良反应及家长的满意程度.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和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相比,其在留置时间,输液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程度上要明显好于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和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P<0.05.结论:对小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效果依次是颈外静脉,头皮静脉和手足静脉.  相似文献   

19.
探讨马铃薯片治疗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导致静脉炎的疗效.将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患者按入院日期的单双随机分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和50%硫酸镁溶液持续外敷患处皮肤,比较其疗效及显效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p〈0.05,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