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总结胆囊结石继发胆囊管结石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7例胆囊结石继发胆囊管结石和6例胆囊切除后残株结石的治疗过程.结果 23例手术后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21例随访无胆道复发症状.结论 术中细查,及时发现结石,正确掌握取石方法和残株切除足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囊管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多年来,胆囊切除被人们尊为胆囊结石、息肉治疗的"金标准"。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胆道镜技术的成熟与完善以及胆囊切除后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很多患者在胆囊切除后可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结肠癌发生率较未行胆囊切除患者增加了45倍[1];约10%~18%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胆总管结石[2];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造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给患者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治疗嵌顿性胆囊结石的切除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胆囊结石嵌顿合并急慢性胆囊炎的外科手术,对手术方式与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完成64例胆囊切除术,术后无早期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只要遵循胆囊切除术的技术操作原则,灵活应用手术技巧,急性期手术切除胆囊结石嵌顿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收治的26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临床表现均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类似。病变大体形态:局限型15例(均位于胆囊底部)、节段型8例和弥漫型3例。26例均行胆囊切除。结论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胆囊壁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类似,临床诊断困难,临床应结合B超、CT及MRI等检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因其具有恶变的潜在性,故一旦诊断明确,均应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中胆囊切除后残留胆囊过长、胆囊切除不完全或残留胆囊结石的问题时有报道。本院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3例胆囊切除术后残株炎并结石患者,现结合文献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胆囊结石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胆囊结石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在患者手术实施过程中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肛门排气情况和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相较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来说,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更佳,不仅可以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明显优化相关手术指标,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5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手术方式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78例为腹腔镜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80例为开腹组,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组疗效较开腹组好,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术,掌握好适应证及禁忌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肝损害的机制、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对4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损害患者进行抗感染、护肝及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其肝功能变化。结果胆囊结石合并肝损害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大部分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胆囊结石合并感染是导致肝损害的主要机制,及时手术及抗感染、护肝治疗对防治肝脏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手术中疑难问题的对策问题。方法:对胆囊与胃肠之间内瘘、肝内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胆囊结石并发肝脓肿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和治疗分析。结果:本组35例胆囊结石术前均有典型的症状与体征。在临床上并反复多次发作。术前诊断明确,但手术中因病变的疑难情况,难以一般手术方法切除胆囊,均根据其特殊情况做了恰当的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胆囊结石手术中遇到疑难问题,术式选择应根据病人不同情况作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及胆囊肿瘤等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胆囊病变情况变化很大,手术的难易程度也相差甚远。我院1985-1995年共行胆囊切除术212例,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现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技巧的提高,曾经列为LC禁忌证的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也可以成为适应证。我院外科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为38例AC病人成功施行了LC,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6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疗法,治疗组采用手术联合化学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率为100%;治疗组用手术联合化学方法治疗1年后生存患者27例,占90.0%,3年生存患者22例,占73.3%,5年生存患者12例,占40.0%;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1年后生存患者23例,占76.7%,3年生存患者14例,占46.7%,5年生存患者3例,占10.0%,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癌患者采用手术联合化学方法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胆石症(gallstone disease,GD)是常见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肝胆失于疏泄为本病发病之本,脾虚湿盛、湿热蕴结亦为发病病机,临证应结合中医证型与西医从结石成分、部位的不同等探讨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便秘的发病率在中国逐年上升,是中医门诊常见病又是难治病。通过梳理近年来接诊的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结合中医藏象学基础理论,归纳、分析、探讨脾胃、肝胆、肾、肺及三焦等脏腑在难治性便秘中的病机作用,认为其病机多是综合了以上多脏腑功能失调基础上的胃肠动力障碍和肛门舒缩失常的一类疾病,少见单一病因、病机导致的病证,临床治疗可采用包括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疏利肝胆、补肾填精、补肺益气、通利三焦等中医治法进行多脏腑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5.
根据肩颈综合征的临床特征,阐述了本病从肝胆论治的机理,并结合临床病例对中医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本病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鼻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西医治疗多用抗过敏、激素等药物口服及手术治疗,口服药物停药后易复发,长期服用容易肝肾损害,手术治疗有较大创伤,不易被接受,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有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的特点。冯晓纯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采用“虚实为纲,脏腑辨证,内外兼治”之法,且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子宫腺肌病,这一妇科常见病也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以往认为,子宫腺肌病为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的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病因·流行病学·症状及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均不相同,已予以区别[2].子宫腺肌病在手上前不易诊断,误诊率高,多误诊为子宫肌瘤[3].本文对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发病涉及肝脾肾三脏,与胆密切相关。心主血脉,位于胸中,推动血液运行,以濡养全身;胆病及心、心病及胆为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胆属木,为少阳之府,木性条达而主升发,“少阳之气,内行三焦,外行腠理,为荣卫之枢机”,心居上焦,主血脉,血凭气运,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胆气郁结实邪壅滞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病机。心脏及胆道均由植物神经支配两者在胸脊神经有重叠交叉,故胆道疾病可通过心脏大神经纤维牵涉至心前区导致心绞痛,同时胆道疾病常伴感染可导致心脏小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产生心绞痛的症状,还能导致心脏自律性和传导功能异常从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临床证型有胆郁气滞、胆火灼心、痰瘀血滞、胆寒凝心。治疗应标本同治,在疏利肝胆的同时加用化湿降浊,活血化瘀之品,降低血液高粘状态及改善冠脉循环,运用胆心相通、胆心同治理论,对研究及治疗心脏疾病,丰富其理论和治法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俗称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高,约占妊娠的1.5%.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阴道彩超及血HCG在临床中的应用,手术治疗不再是异位妊娠的最佳治疗方法.为了保护输卵管的功能,保留生殖能力,减轻异位妊娠造成的伤害和后遗症,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运用,而在治疗期间合理的临床护理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胆囊炎是以胆囊壁增厚、毛糙为主要病理特点的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饮食调整、利胆、解痉止痛、抗感染、手术治疗为主,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且疗效欠佳。流行病学显示:我国慢性胆囊炎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该病在中医中属于“胆胀”范畴,根据临床表现不同,亦可归属为“黄疸”“胁痛”等疾病。党中勤教授在病-证-症理论指导下,研制出专病专方,临床上以利胆和胃方为主,采用辨证与辨病相合,并随症加减,疗效满意。大量临床研究亦表明,中医药在慢性胆囊炎的综合治疗、生活质量改善及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方面发挥了明显优势。本文旨在介绍党中勤教授运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经验,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